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病人用手臂固定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4823发布日期:2019-06-15 00:2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科病人用手臂固定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套,尤其涉及一种外科病人用手臂固定套。



背景技术:

在医院,外科诊室内经常会看到许多不同原因造成手臂受伤的病人,有些病人受伤的创口较大,甚至需要缝合,当这些病人的创口处理完毕后,医生会将病人的受伤位置进行包扎,并交代不要按压受伤位置避免造成伤口二次破裂,但在生活中仍然有人会不小心碰到伤口,造成病人的伤痛,为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医生会将受伤位置打上石膏或者用夹板夹住,但用石膏时通风效果不好,不利于伤口的恢复,而且石膏较重,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的负担,当需要换药时比较麻烦,用夹板夹住易将病人受伤位置固定住,会增加病人的伤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手臂受伤的病人会误碰到伤口、伤口通风效果不好和换药麻烦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病人误碰伤口、通风效果好和方便换药的外科病人用手臂固定套。

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科病人用手臂固定套,包括有支架、上滑轨、上滑块、固定带、上拉环、吊带、下拉环、松紧扣、支撑块、圆盘、连接块、支板、支杆、弧形滑轨、弧形滑块、网板、插杆和第一弹簧,支架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上滑轨,上滑轨内上下两方均滑动式设有上滑块,前后两方上滑块之间连接有固定带,支架右侧上部转动式设有上拉环,上拉环上侧连接有吊带,吊带下端连接有下拉环,吊带左侧中部设有松紧扣,下拉环底部设有支撑块,支架下端设有圆盘,圆盘前侧转动式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左侧和支撑块右侧均设有支板,左右两方支板之间底部连接有支杆,支板外侧嵌入式设有弧形滑轨,弧形滑轨上滑动式设有弧形滑块,左方支板左部和右方支板右部均匀开有小孔,左右两方弧形滑块之间连接有网板,网板上部左右两端均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插杆,插杆后端插入小孔内,插杆的前部上下对称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后端与网板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二弹簧、竖杆、第三弹簧、横杆和楔形块,上滑块内开有导向槽,导向槽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端连接有竖杆,导向槽内左侧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右端连接有横杆,横杆位于竖杆后侧,横杆前部左侧设有楔形块,楔形块右侧与竖杆下部左侧接触,前后两方上滑轨右侧均匀开有圆孔,横杆右端位于圆孔内。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圆杆、弧形板、垫圈、蝶型螺杆和拉杆,支架前侧下部移动式设有弧形板,弧形板顶部中间设有拉杆,弧形板中部开有弧形槽,支架前侧下部设有圆杆,圆杆位于弧形槽内上部,连接块左侧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放置有蝶型螺杆,蝶型螺杆位于弧形槽内下部,蝶型螺杆上设有垫圈,垫圈位于蝶型螺杆前部与弧形板之间。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挡杆、u型块和弹性片,弧形板底部左侧设有挡杆,支架左侧下部设有u型块,u型块内上下两方均设有弹性片。

当病人需要使用本发明时,医护人员将病人包扎好后,先将吊带挂在病人的脖子或肩膀上,然后再将上滑块从上滑轨内滑出,上滑块带动固定带滑出,进而可将病人的大臂放入到支架内,继而再将上滑块滑入到上滑轨内,进而固定带可将病人的大臂固定住,随后医护人员将病人的小臂放入到支板内,然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网板的位置,当需要调整网板的位置时,医护人员先将插杆从小孔内拔出,第一弹簧被拉伸,再将弧形滑块在弧形滑轨上进行滑动,然后医护人员即可进行调整,当医护人员调整到位后,医护人员松开插杆,插杆在第一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插入到小孔内,从而将网板的位置固定,如此即可有效防止病人发生误碰到伤口的情况,同时网板只在伤口的外侧进行防护,透气性较好,通风效果好,有利于伤口的恢复,最后医护人员调整松紧扣将吊带调整到合适位置,使病人感觉更舒适,当需要换药时,医护人员只需将病人的小臂从支板内取出,再将连接块向下转动,即可进行换药,由此十分方便,还不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当病人不需使用本发明时,医护人员将病人的小臂和大臂分别从支板和支架内取出,然后再将吊带从病人的脖子或肩膀上取下即可,支杆的作用是连接左右两方支板,为病人的小臂的放置提供支撑。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上滑块在上滑轨内移动而设置了横杆和圆孔,当医护人员需要将上滑块在上滑轨内移动时,医护人员向下按压竖杆,竖杆受力向下移动,第二弹簧被压缩,楔形块在竖杆的作用下向左移动,进而带动横杆向左移动,第三弹簧被压缩,随之横杆从圆孔内脱出,然后医护人员即可将上滑块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位时,医护人员不再按压竖杆,竖杆在第二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二弹簧复位,楔形块在第三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横杆向右移动,第三弹簧复位,随之横杆插入到圆孔内,从而将上滑块的位置固定住,防止上滑块随意移动。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当病人需要调整小臂与大臂之间的位置时,医护人员先将蝶型螺杆正方向旋转,进而从螺纹孔内旋出,垫圈不再与弧形板前部接触,然后医护人员即可移动连接块的位置,从而调整到病人满意为止,当调整完毕后,医护人员再将蝶型螺杆反方向旋转,进而旋入到螺纹孔内,从而使垫圈压紧弧形板,将位置固定住,拉杆的作用是在移动连接块时方便医护人员将弧形板的位置固定,圆杆的作用是为弧形板的移动进行导向。

