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5103发布日期:2019-06-15 00:2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床,具体是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



背景技术:

护理床,分为电动护理床及手动护理床,医院为病人或重度残疾人在住院或居家康复时使用的床。其主要功能是防止病员坠床,方便护理人员操作,便于临床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又出现了语音操作和眼睛操作的电动护理床,既方便病人的休息治疗,又丰富了病人的精神生活。

现有专利cn208405165u公开了一种电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架构、功能架构和电动控制装置,功能架构包括坐卧支撑驱动装置、翻身驱动装置、抬腿运动装置,固定架构包括床架,坐卧支撑驱动装置包括活动设置在床架前部的背部起坐推板、背板顶推装置,背部起坐推板的侧部活动铰接有侧翼;抬腿运动装置包括活动设置在床架后部的多节依次铰接的抬腿推板和推板顶推机构;翻身驱动装置包括活动设置在床架上的翻侧推架、连接驱动翻侧推架翻转的侧翻身顶推装置,背部起坐推板支撑于翻侧推架上并与其构成翻侧推板组件,侧翻身顶推装置连接驱动背部起坐推板,通过侧翻身顶推装置带动主翻侧推板绕与侧翼连接的铰轴翻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

但上述电动护理床存在不足,患者在上下床时,从坐在床上到躺下,有一个转动身体的过程,如果患者身体极为不适,转动身体过程中必然会带来痛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上端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板通过与之连接的电动伸缩杆驱动转动,第二活动板通过与之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设置有嵌入床体上且与床体转动的转台,所述转台与第一活动板铰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台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设置在床体上的第二通孔连通,且第二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排泄物收集的收集桶,收集桶放置于与床体固定的承接板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台上设置有用于挡板放置的放置槽,放置槽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的外圈处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与设置于放置槽内壁上的限位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拉手,所述拉手可收放于挡板上设置的收放槽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台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固定在转台下方的环形延伸板,所述环形延伸板的外圈处固定有环形齿,环形齿与固定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和第一电机,螺纹杆转动于设置在床体内的传动槽内且螺纹杆的一端贯穿传动槽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位于所述传动槽内的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通过与之铰接的支撑杆铰接在第二活动板下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体的下端对称安装有支腿,支腿的下方连接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由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的转台,方便患者上下床时的转身,减轻了患者在进行上下床时转身时的痛楚;

2、设置的第一活动板铰接在转台上,在转台转动过程中可使患者腿部跟随转动,且第一活动板可上下转动,满足不同的需求;

3、设置的第二活动板可方便患者坐起及躺下角度的调节;

4、本发明均通过驱动设备实现,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电动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电动护理床中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智能电动护理床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床体、2-支腿、3-滚轮、4-护栏、5-第一活动板、6-电动伸缩杆、7-转台、8-挡板、9-放置槽、10-传动槽、11-螺纹套筒、12-螺纹杆、13-支撑杆、14-第二活动板、15-第一电机、16-承接板、17-收集桶、18-拉手、19-限位块、20-限位槽、21-第二电机、22-齿轮、23-环形齿、24-环形延伸板、25-第一通孔、26-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上端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14,第一活动板5通过与之连接的电动伸缩杆6驱动转动,第二活动板14通过与之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14之间设置有嵌入床体1上且与床体1转动的转台7,所述转台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5,第一通孔25与设置在床体1上的第二通孔26连通,且第二通孔26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排泄物收集的收集桶17,收集桶17放置于与床体1固定的承接板16上,方便患者使用。

所述转台7上设置有用于挡板8放置的放置槽9,放置槽9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25的直径,从而对挡板8起到限位作用,所述挡板8的外圈处固定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与设置于放置槽9内壁上的限位槽20滑动连接,实现挡板8的限位,为了方便挡板8的取放,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包括拉手18,所述拉手18可收放于挡板8上设置的收放槽内,从而不影响挡板8上端的平整性,进而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所述转台7与第一活动板5铰接,在转台7转动过程中,第一活动板5跟随转动,从而使患者腿部跟随身体转动,方便患者转身。

所述转台7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1和固定在转台7下方的环形延伸板24,所述环形延伸板24的外圈处固定有环形齿23,环形齿23与固定在第二电机21输出轴上的齿轮22啮合,第二电机21工作时通过齿轮22和环形齿23的啮合作用驱动环形延伸板24及转台7转动。

需说明的是,第二电机21为正反转电机,采用的是4ik/80yyjt型号电机,该型号电机性能稳定,也可采用其他型号电机,只要满足驱动要求即可,本申请对比不做限定。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12和第一电机15,螺纹杆12转动于设置在床体1内的传动槽10内且螺纹杆12的一端贯穿传动槽10与第一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位于所述传动槽10内的螺纹杆12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11,螺纹套筒11通过与之铰接的支撑杆13铰接在第二活动板14下方,第一电机15工作时驱动螺纹杆12转动,螺纹杆12转动时通过螺纹套筒11和支撑杆13的作用驱动第二活动板14转动,从而对患者躺下角度调节。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电动护理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上端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14,第一活动板5通过与之连接的电动伸缩杆6驱动转动,第二活动板14通过与之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活动板5和第二活动板14之间设置有嵌入床体1上且与床体1转动的转台7,所述转台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5,第一通孔25与设置在床体1上的第二通孔26连通,且第二通孔26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排泄物收集的收集桶17,收集桶17放置于与床体1固定的承接板16上,方便患者使用。

所述转台7上设置有用于挡板8放置的放置槽9,放置槽9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25的直径,从而对挡板8起到限位作用,所述挡板8的外圈处固定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与设置于放置槽9内壁上的限位槽20滑动连接,实现挡板8的限位,为了方便挡板8的取放,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包括拉手18,所述拉手18可收放于挡板8上设置的收放槽内,从而不影响挡板8上端的平整性,进而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所述转台7与第一活动板5铰接,在转台7转动过程中,第一活动板5跟随转动,从而使患者腿部跟随身体转动,方便患者转身。

所述转台7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1和固定在转台7下方的环形延伸板24,所述环形延伸板24的外圈处固定有环形齿23,环形齿23与固定在第二电机21输出轴上的齿轮22啮合,第二电机21工作时通过齿轮22和环形齿23的啮合作用驱动环形延伸板24及转台7转动。

需说明的是,第二电机21为正反转电机,采用的是4ik/80yyjt型号电机,该型号电机性能稳定,也可采用其他型号电机,只要满足驱动要求即可,本申请对比不做限定。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12和第一电机15,螺纹杆12转动于设置在床体1内的传动槽10内且螺纹杆12的一端贯穿传动槽10与第一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位于所述传动槽10内的螺纹杆12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11,螺纹套筒11通过与之铰接的支撑杆13铰接在第二活动板14下方,第一电机15工作时驱动螺纹杆12转动,螺纹杆12转动时通过螺纹套筒11和支撑杆13的作用驱动第二活动板14转动,从而对患者躺下角度调节。

为了增加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完整性,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提出了另一种实施例来完善本申请,具体的,所述床体1的下端对称安装有支腿2,支腿2的下方连接有滚轮3,从而方便床体1的移动,当然,滚轮3上设置有锁止机构,用于对滚轮3的锁死,从而实现床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床体1的两端还设置有护栏4。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