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颈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7394发布日期:2019-06-22 00:3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肩颈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监护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肩颈康复仪。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竞争给人类带来生理和心理的亚健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患有颈椎疾病,肩颈酸痛成了大部分白领的标志性疾病,其生理特点与人的职业有密切联系,因其发病原因大多是不良的坐姿和一些日常习惯导致的,肩颈病发作时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现有市场上出现了针对上述健康问题的辅助治疗器械-肩颈按摩器械,利用肩颈按摩器械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肩颈部位的肌肉进行按摩放松,坚持使用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现有用于按摩肩颈的按摩器械包括肩颈按摩椅、肩颈按摩枕头、肩颈按摩披肩以及红外肩颈按摩仪等。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在于:1、使用不方便;肩颈按摩枕头需要配合床使用,肩颈按摩披肩外形不好看,无法外出使用;肩颈按摩椅体积太大,不能随身携带;2、功能单一,大都通过360度按摩头对人体进行按摩,但是不具有红外加热等刺激功能,使用者体验效果差,对肩颈的康复效果不佳,3、现有的红外肩颈按摩仪,其利用红外发热刺激穴位按摩肩颈,使用者仅能感觉到穴位处有热刺激感觉,而不能通过捶打、叩击、指压等方式消除肌肉疲劳,使用者体验效果也差,对肩颈的康复效果也不佳。技术实现要素: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具有按摩功能、又具有红外功能、同时体积小巧、可随身携带的肩颈康复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肩颈康复仪,包括壳体、驱动装置、控制电路板、按摩装置、电极片装置、以及为所述驱动装置、控制电路板、电极片装置供电的电源装置,所述控制电路板和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按摩装置转动;所述壳体为与人体颈部相适应的环形结构,所述电极片装置位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并与人体颈部穴位相贴合,所述电极片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旋转座、按摩头体和伸缩杆,所述旋转座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座通过万向旋转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摩头体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头体位于所述电极片装置的前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为与人体颈部相适应的环形结构,可以将整个肩颈康复仪套在人体颈部,体积小巧,方便携带,可广泛适用于家居、工作、旅行等。按摩装置设置在电极片装置的前方,将按摩装置旋转至合适位置后与人体颈部贴合,控制电路板控制驱动装置运动,进而带动按摩装置旋转,使客户能体验到真实的揉捏按摩。当客户想体验无针电脉冲按摩模式时,可将伸缩杆伸长,然后将伸缩杆向上或向下旋转,使按摩头体在伸缩杆的带动下从水平方向旋转至竖直方向,此时,位于按摩装置下方的电极片装置显现出来,客户可以体验电极片装置带来的模拟按摩。本发明的肩颈康复仪,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按摩装置和电极片装置部分重叠,可在相同区域对人体颈部按摩,使得整个肩颈康复仪,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本发明的电极片装置采用tens按摩技术,配合控制电路板上的脉冲调节电路、功能选择电路、定时电路、脉冲频率调节电路、加热电路等等,模拟针灸、按压、锤击、揉捏、拍打等手法使用户体验舒适的按摩。上述脉冲调节电路、功能选择电路、定时电路、脉冲频率调节电路、加热电路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电路设置,再次不在赘述。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设有竖向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伸缩杆的位置相适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选择无针电脉冲按摩模式后,在壳体上设置竖向的凹槽,将伸缩杆竖向旋转后,伸缩杆被容置于该凹槽中,可以避免伸缩杆对人体颈部造成的挤压感,使壳体与人体颈部贴合更紧密,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感。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套接于所述第二支杆内,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支杆拉伸后所述弹性凸起卡在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支杆相对所述第二支杆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凸起卡在限位凹槽内,第一支杆相对第二支杆固定,将弹性凸起向内挤压出限位凹槽,第一支杆相对第二支杆滑动,使得二者相对收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直径可以根据按摩装置的大小进行选择,以保证该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可以支撑按摩装置。