当需要换药时,医护人员先将蝶型螺杆从螺纹孔内旋出,垫圈不再与弧形板前部接触,再拉动拉杆使弧形板顺时针转动,进而将挡杆卡入到u型块内,然后医护人员即可将连接块逆时针转动,方便换药,当换好药后,医护人员再推动拉杆使弧形板逆时针转动,挡杆从u型块内脱出,然后将连接块调整好后,再将蝶型螺杆旋入到螺纹孔内,弹性片的作用是将挡杆卡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弧形滑块在弧形滑轨上进行滑动,可调整网板的位置,将网板置于容易发生磕碰的一侧,然后再将网板的位置固定住,如此即可有效防止病人发生误碰到伤口的情况,同时网板只在伤口的外侧进行防护,透气性较好,通风效果好,有利于伤口的恢复,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质量较轻,有利于减轻病人负担,圆盘与连接块转动式连接,有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换药,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上滑轨,3.上滑块,4.固定带,5.上拉环,6.吊带,7.下拉环,8.松紧扣,9.支撑块,10.小孔,11.圆盘,12.连接块,13.支板,14.支杆,15.弧形滑轨,16.弧形滑块,17.网板,18.插杆,19.通孔,20.第一弹簧,21.导向槽,22.第二弹簧,23.竖杆,24.第三弹簧,25.横杆,26.楔形块,27.圆孔,28.圆杆,29.弧形板,30.弧形槽,31.螺纹孔,32.垫圈,33.蝶型螺杆,34.挡杆,35.u型块,36.弹性片,37.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外科病人用手臂固定套,如图1-4所示,包括有支架1、上滑轨2、上滑块3、固定带4、上拉环5、吊带6、下拉环7、松紧扣8、支撑块9、圆盘11、连接块12、支板13、支杆14、弧形滑轨15、弧形滑块16、网板17、插杆18和第一弹簧20,支架1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上滑轨2,上滑轨2内上下两方均滑动式设有上滑块3,前后两方上滑块3之间连接有固定带4,支架1右侧上部转动式设有上拉环5,上拉环5上侧连接有吊带6,吊带6下端连接有下拉环7,吊带6左侧中部设有松紧扣8,下拉环7底部设有支撑块9,支架1下端设有圆盘11,圆盘11前侧转动式设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左侧和支撑块9右侧均设有支板13,左右两方支板13之间底部连接有支杆14,支板13外侧嵌入式设有弧形滑轨15,弧形滑轨15上滑动式设有弧形滑块16,左方支板13左部和右方支板13右部均匀开有小孔10,左右两方弧形滑块16之间连接有网板17,网板17上部左右两端均开有通孔19,通孔19内设有插杆18,插杆18后端插入小孔10内,插杆18的前部上下对称设有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后端与网板17连接。

