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口减张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4033发布日期:2019-06-15 00:17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口减张敷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卫生领域的一次性耗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张敷贴,用于术后创面护理以及小创面的愈合。



背景技术:

术后创口疼痛、伤口愈合及瘢痕增生都与术后皮肤张力有关,皮肤张力越大,术后疼痛更剧烈,愈合质量欠佳,瘢痕增生越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创口敷贴不断出现,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患者痛苦和感染一直是敷贴的改进方向。但现有的敷贴往往侧重于在材料上的改进,对于术后改善伤口的愈合质量和减张缓解疼痛的作用并不大。

现在的理论不仅是强调创口的愈合,同时强调愈合的质量。在张力较低的条件下,缝线的切割力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会大大减轻,特别是减轻咳嗽、活动时的疼痛感。同时,无张力或低张力条件下创口愈合的瘢痕明显减轻,可提高日后的生活质量。

目前关于减张器械及敷料专利申请较多,如申请号为201020569683.x的发明设计了一种创口减张的器械;申请号201210576854.5的发明公布了一项创口减张或免缝合的器械;申请号为03117364的发明公布了一种称为皮肤伤口锁合器的器械;申请号201520535989.6的专利发明了一种腹部切口减张器;申请号为200820005373.8的发明名称为一种附带伤口闭合功能的新型敷料。以上专利虽多,但均未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防张附加的工具或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符合外科医师的快捷、安全、稳定操作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能有效兼顾外科作业要求和减张性能的切口减张敷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口减张敷贴,包括两敷料贴片,敷料贴片下表面沿其宽度方向设有粘贴层和敷料层,粘贴层上设置覆盖至敷料层上的粘贴撕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固定片和一个以上的固定槽卡块,一个以上固定片连接于一敷料贴片辅料侧部分一侧的上表面上,固定片外侧边上朝外延接有一硬质牵拉带段,硬质牵拉带段中部的两侧边设有弹性卡扣,硬质牵拉带段外延接一软质牵拉带段,硬质牵拉带段两侧的固定片外侧边上对称设有两插接卡扣;一个以上的固定槽卡块连接于另一敷料贴片敷料层一侧的上表面上,固定槽卡块外侧边上设有两分别对应两插接卡扣插接的插接固定孔,固定槽卡块内设引导软、硬质牵拉带段的引导槽,引导槽两侧槽壁上设有一组以上沿引导槽方向对应两弹性卡扣弹性限位卡接的两卡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牵拉带,两敷料贴片上设有固定片和固定槽卡块的相对侧边分别连接两辅助牵拉带,一辅助牵拉带上开设有辅助牵拉孔,另一辅助牵拉带穿接辅助牵拉孔,两辅助牵拉带非连接敷料贴片的一端下表面设置带粘贴撕纸的粘贴层。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牵拉带段的下表面设置带粘贴撕纸的粘贴层。

进一步地,所述两敷料贴片宽度不相同,连接固定槽卡块的敷料贴片宽度较大。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较大的敷料贴片下表面的敷料层宽度大于另一敷料贴片下表面的敷料层宽度,两侧粘贴层部分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牵拉带段在垂直于软、硬质牵拉带段延接方向上宽度大于硬质牵拉带段。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内外侧边方向上不完全连接于一敷料贴片上,未连接的固定片部分为游离伸缩软质结构部分且硬质牵拉带段连接于该部分外侧边。

使用时,将两片宽度不等的敷料贴片上覆盖至其下表面敷料层上的粘贴撕纸撕下,将粘贴层粘合至切口上、下位置,宽度大的敷料贴片下表面的敷料层覆盖切口,宽度小的敷料贴片上的固定片软质牵拉带段通过宽度大的敷料贴片上的固定槽卡块的引导槽,将硬质牵拉带段拉至引导槽内,并由硬质牵拉带段两侧的弹性卡扣弹性限位卡接在引导槽内壁的前两组任意一组两卡槽内,调节不同的两卡槽组实现两片敷料贴片的不同减张牵拉间距,结合固定片上的游离部分进行调节,游离部分可采用伸缩柔性牵拉避免硬性牵拉,完全拉紧后配合固定片外侧的插接卡扣插接固定槽卡块上的插接固定孔进行二次锁紧,插接固定孔可分多段锁紧插接卡扣,对应多组两卡槽对弹性卡扣的不同卡接位置,柔性拉结、锁紧稳定牢靠;软质牵拉带段还可通过其下表面的粘贴层粘贴敷料贴片上表面,进一步提高拉结牢固性能;采用分别连接在两敷料贴片上的辅助牵拉带,一辅助牵拉带穿过另一辅助牵拉带上的辅助牵拉孔后,两辅助牵拉带的未连接段下表面经粘贴层粘贴涂料贴片上表面,进一步提高两敷料贴片的拉接稳定牢固性能,同时确保敷料贴片沿切口长度方向上的多点拉接,防止局部未拉接或局部拉接松动,两辅助牵拉带采用柔性材料并拉接起辅助减张的作用。

