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2147发布日期:2019-08-13 18:3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强度的增大,人们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按摩椅必不可少。

但适用于足底按摩的按摩椅较少,目前的足底按摩装置通常采用若干凸起点直接作用于足底,无法对足底穴位进行充分刺激。

同时,现有的按摩椅主要用于颈部、背部和腿部按摩,按摩方式大多为机械按摩,即主要通过按摩滚轮对身体局部进行来回滚动摩擦,该类按摩椅容易造成敏感体质的人群出现皮肤因来回摩擦过猛出现红斑等问题,且按摩功能单一,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功能多样且效果佳的按摩椅。

特别的,本发明的一种按摩椅,包括支撑座和与支撑座相连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脚部按摩轮,所述脚部按摩轮包括横向设置于支撑座正面前下方位置并与支撑座相连的主轴轮,以及设置在主轴轮圆周表面并沿周向分布的按摩小轮,所述主轴轮能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按摩小轮能在主轴轮带动下跟随主轴轮同步转动时绕自身轴线转动。

优选的,所述按摩小轮包括通过安装法兰与主轴轮相连的第一按摩小轮,所述第一按摩小轮表面设有多个与足部穴位位置相对应的凸点,所述凸点上嵌设有可直接与脚部接触的磁块。

优选的,所述按摩小轮还包括通过安装法兰与主轴轮连接的第二按摩小轮,所述第二按摩小轮周向表面间隔分布有多条沿其自身轴线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齿条在垂直第二按摩小轮轴线的平面上投影为菱形,部分齿条上镶嵌有磁块并与未镶嵌磁块的齿条间隔分布。

优选的,第一按摩小轮和第二按摩小轮间隔且均匀设置在主轴轮的圆周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正面前方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用于按摩小腿肚的凸点气囊,所述凸点气囊包括凸点小气囊和固定在支撑座正面上的大气囊,所述凸点小气囊固定在大气囊的按摩作用面上的纵向开口内,且凸点小气囊的按摩作用面上设有纵向分布的多个圆柱孔,所述圆柱孔内安装有磁块。

优选的,所述按摩椅还包括设置在两个凸点气囊外侧和两个凸点气囊间用于按摩腿部两侧的磁列式气囊,所述磁列式气囊的按摩作用面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空心凸起,所述凸起内嵌磁块,阵列分布的磁块远离所述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磁块防止其脱落的包络面。

优选的,所述按摩椅还包括位于支撑座上方的手臂支撑件和肩部支撑件,所述手臂支撑件和肩部支撑件上对应设有可按摩手臂和肩部的磁列式气囊,所述磁列式气囊的按摩作用面也设有阵列分布的空心凸起,所述凸起内嵌磁块,阵列分布的磁块远离所述凸起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磁块防止其脱落的包络面。

优选的,所述靠背正面上设有通过振动臂与靠背相连并能在振动臂带动下作用于人体上半身的按摩滚轮,所述按摩滚轮上内嵌有磁块。

优选的,所述按摩滚轮为圆柱滚轮,所述圆柱滚轮包括可供振动臂插入固定的空心圆柱支撑轮和包裹在圆柱支撑轮外周的软性圆环,所述圆柱支撑轮的侧面与端面之间的相交处圆弧过渡,所述磁块设置在圆柱支撑轮外圈表面的孔洞内,所述软性圆环的两个端面由朝向彼此方向弯曲的过渡圆弧面交汇相连且于交汇处形成有凸点环带。

