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和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8674发布日期:2019-05-31 19:4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和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和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据统计,目前我国由于中风、脊髓损伤以及各种事故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有877万人,而其中半数以上可以通过训练改善肢体功能。传统的康复治疗主要依靠康复医师对患者实施徒手康复训练,存在很多局限:(1)不能精确的控制训练参数,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医师的经验和水平;(2)医师一对一治疗,康复训练效率低,医师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能自动进行腕关节旋前旋后转动,能够实现旋转轴与人的轴向重合,提高训练效果,减轻医师压力的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

为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旋转板、旋转电机、第一旋转齿轮、第二旋转齿轮、第三旋转齿轮、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和连接杆;所述的旋转电机设置在旋转板的中部,所述的第一旋转齿轮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旋转电机的转动轴上;旋转板上分别设置有的第一旋转配合孔、第二旋转配合孔和第三旋转配合孔;所述的第一旋转配合孔、第二旋转配合孔和第三旋转配合孔呈等腰三角形三点分布;第一旋转配合孔和第二旋转配合孔为两个底角点;第三旋转配合孔为顶点;所述的第二旋转齿轮通过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一旋转配合孔上;第二旋转齿轮与第一旋转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一旋转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转轴上;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杆顶部的第三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杆驱动电机,连接杆的底部通过设置第四转轴与所述的第二旋转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旋转配合孔上;所述的第三旋转齿轮通过第六转轴设置在第三旋转配合孔上,第三旋转齿轮与第一旋转齿轮相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板以第三旋转齿轮为圆心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旋转齿轮绕着第一旋转齿轮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旋转齿轮绕着第三旋转齿轮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六转轴上设置有防止第三旋转齿轮的转轴固定套。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杆驱动电机通过旋转电机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行相对转动的转轴上均设置有轴承。

一种腕关节训练设备,该设备包括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所述的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如上所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自动进行腕关节旋转,减轻医师的压力;

(2)提升腕关节训练效果和更好的与患者相配合;

(3)能够实现旋转轴与人的轴向重合;

(4)通过旋前旋后自由转动部分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能够提高传动效果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腕关节训练设备,该设备包括一种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一种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旋转板101、旋转电机102、第一旋转齿轮103、第二旋转齿轮104、第三旋转齿轮105、第一旋转杆106、第二旋转杆107和连接杆108;所述的旋转电机102设置在旋转板101的中部,旋转板101以第三旋转齿轮105为圆心旋转。所述的第一旋转齿轮103通过第一转轴301设置在旋转电机102的转动轴上;旋转板101上分别设置有的第一旋转配合孔1011、第二旋转配合孔1012和第三旋转配合孔1013;所述的第一旋转配合孔1011、第二旋转配合孔1012和第三旋转配合孔1013呈等腰三角形三点分布;第一旋转配合孔1011和第二旋转配合孔1012为两个底角点;第三旋转配合孔1013为顶点;所述的第二旋转齿轮104通过第二转轴302设置在第一旋转配合孔1011上;第二旋转齿轮104与第一旋转齿轮103相啮合;第二旋转齿轮104绕着第一旋转齿轮103旋转。所述的第一旋转杆106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转轴302上;第一旋转杆106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杆108顶部的第三转轴30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转轴303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杆驱动电机109,所述的旋转杆驱动电机109通过旋转电机固定板110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杆108上。连接杆108的底部通过设置第四转轴304与所述的第二旋转杆107的一端连接,第二旋转杆107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305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旋转配合孔1012上;所述的第三旋转齿轮105通过第六转轴306设置在第三旋转配合孔1013上,第六转轴306上设置有防止第三旋转齿轮105的转轴固定套307。第三旋转齿轮105与第一旋转齿轮103相啮合。第一旋转齿轮103绕着第三旋转齿轮105旋转。进行相对转动的转轴上均设置有轴承。

工作时,通过旋转电机102带动第一旋转齿轮103,使第一旋转齿轮103绕着第三旋转齿轮105旋转,第三旋转齿轮105不转动,通过旋转杆驱动电机109带动第一旋转杆106旋转,第一旋转杆106转动使第二旋转齿轮104绕着第一旋转齿轮103旋转。且第一旋转杆106带动连接杆108使第二旋转杆107旋转,通过第一旋转杆106、第二旋转杆107、连接杆108和旋转板101构成平行四边形,使旋转板101能够绕着第六转轴306旋转,旋转板101有水平向上转为竖直时,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将旋转变为使第一旋转杆106、第二旋转杆107和连接杆108接近为直线。旋转板101有水平向下转为竖直时,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也将旋转变为使第一旋转杆106、第二旋转杆107和连接杆108接近为直线。

综上所述,能够自动进行腕关节旋转,减轻医师的压力;提升腕关节训练效果和更好的与患者相配合;能够实现旋转轴与人的轴向重合;通过旋前旋后自由转动部分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能够提高传动效果和稳定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和训练装置。一种腕关节训练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旋转板、旋转电机、第一旋转齿轮、第二旋转齿轮、第三旋转齿轮、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和连接杆;旋转电机设置在旋转板的中部,第一旋转齿轮在旋转电机的转动轴上;旋转板上分别设置有的第一旋转配合孔、第二旋转配合孔和第三旋转配合孔;第二旋转齿轮设置在第一旋转配合孔上;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二旋转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旋转配合孔上;第三旋转齿轮设置在第三旋转配合孔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能自动进行腕关节旋前旋后转动,能够实现旋转轴与人的轴向重合,提高训练效果,减轻医师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蔡碎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蔡碎女
技术研发日:2019.03.04
技术公布日:2019.05.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