本发明将类似术后宁的传统敷贴分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敷料贴片,利用分别固定于其上方的固定片、固定槽卡块穿接卡锁将两部分拉拢并固定,减轻切口的张力,使切口疼痛减轻,愈合质量提高,减轻日后的瘢痕增生;通过调节弹性卡扣限位卡接不同位置的卡槽来控制减张前预定间距,从而实现减张力度的可控调节。符合外科医师的工作习惯,操作简便,敷料贴片拉拢卡锁后亦可对创口产生一定的压力,实现对伤口的加压止血及保护,有效促进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槽卡块结构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中:第一敷料贴片1,第二敷料贴片11,粘贴层2,粘贴撕纸3,固定片4,插接卡扣41,固定片固定侧42,游离部43,固定槽卡块5,插接固定孔51,引导槽6,卡槽61,硬质牵拉带段71,软质牵拉带段72,半椭圆弹片81,弹片固定部位82,弹片卡齿83,辅助牵拉带9,辅助牵拉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4所示,一种切口减张敷贴包括第一敷料贴片1,第二敷料贴片11。两敷料贴片相对侧的下表面设置敷料层和粘贴层2,粘贴层2上设置覆盖至敷料层上的粘贴撕纸3,第二敷料贴片11内侧上表面设置固定片4,固定片4的外侧为与第二敷料贴片11连接的固定片固定侧42,固定片的内侧为游离部43,游离部43的内侧延接硬质牵拉带段71,游离部43内侧还设有以硬质牵拉带段对称的两插接卡扣41,硬质牵拉带段71的两侧设有两弹性卡扣,弹性卡扣结构为如图2中所示的包括半椭圆弹片81、弹片固定部位82、弹片卡齿83,半椭圆弹片81经弹片固定部位82接弹片卡齿83,半椭圆弹片81弹性抵紧连接在硬质牵拉带段71的侧边上,硬质牵拉带段71外延接有软质牵拉带段72,软质牵拉带段72下表面设有带粘贴撕纸的粘贴层用于粘合第一敷料贴片上表面;第一敷料贴片1内侧上表面设置固定槽卡块5,固定槽卡块5的内侧面设有对应两插接卡扣41的两插接固定孔51,固定槽卡、沿槽向的三组以上的两卡槽61;固定片两侧的第二敷料贴片上还固定连接有两辅助牵拉带9,固定槽卡块两侧第一敷料贴片上也连固定接有两辅助牵拉带,第二敷料贴片上的两辅助牵拉带9上设有穿接第一敷料贴片上对应辅助牵拉带的辅助牵拉孔10,辅助牵拉带未固定端下表面也设有带粘贴撕纸的粘贴层,用于在交叉穿接辅助牵拉孔后粘贴相对敷料贴片上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敷料贴片的传统敷料粘贴结构、插接卡扣结构、弹性卡扣结构只是一种简单实施,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类似功能的结构进行替换。

在临床应用上,固定于宽度小的第二敷料上的固定片厚度1-2mm,长度3cm,宽度1cm,0.5cm为固定片固定侧,另0.5cm为游离部,用于与固定槽卡块固定。游离部设有插接卡扣,穿过对应的固定槽卡块边缘的插接固定孔利用弹性锁定。游离部可采用软质、伸缩结构材料。

固定卡槽块厚度与固定片厚度相同,宽度为1.5cm,内侧1/3部分是硬质材料。硬质牵拉带段上下边各设有一个弹性卡扣,可与导引槽卡块的引导槽上下内壁的卡槽相固定。软质牵拉带段拉出导引槽利用其下表面粘贴层与敷料贴片二次固定。

位于固定片和固定槽卡块两侧的两敷料贴片上设置辅助牵拉带,用于辅助牵拉或满足敷料贴片长度方向上的多点牵拉,宽度1-3cm,辅助牵拉带有一定的柔韧度和强度,中间通过一辅助牵拉孔交叉穿接,两辅助牵拉带中远端利用其下表面粘贴层与敷料贴片固定,起到辅助减张的作用。

创口缝合后,取出本减张敷贴,两敷料贴片已形成整体,软质牵拉带段穿出固定卡槽块导向槽,硬质牵拉带段已在导向槽内,弹性卡齿已预先置于第1组卡槽,对应的第一、二敷料贴片1与11内侧间的距离为1cm,如需缩短两敷料贴片间距离,捏住固定槽卡块边缘,右手向外牵拉软质牵拉带段,使弹片卡齿滑进第2组两卡槽内,则对应的两敷料贴片间的距离为0.5cm。揭去两侧粘贴层下方的粘贴撕纸,第一敷料贴片的内侧边缘与创口缝线外侧缘对齐后粘贴于皮肤上。左手捏紧固定槽卡块外侧向第二敷料贴片方向牵拉,右手捏紧软质牵拉带段向右牵拉,使贴片卡齿滑进第3组两卡槽,此时固定片两边的插接卡扣正好卡入固定槽卡块上插接固定孔。揭去软质牵拉带段下方的粘贴撕纸粘合固定于下方敷料粘贴上表面上,完成三段可调固定。相对的两敷料贴片上的辅助牵拉带经任一上的辅助牵拉孔交叉穿接后,双手拇食捏住辅助牵拉带,食中指夹住辅助牵拉带下方粘贴撕纸,向两侧同时反方向牵拉,收紧第一、二敷料贴片,食中指边向外侧揭纸边用拇指下压固定辅助牵拉带,完成辅助牵拉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包括数值的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