优选的,所述按摩滚轮为扇形滚轮,所述扇形滚轮包括外壳下盖、与外壳下盖相连的外壳上盖以及设置在外壳下盖和外壳上盖之间的磁块,所述外壳下盖的中部设有可供振动臂插入固定安装的装配孔和以装配孔为对称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的扇形磁块安装孔,所述磁块形状大小与所述扇形磁块安装孔相适配,所述外壳上盖内壁也设有与所述扇形磁块安装孔对应的磁块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为按摩椅设置了脚部按摩轮,能提供脚部按摩,增加了按摩椅的功能多样性;脚部按摩轮由主轴轮和分布在主轴轮外周的按摩小轮构成,且按摩小轮上设置磁块,能增加对脚部穴位的多处连续按摩,提高按摩效果;腿部、肩部、手臂处均设置磁列式气囊,提高了按摩椅的按摩功效,同时按摩滚轮中过渡圆弧面的设置,能增加滚轮与人体的接触舒适度,增强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按摩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按摩椅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a)-3(c)分别为本申请按摩椅中脚部按摩轮的正视图、侧视图以及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按摩椅中凸点气囊的爆炸图。

图5(a)-5(c)分别为本申请按摩椅中磁列式气囊位于肩部位置、手部位置、腿部位置时的按摩作用面爆炸图。

图6(a)-6(c)分别为本申请按摩椅中圆柱滚轮的正视图、侧视图以及爆炸图。

图7(a)-7(c)分别为本申请按摩椅中扇形滚轮的正视图、仰视图以及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3(a)-3(c)、图4-5、图6(a)-6(c)以及图7(a)-7(c)所示为本申请按摩椅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参见图1、2以及图3(a)-3(c),该按摩椅包括支撑座1和与支撑座1相连的靠背2以及脚部按摩轮3,所述脚部按摩轮3包括横向设置于支撑座1正面前下方位置并与支撑座1相连的主轴轮31,以及设置在主轴轮31圆周表面并沿周向分布的按摩小轮32,所述主轴轮31能绕自身轴线转动,按摩小轮32能在主轴轮31带动下跟随主轴轮31同步转动时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按摩小轮32包括通过安装法兰33与主轴轮31相连的第一按摩小轮321,所述第一按摩小轮321表面设有多个与足部穴位位置对应的凸点321a,所述凸点321a上嵌设有可直接与脚部接触的磁块10。

为了增加按摩效果,所述按摩小轮32还包括通过安装法兰33与主轴轮31连接的第二按摩小轮322,所述第二按摩小轮322的周向表面间隔分布有多条沿其自身轴线方向延伸的齿条322a,所述齿条322a在垂直第二按摩小轮轴线的平面上投影为菱形,部分齿条322a上镶嵌有磁块10并与未镶嵌磁块的齿条322a间隔分布。

第一按摩小轮321和第二按摩小轮322在主轴轮31上的分布间距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二者间隔且均匀设置在主轴轮31的圆周表面上。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脚部按摩轮3由主轴轮31和两个第一按摩小轮321以及两个第二按摩小轮322组成,五个轮子均为圆筒形,其中主轴轮31的端面由4块三角形辐条支撑,配合同心轮毂,既保证了强度,还减少材料,增加了加工工艺性。主轴轮31上设置有4个安装法兰33,用于固定第一按摩小轮321和第二按摩小轮322,该第一按摩小轮321和第二按摩小轮322的大小尺寸不等,一大一小交替排列在主轴轮31上。

第一按摩小轮321为凸点滚轮,由多个凸点321a交错排列,磁块10安装于凸点321a上,该凸点321a的位置根据足底穴位位置而分布;第二按摩小轮322为大面积菱形滚齿滚轮,其表面排列着菱形齿条322a,由镶嵌有磁块10的齿条322a与未镶嵌的磁块10的齿条322a交替排列,齿条322a上的磁块10全为n极朝外。

脚部按摩轮3安装在脚部的按摩支架上,也即支撑座的正面前下方位置,如图1所示,其通过振动臂的来回振动带动主轴轮31自转,再带动按摩小轮321和322转动,在双重转动下对脚部进行穴位按摩。如图3(a)-3(c)所示,脚部按摩轮3的按摩小轮21两两交错排列在主轴轮31外圈,通过主轴轮31和按摩小轮32的共同按摩,带给被按摩者磁场理疗作用,根据足底的穴位分布设计,具有更好的按摩效果,舒适度更佳。

