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作为消除上消化道碘染色对粘膜刺激药物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7290发布日期:2019-06-15 00:30阅读:1416来源:国知局
维生素C作为消除上消化道碘染色对粘膜刺激药物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维生素c作为消除上消化道碘染色对粘膜刺激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之前,色素内镜是诊断上消化道肿瘤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临床上常用内镜下局部喷洒2%卢氏碘溶液对可疑病变粘膜进行染色。卢氏碘溶液中含有自由碘和碘化钾,两者均是强氧化剂,对食管及胃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因此在色素内镜染色过程中和检查结束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烧灼感以及食管痉挛,严重者可导致粘膜糜烂、溃疡、出血等病变,甚至心跳呼吸骤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色素内镜的普及,增加了色素内镜检查的痛苦。

目前,临床上将维生素c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并可用于坏血病、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等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维生素c作为消除上消化道碘染色对粘膜刺激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维生素c作为消除上消化道碘染色对粘膜刺激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上消化道色素内镜喷洒卢氏碘溶液,服用维生素c溶液。

所述维生素c含量为1-4%维生素c。

所述维生素c含量为2%维生素c。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

1.与未喷洒维生素c溶液相比,喷洒维生素c溶液对内镜下局部碘染色具有显著的褪色效果。

2.与未喷洒维生素c溶液相比,喷洒维生素c溶液中和碘染色患者胃镜检查过程中及检查结束半小时较少出现碘刺激症状,少数出现轻微碘刺激症状患者,很快便可缓解。

3.与未喷洒维生素c溶液相比,喷洒维生素c溶液中和碘染色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较低,且严重程度较轻。

维生素c溶液可缓解上消化道色素内镜碘染色受检者粘膜刺激症状,使患者更易接受色素内镜检查,减轻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涉及的维生素c中和卢氏碘染色效果示意图,左图为内镜下局部喷洒10ml2%卢氏碘溶液后图,右图为20ml2%维生素c溶液中和碘染色素效果图。

图2——本发明动物实验图;其中,a为卢戈氏碘染色前食管粘膜大体图,从左至右食管组织分别属于生理盐水冲洗组、硫代硫酸钠中和组、维生素c中和组;b为喷洒卢戈氏碘染色液图,可见3块食管组织均被染成棕色;c为采用不同处理方法清除食管碘染图,其中左侧食管组织经过生理盐水冲洗,发现仍残留明显棕色,中间食管组织为采用硫代硫酸钠中和碘染,硫代硫酸钠属于强还原性化学试剂,虽能够中和碘染,但不如维生素c在临床易于获得且安全,右侧食管组织为采用2%维生素c中和碘染,可见棕色碘染完全褪为无色;d为将碘染后且经过不同方法清除碘染的食管组织经4%多聚甲醛浸泡过夜,并石蜡包埋he染色,结果发现维生素c不会造成食管粘膜损伤及炎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思路:

维生素c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内多种重要生物化学反应,能够保持人体细胞及血管基质的完整性。维生素c是一种有机弱酸,是一种天然还原剂,具有优良的抗氧化作用。本发明将利用维生素c这一特性。利用维生素c溶液使卢氏碘溶液主要成分碘单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消除卢氏碘溶液对食管及胃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

在上消化道色素内镜喷洒卢氏碘溶液并完成对可疑病变部位的观察后,继续喷洒维生素c溶液。维生素c含量为1-4%维生素c,维生素c最佳含量为2%维生素c,可制成溶液喷洒。

其机理是:

维生素c溶液与卢氏碘溶液主要成分碘单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8o6(vitc、抗坏血酸)+i2=c6h6o6(脱氢抗坏血酸)+2hi

目前,临床上成人常用维生素c口服剂量为200mgtid,即每日摄入量600mg,最大静脉注射用量可达3g/d。维生素c的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为11.9g/kg,口服适用范围宽且安全。本发明采用20ml2%维生素c溶液喷洒在经卢氏碘碘染处,等同于一次口服400mg维生素c,属于临床常用口服剂量,安全性好。

可见,2%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作为一种天然还原剂,且不损害消化道粘膜,具有潜在的应用于色素内镜中和卢氏碘染色的前景。

图1为20ml2%维生素c溶液中和10ml2%卢氏碘染色效果。其中,左图为内镜下局部喷洒10ml2%卢氏碘溶液后,右图为20ml2%维生素c溶液中和碘染色素效果。

如图2所示:

3只6月龄约克夏猪安乐死后迅速取全长食管,均分为3份。4℃预冷pbs缓冲液漂洗,去除食管内容物及血污。于食管粘膜面均匀喷洒2%现配卢氏碘染液,2分钟后,分别于食管粘膜面喷洒等量生理盐水、5%硫代硫酸钠溶液、2%维生素c溶液并观察各组褪色效果。将处理后食管浸泡在4%多聚甲醛中过夜,取出包埋石蜡切片并做he染色,进一步观察2%维生素c溶液对食管粘膜完整性有无损伤及是否出现急性炎症反应。ns:生理盐水;sts:硫代硫酸钠溶液;vcs:维生素c溶液。a图:碘染前各组食管粘膜大体观;b图:碘染后各组食管粘膜大体观;c图:各组食管粘膜分别采用生理盐水、硫代硫酸钠溶液、维生素c溶液冲洗后褪色情况;d图:各组食管粘膜he染色情况(×200倍)。

证明维生素c中和卢戈氏碘染色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表1为不同浓度维生素c溶液与不同配制比例卢氏碘溶液混合后脱色所需时间

注:本实验分别将自由碘∶碘化钾按1∶1、1∶1.5、1∶2的比例配成10ml不同比例的卢戈氏碘溶液,其中1∶2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卢氏碘溶液配制比例。我们将维生素c配制在生理盐水中,混匀成20ml0%、1%、2%、4%不同比例的维生素c溶液,将10ml不同比例的卢戈氏碘溶液与20ml不同比例的维生素c溶液混合,结果发现0%维生素c溶液5min时间内不能使卢戈氏碘溶液棕色褪色,1%-4%维生素c溶液可使碘液褪色,且2%维生素c溶液在5秒内即可使碘液的棕色褪为无色。可见1%-4%维生素c均能中和碘染,其中2%维生素c溶液是最佳浓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维生素C作为消除上消化道碘染色对粘膜刺激药物的应用。本发明在上消化道色素内镜喷洒卢氏碘溶液,服用维生素C溶液。本发明克服了过去色素内镜喷洒卢氏碘溶液对食管及胃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的缺陷。本发明维生素C溶液可缓解上消化道色素内镜碘染色受检者粘膜刺激症状,使患者更易接受色素内镜检查,减轻患者痛苦。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新;金多晨;许迎红;叶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国新
技术研发日:2019.03.12
技术公布日:2019.0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