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81869发布日期:2019-04-12 23:5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灸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灸疗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进行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古代人们在用火烘烤食物和取暖时不慎灼烧到身体,但却意外减轻了某些疾病的不适症状,于是产生了灸疗。据《灵枢·官能》中记载“针所不及,灸之所宜”,说明了灸具有一定的疗效作用。在古代,由于灸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显著,用灸材料易寻,所以灸疗在古代是非常盛行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灸疗的用灸材料和方法都得到了显著的进步。

目前灸疗主要是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调理体素、增强抵抗力、防治疾病等功效,在灸疗的过程中,灸草或灸草条中的中药成分从灸疗过程中的相应穴位进入到患者体内,从而达到疾病的治疗作用,但目前使用的灸草或灸草条中药用成分被人体吸收的部分少之又少,导致患者疾病治疗的疗程较长。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灸疗在治疗过程中药用成分被人体吸收的少、灸疗治病所需的疗程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药提取物60~8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6~1.4份、羊毛脂3~6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1~4份、稳定剂0.2~0.6份;

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

a、按照质量比为28~36:25~35:16~26称取元武板、干姜和川穹;

b、将步骤a称取的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研磨粉碎,得中药混合粉末;

c、向中药混合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5~10倍的乙醇溶液,在50~55℃冷凝回流1~2h,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

d、向滤渣a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8~10倍的水,提取1~2h,过滤,得滤渣c和滤液d;

e、将滤渣c烘干、超微粉碎得超微粉末,并向超微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8~10倍的复合提取剂,提取1~2h,过滤,得滤渣e和滤液f;所述复合提取剂由质量比为20~30:50~60:0.4~0.8:0.1~0.4的无水乙醇、水、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复配而成;

f、合并滤液b、滤液d和滤液f,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8~1.24的稠膏即为中药膏,将中药膏与水按照1:15~18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药提取物65~7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8~1.2份、羊毛脂3.5~5.5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2~4份、稳定剂0.26~0.54份。

优选的,所述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药提取物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份、羊毛脂4.5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3份、稳定剂0.4份。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维酮。

优选的,所述乙醇溶液由体积比为70~80的无水乙醇和水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复合提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先将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溶解在水中,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的温度升至50~60℃,并以10~15ml/min的速度将无水乙醇边搅拌边滴加到混合溶液中,待无水乙醇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复合提取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中药提取物60~8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6~1.4份、羊毛脂3~6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1~4份、稳定剂0.2~0.6份,备用;

s2、向步骤s1称取的羊毛脂中加入羊毛脂质量20~30倍的无水乙醇,加热至40~50℃,搅拌20~30min,得羊毛脂乙醇溶液;

s3、将步骤s1称取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稳定剂加入到步骤s2制备得到的羊毛脂乙醇溶液中,于25~30℃超声分散20~30min,得混合物a;

s4、将步骤s1称取的中药提取物和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依次加入到步骤s3制备得到的混合物a中,搅拌至均匀,再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出的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通过中药提取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羊毛脂、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和稳定剂的协同作用,可以达到促进灸疗中药用成分的吸收,进而加快灸疗的治疗速度,缩短灸疗的治疗周期,减少病人的痛苦,并且无毒副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灸疗在治疗过程中药用成分被人体吸收的少、灸疗治病所需的疗程长的问题。

2、本发明使用的中药提取物由合理比例的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组成的混合物依次经过乙醇溶液、水和复合提取剂的处理,三种药物提取不同提取物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组成的混合物中药用成分的提取,提高中药的利用率,提取出的药用成分能够与灸草配伍,增大灸草的药效,并经实验证明本发明提出的提取剂的提取顺序相比于其他提取顺序,药用成分的提取率可以提高5.4%~8.8%,而且经实验证明复合提取剂的组成为无水乙醇-水-甘露醇或无水乙醇-水-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时中药提取效率相比于复合提取剂的组成为无水乙醇-水虽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前者相比于复合提取剂的组成为无水乙醇-水时的提取效率提高2.4%,后者相比于复合提取剂的组成为无水乙醇-水时的提取效率提高4.2%,但当复合提取剂的组成为无水乙醇-水-甘露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时中药提取效率相比于复合提取剂的组成为无水乙醇-水时显著提高,相比于复合提取剂的组成为无水乙醇-水时的提取效率提高10.5%,表明复合提取剂中的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3、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所需设备单一,易于工厂实现,制备得到的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易于在灸草中混合,进而均匀的促进灸草中药用成分的渗透吸收,使灸疗过程中药用成分的吸收保持一致,避免吸收量过大给患者带来不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药提取物6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6份、羊毛脂6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4份、稳定剂0.6份,所述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