主轴轮31和按摩小轮32的尺寸大小根据依据实际需要选择,本申请中,主轴轮31采用直径50mm,长度70mm,第一按摩小轮321直径22mm,长度21mm,圆周表面上排列着凸点321a,第二按摩轮322直径28mm,长度21mm,圆周表面上排列着间隔分布的齿条322a,第一按摩小轮321和第二按摩小轮322在主轴轮31上交错排布,磁块10大小取值3mm*4mm,镶嵌于第一按摩小轮321和第二按摩小轮322上。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座1正面前方还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用于按摩小腿肚的凸点气囊4,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凸点气囊4包括凸点小气囊41和固定在支撑座1正面上的大气囊42,所述凸点小气囊41固定在大气囊42的按摩作用面上的纵向开口421内,且凸点小气囊41的按摩作用面上设有纵向分布的多个圆柱孔411,所述圆柱孔411内安装有磁块10。凸点气囊4能通过大气囊充42吸气排气收缩按压小腿部的同时,收缩带动凸点小气囊41上的圆柱孔411以及位于圆柱孔411内的磁块10对小腿穴位进行按压。该圆柱孔411由tpu材质压制而成,通过胶水粘合在凸点小气囊41的按摩作用面上,其上端面边缘形成倒角,中间内凹用于镶嵌磁块10,磁块n极对外进行磁疗按摩。

为了进一步增强按摩效果和部位,所述按摩椅还包括设置在两个凸点气囊4外侧和两个凸点气囊4间用于按摩腿部两侧的磁列式气囊5,同时,所述按摩椅还包括位于支撑座1上方的手臂支撑件6和肩部支撑件7,所述手臂支撑件6和肩部支撑件7上也对应设有可按摩手臂和肩部的磁列式气囊5,所述磁列式气囊5的按摩作用面上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空心凸起51,所述凸起51内嵌磁块10,磁块10按阵列排布,n极朝外,阵列分布的磁块10远离所述凸起5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磁块10防止其脱落的包络面52,该包络面53与气囊的其他结构连接固定。

磁块排列方式和数量随气囊的安装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图5(a)-5(c)所示分别为肩部位置磁列式气囊按摩作用面、手部位置磁列式气囊按摩作用面以及腿部位置磁列式气囊按摩作用面的爆炸图,显然,磁块的形状多变,和磁块安装面相配合,本申请中该磁块大小为5mm*5mm*1mm。磁列式气囊能通过气囊伸缩,对按摩部位进行按压,气囊内部安装磁块,能针对不同部位进行磁块理疗,帮助被按摩者快速提升体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疲劳。在本实施例中,该凸起呈方形,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计成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当然,此时磁块10的形状需与凸起51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2正面上设有通过振动臂8与靠背2相连并能在振动臂8带动下作用于人体上半身的按摩滚轮9,所述按摩滚轮9上内嵌有磁块10,该按摩滚轮9可以具有多种选择,具体而言,如图6(a)-6(c)示出了按摩滚轮9为圆柱滚轮91时的结构图以及爆炸图。

所述圆柱滚轮91包括可供振动臂8插入固定的空心圆柱支撑轮911和包裹在圆柱支撑轮911外周的软性圆环912,所述圆柱支撑轮911的侧面与端面之间的相交处圆弧过渡,所述磁块10设置在圆柱支撑轮911外圈表面的孔洞911a内,所述软性圆环912的两个端面912a由朝向彼此方向弯曲的过渡圆弧面912b交汇相连且于交汇处形成有凸点环带912c。

本实施例中,该磁块为圆柱形或方形等形状,直径1mm-15mm,厚度1mm-10mm,两头倒圆角,直径0.1mm;软性圆环912的外径为30mm-60mm,内径15mm-37mm,厚约1mm-5.5mm,整个圆环套在圆柱支撑轮911上,可根据按摩要求,选用不同材质和外壳形状;圆柱支撑轮911可采用铝合金材质,中间为轴承以及振动臂8的安装位置,两端突出圆环,方便固定软性圆环912,圆柱支撑轮911外圈设置内凹的圆柱形孔洞911a,用于安装磁块10,圆柱支撑轮911也可采用其他金属、塑料或橡胶等材质,其上的孔洞911a根据磁块10形状变化而变化,其中,塑胶材料的选择在增加滚轮柔软性的同时能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且方便加工成型,降低成本,安装方便。