并且,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被拉伸后,此时按摩装置与电极片装置之间产生一段距离,再将按摩装置竖向旋转,此时,可以避免按摩装置在旋转过程中对电极片装置表面造成损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按摩装置和电极片装置部分重叠,可在相同区域对人体颈部按摩,使得整个肩颈康复仪,结构紧凑、体积小巧。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底座、以及具有一定摆动角度的摆动件,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竖向的支柱,所述支柱与所述摆动件的中部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动件的中部与底座的支柱轴连接,使得摆动件的中央连接在底座上并可围绕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摆动件端部的两个按摩头体也围绕转轴在垂直方向上做上下摆动,本发明的旋转座通过摆动件和底座的配合使得按摩头体运动方式多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上述轴连接可以采用螺柱螺柱连接方式,在支柱和摆动件上水平开设通孔,然后将螺柱穿过通孔用螺柱锁住即可将支柱和摆动件固定连接并形成轴连接,当然,本发明的轴联接并不局限上述技术方案,其他可以形成轴连接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进一步地,所述摆动件包括与所述支柱相配合的摆动套以及对称形成于所述摆动套两侧的摆动盘,所述摆动套的下方两侧分别形成两道凸起筋,所述摆动套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支柱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通过万向旋转接头连接在所述摆动盘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摩头体设置在摆动件的两个端部,这样,驱动装置一次可以带动两个按摩头体运动,使用户可以体验到更强劲的按摩效果,客户体验感好。并且,摆动件具有一定摆动角度,工作时,两个按摩头体既可以在同一水平面上转动,也可在垂直方向上做上下摆动,使得按摩头体起到左右推移作用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按压的作用,本发明的按摩头体更接近真人的推拿按摩效果,可极大提高按摩的舒适度,满足用户对不同按摩刺激强度的需求。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从所述支柱的两侧分别往外延伸出与所述凸起筋相配合的连接筋,所述底座与所述摆动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摆动盘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动件的凸起筋和底座的连接筋相配合,对摆动起到限位作用,当摆动件的任一端往下摆动到达一定角度时,其对应一侧的凸起筋会碰到连接筋,该连接筋会限制其继续往下摆动,由此将摆动件限制在一定角度的范围内上下摆动。底座与摆动件之间设置弹簧,可以减少振动,利于反复摆动。本发明的旋转座,设置凸起筋、连接筋和弹簧,可以调节摆动件的幅度,减少振动,利于反复摆动。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表面上设有中心孔,所述电极片装置固定在所述中心孔中,所述电极片装置底面高于所述壳体的底面;所述电极片装置包括从上至下排列的压片、绝缘圈、电极片和绝缘环,所述绝缘环位于所述电极片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绝缘圈位于所述压片和所述电极片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极片装置底面高于所述壳体的底面,当设备套接在人体颈部时,电极片底面可直接与人体接触,以完成对所需检测的人体参数的检测。电极片和壳体之间通过绝缘环绝缘,可使电极片与设备壳体之间的防尘防水等级达到ip68以上,压片、绝缘圈、电极片、绝缘环按顺序放置,可保证电极片与设备壳体的绝缘、压片和电极片之间的绝缘,使各部件紧密牢靠地组装在一起,实现总体空间超薄。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的内部设有向上的环形凸起,所述电极片的外部设有多个向上向外的挂耳,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挂耳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绝缘圈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相邻两个所述挂耳之间形成挂耳凹槽,所述压片上设有多个压耳,所述压耳的位置与所述挂耳凹槽的位置相适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极片的环形凸起和挂耳之间形成环形凹槽,绝缘圈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不会额外增加电极片装置的厚度,同时也可达到密封防水防尘的效果;挂耳和压耳错位设置,既可使电极片受压,同时也不会增加设备的厚度,本发明的电极片装置,既具有防尘防水绝缘的功能,又不额外增加设备厚度、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便于家居和携带。