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用快速止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7574发布日期:2019-05-22 02:3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用快速止血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急诊用快速止血钳。



背景技术:

止血钳是一种通过夹住血管实现血液阻断的外科手术器械。抢救病人在出血的情况下,服入止血药后,用止血钳夹住血管大动脉,不让血流出的手术器械。

止血钳的使用原理就是和夹子一样夹住血管或是皮毛等,不过是消毒过的。止血钳有大、小、有齿、无齿、直形、弯形之分,根据不同操作部位选用不同类型的止血钳。止血钳手柄旁边的齿有助于使止血钳在夹持物体时固定,防止脱落。

现有止血钳使用时,均需要医生一直手持、用力,血管容易从止血钳上滑落,长时间夹持容易让医生产生疲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急诊用快速止血钳,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止血钳夹持部位跟操作部分分体设计,中间通过钢丝进行操纵,止血钳加持部位体积小,方便使用,同时通过两个相互配合的波浪面对血管进行夹持,避免血管因过于光滑造成脱落,而且将血管夹紧后就可以松手,无线医生一直手持止血钳。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急诊用快速止血钳,包括止血钳上端体、两根摆臂、止血板、螺杆筒、操作体。

所述的止血钳上端体包括端块、边框、横梁,所述的横梁位于边框下方,所述的横梁两端各连接一根边框,所述的边框上端与端块固定连接,所述的端块内部中心设有弹簧腔。

所述的摆臂包括下摆臂、连接臂、上摆臂,所述的下摆臂下端与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摆臂上端与上摆臂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摆臂与连接臂之间的夹角呈90°,所述的下摆臂与上摆臂之间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所述的上摆臂上设有腰型槽。

两根所述的摆臂相对于弹簧腔轴线对称布置,两根摆臂上的连接臂相对布置,下摆臂与上摆臂的连接处插设有转轴ⅱ,所述的转轴ⅱ转动设置于横梁与边框相交处。

所述的止血板包括板体、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一端与板体背离弹簧腔轴线的一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另一端与连接臂通过转轴ⅲ转动连接。

所述的弹簧腔内部设有操纵杆,所述的操纵杆于弹簧腔内部上下移动,所述的操纵杆上套设有弹簧座以及推力弹簧,所述的弹簧座以及推力弹簧设置于弹簧腔内部,所述的推力弹簧位于弹簧座与弹簧腔顶面之间,所述的操纵杆下方设有夹片,所述的夹片下端中间设有转轴ⅴ,两根摆臂上的腰型槽交叉套设在转轴ⅴ上,所述的操纵杆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根钢丝,所述的钢丝末端穿设至端块外侧,所述的钢丝外部套设有金属定型软管。

所述的螺杆筒中间滑动设有螺杆,所述的螺杆右端面穿设至螺杆筒外侧,所述的螺杆左端上方设有防转杆,所述的螺杆筒圆周面上设有位移槽,所述的防转杆滑动设置于位移槽内部,所述的螺杆筒右端套设有支撑面,所述的支撑面右侧设有转动环,所述的转动环上设有螺母,所述的转动环右端套设有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位于螺母内部,所述的限位环避免螺母脱离转动环,所述的螺母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的钢丝末端与螺杆左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螺杆筒下方设有操作体,所述的操作体下方前后两个各设有一个夹持板,所述的前方夹持板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的紧固螺栓前端设有转柄。

优选的,所述的板体背向连接杆的一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操作体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的操作体上端面后侧内凹有电池槽,电池槽内部设有电池,电池槽上方盖有电池盖,电池盖左右两侧凸设有固定耳,所述的固定耳与操作体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体上端面前侧设有显示器,所述的电池、压力传感器、电路板、显示器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板体上设有三个压力传感器,三个压力传感器上、中、下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的板体上套设有橡胶套,所述的橡胶套背向连接杆的一面设置有波浪面,两个板体的波浪面接触时,其中一个波浪面波峰正好位于另一个波浪面的波谷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位移槽旁设有刻度板,刻度板上的刻度与两个板体之间的间距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端块上方设有缓冲部,所述的缓冲部内部设有六个滑轮ⅰ,所述的滑轮中心穿设有转轴ⅰ,所述的转轴ⅰ两端固定在缓冲部内部,六个滑轮ⅰ围绕缓冲部轴线均布,所述的钢丝位于六个滑轮ⅰ中间。

优选的,所述的螺杆筒左侧设有导向部,所述的导向部内部设有滑轮ⅱ,所述的滑轮ⅱ中间穿设有转轴ⅳ,所述的转轴ⅳ两端与导向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部右侧设有连接腔,所述的连接腔与螺杆筒内部贯通连接,所述的导向部上方与金属定型软管固定连接,所述的钢丝与滑轮ⅱ接触,所述的钢丝穿过连接腔与螺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橡胶套外部套设有棉套,所述的棉套上方连接有棉条,所述的棉条外部套设有软管,所述的软管末端连接有气囊,所述的棉条末端穿设至气囊内部,所述的气囊上方设有可拆卸的闷塞ⅰ,所述的气囊下端贯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的排液管末端设有可拆卸的闷塞ⅱ。