a、按照质量比为28:25:16称取元武板、干姜和川穹;

b、将步骤a称取的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研磨粉碎,得中药混合粉末;

c、向中药混合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5倍的乙醇溶液,在55℃冷凝回流1h,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所述乙醇溶液由体积比为70的无水乙醇和水混合而成;

d、向滤渣a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水,提取1h,过滤,得滤渣c和滤液d;

e、将滤渣c烘干、超微粉碎得超微粉末,并向超微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复合提取剂,提取1h,过滤,得滤渣e和滤液f;所述复合提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先按照质量比为20:50:0.4:0.1称取无水乙醇、水、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将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溶解在水中,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的温度升至50℃,并以15ml/min的速度将无水乙醇边搅拌边滴加到混合溶液中,待无水乙醇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复合提取剂;

f、合并滤液b、滤液d和滤液f,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8~1.24的稠膏即为中药膏,将中药膏与水按照1:18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提取物。

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中药提取物6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6份、羊毛脂6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4份、稳定剂0.6份,备用;

s2、向步骤s1称取的羊毛脂中加入羊毛脂质量20倍的无水乙醇,加热至50℃,搅拌20min,得羊毛脂乙醇溶液;

s3、将步骤s1称取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稳定剂加入到步骤s2制备得到的羊毛脂乙醇溶液中,于30℃超声分散20min,得混合物a;

s4、将步骤s1称取的中药提取物和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依次加入到步骤s3制备得到的混合物a中,搅拌至均匀,再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药提取物6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8份、羊毛脂5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2份、稳定剂0.5份,所述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

a、按照质量比为30:28:20称取元武板、干姜和川穹;

b、将步骤a称取的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研磨粉碎,得中药混合粉末;

c、向中药混合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5倍的乙醇溶液,在50℃冷凝回流2h,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所述乙醇溶液由体积比为73的无水乙醇和水混合而成;

d、向滤渣a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水,提取1h,过滤,得滤渣c和滤液d;

e、将滤渣c烘干、超微粉碎得超微粉末,并向超微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8倍的复合提取剂,提取2h,过滤,得滤渣e和滤液f;所述复合提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先按照质量比为22:53:0.5:0.2称取无水乙醇、水、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将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溶解在水中,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的温度升至60℃,并以10ml/min的速度将无水乙醇边搅拌边滴加到混合溶液中,待无水乙醇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复合提取剂;

f、合并滤液b、滤液d和滤液f,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8~1.24的稠膏即为中药膏,将中药膏与水按照1:16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提取物。

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中药提取物6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8份、羊毛脂5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2份、稳定剂0.5份,备用;

s2、向步骤s1称取的羊毛脂中加入羊毛脂质量23倍的无水乙醇,加热至45℃,搅拌25min,得羊毛脂乙醇溶液;

s3、将步骤s1称取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稳定剂加入到步骤s2制备得到的羊毛脂乙醇溶液中,于25℃超声分散30min,得混合物a;

s4、将步骤s1称取的中药提取物和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依次加入到步骤s3制备得到的混合物a中,搅拌至均匀,再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药提取物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份、羊毛脂4.5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3份、稳定剂0.4份,所述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

a、按照质量比为32:30:23称取元武板、干姜和川穹;

b、将步骤a称取的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研磨粉碎,得中药混合粉末;

c、向中药混合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8倍的乙醇溶液,在55℃冷凝回流1h,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所述乙醇溶液由体积比为75的无水乙醇和水混合而成;

d、向滤渣a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8倍的水,提取1.5h,过滤,得滤渣c和滤液d;

e、将滤渣c烘干、超微粉碎得超微粉末,并向超微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复合提取剂,提取1.5h,过滤,得滤渣e和滤液f;所述复合提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先按照质量比为25:55:0.6:0.2称取无水乙醇、水、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将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溶解在水中,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的温度升至55℃,并以13ml/min的速度将无水乙醇边搅拌边滴加到混合溶液中,待无水乙醇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复合提取剂;

f、合并滤液b、滤液d和滤液f,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8~1.24的稠膏即为中药膏,将中药膏与水按照1:16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提取物。

