一种具有自动紧线功能的可重复使用型肛肠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8483发布日期:2019-04-17 03:1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紧线功能的可重复使用型肛肠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紧线功能的可重复使用型肛肠套扎器。



背景技术:

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是采用套扎术,其原理是将特制胶圈套扎于痔疮的根部或基部,利用胶圈的弹性回缩力阻断痔疮供血,使之坏死、萎缩、脱落,从而达到治愈目的;目前,用于施行套扎手术的器械一般采用套扎器,该套扎器通过真空吸附母痔上粘膜,弹力线套扎后即刻阻断痔上动脉,以达到微创痔疮的目的。

市面上现有的套扎器多采用手持枪式,这种套扎器只能使用一次,而在医疗用具低成本、低消耗的要求下,以往一个病人采用一套治疗用具的情况,不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同时,现有的套扎器大部分通过外置的真空泵形成负压,在手持套扎器操作时,还需额外操作外置的真空泵,关注真空泵的运行情况,不仅操作麻烦,还分散医生注意力,手术时间长,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专利号为201610036268x,发明名称为“可重复使用型套扎器”的专利,能够对吸管和推杆部分进行拆卸和组装,一个病人对应一套可拆换的吸管和推杆,使得套扎器能够得到重复利用,方便医护人员使用,降低医疗成本;同时,其为了防止吸负压过程中人体组织被吸入真空泵中,在真空泵和吸管之间设置了存储罐。

以上技术方案,1、没有一套结构防止同一套吸管和推杆重复利用,如果医护人员出现忙乱等原因未更换吸管和推杆,可能出现病菌交叉感染等问题,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2、存储罐还需清洗,如果未清洗干净或者达不到医疗要求的消毒效果,反而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重复使用。另外,现有套扎器的吸管等用于接触病灶的零部件内未能够实现过滤,不能有效防止吸负压过程中人体组织被吸入真空泵中。现有常用套扎器也无法自动收紧弹力线,套扎病灶时仍须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紧线,影响医护人员对套扎器的持握,可能引起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紧线功能的可重复使用型肛肠套扎器,能够防止医护人员重复使用作为耗材的套扎机构,并能防止异物进入配套的手柄内部,可避免感染,同时,无须多人合作即可完成紧线,操作安全。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紧线功能的可重复使用型肛肠套扎器,其整体呈枪形,包括手柄和套扎机构,所述套扎机构与手柄可拆卸式连接,手柄内设置有用于击发套扎机构的击发机构和为套扎机构提供负压的吸引机构;

套扎机构包括内枪管、推动套、用于套扎病灶组织的紧线组件和用于过滤异物的过滤组件,推动套套设在内枪管上且推动套能够相对内枪管发生位移,推动套与内枪管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推动套位移后复位的防复位结构,紧线组件沿推动套的外壁设置且至少设有一个,紧线组件安装在推动套上,过滤组件安装在内枪管内,手柄上安装有用于自动收紧紧线组件的收紧装置;

击发机构包括击发开关、导向推动块和通气管顶座,通气管顶座固定连接在手柄内,导向推动块滑动连接在通气管顶座上,击发开关转动连接在手柄上并与导向推动块传动连接,导向推动块与通气管顶座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内枪管可拆卸地连接在通气管顶座上;

吸引机构包括四通管、负压泵和为套扎机构泄压的泄压组件,四通管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一接口与通气管顶座连通,第二接口通过负压泵连接导管与负压泵的抽气口连通,第三接口处安装所述泄压组件,第四接口连接有传感器连接导管;

手柄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负压泵的电控装置。

优选地,紧线组件通过固定环安装在推动套上,紧线组件包括弹力线、紧线管、紧线帽和紧线卡接头,弹力线的前端设有一个孔径可调的环套,弹力线的中部穿设在紧线管内,紧线管的前端设有所述紧线帽,紧线管的后端设有所述紧线卡接头,环套由紧线帽限位,弹力线的后端由紧线卡接头限位;

收紧装置包括卷线轮和驱动卷线轮转动的电机,电机固定安装在手柄内部,电机与卷线轮的转轴传动连接,卷线轮设置在手柄外侧并位于弹力线的后侧,弹力线的后端连接在卷线轮上。