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弯曲部、中间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中间弯曲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部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中间弯曲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部、第一弹性件、中间弯曲部、第二弹性件和第二弯曲部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颈部曲线,调节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使得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更贴合自身颈部曲线,使按摩更加舒适。其中第一弯曲部、中间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可以选用高韧度的弹性臂,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内侧可选用亲肤软硅胶内壁垫,电极片可以是360度智能浮动电极片,上述装置配合使用,使得整个肩颈按摩仪与用户颈部紧密贴合,增强了按摩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表面上还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用于显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用于发出工作指令的按键、以及用于充电和接入外部设备的接口,所述显示屏、按键和接口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近景按摩仪实现人机交互功能,通过壳体外部的显示屏、指示灯、按键、接口,用户可以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发出相应的指令,使得整个装置更加智能,使用更方便。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肩颈康复以,在壳体的表面还设置一层防护层,该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15-20份、球形陶瓷微粉8-12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0-28份、硅油12-16份、钛白粉颜料6-8份、聚氨酯8-10份、硝酸银3-5份、氟硅油2-4份、硝酸铝2-4份、乙二醇丁醚1-3份和乙醇3-6份;s1、将称量好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硅油、硝酸银、氟硅油、硝酸铝和乙二醇丁醚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600-8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球形陶瓷微粉、甲基三甲氧基硅烷、钛白粉颜料、聚氨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4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0-30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900r/min,温度设置60-8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s4、将壳体的外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清水冲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壳体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壳体的外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壳体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00-120℃,时间设置为30-40min,即在壳体的外表面制得防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细腻密实、抗冲击性高、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抗老化、抗摔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壳体抗老化、抗衰性能,从而使得该壳体使用寿命较长。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壳体为与人体颈部相适应的环形结构,可以将整个肩颈康复仪套在人体颈部,体积小巧,方便携带,可广泛适用于家居、工作、旅行等。按摩装置设置在电极片装置的前方,将按摩装置旋转至合适位置后与人体颈部贴合,使客户能体验到真实的揉捏按摩。将伸缩杆伸长,然后将伸缩杆向上或向下旋转,使按摩头体在伸缩杆的带动下从水平方向旋转至竖直方向,此时,位于按摩装置下方的电极片装置显现出来,客户可以体验电极片装置带来的模拟按摩;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按摩装置和电极片装置部分重叠,可在相同区域对人体颈部按摩,使得整个肩颈康复仪,结构紧凑、体积小巧;2、在壳体上设置竖向的凹槽,将伸缩杆竖向旋转后,伸缩杆被容置于该凹槽中,可以避免伸缩杆对人体颈部造成的挤压感,使壳体与人体颈部贴合更紧密,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感;3、弹性凸起卡在限位凹槽内,第一支杆相对第二支杆固定,将弹性凸起向内挤压出限位凹槽,第一支杆相对第二支杆滑动,使得二者相对收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被拉伸后,此时按摩装置与电极片装置之间产生一段距离,再将按摩装置竖向旋转,此时,可以避免按摩装置在旋转过程中对电极片装置表面造成损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按摩装置和电极片装置部分重叠,可在相同区域对人体颈部按摩,使得整个肩颈康复仪,结构紧凑、体积小巧。