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中药提取物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份、羊毛脂4.5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3份、稳定剂0.4份,备用;

s2、向步骤s1称取的羊毛脂中加入羊毛脂质量25倍的无水乙醇,加热至45℃,搅拌25min,得羊毛脂乙醇溶液;

s3、将步骤s1称取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稳定剂加入到步骤s2制备得到的羊毛脂乙醇溶液中,于30℃超声分散25min,得混合物a;

s4、将步骤s1称取的中药提取物和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依次加入到步骤s3制备得到的混合物a中,搅拌至均匀,再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药提取物8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4份、羊毛脂3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1份、稳定剂0.2份,所述稳定剂为聚维酮;

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

a、按照质量比为36:35:26称取元武板、干姜和川穹;

b、将步骤a称取的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研磨粉碎,得中药混合粉末;

c、向中药混合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乙醇溶液,在50℃冷凝回流2h,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所述乙醇溶液由体积比为80的无水乙醇和水混合而成;

d、向滤渣a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8倍的水,提取2h,过滤,得滤渣c和滤液d;

e、将滤渣c烘干、超微粉碎得超微粉末,并向超微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8倍的复合提取剂,提取2h,过滤,得滤渣e和滤液f;所述复合提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先按照质量比为27:56:0.7:0.3称取无水乙醇、水、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将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溶解在水中,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的温度升至50℃,并以15ml/min的速度将无水乙醇边搅拌边滴加到混合溶液中,待无水乙醇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复合提取剂;

f、合并滤液b、滤液d和滤液f,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8~1.24的稠膏即为中药膏,将中药膏与水按照1:15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提取物。

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中药提取物8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4份、羊毛脂3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1份、稳定剂0.2份,备用;

s2、向步骤s1称取的羊毛脂中加入羊毛脂质量30倍的无水乙醇,加热至40℃,搅拌30min,得羊毛脂乙醇溶液;

s3、将步骤s1称取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稳定剂加入到步骤s2制备得到的羊毛脂乙醇溶液中,于25℃超声分散30min,得混合物a;

s4、将步骤s1称取的中药提取物和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依次加入到步骤s3制备得到的混合物a中,搅拌至均匀,再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药提取物7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份、羊毛脂4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3份、稳定剂0.3份,所述稳定剂为聚维酮;

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

a、按照质量比为34:32:18称取元武板、干姜和川穹;

b、将步骤a称取的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研磨粉碎,得中药混合粉末;

c、向中药混合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乙醇溶液,在55℃冷凝回流1h,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所述乙醇溶液由体积比为78的无水乙醇和水混合而成;

d、向滤渣a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8倍的水,提取2h,过滤,得滤渣c和滤液d;

e、将滤渣c烘干、超微粉碎得超微粉末,并向超微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复合提取剂,提取1h,过滤,得滤渣e和滤液f;所述复合提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先按照质量比为30:60:0.8:0.4称取无水乙醇、水、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将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溶解在水中,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的温度升至60℃,并以10ml/min的速度将无水乙醇边搅拌边滴加到混合溶液中,待无水乙醇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复合提取剂;

f、合并滤液b、滤液d和滤液f,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8~1.24的稠膏即为中药膏,将中药膏与水按照1:18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提取物。

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中药提取物7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份、羊毛脂4份、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3份、稳定剂0.3份,备用;

s2、向步骤s1称取的羊毛脂中加入羊毛脂质量27倍的无水乙醇,加热至45℃,搅拌25min,得羊毛脂乙醇溶液;

s3、将步骤s1称取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稳定剂加入到步骤s2制备得到的羊毛脂乙醇溶液中,于30℃超声分散20min,得混合物a;

s4、将步骤s1称取的中药提取物和单十八(烷)酸丙三醇酯依次加入到步骤s3制备得到的混合物a中,搅拌至均匀,再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

将上述实施例1制备的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添加到灸草中,制备灸草炷标记为灸草炷1,将上述实施例2制备的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添加到灸草中,制备灸草炷标记为灸草炷2,将上述实施例3制备的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添加到灸草中,制备灸草炷标记为灸草炷3,将上述实施例4制备的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添加到灸草中,制备灸草炷标记为灸草炷4,将上述实施例5制备的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添加到灸草中,制备灸草炷标记为灸草炷5,且灸草炷1~5的制备方法相同,灸草为同一批次,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的添加量均为3%,分别利用上述灸草炷1~5以及对照组灸草炷(未添加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进行疗效实验。

选取300名便秘患者,年龄25~50岁,均分为6组,每组50人,第一组使用灸草炷1进行艾灸治疗,第二组使用灸草炷2进行艾灸治疗,第三组使用灸草炷3进行艾灸治疗,第四组使用灸草炷4进行艾灸治疗,第五组使用灸草炷5进行艾灸治疗,第六组使用对照组灸草炷进行艾灸治疗,并对患者使用7天后治疗便秘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

