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向骨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2211发布日期:2019-06-22 00:11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向骨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向骨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张力-应力法则是俄罗斯医学专家llizarov创立的肢体再生与功能重建的理论,其原理是: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产生定的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如同胎儿组织一样是细胞有丝分裂。人的骨骼和人体的上皮结缔组织一样,具有很大的再生潜力和可塑性。给骨骼一个合适的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经就会同步生长。llizarov已经证明在皮质截骨和逐步牵引延伸的过程中,骨和肢体的血管均发生明显的再生。

具体地骨搬运技术是牵张成骨,即将骨质切开,保留软组织和血供,采用特制的牵引装置固定两端,逐步施加拉力将骨段缓慢牵拉,激发组织再生潜能,使截骨间隙形成新骨,达到骨再生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横向骨搬运装置,通过调节上支架上骨钉的水平间距以适用各种患者的实际固定区域,利用上下活动的下支架,进行刺激治疗,改善下肢供血,结构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横向骨搬运装置,包括骨钉、上支架、下支架、螺纹杆,其中:

所述上支架的中间设有第一槽道,所述上支架的两侧设有以所述第一槽道对称的两个第二槽道,所述第一槽道内设有旋转调节件,所述第二槽道内设有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二槽道长度方向调节移动;

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螺栓、压盖、旋位件、压座和第二螺栓,所述压盖、旋位件和压座依次相接,所述压座通过所述第二螺栓限位固定在所述第二槽道内位置,所述第一螺栓依次贯穿所述压盖和旋位件并固定在所述压座上,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不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骨钉夹卡固定在所述压盖与所述旋位件之间;

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下支架上,另一端贯穿所述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位于同一平面且互相平行,所述旋转调节件上设有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纹,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螺纹杆在所述旋转调节件的控制下沿所述螺纹杆的轴线方向移动;

所述下支架的两侧设有以所述螺纹杆对称的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第二夹持件;

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扣柱和第三螺栓,所述扣柱的一端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三螺栓相接,另一端设有垂直贯穿的插设孔,所述骨钉卡固在所述插设孔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横向骨搬运装置中,所述压盖正对所述旋位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半槽,所述第一半槽与所述旋位件配合形成夹卡孔,所述骨钉夹卡固定在所述夹卡孔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横向骨搬运装置中,所述旋位件正对所述压盖的一侧设有第二半槽,所述第二半槽与所述压盖配合形成夹卡孔,所述骨钉夹卡固定在所述夹卡孔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横向骨搬运装置中,所述第一半槽与所述第二半槽呈平面对称设置,且所述夹卡孔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横向骨搬运装置中,所述压座正对所述第二槽道的一侧设有卡位凸起,所述卡位凸起嵌卡在所述第二槽道内,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槽道的厚度尺寸。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横向骨搬运装置中,所述旋位件正对所述压座的一侧设有环状凸起,所述压座正对所述旋位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环状凸起匹配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的中心处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的第一螺孔,所述环状凹槽上的凸棱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顶抵在所述环状凸起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横向骨搬运装置中,所述扣柱外套设有限位卡套,所述限位卡套上设有与所述插设孔匹配的弧槽边。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横向骨搬运装置中,所述旋转调节件呈圆盘状,所述旋转调节件的直径大于所述上支架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横向骨搬运装置中,所述旋转调节件上设有数字标记,所述螺纹杆上设有刻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横向骨搬运装置中,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上支架的端部设有旋紧螺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水平设置的上支架与下支架确保了骨钉始终位置在同一平面上,上支架通过骨钉固定在患者骨瓣上,作为固定支架起支撑作用;下支架通过骨钉固定在患者截骨上,通过旋转调节件控制下支架的水平高度,通过下支架固定金属骨针提拉或下压患者截骨,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改善下肢血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横向骨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下支架的一种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下支架的另一种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横向骨搬运装置的第一夹持件夹卡骨钉时的旋转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横向骨搬运装置的下支架轴向移动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横向骨搬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骨钉1、上支架21、第一槽道211、第二槽道212、下支架22、安装孔221、旋转调节件3、第一夹持件4、第一螺栓41、压盖42、旋位件43、压座44、第二螺栓45、第二夹持件5、扣柱51、插设孔52、限位卡套53、弧槽边54、第三螺栓55、螺纹杆6、第一半槽71、第二半槽72、夹卡孔73、卡位凸起81、环状凸起82、环状凹槽83、第一螺孔84、第二螺孔85、旋紧螺帽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横向骨搬运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横向骨搬运装置,包括骨钉1、上支架21、下支架22、螺纹杆6。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上支架21的中间设有第一槽道211,上支架21的两侧设有以第一槽道211对称的两个第二槽道212,第一槽道211内设有旋转调节件3,第二槽道212内设有第一夹持件4,第一夹持件4沿第二槽道212长度方向调节移动;

如图8所示,第一夹持件4包括第一螺栓41、压盖42、旋位件43、压座44和第二螺栓45,压盖42、旋位件43和压座44依次相接,压座44通过第二螺栓45限位固定在第二槽道212内位置,第一螺栓41依次贯穿压盖42和旋位件43并固定在压座44上,第一螺栓41与第二螺栓45不在同一轴线上,骨钉1夹卡固定在压盖42与旋位件43之间;