实施例2

一种外科病人用手臂固定套,如图1-4所示,包括有支架1、上滑轨2、上滑块3、固定带4、上拉环5、吊带6、下拉环7、松紧扣8、支撑块9、圆盘11、连接块12、支板13、支杆14、弧形滑轨15、弧形滑块16、网板17、插杆18和第一弹簧20,支架1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上滑轨2,上滑轨2内上下两方均滑动式设有上滑块3,前后两方上滑块3之间连接有固定带4,支架1右侧上部转动式设有上拉环5,上拉环5上侧连接有吊带6,吊带6下端连接有下拉环7,吊带6左侧中部设有松紧扣8,下拉环7底部设有支撑块9,支架1下端设有圆盘11,圆盘11前侧转动式设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左侧和支撑块9右侧均设有支板13,左右两方支板13之间底部连接有支杆14,支板13外侧嵌入式设有弧形滑轨15,弧形滑轨15上滑动式设有弧形滑块16,左方支板13左部和右方支板13右部均匀开有小孔10,左右两方弧形滑块16之间连接有网板17,网板17上部左右两端均开有通孔19,通孔19内设有插杆18,插杆18后端插入小孔10内,插杆18的前部上下对称设有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后端与网板17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弹簧22、竖杆23、第三弹簧24、横杆25和楔形块26,上滑块3内开有导向槽21,导向槽21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上端连接有竖杆23,导向槽21内左侧安装有第三弹簧24,第三弹簧24右端连接有横杆25,横杆25位于竖杆23后侧,横杆25前部左侧设有楔形块26,楔形块26右侧与竖杆23下部左侧接触,前后两方上滑轨2右侧均匀开有圆孔27,横杆25右端位于圆孔27内。

实施例3

一种外科病人用手臂固定套,如图1-4所示,包括有支架1、上滑轨2、上滑块3、固定带4、上拉环5、吊带6、下拉环7、松紧扣8、支撑块9、圆盘11、连接块12、支板13、支杆14、弧形滑轨15、弧形滑块16、网板17、插杆18和第一弹簧20,支架1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上滑轨2,上滑轨2内上下两方均滑动式设有上滑块3,前后两方上滑块3之间连接有固定带4,支架1右侧上部转动式设有上拉环5,上拉环5上侧连接有吊带6,吊带6下端连接有下拉环7,吊带6左侧中部设有松紧扣8,下拉环7底部设有支撑块9,支架1下端设有圆盘11,圆盘11前侧转动式设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左侧和支撑块9右侧均设有支板13,左右两方支板13之间底部连接有支杆14,支板13外侧嵌入式设有弧形滑轨15,弧形滑轨15上滑动式设有弧形滑块16,左方支板13左部和右方支板13右部均匀开有小孔10,左右两方弧形滑块16之间连接有网板17,网板17上部左右两端均开有通孔19,通孔19内设有插杆18,插杆18后端插入小孔10内,插杆18的前部上下对称设有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后端与网板17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弹簧22、竖杆23、第三弹簧24、横杆25和楔形块26,上滑块3内开有导向槽21,导向槽21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上端连接有竖杆23,导向槽21内左侧安装有第三弹簧24,第三弹簧24右端连接有横杆25,横杆25位于竖杆23后侧,横杆25前部左侧设有楔形块26,楔形块26右侧与竖杆23下部左侧接触,前后两方上滑轨2右侧均匀开有圆孔27,横杆25右端位于圆孔27内。

还包括有圆杆28、弧形板29、垫圈32、蝶型螺杆33和拉杆37,支架1前侧下部移动式设有弧形板29,弧形板29顶部中间设有拉杆37,弧形板29中部开有弧形槽30,支架1前侧下部设有圆杆28,圆杆28位于弧形槽30内上部,连接块12左侧开有螺纹孔31,螺纹孔31内放置有蝶型螺杆33,蝶型螺杆33位于弧形槽30内下部,蝶型螺杆33上设有垫圈32,垫圈32位于蝶型螺杆33前部与弧形板29之间。

实施例4

一种外科病人用手臂固定套,如图1-4所示,包括有支架1、上滑轨2、上滑块3、固定带4、上拉环5、吊带6、下拉环7、松紧扣8、支撑块9、圆盘11、连接块12、支板13、支杆14、弧形滑轨15、弧形滑块16、网板17、插杆18和第一弹簧20,支架1上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上滑轨2,上滑轨2内上下两方均滑动式设有上滑块3,前后两方上滑块3之间连接有固定带4,支架1右侧上部转动式设有上拉环5,上拉环5上侧连接有吊带6,吊带6下端连接有下拉环7,吊带6左侧中部设有松紧扣8,下拉环7底部设有支撑块9,支架1下端设有圆盘11,圆盘11前侧转动式设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左侧和支撑块9右侧均设有支板13,左右两方支板13之间底部连接有支杆14,支板13外侧嵌入式设有弧形滑轨15,弧形滑轨15上滑动式设有弧形滑块16,左方支板13左部和右方支板13右部均匀开有小孔10,左右两方弧形滑块16之间连接有网板17,网板17上部左右两端均开有通孔19,通孔19内设有插杆18,插杆18后端插入小孔10内,插杆18的前部上下对称设有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后端与网板17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弹簧22、竖杆23、第三弹簧24、横杆25和楔形块26,上滑块3内开有导向槽21,导向槽21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上端连接有竖杆23,导向槽21内左侧安装有第三弹簧24,第三弹簧24右端连接有横杆25,横杆25位于竖杆23后侧,横杆25前部左侧设有楔形块26,楔形块26右侧与竖杆23下部左侧接触,前后两方上滑轨2右侧均匀开有圆孔27,横杆25右端位于圆孔27内。