优选地,内枪管的一端为吸嘴部,内枪管的另一端为插接部,以吸嘴部所在方位为前,以插接部所在方位为后,插接部固定连通在吸嘴部的后侧,吸嘴部与插接部之间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靠近插接部一侧,卡接部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前后贯通,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推动套限位块,导向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三卡接槽,卡接部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扣。

优选地,防复位结构的具体结构为:推动套的尾端对称设置有第二卡扣,推动套限位块上靠近内枪管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接槽,第二卡扣卡接在第二卡接槽内,推动限位块上远离内枪管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扣,推动套相对内枪管发生位移前,第三卡扣位于第二卡接槽内,推动套相对内枪管发生位移后,第三卡扣卡接在第三卡接槽内。

优选地,泄压组件包括泄压键、泄压盖和压缩弹簧,泄压键伸出第三接口的一端并滑动连接在第三接口内,泄压盖螺纹连接在第三接口的另一端,泄压键与泄压盖之间设置所述压缩弹簧,泄压键与第三接口之间安装有泄压键密封圈,泄压盖与第三接口之间安装有泄压盖密封圈。

优选地,负压泵的排气口连接有排气导管,排气导管上安装有排气接头,排气接头内安装有单向阀;排气接头卡接在手柄的底部,排气接头与手柄之间安装有排气接头密封圈;负压泵的外周包覆有减震套。

优选地,手柄内部安装有电池和所述电控装置,手柄内设有电池仓,电池安装在电池仓内,电池分别与电控装置和负压泵电连接,负压泵设置在电池的下方,电控装置电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设置在传感器连接导管内,传感器连接导管的一端封闭,传感器连接导管的另一端与四通管连通,负压泵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键,电源键安装在手柄上;电控装置还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安装在手柄上;手柄后部开设有充电口和透光口,充电口处设有防尘护盖;透光口处设有方便贴片led透光的透光件。

优选地,通气管顶座包括枪管连接部和管道连接部,枪管连接部和管道连接部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负压通道,枪管连接部与内枪管同轴向设置且内枪管的尾端插接在枪管连接部内,管道连接部与吸引机构连通;

枪管连接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轨,导向轨上开设有第一卡接槽,内枪管卡接部上的第一卡扣卡接在第一卡接槽内。

优选地,手柄上安装有左解扣键和右解扣键,左解扣键和右解扣键分别与内枪管卡接部上的第一卡扣相配合,手柄内设有l型挡墙。

优选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座,过滤座内安装有过滤膜,过滤座的外壁安装有过滤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套扎机构通过第一卡扣可拆卸连接在配套的手柄上,同时配以左、右解扣键,拆卸方便。

本发明使用收紧装置自动收紧弹力线,能够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无须多人合作即可完成紧线,并且使得器械握持更加稳定,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

本发明的防复位结构可通过第三卡扣卡接在第三卡接槽内来防止重复使用内枪管和推动套,当完成一次推动动作,推动套限位块被内枪管卡接部上的第三卡接槽限位,无法回位,即可实现防止重复使用本发明中套扎机构(耗材)的功能,达到耗材的一次性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过滤膜可防止异物从过滤座的内部进入配套的手柄内部,过滤密封圈可防止异物从过滤座与内枪管之间进入配套的手柄内部,第二防滑棱和第三防滑棱可使过滤座稳定地固定在内枪管内,避免滑动脱落等。安装在内枪管内的过滤组件有效防止了吸负压过程中人体组织被吸入负压泵中,能够延长负压泵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本发明中的负压泵外周包覆有减震套(如硅胶套),能够减少振动,降低噪音;排气接头处安装有单向阀,可保证顺利排气。本发明中的负压泵设置在电池的下方,使手柄结构更为紧凑,缩小手柄体积,同时,将负压泵和电池集成在手柄内部,无需另外关注外置的真空泵运行情况,避免了分散医护人员的注意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的防尘护盖和充电接头过盈配合,各密封圈和左手柄壳、右手柄壳上对应位置的孔过盈配合,它们同时与手柄内部的l型挡墙形成密闭空间,将电控装置、电池和负压泵有效保护起来,免受外界细菌和灭菌影响。一个病例完成,将防尘护盖按到位,可进行消毒灭菌,准备下次重复使用手柄。