4、摆动件的中部与底座的支柱轴连接,使得摆动件的中央连接在底座上并可围绕转轴转动,通过摆动件和底座的配合使得按摩头体运动方式多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5、摆动件具有一定摆动角度,工作时,两个按摩头体既可以在同一水平面上转动,也可在垂直方向上做上下摆动,使得按摩头体起到左右推移作用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按压的作用,本发明的按摩头体更接近真人的推拿按摩效果,可极大提高按摩的舒适度,满足用户对不同按摩刺激强度的需求;6、摆动件的凸起筋和底座的连接筋相配合,对摆动起到限位作用,摆动件被限制在一定角度的范围内上下摆动;底座与摆动件之间设置弹簧,可以减少振动,利于反复摆动;7、电极片的环形凸起和挂耳之间形成环形凹槽,绝缘圈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不会额外增加电极片装置的厚度,同时也可达到密封防水防尘的效果;挂耳和压耳错位设置,既可使电极片受压,同时也不会增加设备的厚度,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便于家居和携带;8、调节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使得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更贴合自身颈部曲线,使得肩颈按摩仪与用户颈部紧密贴合,增强了按摩效果使按摩更加舒适;9、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细腻密实、抗冲击性高、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抗老化、抗摔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壳体抗老化、抗衰性能,从而使得该壳体使用寿命较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肩颈康复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肩颈康复仪伸缩杆和万向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肩颈康复仪中旋转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肩颈康复仪中电极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肩颈康复仪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肩颈康复仪的原理方框图。图中:1、壳体;2、驱动装置;3、控制电路板;4、按摩装置;5、电极片装置;6、电源装置;13、第一弯曲部;14、中间弯曲部;15、第二弯曲部;16、第一弹性件;17、第二弹性件;41、旋转座;42、按摩头体;43、伸缩杆;44、万向旋转接头;51、压片;52、绝缘圈;53、电极片;54、绝缘环;411、底座;412、摆动件;431、第一支杆;432、第二支杆;433、弹性凸起;434、限位凹槽;511、压耳;531、环形凸起;532、挂耳;533、环形凹槽;534、挂耳凹槽;4111、支柱;4112连接筋;4121、摆动套;4122、摆动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6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肩颈康复仪,包括壳体1、驱动装置2、控制电路板3、按摩装置4、电极片装置5、以及为所述驱动装置2、控制电路板3、电极片装置5供电的电源装置6,所述控制电路板3和驱动装置2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驱动装置2带动所述按摩装置4转动;所述驱动装置2可以采用电机、齿轮以及蜗杆的组合结构蜗杆与按摩装置4连接,电机带动齿轮运动、齿轮带动蜗杆运动,蜗杆带动按摩装置4转动,当然,该驱动装置2也可采用其他技术方案,凡是能使按摩装置4转动的方案都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1为与人体颈部相适应的环形结构,所述电极片装置5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上并与人体颈部穴位相贴合,所述电极片装置5与所述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所述按摩装置4包括旋转座41、按摩头体42和伸缩杆43,所述旋转座41与所述驱动装置2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杆43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座41通过万向旋转接头4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摩头体42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头体42位于所述电极片装置5的前方。壳体1为与人体颈部相适应的环形结构,可以将整个肩颈康复仪套在人体颈部,体积小巧,方便携带,可广泛适用于家居、工作、旅行等。按摩装置4设置在电极片装置5的前方,将按摩装置4旋转至合适位置后与人体颈部贴合,控制电路板3控制驱动装置2运动,进而带动按摩装置4旋转,使客户能体验到真实的揉捏按摩。当客户想体验无针电脉冲按摩模式时,可将伸缩杆43伸长,然后将伸缩杆43向上或向下旋转,使按摩头体42在伸缩杆43的带动下从水平方向旋转至竖直方向,此时,位于按摩装置4下方的电极片装置5显现出来,客户可以体验电极片装置5带来的模拟按摩。