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减小对子宫压迫面积的举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8587发布日期:2019-04-17 03:1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减小对子宫压迫面积的举宫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减小对子宫压迫面积的举宫器。



背景技术: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治疗上广泛的应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可运用子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卵巢肿瘤等,传统的方式是切开患者腹腔进行全子宫切除,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子宫的切除,但是由于创伤面积大、愈合时间长、手术费用昂贵等不足,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最大优势在于创伤面积小、对腹腔脏器干扰少、损伤小、恢复快,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无明显的疤痕。但是也存在操作空间小等限制,所以,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降低手术风险,需要在子宫切除前对子宫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子宫处于方便手术的位置,并且还需要对调整到位的子宫进行固定,避免手术过程中,子宫出现移位等风险。

目前,对于子宫位置的固定,通常是采用举宫器,其结构通常是包括杆状或者软体囊状的压迫部和与压迫部相连的操纵杆,手术时,压迫部由患者阴道伸入到子宫内,手术医生或者护士通过操纵杆操作压迫部,使压迫部挤压患者子宫内部,然后进行子宫的位置调整和固定。

虽然上述方式能够实现对子宫位置的调整,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对子宫的固定,但是在实际手术中,发明人发现,目前的举宫器还存在有严重的不足,具体如下述:

在目前的举宫器中,无论是对子宫位置的调整还是对子宫位置的固定,其都必须要使举宫器的压迫部压紧子宫壁,而压紧程度也就决定了举宫器是否能可靠的固定子宫以及对子宫位置进行调整,所以在目前举宫器使用中,都需要使用较大的压迫力,确保压迫部压紧子宫壁,进而实现对子宫的位置调整和固定,而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发明人发现,这样大面积的对子宫进行大力挤压,还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具体在于:当子宫壁受到上述挤压力时,其内部血液会被挤压出子宫进入与子宫相连的组织中,当子宫存在恶性病变组织时,例如恶性肿瘤时,这样的操作方式,虽然术后子宫被切除,但是却使其他组织存在极大的感染和病变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举宫器结构存在挤压子宫,造成子宫内血液流入其他组织而致使其他组织存在污染和病变风险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能够减小对子宫压迫,进而减小子宫周边组织被感染和病变风险的举宫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够减小对子宫压迫面积的举宫器,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一端为用于伸入子宫内部的伸入端,另一端为置于患者体外的操作端,在所述主杆的伸入端上设置有子宫抓持部件,所述子宫抓持部件,包括若干抓持臂,所述抓持臂上具有用于与子宫内壁相配合的抓持端,各个所述抓持臂为可相对活动的配合,使所述子宫抓持部件具有收合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由收合状态向展开状态变化过程中,各个抓持臂的压迫端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并使所述子宫抓持部件存在至少一个抓持状态,当所述子宫抓持部件为所述抓持状态时,所述抓持臂的抓持端与子宫内壁相贴合,在所述主杆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由收合状态向展开状态动作的控制部件。

本申请的举宫器,通过控制部件控制子宫抓持部件动作,使子宫抓持部件置于子宫内之后,由收合状态向展开状态变化,实现对子宫的抓持,而且本申请的方案中,子宫抓持部件,在抓持子宫时,是各个抓持臂的抓持端在多个局部位置与子宫内壁贴合,从而实现抓持部件对子宫的抓持,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对子宫壁的大面积挤压,如此,大幅的减小了子宫内血液被挤压入周围组织的风险,进而大幅降低子宫周围组织病变和感染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控制部件为两端敞开的中空筒体,所述控制部件套设在所述主杆外,并能够沿所述主杆的轴向移动,所述控制部件沿所述主杆移动时,控制所述子宫抓持部件收合或者展开。

优选的,所述控制部件朝向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移动时,所述宫壁抓持部件逐渐收合,当所述子宫抓持部件为收合状态时,所述子宫抓持部件全部或者其中部分位于所述控制部件内;

所述控制部件朝远离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宫壁抓持部件逐渐展开。

优选的,在所述主杆侧壁和/或所述控制部件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主杆之间为螺纹配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部件远离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的一端还设置有把握部,所述把握部为凸出于所述控制部件外壁的凸起结构,或者为设置在所述控制部件外壁上的凹陷。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主杆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控制部件沿所述主杆移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

