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6147发布日期:2019-05-28 20:1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尤其是一种具有治愈率高、治愈效果好、治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



背景技术: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湿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内因包括免疫功能异常(如免疫失衡、免疫缺陷等)和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慢性感染、肿瘤等)。外因如环境或食品中的过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环境温度或湿度变化、日晒等均可以引发或加重湿疹。社会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湿疹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期。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粟粒大丘疹、疱疹、水疱等,病变中心往往较重,而逐渐向周围蔓延。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藓样变,可伴有色素改变。治疗湿疹的中药中,如黄芩、金银花、苍术等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此方法在治疗湿疹上具有一定的治愈率。但是其治愈的时间较长,并且治愈率仍有提高的空间。我们需要在现有的配方基础上,对其中药组合物进一步改进,提高其治愈湿疹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治愈率高、治愈效果好、治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该制剂由以下原料配置制成:黄芪、荆芥穗、炒白术、白茯苓、炒泽泻、车前子、苦参、白鲜皮、滑石、甘草;

所述制剂的原料配比为:黄芪15~25重量份、荆芥穗18~23重量份、炒白术13~21重量份、白茯苓13~21重量份、炒泽泻10~15重量份、车前子10~15重量份、苦参8~12重量份、白鲜皮8~15重量份、滑石5~10重量份、甘草10~15重量份;

所述制剂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黄芪16~20重量份、荆芥穗19~22重量份、炒白术15~20重量份、白茯苓15~20重量份、炒泽泻12~14重量份、车前子11~13重量份、苦参9~11重量份、白鲜皮10~13重量份、滑石6~8重量份、甘草11~13重量份;

所述制剂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黄芪16重量份、荆芥穗19重量份、炒白术15重量份、白茯苓15重量份、炒泽泻12重量份、车前子11重量份、苦参9重量份、白鲜皮10重量份、滑石6重量份、甘草11重量份;

所述制剂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黄芪20重量份、荆芥穗22重量份、炒白术20重量份、白茯苓20重量份、炒泽泻14重量份、车前子13重量份、苦参11重量份、白鲜皮13重量份、滑石8重量份、甘草13重量份;

所述制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黄芪15~25重量份、荆芥穗18~23重量份、炒白术13~21重量份、白茯苓13~21重量份、炒泽泻10~15重量份、车前子10~15重量份、苦参8~12重量份、白鲜皮8~15重量份、滑石5~10重量份、甘草10~15重量份,加入500重量份清水,浸泡30~60分钟;

步骤二、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保温60~120分钟,随后过滤,取滤液;

步骤三、待滤液降温至50~60℃时,形成该药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具有治愈率高、治愈效果好、治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该制剂由以下原料配置制成:黄芪、荆芥穗、炒白术、白茯苓、炒泽泻、车前子、苦参、白鲜皮、滑石、甘草;

所述制剂的原料配比为:黄芪15~25重量份、荆芥穗18~23重量份、炒白术13~21重量份、白茯苓13~21重量份、炒泽泻10~15重量份、车前子10~15重量份、苦参8~12重量份、白鲜皮8~15重量份、滑石5~10重量份、甘草10~15重量份;

所述制剂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黄芪16~20重量份、荆芥穗19~22重量份、炒白术15~20重量份、白茯苓15~20重量份、炒泽泻12~14重量份、车前子11~13重量份、苦参9~11重量份、白鲜皮10~13重量份、滑石6~8重量份、甘草11~13重量份;

所述制剂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黄芪16重量份、荆芥穗19重量份、炒白术15重量份、白茯苓15重量份、炒泽泻12重量份、车前子11重量份、苦参9重量份、白鲜皮10重量份、滑石6重量份、甘草11重量份;

所述制剂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黄芪20重量份、荆芥穗22重量份、炒白术20重量份、白茯苓20重量份、炒泽泻14重量份、车前子13重量份、苦参11重量份、白鲜皮13重量份、滑石8重量份、甘草13重量份;

所述制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黄芪15~25重量份、荆芥穗18~23重量份、炒白术13~21重量份、白茯苓13~21重量份、炒泽泻10~15重量份、车前子10~15重量份、苦参8~12重量份、白鲜皮8~15重量份、滑石5~10重量份、甘草10~15重量份,加入500重量份清水,浸泡30~60分钟;

步骤二、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保温60~120分钟,随后过滤,取滤液;

步骤三、待滤液降温至50~60℃时,形成该药剂;患者用该药剂浸泡、擦拭湿疹患处,10~30分钟;每一早晚各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所述黄芪具有清热解毒、清湿热的功效;

所述荆芥穗具有解表散风,透疹功效;荆芥穗一般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所述炒白术具有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炒白术一般用于治疗脾气虚弱、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水肿等病症;

所述白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

所述炒泽泻具有利水和渗湿以扩泄热等多种药用功效;

所述车前子具有利水,清热,明日,祛痰的作用;

所述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的作用;

所述白鲜皮具有祛风胜湿、清热解毒功效;白鲜皮多用于皮肤病有关的发热,对多种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

所述滑石具有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的功效;

所述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功效;甘草一般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该制剂由以下原料配置制成:黄芪、荆芥穗、炒白术、白茯苓、炒泽泻、车前子、苦参、白鲜皮、滑石、甘草;