疗效标准:治愈:便秘症状消失,显效: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便秘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便秘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表1:

表1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的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灸疗的治疗效果,缩短灸疗的治疗周期。

对本发明提出的用于中医灸疗组合物中中药提取物的提取过程进行研究:

试验组1:

中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

a、按照质量比为28:25:16称取元武板、干姜和川穹;

b、将步骤a称取的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研磨粉碎,得中药混合粉末;

c、向中药混合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5倍的乙醇溶液,在55℃冷凝回流1h,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所述乙醇溶液由体积比为70的无水乙醇和水混合而成;

d、向滤渣a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水,提取1h,过滤,得滤渣c和滤液d;

e、将滤渣c烘干、超微粉碎得超微粉末,并向超微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复合提取剂,提取1h,过滤,得滤渣e和滤液f;所述复合提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先按照质量比为20:50:0.4:0.1称取无水乙醇、水、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将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溶解在水中,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的温度升至50℃,并以15ml/min的速度将无水乙醇边搅拌边滴加到混合溶液中,待无水乙醇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复合提取剂;

f、合并滤液b、滤液d和滤液f,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8~1.24的稠膏即为中药膏,将中药膏与水按照1:18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提取物。

试验组2:

中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

a、按照质量比为28:25:16称取元武板、干姜和川穹;

b、将步骤a称取的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研磨粉碎,得中药混合粉末;

c、向中药混合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5倍的乙醇溶液,在55℃冷凝回流1h,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所述乙醇溶液由体积比为70的无水乙醇和水混合而成;

d、向滤渣a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水,提取1h,过滤,得滤渣c和滤液d;

e、将滤渣c烘干、超微粉碎得超微粉末,并向超微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复合提取剂,提取1h,过滤,得滤渣e和滤液f;所述复合提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先按照质量比为20:50称取无水乙醇和水,将水的温度升至50℃,并以15ml/min的速度将无水乙醇边搅拌边滴加到水中,待无水乙醇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复合提取剂;

f、合并滤液b、滤液d和滤液f,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8~1.24的稠膏即为中药膏,将中药膏与水按照1:18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提取物。

试验组3:

中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

a、按照质量比为28:25:16称取元武板、干姜和川穹;

b、将步骤a称取的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研磨粉碎,得中药混合粉末;

c、向中药混合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5倍的乙醇溶液,在55℃冷凝回流1h,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所述乙醇溶液由体积比为70的无水乙醇和水混合而成;

d、向滤渣a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水,提取1h,过滤,得滤渣c和滤液d;

e、将滤渣c烘干、超微粉碎得超微粉末,并向超微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复合提取剂,提取1h,过滤,得滤渣e和滤液f;所述复合提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先按照质量比为20:50:0.4称取无水乙醇、水和甘露醇,将甘露醇搅拌溶解在水中,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的温度升至50℃,并以15ml/min的速度将无水乙醇边搅拌边滴加到混合溶液中,待无水乙醇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复合提取剂;

f、合并滤液b、滤液d和滤液f,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8~1.24的稠膏即为中药膏,将中药膏与水按照1:18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提取物。

试验组4:

中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

a、按照质量比为28:25:16称取元武板、干姜和川穹;

b、将步骤a称取的元武板、干姜和川穹研磨粉碎,得中药混合粉末;

c、向中药混合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5倍的乙醇溶液,在55℃冷凝回流1h,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所述乙醇溶液由体积比为70的无水乙醇和水混合而成;

d、向滤渣a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水,提取1h,过滤,得滤渣c和滤液d;

e、将滤渣c烘干、超微粉碎得超微粉末,并向超微粉末中加入中药混合粉末质量10倍的复合提取剂,提取1h,过滤,得滤渣e和滤液f;所述复合提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来:先按照质量比为20:50:0.1称取无水乙醇、水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将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溶解在水中,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的温度升至50℃,并以15ml/min的速度将无水乙醇边搅拌边滴加到混合溶液中,待无水乙醇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20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复合提取剂;

f、合并滤液b、滤液d和滤液f,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8~1.24的稠膏即为中药膏,将中药膏与水按照1:18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为中药提取物。

分别计算试验1~4组的中药提取效率,并以试验2组的提取效率为100%,计算试验1、3和4组的中药提取效率变化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表2中,“+”表示相比于试验2组的中药提取效率值提高的百分比数值。

表2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提取剂中复配添加甘露醇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以显著提高中药的提取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