优选的,所述主杆的操作端上还可拆卸的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与手术床相连。

优选的,所述抓持臂细长杆件。

优选的,各个所述抓持臂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抓持臂为至少三个。

优选的,各个所述抓持臂沿所述主杆中心轴线圆周方向均布,并且,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由收合状态向展开状态变化过程中,各个抓持端的运动轨迹或者运动轨迹的投影位于该圆周的径向方向。

优选的,所述子宫抓持部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抓持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主杆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连接件还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用于对所述抓持臂施予弹性力,使所述子宫抓持部件具有保持展开状态的趋势。

优选的,所述抓持端上还设置有子宫壁咬合端头,所述子宫壁咬合端头包括端头本体,所述端头本体上设置安装部和咬合部,

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所述抓持端相连,

所述咬合部用于咬合子宫内壁,以实现所述端头本体与子宫壁相对位置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子宫壁咬合端头与所述抓持端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为设置在所述端头本体上的凹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为v型凹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边缘处的端头本体为尖角。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咬合部为设置在所述端头本体上的可开合的咬合齿。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咬合部为布置在所述端头本体上的若干尖锐凸起。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尖锐凸起背离所述端头本体的高度小于子宫壁厚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尖锐凸起背离所述端头本体的高度小于子宫壁厚度的2/3。

优选的,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由收合状态向展开状态变化过程中,所述端头本体逐渐挤压子宫内壁,

所述尖锐凸起的尖锐端朝背离所述端头本体压紧方向上弯曲。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头本体朝向子宫内壁的一端为外凸的弧面,所述尖锐凸起分布在该弧面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头本体朝向子宫内壁的一端在沿咬合轨迹的方向上延伸形成一条状部,所述尖锐凸起布置在所述条状部朝向子宫壁的一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的举宫器,通过控制部件控制子宫抓持部件动作,使子宫抓持部件置于子宫内之后,由收合状态向展开状态变化,实现对子宫的抓持,而且本申请的方案中,子宫抓持部件,在抓持子宫时,是各个抓持臂的抓持端在多个局部位置与子宫内壁贴合,从而实现抓持部件对子宫的抓持,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对子宫壁的大面积挤压,如此,大幅的减小了子宫内血液被挤压入周围组织的风险,进而大幅降低子宫周围组织病变和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举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子宫壁咬合端头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子宫壁咬合端头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子宫壁咬合端头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子宫壁咬合端头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件与抓持臂配合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控制部件与主杆和抓持部件配合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为驱动装置采用直线电机时举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a-子宫壁咬合端头,1-端头本体,2-安装部,3-咬合部,4-控制部件,5-抓持臂,6-抓持端,7-连接件,8-弹性装置,9-主杆,10-把握部,11-支架,12-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区域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7所示的:

一种能够减小对子宫压迫面积的举宫器,包括主杆9,所述主杆9一端为用于伸入子宫内部的伸入端,另一端为置于患者体外的操作端,在所述主杆9的伸入端上设置有子宫抓持部件,所述子宫抓持部件,包括若干抓持臂6,所述抓持臂6上具有用于与子宫内壁相配合的抓持端,各个所述抓持臂6为可相对活动的配合,使所述子宫抓持部件具有收合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由收合状态向展开状态变化过程中,各个抓持臂6的压迫端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并使所述子宫抓持部件存在至少一个抓持状态,当所述子宫抓持部件为所述抓持状态时,所述抓持臂6的抓持端与子宫内壁相贴合,在所述主杆9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由收合状态向展开状态动作的控制部件4。