本发明的肩颈康复仪,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按摩装置4和电极片装置5部分重叠,可在相同区域对人体颈部按摩,使得整个肩颈康复仪,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本发明的电极片装置5采用tens按摩技术,配合控制电路板3上的脉冲调节电路、功能选择电路、定时电路、脉冲频率调节电路、加热电路等等,模拟针灸、按压、锤击、揉捏、拍打等手法使用户体验舒适的按摩。上述脉冲调节电路、功能选择电路、定时电路、脉冲频率调节电路、加热电路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电路设置,再次不在赘述。较佳地,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上设有竖向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伸缩杆43的位置相适应。当选择无针电脉冲按摩模式后,在壳体1上设置竖向的凹槽,将伸缩杆43竖向旋转后,伸缩杆43被容置于该凹槽中,可以避免伸缩杆43对人体颈部造成的挤压感,使壳体2与人体颈部贴合更紧密,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感。较佳地,如图2所述,所述伸缩杆43包括第一支杆431和第二支杆432,所述第一支杆431套接于所述第二支杆432内,所述第一支杆431上设有弹性凸起433,所述第二支杆432上设有限位凹槽434,所述第二支杆432拉伸后所述弹性凸起433卡在所述限位凹槽434内,所述第一支杆431相对所述第二支杆432固定。弹性凸起433卡在限位凹槽434内,第一支杆431相对第二支杆432固定,将弹性凸起433向内挤压出限位凹槽434,第一支杆431相对第二支杆432滑动,使得二者相对收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支杆431和第二支杆432的直径可以根据按摩装置4的大小进行选择,以保证该第一支杆431和第二支杆432可以支撑按摩装置4。并且,第一支杆431和第二支杆432被拉伸后,此时按摩装置4与电极片装置5之间产生一段距离,再将按摩装置4竖向旋转,此时,可以避免按摩装置4在旋转过程中对电极片装置5表面造成损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按摩装置4和电极片装置5部分重叠,可在相同区域对人体颈部按摩,使得整个肩颈康复仪,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座41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2传动连接的底座411、以及具有一定摆动角度的摆动件412,所述底座411的中部设有竖向的支柱4111,所述支柱4111与所述摆动件412的中部轴连接。摆动件412的中部与底座411的支柱4111轴连接,使得摆动件412的中央连接在底座411上并可围绕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摆动件412端部的两个按摩头体42也围绕转轴在垂直方向上做上下摆动,本发明的旋转座41通过摆动件412和底座411的配合使得按摩头体42运动方式多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上述轴连接可以采用螺柱螺柱连接方式,在支柱4111和摆动件412上水平开设通孔,然后将螺柱穿过通孔用螺柱锁住即可将支柱4111和摆动件412固定连接并形成轴连接,当然,本发明的轴连接并不局限上述技术方案,其他可以形成轴连接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较佳地,所述摆动件412包括与所述支柱4111相配合的摆动套4121以及对称形成于所述摆动套4121两侧的摆动盘4122,所述摆动套4121的下方两侧分别形成两道凸起筋,所述摆动套4121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支柱4111上,所述伸缩杆43的一端通过万向旋转接头44连接在所述摆动盘4122上。按摩头体42设置在摆动件412的两个端部,这样,驱动装置2一次可以带动两个按摩头体42运动,使用户可以体验到更强劲的按摩效果,客户体验感好。并且,摆动件412具有一定摆动角度,工作时,两个按摩头体42既可以在同一水平面上转动,也可在垂直方向上做上下摆动,使得按摩头体42起到左右推移作用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按压的作用,本发明的按摩头体42更接近真人的推拿按摩效果,可极大提高按摩的舒适度,满足用户对不同按摩刺激强度的需求。较佳地,所述底座411从所述支柱4111的两侧分别往外延伸出与所述凸起筋相配合的连接筋4112,所述底座411与所述摆动件412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41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摆动盘4122底部。摆动件412的凸起筋和底座411的连接筋4112相配合,对摆动起到限位作用,当摆动件412的任一端往下摆动到达一定角度时,其对应一侧的凸起筋会碰到连接筋4112,该连接筋4112会限制其继续往下摆动,由此将摆动件412限制在一定角度的范围内上下摆动。底座411与摆动件412之间设置弹簧,可以减少振动,利于反复摆动。本发明的旋转座41,设置凸起筋、连接筋4112和弹簧,可以调节摆动件412的幅度,减少振动,利于反复摆动。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内表面上设有中心孔,所述电极片装置5固定在所述中心孔中,所述电极片装置5底面高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所述电极片装置5包括从上至下排列的压片51、绝缘圈52、电极片53和绝缘环54,所述绝缘环54位于所述电极片53和所述壳体1之间,所述绝缘圈52位于所述压片51和所述电极片53之间。电极片装置5底面高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当设备套接在人体颈部时,电极片53底面可直接与人体接触,以完成对所需检测的人体参数的检测。