本发明能够防止医护人员重复利用作为一次性耗材的套扎机构,并能防止异物进入配套的手柄内部,可避免交叉感染,操作安全,同时,本发明的收紧装置能够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无须多人合作即可完成紧线,减小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柄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手柄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部分结构的零部件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套扎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零部件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套扎机构和击发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俯视方向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推动套移动前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推动套移动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图3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11.左手柄壳,12.右手柄壳,13.左解扣键,14.右解扣键,15.l型挡墙,16.电池仓,17.防尘护盖,18.透光件;

21.内枪管,22.推动套,23.紧线组件,24.过滤组件;

211.吸嘴部,212.插接部,213.卡接部,214.导向槽,215.推动套限位块,216.第三卡接槽,217.第一卡扣,218.内枪管密封圈;

221.第二卡扣,222.第二卡接槽,223.第三卡扣,224.限位环;

232.紧线管,233.紧线帽,234.紧线卡接头,235.环套;237.固定环,238.卡接位,239.第一防滑棱;

241.过滤座,242.过滤膜,243.过滤密封圈,244.第二防滑棱,245.第三防滑棱;251.卷线轮,252.电机控制键;

31.击发开关,32.导向推动块,33.通气管顶座,34.拉伸弹簧;

321.导向腔,322.推杆,323.传动块,324.限位台阶;

331.枪管连接部,332.管道连接部,334.导向轨,335.第一卡接槽,336.通气座密封垫,337.通气座密封圈;

41.四通管,42.负压泵,43.泄压组件,44.负压泵连接导管,45.传感器连接导管;

421.排气导管,422.排气接头,423.单向阀,424.排气接头密封圈,425.减震套;

431.泄压键,432.泄压盖,433.压缩弹簧,434.泄压键密封圈,435.泄压盖密封圈;

5.电控装置,51.电池,52.电源键,5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自动紧线功能的可重复使用型肛肠套扎器,其整体呈枪形,包括手柄和套扎机构,所述套扎机构与手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手柄包括左手柄壳11和右手柄壳12,左手柄壳11和右手柄壳12相互扣合装配形成枪壳,手柄内设置有用于击发套扎机构的击发机构和为套扎机构提供负压的吸引机构。

套扎机构包括内枪管21、推动套22、用于套扎病灶组织的紧线组件23和用于过滤异物的过滤组件24,推动套22套设在内枪管21上且推动套22能够相对内枪管21发生位移,推动套22与内枪管21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推动套22位移后复位的防复位结构,紧线组件23沿推动套22的外壁设置且至少设有一个,紧线组件23安装在推动套22上,过滤组件24安装在内枪管21内,手柄上安装有用于自动收紧紧线组件23的收紧装置。

内枪管21的一端为吸嘴部211,内枪管21的另一端为插接部212,以吸嘴部211所在方位为前,以插接部212所在方位为后,插接部212固定连通在吸嘴部211的后侧,吸嘴部211与插接部212之间设置有卡接部213,卡接部213靠近插接部212一侧,卡接部213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214,导向槽214前后贯通,导向槽214内滑动连接有推动套限位块215,导向槽214的槽底开设有第三卡接槽216,卡接部213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扣217,卡接部213通过第一卡扣217与击发机构可拆卸连接。

防复位结构的具体结构为:推动套22的尾端对称设置有第二卡扣221,推动套限位块215上靠近内枪管21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接槽222,第二卡扣221卡接在第二卡接槽222内,推动限位块上远离内枪管21轴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扣223,推动套22相对内枪管21发生位移前,第三卡扣223位于第二卡接槽222内,推动套22相对内枪管21发生位移后,第三卡扣223卡接在第三卡接槽216内,当完成一次推动动作,推动套限位块215被内枪管21卡接部213上的第三卡接槽216限位,无法回位,可防止重复使用本发明的套扎机构,达到耗材的一次性使用要求。

内枪管21的插接部212上设置有内枪管密封圈218,在插接部212可拆卸连接在配套的手柄上时起到密封作用,保持工作状态的密封性。

紧线组件23包括弹力线、紧线管232、紧线帽233和紧线卡接头234,弹力线的前端设有一个孔径可调的环套235(弹力线的前端绕一个套圈后与弹力线自身打个活结),弹力线的中部穿设在紧线管232内,紧线管232的前端设有所述紧线帽233,紧线管232的后端设有所述紧线卡接头234,环套235由紧线帽233限位,弹力线的后端由紧线卡接头234限位;操作前,环套235套设在内枪管21上并限位设置在推动套22的前端面处,向后抽拉弹力线的后端时,弹力线前端的环套235孔径逐渐缩小。

