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后牙压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6532发布日期:2019-05-15 22:03阅读:20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颌后牙压低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口腔上颌中的个别或多颗后牙脱落缺失后,如果长时间不进行修复治疗,则口腔下颌中与之相对位置的个别或多颗后牙将会向上伸长,把本该属于上颌缺失后牙的原位置空间占据,此时如果再想要去修复上颌缺失的个别或多颗后牙,由于上颌缺失后牙对应空间被伸长的下颌后牙占据而使得临床上的修复治疗将会变得比较困难和复杂。因而,如何对上颌后牙缺失后伸长的下颌后牙进行压低治疗,特别是在下颌伸长后牙邻近区域存在天然牙缺失而缺乏天然固位基牙的情况下进行治疗,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上颌个别或多颗后牙掉落缺失后,长时间未进行修复治疗,下颌相对位置的个别或多颗后牙向上伸长,从而影响上颌缺失后牙修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下颌后牙压低装置,该装置特别适合在上颌个别或多颗后牙缺失后,下颌对应的天然牙伸长,且下颌伸长后牙邻近存在天然固位基牙缺失的情况下,对下颌向上伸长的个别或多颗后牙进行压低治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下颌后牙压低装置,包括固定在下颌后牙邻近区域天然牙掉落后对应缺隙处牙槽骨内的种植体以及与种植体固定连接的压低机构,所述压低机构包括固位基座以及连接于固位基座上的颊侧压低杆和舌侧压低杆,所述颊侧压低杆和舌侧压低杆与固位基座的连接处为光滑过渡表面,所述固位基座包绕固定在种植体的上部,所述颊侧压低杆位于需要压低的下颌后牙颊侧,所述舌侧压低杆位于需要压低的下颌后牙舌侧,所述颊侧压低杆和舌侧压低杆所处的高度低于需要压低的下颌后牙高度,所述颊侧压低杆上设置有若干个颊侧牵引柱,所述舌侧压低杆上设置有若干个舌侧牵引柱,所述颊侧牵引柱和舌侧牵引柱上挂接有绕过下颌后牙咬合面并向下颌后牙根方施加压力的橡皮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下颌后牙压低装置,通过在下颌后牙区域天然牙掉落后对应缺隙处牙槽骨内固定设置种植体,并在种植体上部与压低机构的固位基座固定连接,压低机构中的颊侧压低杆和舌侧压低杆分别位于需要压低的下颌后牙颊舌侧,颊舌侧压低杆杆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颊舌侧牵引柱,颊侧牵引柱和舌侧牵引柱上挂接有绕过下颌后牙咬合面并用于向其根方施加压力的橡皮链,即通过颊舌侧牵引柱上挂接的橡皮链绕过下颌后牙咬合面向下颌后牙根方施加加力,将橡皮链的弹性压力传递给下颌后牙,实现对下颌后牙高度的压低,从而为上颌对应区域义齿修复开辟空间,进而方便了上颌缺失后牙的修复。本装置特别适合在下颌向上伸长的个别或多颗后牙邻近区域存在天然牙掉落的情况下,对下颌向上伸长的个别或多颗后牙进行压低治疗。

进一步,所述固位基座的底部设有开孔,所述固位基座通过该开孔与种植体上部的基桩包绕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颊侧压低杆上设置有两根颊侧牵引柱,所述舌侧压低杆上设置有两根舌侧牵引柱,一根所述颊侧牵引柱和一根舌侧牵引柱构成一对牵引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下颌后牙压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下颌后牙压低装置压低下颌伸长后牙的颊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下颌后牙压低装置压低下颌伸长后牙的舌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植体;2、固位基座;3、颊侧压低杆;31、颊侧牵引柱;4、舌侧压低杆;41、舌侧牵引柱;5、橡皮链;100、后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下颌后牙压低装置,包括固定在下颌后牙邻近区域天然牙掉落后对应缺隙处牙槽骨内的种植体1以及与种植体1固定连接的压低机构,所述压低机构包括固位基座2以及连接于固位基座2上的颊侧压低杆3和舌侧压低杆4,优选所述颊侧压低杆3和舌侧压低杆4相对布置在固位基座2上,所述颊侧压低杆3和舌侧压低杆4与固位基座2的连接处为光滑过渡表面,所述固位基座2包绕固定在种植体1的上部,所述颊侧压低杆3位于需要压低的下颌后牙颊侧,所述舌侧压低杆4位于需要压低的下颌后牙舌侧,所述颊侧压低杆3和舌侧压低杆4所处的高度低于需要压低的下颌后牙高度,具体可将颊侧压低杆3和舌侧压低杆4设置在需要压低的下颌后牙牙龈的颊舌两侧,所述颊侧压低杆3上设置有若干个颊侧牵引柱31,所述舌侧压低杆4上设置有若干个舌侧牵引柱41,所述颊侧牵引柱31和舌侧牵引柱41上挂接有绕过下颌后牙咬合面并向下颌后牙根方施加压力的橡皮链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下颌后牙压低装置,通过在下颌后牙区域天然牙掉落后对应缺隙处牙槽骨内固定设置种植体,并在种植体上部与压低机构的固位基座固定连接,压低机构中的颊侧压低杆和舌侧压低杆分别位于需要压低的下颌后牙颊舌侧,颊舌侧压低杆杆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颊舌侧牵引柱,颊侧牵引柱和舌侧牵引柱上挂接有绕过下颌后牙咬合面并用于向其根方施加压力的橡皮链,即通过颊舌侧牵引柱上挂接的橡皮链绕过下颌后牙咬合面向下颌后牙根方施加压力,将橡皮链的弹性压力传递给下颌后牙,实现对下颌后牙高度的压低,从而为上颌对应区域义齿修复开辟空间,进而方便了上颌缺失后牙的修复。本装置特别适合在下颌向上伸长的个别或多颗后牙邻近区域存在天然牙掉落的情况下,对下颌向上伸长的个别或多颗后牙进行压低治疗。

作为具体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示,所述固位基座2的底部设有开孔,所述固位基座2通过该开孔与种植体1上部的基桩包绕固定连,由此实现所述种植体1与压低机构的固定连接,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晓,所述种植体1一般由顺序连接的体部、颈部和基桩组成,所述体部的表面通常设置有螺纹,由此通过体部表面的螺纹可以很方便将种植体1植入到天然牙掉落后对应缺隙处的牙槽骨内。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前述结构基础之上,还可采用其他的结构设计来实现种植体1和固位基座2的固定连接。

作为具体实施例,请参考图2和图3所示,所述颊侧压低杆3上设置有两根颊侧牵引柱31,所述舌侧压低杆4上设置有两根舌侧牵引柱41,一根所述颊侧牵引柱31和一根舌侧牵引柱41构成一对牵引柱,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颊舌侧牵引柱可构成两对牵引柱,按照前述在颊侧牵引柱31和舌侧牵引柱41上挂接有绕过下颌后牙咬合面并向下颌后牙根方施加压力的橡皮链5,由此即可对口腔下颌中向上伸长的两颗后牙100(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本实施例中为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进行压低治疗,而种植体1具体可固定设置在伸长后牙后侧的天然牙(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本实施例中为第一磨牙)掉落后对应缺隙处的牙槽骨内。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调节颊、舌侧压低杆长度和牵引柱的数量,从而只对一颗下颌伸长的后牙来实施压低作用,其应该都属于本发明的设计思想范围内。同样地,具体案例中如果伸长的后牙是第一磨牙,而脱落的是前磨牙,将种植体固定设置在前磨牙掉落后对应缺隙处的牙槽骨内,其也应该都属于本发明的设计思想范围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