一种急诊用快速止血钳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术前准备:

通过两个夹持板将操作体卡在急诊床或手术床的侧板上,然后通过转柄拧紧紧固螺栓;

步骤二,止血:

将止血板放在需要止血的血管两侧,然后旋转螺母,螺母带动螺杆向右移动,拉动钢丝,进而使得操纵杆上移,上提转轴ⅴ,通过腰型槽带动摆臂围绕转轴ⅱ旋转,使得两个止血板靠近,进而将血管夹紧,进行止血;

步骤三,止血板脱落提示:

两个止血板夹紧血管后,压力传感器将测得的挤压力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如果在止血过程中,显示器显示的压力数值下降,则需要查看是否血管从两个止血板之间滑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止血钳夹持部位跟操作部分分体设计,中间通过钢丝进行操纵,止血钳加持部位体积小,方便使用。

(2)带有压力传感器,可以时刻监测止血钳的对血管的夹持状态。

(3)通过两个相互配合的波浪面对血管进行夹持,夹持效果更好。

(4)将血管夹紧后,可不用继续手持止血钳,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急诊用快速止血钳外形图,

图2为本发明导流棉气囊装配图,

图3为本发明操作体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操作体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止血钳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操作体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a-a面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电路板线路图,

图9为本发明止血板接触后示意图。

图中:1-止血钳上端体、1a-端块、1a1-弹簧腔、1a2-推力弹簧、1b-边框、1c-横梁、1d-缓冲部、1d1-滑轮ⅰ、1d2-转轴ⅰ;

2-摆臂、2a-下摆臂、2b-连接臂、2c-上摆臂、2c1-腰型槽、2d-转轴ⅱ、2e-转轴ⅲ;

3-止血板、3a-板体、3b-橡胶套、3c-波浪面、3d-连接杆;

4-螺杆筒、4a-支撑面、4a1-转动环、4a2-限位环、4b-位移槽、4c-螺杆、4c1-防转杆、4d-刻度板;

5-导向部、5a-连接腔、5b-滑轮ⅱ、5c-转轴ⅳ;

6-操作体、6a-夹持板、6b-紧固螺栓、6b1-转柄、6c-电池盖、6c1-固定耳、6c2-内六角螺栓;

7-螺母;

8-金属定型软管、8a-钢丝;

9-操纵杆、9a-弹簧座、9b-夹片、9c-转轴ⅴ;

10-压力传感器;

11-电路板;

12-显示器;

13-气囊、13a-闷塞ⅰ、13b-排液管、13b1-闷塞ⅱ、13c-软管、13d-棉条、13e-棉套;

14-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该一种急诊用快速止血钳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附图图1所示,一种急诊用快速止血钳,包括止血钳上端体1、两根摆臂2、止血板3、螺杆筒4、操作体6。

由附图图5所示,所述的止血钳上端体1包括端块1a、边框1b、横梁1c。所述的横梁1c位于边框1b下方,所述的横梁1c两端各连接一根边框1b,所述的边框1b上端与端块1a固定连接,所述的端块1a内部中心设有弹簧腔1a1。

所述的摆臂2包括下摆臂2a、连接臂2b、上摆臂2c。所述的下摆臂2a下端与连接臂2b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摆臂2a上端与上摆臂2c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摆臂2a与连接臂2b之间的夹角呈90°,所述的下摆臂2a与上摆臂2c之间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所述的上摆臂2c上设有腰型槽2c1。

两根所述的摆臂2相对于弹簧腔1a1轴线对称布置,两根摆臂2上的连接臂2b相对布置。下摆臂2a与上摆臂2c的连接处插设有转轴ⅱ2d,所述的转轴ⅱ2d转动设置于横梁1c与边框1b相交处,摆臂2可以围绕转轴ⅱ2d轴线转动。

所述的止血板3包括板体3a、连接杆3d。所述的连接杆3d一端与板体3a背离弹簧腔1a1轴线的一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3d另一端与连接臂2b通过转轴ⅲ2e转动连接。

所述的板体3a背向连接杆3d的一面设有三个压力传感器10,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0采用纽扣式微型压力传感器,三个压力传感器10上、中、下均匀布置。由附图图6所示,所述的操作体6内部设有电路板11。由附图图3所示,所述的操作体6上端面后侧内凹有电池槽,电池槽内部设有电池14。电池槽上方盖有电池盖6c,电池盖6c左右两侧凸设有固定耳6c1,所述的固定耳6c1与操作体6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6c2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体6上端面前侧设有显示器12,所述的电池14、压力传感器10、电路板11、显示器12之间电性连接。电池14、压力传感器10、电路板11、显示器12之间的电路连接图由附图图8所示。

所述的板体3a上套设有橡胶套3b,所述的橡胶套3b背向连接杆3d的一面设置有波浪面3c,两个板体3a的波浪面3c接触时,其中一个波浪面3c波峰正好位于另一个波浪面3c的波谷内部。橡胶套3b可以有效避免板体3a与患者身体硬碰撞,两个波浪面3c可以提升对血管的夹持效果。