如图7所示,螺纹杆6的一端垂直固定在下支架22上,另一端贯穿上支架21并于端部设有避免松脱的旋紧螺帽9,上支架21与下支架22位于同一平面且互相平行,旋转调节件3上设有与螺纹杆6配合的螺纹,下支架22通过螺纹杆6在旋转调节件3的控制下沿螺纹杆6的轴线方向移动,下支架22固定的金属骨钉1通过提拉或下压患者截骨,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达到改善下肢血运的目的。

如图4至图5所示,下支架22的两侧设有以螺纹杆6对称的两个安装孔221,安装孔221内设有第二夹持件5,根据患者症状,选取的下支架22有长短区分,即两个安装孔221直接的水平间距有长款与短款两种情况;

如图8所示,第二夹持件5包括扣柱51、限位卡套53和第三螺栓55,扣柱51的一端依次贯穿限位卡套53和安装孔221后与第三螺栓55相接,另一端设有垂直贯穿的插设孔52,骨钉1卡固在插设孔52内,由于扣柱51外套设有的限位卡套53,且限位卡套53上设有与插设孔52匹配的弧槽边54,即弧槽边54与骨钉1切合,当相对反向的旋转扣柱51与限位卡套53时,弧槽边54卡合在骨钉1上,避免骨钉1从插设孔52内掉落。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盖42正对旋位件43的一侧设有第一半槽71,旋位件43正对压盖42的一侧设有第二半槽72,第一半槽71与第二半槽72呈平面对称设置,即第一半槽71与第二半槽72配合形成夹卡孔73,骨钉1夹卡固定在夹卡孔73内。旋松第二螺栓45,压盖42与旋位件43之间间隙扩大,便于骨钉1置入夹卡孔73内,后旋紧第二螺栓45,将骨钉1夹卡固定,避免松脱。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夹卡孔73的数量为两个,且互相平行,即夹卡在夹卡孔73内的骨钉1互相平行,便于打入截内后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座44正对第二槽道212的一侧设有卡位凸起81,卡位凸起81嵌卡在第二槽道212内,第二螺栓45的头部尺寸大于第二槽道212的厚度尺寸。旋紧第二螺栓45时,第二螺栓45的头部压卡在第二槽道212的边缘,使上支架21与第二槽道212内嵌卡的卡位凸起81紧固,避免压座44在第二槽道212上移动。旋松第二螺栓45时,第二螺栓45的头部与第二槽道212的边缘存在间隙,便于压座44通过卡位凸起81沿第二槽道212方向移动,调节第一夹持件4在上支架21上的水平位置,适用于在各种长度和位置的情况下通过骨钉1固定上支架21。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位件43正对压座44的一侧设有环状凸起82,压座44正对旋位件43的一侧设有与环状凸起82匹配的环状凹槽83,环状凹槽83的中心处设有与第一螺栓41配合的第一螺孔84,环状凹槽83上的凸棱上设有与第二螺栓45配合的第二螺孔85,第二螺栓45的端部顶抵在环状凸起82上。由于环状凸起82与环状凹槽83的配合,第一螺栓41旋松时,压盖42、旋位件43与压座44均以第一螺栓41为旋转轴相对转动,但当压盖42与旋位件43通过夹卡孔73卡合骨钉1后,在夹卡孔73于骨钉1的配合下,压盖42与旋位件43呈相对固定,仅通过旋转旋位件43相对于压座44的旋转角度,以调节骨钉1的轴线位置,实现在各种角度下上支架21能平稳的固定在患者骨瓣上。同时,第二螺栓45的端部在紧固时顶抵在环状凸起82上,确保在确定旋位件43的位置后,能通过第二螺栓45限制旋位件43与压座44之间的旋转。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调节件3呈圆盘状,且圆周分为8个分度,旋转调节件3的直径大于上支架21的宽度,螺纹杆6贯穿上支架21与旋转调节件3,旋转调节件3在第一槽道211内旋转,旋转调节件3上的螺纹使螺纹杆6进行轴向活动,即旋转调节件3通过控制螺纹杆6的轴向高度以调节上支架21与下支架22之间的水平间距。且旋转调节件3的各分度上设有数字标记,螺纹杆6上设有刻度,能直观的观察到上支架21与下支架22之间的水平间距。优选地,螺纹杆6采用1mm的螺距,旋转调节件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圈,即下支架22上升或下降1mm。

此外,第一螺栓41、第二螺栓45和第三螺栓55均通过内六角扳手旋钮,使用方便,避免施力不均。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横向骨搬运装置,水平设置的上支架与下支架确保了骨钉始终位置在同一平面上,上支架通过骨钉固定在患者骨瓣上,作为固定支架起支撑作用;下支架通过骨钉固定在患者截骨上,通过旋转调节件控制下支架的水平高度,通过下支架固定金属骨针提拉或下压患者截骨,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改善下肢血运。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