推动套22的内径与内枪管21的外径相匹配,推动套22相对内枪管21发生位移时,推动套22的前端面将弹力线前端的环套235推出,从而使环套235套扎在痔核根部。

紧线组件23还包括安装在推动套22上的固定环237,推动套22的尾部固定设置有限位环224,固定环237安装在限位环224与内枪管21的卡接部213之间,固定环237上设置有卡接位238,紧线管232的尾部安装在卡接位238内。

收紧装置包括卷线轮251和驱动卷线轮251转动的电机,电机固定安装在手柄内部,电机通过减速器与卷线轮251的转轴传动连接,卷线轮251设置在手柄外侧并位于弹力线的后侧,弹力线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在卷线轮251上。弹力线的后端设有一个固定环237,卷线轮251上设置有固定钩,弹力线可通过其后端的固定环237连接在卷线轮251的固定钩上,从而在电机的带动下被卷线轮251卷绕,最终实现收紧弹力线的动作。

使用收紧装置自动收紧弹力线,能够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无须多人合作即可完成紧线,并且使得器械握持更加稳定,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

固定环237的内壁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一防滑棱239,防止固定环237在推动套22上转动。

过滤组件24包括过滤座241,过滤座241内安装有过滤膜242,过滤座241的外壁安装有过滤密封圈243,防止异物被吸入配套手柄内,保护负压泵42及其他可重复利用的零部件,延长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具体地,过滤座241包括前过滤座241和后过滤座241,前过滤座241安装在内枪管21的吸嘴部211内,后过滤座241安装在内枪管21的插接部212内,前过滤座241的外壁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防滑棱244,后过滤座241的外壁沿轴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三防滑棱245,过滤膜242安装在前过滤座241内,过滤密封圈243安装在后过滤座241的外壁,过滤膜242可防止异物从过滤座241的内部进入配套手柄内,过滤密封圈243可防止异物从过滤座241与内枪管21之间进入配套手柄内,第二防滑棱244和第三防滑棱245可使过滤座241稳定地固定在内枪管21内,避免滑动脱落等。

击发机构包括击发开关31、导向推动块32和通气管顶座33,通气管顶座33固定连接在手柄内,导向推动块32滑动连接在通气管顶座33上,击发开关31(扳机)转动连接在手柄上并与导向推动块32的下端传动连接,导向推动块32与通气管顶座33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34,用于推动套22发生位移后击发开关31的复位,内枪管21可拆卸地连接在通气管顶座33上。

通气管顶座33包括枪管连接部331和管道连接部332,枪管连接部331和管道连接部332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负压通道,枪管连接部331与内枪管21同轴向设置且内枪管21的尾端插接在枪管连接部331内,管道连接部332与吸引机构连通。

枪管连接部33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轨334,导向轨334上开设有第一卡接槽335,内枪管21卡接部213上的第一卡扣217卡接在第一卡接槽335内,设置导向轨334可对导向推动块32进行限位,防止其错位导致无法推动推动套22。

手柄上安装有左解扣键13和右解扣键14,左解扣键13和右解扣键14分别与内枪管21卡接部213上的第一卡扣217相配合;左解扣键13和右解扣键14的结构相同,左解扣键13包括按压部,按压部露出手柄并悬空设置,按压部的一端连接回弹部,回弹部固定在手柄内壁上。手柄内设有l型挡墙15,将负压泵42和电控装置5有效隔离,免受外界细菌和灭菌影响。

内枪管21的尾端与枪管连接部331之间安装有通气座密封垫336,管道连接部332上安装有通气座密封圈337。

导向推动块32内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导向腔321,导向推动块32通过导向腔321滑动连接在通气管顶座33上,导向推动块32的前端对称设置有与推动套限位块215相配合的推杆322,导向推动块32的下部设置有与击发开关31相接触的传动块323。