还包括有圆杆28、弧形板29、垫圈32、蝶型螺杆33和拉杆37,支架1前侧下部移动式设有弧形板29,弧形板29顶部中间设有拉杆37,弧形板29中部开有弧形槽30,支架1前侧下部设有圆杆28,圆杆28位于弧形槽30内上部,连接块12左侧开有螺纹孔31,螺纹孔31内放置有蝶型螺杆33,蝶型螺杆33位于弧形槽30内下部,蝶型螺杆33上设有垫圈32,垫圈32位于蝶型螺杆33前部与弧形板29之间。

还包括有挡杆34、u型块35和弹性片36,弧形板29底部左侧设有挡杆34,支架1左侧下部设有u型块35,u型块35内上下两方均设有弹性片36。

当病人需要使用本发明时,医护人员将病人包扎好后,先将吊带6挂在病人的脖子或肩膀上,然后再将上滑块3从上滑轨2内滑出,上滑块3带动固定带4滑出,进而可将病人的大臂放入到支架1内,继而再将上滑块3滑入到上滑轨2内,进而固定带4可将病人的大臂固定住,随后医护人员将病人的小臂放入到支板13内,然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网板17的位置,当需要调整网板17的位置时,医护人员先将插杆18从小孔10内拔出,第一弹簧20被拉伸,再将弧形滑块16在弧形滑轨15上进行滑动,然后医护人员即可进行调整,当医护人员调整到位后,医护人员松开插杆18,插杆18在第一弹簧20的弹簧力作用下插入到小孔10内,从而将网板17的位置固定,如此即可有效防止病人发生误碰到伤口的情况,同时网板17只在伤口的外侧进行防护,透气性较好,通风效果好,有利于伤口的恢复,最后医护人员调整松紧扣8将吊带6调整到合适位置,使病人感觉更舒适,当需要换药时,医护人员只需将病人的小臂从支板13内取出,再将连接块12向下转动,即可进行换药,由此十分方便,还不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当病人不需使用本发明时,医护人员将病人的小臂和大臂分别从支板13和支架1内取出,然后再将吊带6从病人的脖子或肩膀上取下即可,支杆14的作用是连接左右两方支板13,为病人的小臂的放置提供支撑。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上滑块3在上滑轨2内移动而设置了横杆25和圆孔27,当医护人员需要将上滑块3在上滑轨2内移动时,医护人员向下按压竖杆23,竖杆23受力向下移动,第二弹簧22被压缩,楔形块26在竖杆23的作用下向左移动,进而带动横杆25向左移动,第三弹簧24被压缩,随之横杆25从圆孔27内脱出,然后医护人员即可将上滑块3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位时,医护人员不再按压竖杆23,竖杆23在第二弹簧22的弹簧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二弹簧22复位,楔形块26在第三弹簧24的弹簧力作用下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横杆25向右移动,第三弹簧24复位,随之横杆25插入到圆孔27内,从而将上滑块3的位置固定住,防止上滑块3随意移动。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当病人需要调整小臂与大臂之间的位置时,医护人员先将蝶型螺杆33正方向旋转,进而从螺纹孔31内旋出,垫圈32不再与弧形板29前部接触,然后医护人员即可移动连接块12的位置,从而调整到病人满意为止,当调整完毕后,医护人员再将蝶型螺杆33反方向旋转,进而旋入到螺纹孔31内,从而使垫圈32压紧弧形板29,将位置固定住,拉杆37的作用是在移动连接块12时方便医护人员将弧形板29的位置固定,圆杆28的作用是为弧形板29的移动进行导向。

当需要换药时,医护人员先将蝶型螺杆33从螺纹孔31内旋出,垫圈32不再与弧形板29前部接触,再拉动拉杆37使弧形板29顺时针转动,进而将挡杆34卡入到u型块35内,然后医护人员即可将连接块12逆时针转动,方便换药,当换好药后,医护人员再推动拉杆37使弧形板29逆时针转动,挡杆34从u型块35内脱出,然后将连接块12调整好后,再将蝶型螺杆33旋入到螺纹孔31内,弹性片36的作用是将挡杆34卡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