所述制剂的原料配比为:黄芪15~25重量份、荆芥穗18~23重量份、炒白术13~21重量份、白茯苓13~21重量份、炒泽泻10~15重量份、车前子10~15重量份、苦参8~12重量份、白鲜皮8~15重量份、滑石5~10重量份、甘草10~15重量份;

所述制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黄芪15~25重量份、荆芥穗18~23重量份、炒白术13~21重量份、白茯苓13~21重量份、炒泽泻10~15重量份、车前子10~15重量份、苦参8~12重量份、白鲜皮8~15重量份、滑石5~10重量份、甘草10~15重量份,加入500重量份清水,浸泡30~60分钟;

步骤二、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保温60~120分钟,随后过滤,取滤液;

步骤三、待滤液降温至50~60℃时,形成该药剂;患者用该药剂浸泡、擦拭湿疹患处,10~30分钟;每一早晚各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该制剂由以下原料配置制成:黄芪、荆芥穗、炒白术、白茯苓、炒泽泻、车前子、苦参、白鲜皮、滑石、甘草;

所述制剂的原料配比为:黄芪16~20重量份、荆芥穗19~22重量份、炒白术15~20重量份、白茯苓15~20重量份、炒泽泻12~14重量份、车前子11~13重量份、苦参9~11重量份、白鲜皮10~13重量份、滑石6~8重量份、甘草11~13重量份;

所述制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黄芪16~20重量份、荆芥穗19~22重量份、炒白术15~20重量份、白茯苓15~20重量份、炒泽泻12~14重量份、车前子11~13重量份、苦参9~11重量份、白鲜皮10~13重量份、滑石6~8重量份、甘草11~13重量份,加入500重量份清水,浸泡30~60分钟,加入500重量份清水,浸泡30~60分钟;

步骤二、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保温60~120分钟,随后过滤,取滤液;

步骤三、待滤液降温至50~60℃时,形成该药剂;患者用该药剂浸泡、擦拭湿疹患处,10~30分钟;每一早晚各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该制剂由以下原料配置制成:黄芪、荆芥穗、炒白术、白茯苓、炒泽泻、车前子、苦参、白鲜皮、滑石、甘草;

所述制剂的原料配比为:黄芪16重量份、荆芥穗19重量份、炒白术15重量份、白茯苓15重量份、炒泽泻12重量份、车前子11重量份、苦参9重量份、白鲜皮10重量份、滑石6重量份、甘草11重量份;

所述制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黄芪16重量份、荆芥穗19重量份、炒白术15重量份、白茯苓15重量份、炒泽泻12重量份、车前子11重量份、苦参9重量份、白鲜皮10重量份、滑石6重量份、甘草11重量份,加入500重量份清水,浸泡30~60分钟;

步骤二、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保温60~120分钟,随后过滤,取滤液;

步骤三、待滤液降温至50~60℃时,形成该药剂;患者用该药剂浸泡、擦拭湿疹患处,10~30分钟;每一早晚各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该制剂由以下原料配置制成:黄芪、荆芥穗、炒白术、白茯苓、炒泽泻、车前子、苦参、白鲜皮、滑石、甘草;

所述制剂的原料配比为:黄芪20重量份、荆芥穗22重量份、炒白术20重量份、白茯苓20重量份、炒泽泻14重量份、车前子13重量份、苦参11重量份、白鲜皮13重量份、滑石8重量份、甘草13重量份;

所述制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黄芪20重量份、荆芥穗22重量份、炒白术20重量份、白茯苓20重量份、炒泽泻14重量份、车前子13重量份、苦参11重量份、白鲜皮13重量份、滑石8重量份、甘草13重量份,加入500重量份清水,浸泡30~60分钟;

步骤二、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保温60~120分钟,随后过滤,取滤液;

步骤三、待滤液降温至50~60℃时,形成该药剂;患者用该药剂浸泡、擦拭湿疹患处,10~30分钟;每一早晚各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医院确诊的湿疹患者20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5~200个月,平均80个月。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51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6~190个月,平均87月。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制剂,浸泡、擦拭湿疹患处,10~30分钟;每一早晚各一次,用药量为1个疗程;

对照组外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按照说明书使用;

治疗期间生活规律,不熬夜;忌食辛辣、油腻和腥发之物;忌烟酒,并且调节好情志,保持情绪稳定;

3、疗效判定:

(1)痊愈:无红斑;

(2)有效:轻微红斑;

(3)无效:红斑状况加重或未改变;

4、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治疗,服用本发明制剂的治疗组中,治疗组痊愈63人,有效32人,无效5人,总有效率为95%,治愈率为63%;

对照组痊愈41人,有效27人,无效32人,总有效率为68%,治愈率为41%;

典型病例举例:

1、夏××,男,62岁,安徽黄山人;患者右脚面呈现小面积红斑密集。使用本发明药剂治疗一个疗程,治愈,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2、黄××,女,47岁,农名,安徽省安庆人;患者左手背处呈现红斑,且出现溃烂迹象;患者使用本发明药剂作用于患处,第三天患处就结壳止烂,一个疗程后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3、汤××,女,35岁,出租车司机,安徽省肥西人;患者右臂呈现红斑,且出现溃烂迹象;患者使用本发明药剂作用于患处,第二天患处就结壳止烂,一个疗程后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药剂,具有治愈率高、治愈效果好、治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