电极片53和壳体1之间通过绝缘环54绝缘,可使电极片53与设备壳体1之间的防尘防水等级达到ip68以上,压片51、绝缘圈52、电极片53、绝缘环54按顺序放置,可保证电极片53与设备壳体1的绝缘、压片51和电极片53之间的绝缘,使各部件紧密牢靠地组装在一起,实现总体空间超薄。较佳地,所述电极片53的内部设有向上的环形凸起531,所述电极片53的外部设有多个向上向外的挂耳532,所述环形凸起531和所述挂耳532之间形成环形凹槽533,所述绝缘圈52位于所述环形凹槽533内;相邻两个所述挂耳532之间形成挂耳凹槽534,所述压片51上设有多个压耳511,所述压耳511的位置与所述挂耳凹槽534的位置相适应。电极片53的环形凸起531和挂耳532之间形成环形凹槽533,绝缘圈52位于所述环形凹槽533内,不会额外增加电极片装置5的厚度,同时也可达到密封防水防尘的效果;挂耳532和压耳511错位设置,既可使电极片53受压,同时也不会增加设备的厚度,本发明的电极片装置5,既具有防尘防水绝缘的功能,又不额外增加设备厚度、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便于家居和携带。实施例4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弯曲部13、中间弯曲部14和第二弯曲部15,所述第一弯曲部13通过第一弹性件16与所述中间弯曲部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部15通过第二弹性件17与所述中间弯曲部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部13、第一弹性件16、中间弯曲部14、第二弹性件17和第二弯曲部15为一体成型结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颈部曲线,调节第一弹性件16和第二弹性件17,使得第一弯曲部13和第二弯曲部15更贴合自身颈部曲线,使按摩更加舒适。其中第一弯曲部13、中间弯曲部14和第二弯曲部15可以选用高韧度的弹性臂,第一弯曲部13和第二弯曲部15内侧可选用亲肤软硅胶内壁垫,电极片53可以是360度智能浮动电极片,上述装置配合使用,使得整个肩颈按摩仪与用户颈部紧密贴合,增强了按摩效果。较佳地,所述壳体1外表面上还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用于显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用于发出工作指令的按键、以及用于充电和接入外部设备的接口,所述显示屏、按键和接口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肩颈按摩仪实现人机交互功能,通过壳体1外部的显示屏、指示灯、按键、接口,用户可以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发出相应的指令,使得整个装置更加智能,使用更方便。实施例5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肩颈康复仪,在壳体1的表面还设置一层防护层,该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15份、球形陶瓷微粉8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0份、硅油12份、钛白粉颜料6份、聚氨酯8份、硝酸银3份、氟硅油2份、硝酸铝2份、乙二醇丁醚1份和乙醇3份;s1、将称量好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硅油、硝酸银、氟硅油、硝酸铝和乙二醇丁醚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6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球形陶瓷微粉、甲基三甲氧基硅烷、钛白粉颜料、聚氨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4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0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r/min,温度设置6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s4、将壳体1的外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清水冲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壳体1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壳体1的外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壳体1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00℃,时间设置为30min,即在壳体1的外表面制得防护层。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不同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18份、球形陶瓷微粉10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硅油14份、钛白粉颜料7份、聚氨酯9份、硝酸银4份、氟硅油3份、硝酸铝3份、乙二醇丁醚2份和乙醇5份;s1、将称量好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硅油、硝酸银、氟硅油、硝酸铝和乙二醇丁醚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7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球形陶瓷微粉、甲基三甲氧基硅烷、钛白粉颜料、聚氨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4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5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800r/min,温度设置7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s4、将壳体1的外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清水冲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壳体1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壳体1的外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壳体1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40℃,时间设置为35min,即在壳体1的外表面制得防护层。