本实施例的举宫器,通过控制部件4控制子宫抓持部件动作,使子宫抓持部件置于子宫内之后,由收合状态向展开状态变化,实现对子宫的抓持,而且本申请的方案中,子宫抓持部件,在抓持子宫时,是各个抓持臂6的抓持端在多个局部位置与子宫内壁贴合,从而实现抓持部件4对子宫的抓持,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对子宫壁的大面积挤压,如此,大幅的减小了子宫内血液被挤压入周围组织的风险,进而大幅降低子宫周围组织病变和感染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件4为两端敞开的中空筒体,所述控制部件4套设在所述主杆9外,并能够沿所述主杆9的轴向移动,所述控制部件4沿所述主杆9移动时,控制所述子宫抓持部件收合或者展开。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件4朝向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移动时,所述宫壁抓持部件逐渐收合,当所述子宫抓持部件为收合状态时,所述子宫抓持部件全部或者其中部分位于所述控制部件4内;所述控制部件4朝远离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宫壁抓持部件逐渐展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部件4的沿主杆9的移动,即可实现对抓持部件展开程度的控制,不仅简单高效,而且控制过程稳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在所述主杆9侧壁和/或所述控制部件4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在该实施方式中,刻度线的设置,一方面是可有方便的知晓举宫器伸入的长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主杆9与控制部件4的相对位置变化程度来衡量抓持部件的展开程度,进一步的方便本申请举宫器的使用,减小手术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件4与所述主杆9之间为螺纹配合。通过该种方式,旋转控制部件4即可实现控制部件4沿主杆9的移动,进而实现对抓持部件展开程度的控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件4远离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的一端还设置有把握部10,所述把握部10为凸出于所述控制部件4外壁的凸起结构,或者为设置在所述控制部件4外壁上的凹陷。把握部10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转动控制部件4。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的,在所述主杆9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控制部件4沿所述主杆9移动的驱动装置12。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12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电机轴与控制部件4铰接,直线电机的电机座设置在主杆9上。

在上述方式中,通过设置直线电机来控制所述控制部件4的一端,控制过程更加方便高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杆9的操作端上还可拆卸的连接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用于与手术床相连。该方式中,通过设置支架11,当举宫器调整到位后通过支架将举宫器固定在手术床上,如此,减小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抓持臂6细长杆件。将抓持臂6设置为细长杆件,一方面是能够确保在收合状态下具有较小的外形尺寸,便于伸入子宫内,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的减小了抓持臂6与子宫壁的接触面积,进而进一步的避免对子宫壁造成大面积挤压。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个所述抓持臂6的长度相等。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抓持臂6为至少三个。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至少三个位置抓持子宫壁,如此,确保对子宫可靠的抓持。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个所述抓持臂6沿圆周方向均布,并且,所述子宫抓持部件由收合状态向展开状态变化过程中,各个抓持端的运动轨迹或者运动轨迹的投影位于该圆周的径向方向。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上,均匀的对子宫壁施予抓持力,如此,进一步的确保了抓持部件抓持子宫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的,所述子宫抓持部件还包括连接件7,所述抓持臂6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连接件7上,所述连接件7与所述主杆9可拆卸的连接。在该方式中,可以方便的更换子宫抓持部件,在需要更换是,从主杆9上拆下连接件7即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连接件7还设置有弹性装置8,所述弹性装置8用于对所述抓持臂6施予弹性力,使所述子宫抓持部件具有保持展开状态的趋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抓持端上还设置有子宫壁咬合端头a,所述子宫壁咬合端头a包括端头本体1,所述端头本体1上设置安装部2和咬合部3,所述安装部2用于与所述抓持端相连,所述咬合部3用于咬合子宫内壁,以实现所述端头本体1与子宫壁相对位置的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的子宫壁咬合端头a,在使用时,通过子宫壁咬合端头a的咬合部3咬合子宫内壁,进而实现举宫器对子宫内壁的动作,即,当宫器对子宫进行位置调整或者位置固定时,是通过咬合端头的咬合部3咬合子宫内壁,通过调整举宫器位置或者固定举宫器来实现,所以能够大幅降低抓持臂6对子宫壁施予的压力,一方面是进一步减小子宫内血液流入到周围组织能,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小对抓持臂6的强度要求,进而可以采用截面积更小的抓持臂6,如此,进一步收合状态下抓持部件的尺寸;

进一步的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子宫壁咬合端头a,通过对子宫内壁的局部位置进行咬合,相较于传统举宫器而言,首先是避免了大面积的挤压,如此,大幅的减小了子宫内血液被挤压入周围组织的风险,进而大幅降低子宫周围组织病变和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传统举宫器无论是对子宫的位置调整还是对子宫位置的固定,都是通过挤压的方式,当子宫自宫颈位置切断时,由于失去宫颈位置的支撑,子宫极容易与举宫器发生相对滑动偏转,严重时甚至落入患者腹腔内,子宫内的组织液流入腹腔,导致腹腔污染。