软性圆环912的两边过渡圆弧面,一边弧度长12mm,另一边长9mm,弧度交错位置有一条凸点环带912c,软性圆环912可直接套在圆柱支撑轮911上,圆柱支撑轮911上倒角的圆柱形磁块配合软性圆环912的圆弧,在按压、敲打和揉捏按摩身体部位时,不会因磁块的坚硬而带来异物感,反而可以因为内含磁块及凸出的弧形使得按摩力道更柔和,带来按摩部位的舒适感。

图7(a)-7(c)示出了所述按摩滚轮9为扇形滚轮92时的各结构示意图,所述扇形滚轮92包括外壳下盖921、与外壳下盖921相连的外壳上盖922以及设置在外壳下盖921和外壳上盖922之间的磁块10,所述外壳下盖921的中部设有可供振动臂8插入固定安装的装配孔921a和以装配孔921a为对称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的扇形磁块安装孔921b,所述磁块10形状大小与所述扇形磁块安装孔921b相适配,所述外壳上盖922内壁也设有与所述扇形磁块安装孔921b对应的磁块安装孔(图中未示出)。

本申请中,扇形滚轮92的外壳下盖921直径70mm,过度圆弧直径9.5mm,磁块10的形状随扇形磁块安装孔921b的大小而定,如选取大圆弧弧长19mm,小圆弧弧长9mm,厚度12mm,扇形滚轮的外壳上盖922直径70mm,过度圆弧直径22.4mm,扇形滚轮92内的磁块磁极分布为n/s交替排列,达到平衡磁场效果。扇形滚轮的扇形磁块镶嵌在滚轮内部,通过扇形滚轮外壳的单弧度作用于人体,力道更大,作用更强。

圆柱滚轮或扇形滚轮能通过按摩椅振动臂的作用,按压、敲打、揉捏头部、颈部等部位,在舒缓身体疲劳的同时,滚轮上的磁块更可以带给按摩者生物磁场的理疗效果,增强对放松身体,缓解酸痛,舒经活络的作用。

扇形滚轮的外壳也可参考圆柱滚轮的结构,即在外壳上设置可安装磁块的孔洞,磁块形状配套孔洞形状。滚轮的弧形设计来自于人体拇指按压方式,根据不同力道设计两款按摩滚轮,双弧形力度轻柔,单弧形力度较大,在揉捏敲击过程中,用户的体验感更佳,适用于不同受众。

本申请的按摩椅中按摩轮的选材、形状、轮弧、凸点位置等的设置,都能更好的模拟人工按摩手法,同时按摩椅上的气囊、按摩轮以及按摩滚轮等均可运用无源太赫兹波发射体材料制成,滚轮内的磁块n、s极交替排列,配合气囊和脚部按摩轮的n极共同作用,在按摩椅上能形成一个磁场,通过将太赫兹和磁场结合,有效刺激细胞,发挥二者的共同作用,实现多层次混合式按摩,让被按摩者感受不同的按摩效果,加强按摩作用,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减轻肌肉疼痛,使全身心得到放松效果;按摩椅能对人体的多个部位进行按摩,增加了按摩椅的多功能性,脚部按摩轮由主轴轮和分布在主轴轮外周的按摩小轮构成,且按摩小轮上设置磁块,能增加对脚部穴位的多处连续按摩,提高按摩效果;腿部、肩部、手臂处均设置磁列式气囊,提高了按摩椅的按摩功效,同时按摩滚轮中过渡圆弧面的设置,能增加滚轮与人体的接触舒适度,增强按摩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除了上述改进外,其他相类似的改进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改进范围内,此处就不再赘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