实施例7与实施例6的不同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20份、球形陶瓷微粉12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8份、硅油16份、钛白粉颜料8份、聚氨酯10份、硝酸银5份、氟硅油4份、硝酸铝4份、乙二醇丁醚3份和乙醇6份;s1、将称量好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硅油、硝酸银、氟硅油、硝酸铝和乙二醇丁醚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30min,搅拌速度为8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球形陶瓷微粉、甲基三甲氧基硅烷、钛白粉颜料、聚氨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4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30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900r/min,温度设置8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s4、将壳体1的外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清水冲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壳体1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壳体1的外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壳体1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20℃,时间设置为40min,即在壳体1的外表面制得防护层。对实施例1、实施例5-7的壳体1在实验室中在相同的条件下从相同的高度下自由落体,观察壳体1表面的裂痕得到如下表格:实施例壳体1表面裂痕数量实施例1壳体1表面有较多裂痕,且裂痕的长度较长;实施例5壳体1表面裂痕较少,裂痕的长度一般;实施例6壳体1表面几乎没有裂痕,只出现几条细纹;实施例7壳体1表面裂痕很少,裂痕的长度较短。本发明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细腻密实、抗冲击性高、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抗老化、抗摔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壳体1抗老化、抗衰性能,从而使得该壳体1使用寿命较长。并且,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采用具体实施例6配方制备的防护涂料效果最佳,其抗摔性能远远高于其他几组实施例的配方,涂有该防护层的壳体1,抗摔性能更好,壳体1使用寿命更长。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肩颈康复仪既具有物理按摩功能又具有tens按摩功能。按摩装置4设置在电极片装置5的前方,将按摩装置4旋转至合适位置后与人体颈部贴合,控制电路板3控制驱动装置2运动,进而带动按摩装置4旋转,使客户能体验到真实的揉捏按摩。当客户想体验tens按摩功能,可将伸缩杆43伸长,然后将伸缩杆43向上或向下旋转,使按摩头体42在伸缩杆43的带动下从水平方向旋转至竖直方向,此时,位于按摩装置4下方的电极片装置5显现出来,客户可以体验电极片装置5带来的模拟按摩。本发明的肩颈康复仪,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按摩装置4和电极片装置5部分重叠,可在相同区域对人体颈部按摩,使得整个肩颈康复仪,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电极片装置5采用tens按摩技术,可以配合控制电路板3上的脉冲调节电路、功能选择电路、定时电路、脉冲频率调节电路、加热电路等等,模拟针灸、按压、锤击、揉捏、拍打等手法使用户体验舒适的按摩。装置的壳体1为与人体颈部相适应的环形结构,可以将整个肩颈康复仪套在人体颈部,体积小巧,方便携带,可广泛适用于家居、工作、旅行等。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1、将按摩头体42从竖向旋转至合适位置后,接通电源装置6,通过按键等向控制电路板3发出指令,控制电路板3激发驱动装置2转动,驱动装置2带动按摩头体42旋转和运动,即可使客户能体验到真实的揉捏按摩;2、停止驱动装置2,然后将伸缩杆43伸长,并将伸缩杆43向上或向下旋转,使按摩头体42在伸缩杆43的带动下从水平方向旋转至竖直方向,将位于按摩装置4下方的电极片装置5显现出来;3、通过按键等发出指令,控制电路板3控制脉冲调节电路、功能选择电路、定时电路、脉冲频率调节电路、加热电路等,模拟针灸、按压、锤击、揉捏、拍打等手法使用户体验舒适的按摩。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何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