而在本实施方式在,咬合部3对子宫内壁的咬合,相对于传统举宫器仅仅是挤压的方式而言,咬合更加稳固,当子宫切自宫颈位置被切断时,咬合部3通过咬合的方式并不会与子宫发生相对的滑移,如此,实现举宫器对子宫的可靠固定,如此,避免了子宫落入腹腔以及子宫内组织液留入腹腔造成腹腔污染的风险,所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还大幅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再一方面,对于传统举宫器而言,由于是通过挤压的方式与子宫壁配合,在子宫位置调整到位后,进行子宫固定时,还需要对子宫施予一定的前推力,使子宫处于被顶推挤压的状态,如此实现子宫的固定,这样的方式,也进一步的加剧了子宫内血液流入其他组织的风险,而且,还需要对举宫器施予一定的前推力,这样的要求,对举宫器的外壁支撑要求较高,所以也导致了举宫器的外部组件较为复杂,采用人工手持施压时,也存在较大的工作强度;而更为严重的是,在该顶推作用下,当子宫被从宫颈处切断时,该瞬间,举宫器会顶推子宫前移,一方面是有可能造成周围组织损伤,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子宫落入腹腔或者子宫内组织液流入腹腔的风险;

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子宫壁咬合端头a进行咬合的方式,由于采用咬合的方式即可实现对子宫的固定,所以不需要通过施予顶推压力来确保子宫固定,如此可以大幅减小甚至避免对子宫施予顶推力的要求,所以,不仅进一步的减小了对子宫壁的挤压,而且还降低了对举宫器外部操作人员或装置的要求,大幅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设备成本;再一方面也避免了子宫被从宫颈处切断该瞬间,子宫因推力而前移的风险,进一步的降低了子宫落入腹腔或者子宫内组织液流入腹腔的风险,大幅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的,所述子宫壁咬合端头a与所述抓持端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在本申请的举宫器方案中,子宫壁咬合端头a为易磨损构件,所以子宫壁咬合端头a与抓持端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能够方便的更换子宫壁咬合端头a,避免整个举宫器的更换,如此,进一步的降低了使用费用,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所述咬合部3为设置在所述端头本体1上的凹槽。将咬合部3设置为凹槽,在使用时,对咬合端头a施予一定压力,使子宫内壁的局部嵌入到凹槽内,实现对子宫壁的咬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为v型凹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边缘处的端头本体1为尖角。在该处形成尖角,该尖角还可以刺入到子宫壁中,如此,进一步的提高了咬合端头咬合子宫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的,所述咬合部3为设置在所述端头本体1上的可开合的咬合齿。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方便的控制咬合齿的开合,进而控制咬合子宫壁或松开子宫壁。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和5所示的,所述咬合部3为布置在所述端头本体1上的若干尖锐凸起。在该种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尖锐凸起,当咬合端头对子宫壁施压时,这些尖锐凸起刺入子宫壁内,进而实现与子宫的可靠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尖锐凸起背离所述端头本体1的高度小于子宫壁厚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尖锐凸起背离所述端头本体1的高度小于子宫壁厚度的2/3。通过上述方式,避免尖锐凸起刺穿子宫壁而增加手术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端头本体1具有咬合轨迹,当所述端头本体1沿咬合轨迹移动时,所述端头本体1逐渐挤压子宫内壁,所述尖锐凸起的尖锐端朝背离所述端头本体1压紧方向上弯曲。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尖锐凸起设置为弯曲状,避免端头朝咬合轨迹相反方向移动时,尖锐凸起脱离子宫壁,如此,进一步的提高了与咬合部3与子宫壁之间咬合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时,本申请的举宫器是针对于子宫切除手术,所以,在举宫器操作过程中,即便是对子宫壁有咬合、刺入等动作,也不会给手术结果带来不利的影响。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和5所示的,所述端头本体1朝向子宫内壁的一端为外凸的弧面,所述尖锐凸起分布在该弧面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的,所述端头本体1朝向子宫内壁的一端在沿咬合轨迹的方向上延伸形成一条状部,所述尖锐凸起布置在所述条状部朝向子宫壁的一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