所述的弹簧腔1a1内部设有操纵杆9,所述的操纵杆9于弹簧腔1a1内部上下移动,所述的操纵杆9上套设有弹簧座9a以及推力弹簧1a2。所述的弹簧座9a以及推力弹簧1a2设置于弹簧腔1a1内部,所述的推力弹簧1a2位于弹簧座9a与弹簧腔1a1顶面之间。所述的操纵杆9下方设有夹片9b,所述的夹片9b下端中间设有转轴ⅴ9c,两根摆臂2上的腰型槽2c1交叉套设在转轴ⅴ9c上。所述的操纵杆9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根钢丝8a,所述的钢丝8a末端穿设至端块1a外侧,所述的钢丝8a外部套设有金属定型软管8。

由附图图6所示,所述的螺杆筒4中间滑动设有螺杆4c,所述的螺杆4c右端面穿设至螺杆筒4外侧,所述的螺杆4c左端上方设有防转杆4c1,所述的螺杆筒4圆周面上设有位移槽4b,所述的防转杆4c1滑动设置于位移槽4b内部,所述的螺杆筒4右端套设有支撑面4a,所述的支撑面4a右侧设有转动环4a1,所述的转动环4a1上设有螺母7,所述的转动环4a1右端套设有限位环4a2,所述的限位环4a2位于螺母7内部,所述的限位环4a2避免螺母7脱离转动环4a1,所述的螺母7于螺杆4c转动连接,所述的钢丝8a末端与螺杆4c左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螺杆筒4下方设有操作体6,所述的操作体6下方前后两个各设有一个夹持板6a,所述的前方夹持板6a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6b,所述的紧固螺栓6b前端设有转柄6b1。

一种急诊用快速止血钳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术前准备:

通过两个夹持板6a将操作体6卡在急诊床或手术床的侧板上,然后通过转柄6b1拧紧紧固螺栓6b;

步骤二,止血:

将止血板3放在需要止血的血管两侧,然后旋转螺母7,螺母7带动螺杆4c向右移动,拉动钢丝8a,进而使得操纵杆9上移(由附图图9所示),上提转轴ⅴ9c,通过腰型槽2c1带动摆臂2围绕转轴ⅱ2d旋转,使得两个止血板3靠近,进而将血管夹紧,进行止血;

步骤三,止血板脱落提示:

两个止血板3夹紧血管后,压力传感器10将测得的挤压力通过显示器12进行显示,如果在止血过程中,显示器12显示的压力数值下降,则需要查看是否血管从两个止血板3之间滑落。因为正常情况下,止血板3将血管夹持在中间,会给血管一个挤压力,因此压力传感器10可以测得一个数值,当血管脱落后,两个止血板3之间会有空隙,因此压力传感器10测得的压力为零,显示器12显示的压力数值降低。

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在所述的位移槽4b旁设有刻度板4d,刻度板4d上的刻度与两个板体3a之间的间距相对应。这样通过观察防转杆4c1与刻度板4d相对应的刻度,知道两个板体3a之间的间距。

所述的端块1a上方设有缓冲部1d,所述的缓冲部1d内部设有六个滑轮ⅰ1d1,所述的滑轮1d1中心穿设有转轴ⅰ1d2,所述的转轴ⅰ1d2两端固定在缓冲部1d内部,六个滑轮ⅰ1d1围绕缓冲部1d轴线均布,所述的钢丝8a位于六个滑轮ⅰ1d1中间。这样不管钢丝8a往哪个方向倾斜,都有一个滑轮ⅰ1d1给钢丝8a导向,避免拉动钢丝8a时卡住。

所述的螺杆筒4左侧设有导向部5,所述的导向部5内部设有滑轮ⅱ5b,所述的滑轮ⅱ5b中间穿设有转轴ⅳ5c,所述的转轴ⅳ5c两端与导向部5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部5右侧设有连接腔5a,所述的连接腔5a与螺杆筒4内部贯通连接,所述的导向部5上方与金属定型软管8固定连接,所述的钢丝8a与滑轮ⅱ5b接触,所述的钢丝8a穿过连接腔5a与螺杆4c固定连接。

由附图图2所示,所述的橡胶套3b外部套设有棉套13e,所述的棉套13e上方连接有棉条13d,所述的棉条13d外部套设有软管13c,所述的软管13c末端连接有气囊13,所述的棉条13d末端穿设至气囊13内部,所述的气囊13上方设有可拆卸的闷塞ⅰ13a,所述的气囊13下端贯通连接有排液管13b,所述的排液管13b末端设有可拆卸的闷塞ⅱ13b1。

使用时,可先将闷塞ⅰ13a拆除,然后将气囊13挤扁。之后重新装上闷塞ⅰ13a,松开气囊13,气囊13通过面条13d吸气,将棉套13e上的血液吸入到气囊13内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