推杆322上设有限位台阶324,限位台阶324的长度小于推动套限位块215的长度,推动套限位块215的长度大于推动套22发生位移的行程,防止推动动作失效。

吸引机构包括四通管41、负压泵42和为套扎机构泄压的泄压组件43,四通管41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一接口与通气管顶座33连通,第二接口通过负压泵连接导管44与负压泵42的抽气口连通,第三接口处安装所述泄压组件43,第四接口连接有传感器连接导管45;内枪管21、通气管顶座33、四通管41、负压泵连接导管44和负压泵42依次连通,形成抽负压通道。

第三接口与四通管41的主管道呈十字形设置,泄压组件43包括泄压键431、泄压盖432和压缩弹簧433,泄压键431伸出第三接口的一端并滑动连接在第三接口内,泄压盖432螺纹连接在第三接口的另一端,泄压键431与泄压盖432之间设置所述压缩弹簧433,通过泄压键431按压压缩弹簧433,可打开第三接口的一端进行泄压,泄压键431与第三接口之间安装有泄压键密封圈434,泄压盖432与第三接口之间安装有泄压盖密封圈435。

负压泵42的排气口连接有排气导管421,排气导管421上安装有排气接头422,排气接头422内安装有单向阀423,该单向阀423可采用鸭嘴阀;排气接头422卡接在手柄的底部,排气接头422与手柄之间安装有排气接头密封圈424;负压泵42的外周包覆有减震套425,可采用硅胶套包覆负压泵42,能够减少振动,降低噪音。

手柄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负压泵42的电控装置5。电控装置5可以是plc、集成电路或单片机。单片机型号可采用msp430g2332。

手柄内部安装有电池51和所述电控装置5,手柄内设有电池仓16,电池51安装在电池仓16内,电池51分别与电控装置5和负压泵42电连接,负压泵42设置在电池51的下方,电控装置5电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设置在传感器连接导管45内,传感器连接导管45的一端封闭,传感器连接导管45的另一端与四通管连通,负压泵42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键52,电源键52安装在手柄上;电控装置5还连接有显示屏54,显示屏54安装在手柄上。

具体应用中,所述电控装置5可以是pcb板,pcb板固定在手柄内部,pcb板上安装压力传感器、显示屏54、自锁开关、贴片led、蜂鸣器和充电接头等零部件;手柄上开设有充电口和透光口,充电口处设有防尘护盖17,防尘护盖17为掀扣盖,掀开防尘护盖17可露出充电接头,防尘护盖17扣合在手柄上后,可遮挡充电接头;透光口处设有方便贴片led透光的透光件18。手柄上安装有电机控制键252,电机控制键252和电机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控装置5连接,需要收紧弹力线时,按压电机控制键252即可启动电机。

防尘护盖17和充电接头过盈配合,各密封圈和左手柄壳11、右手柄壳12上对应位置的孔过盈配合,它们同时与手柄内部的l型挡墙15形成密闭空间,将电控装置5、电池51和负压泵42有效保护起来,免受外界细菌和灭菌影响。一个病例完成,将防尘护盖17按到位,可进行消毒灭菌,准备下次重复使用手柄。

手术操作时,将套扎机构通过手柄前端装到手柄内部通气管顶座33的第一卡接槽335内,按一下电源键52,负压泵42开始工作,找到需要套扎的部位,当显示屏54的显示负压值在-0.08~-0.10mpa区间时,抠动击发开关31,导向推动块32在击发开关31作用下推动推动套限位块215和推动套22,将弹力线的环套235推到需要套扎的位置,通过收紧装置收紧弹力线,之后剪断弹力线,取出紧线装置,按下泄压键431进行泄压,退出手柄,按压一下电源键52关闭电源,到此完成一个部位的套扎。

当完成一次推动动作,推动套限位块215被内枪管21一端的两个第三卡扣223限制住位置,不能回位,就不能再重复使用该套扎机构,达到耗材的一次性使用要求。按压左、右手柄壳上的左解扣键13和右解扣键14,将套扎机构取出,准备下一个套扎动作。

本发明不仅能够防止医护人员重复利用作为一次性耗材的套扎机构,还能够防止异物进入配套的手柄内部,可避免感染,操作安全。

所述负压泵42、弹力线、电机、减速器、过滤膜242、过滤密封圈243、压力传感器、显示屏54、自锁开关、贴片led、蜂鸣器和充电接头为现有常规装置,具体结构不再详述。

上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