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智能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7567发布日期:2019-06-15 00:3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医用智能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对引流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的医用智能引流器。



背景技术:

正常状态下,人体胸腔、腹腔内都有少量液体,对腔室内的脏器起润滑作用,如在病理状态下导致腔室内液体量增加超出正常生理范围时,将成为一种病症,如胸水和腹水。造成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的病因有很多,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病症,虽然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仅是一种病征,但大量腹腔积液和大量腹腔积液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而不利于病因的治疗,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具有大量腹腔积液和大量胸腔积液病征的病例,在临床治疗时必须先进行积液引流。

在临床对大量积液引流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根据病例的病情状况而对日引流次数、每次的引流量、引流速度等临床参数具有特定要求,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引流过程中的临床参数通常都是由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来人为主观控制而实现的,目前的这种人为控制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往往由于在医嘱的口头传达中产生误解或是操作人员疏忽等原因而造成引流过程未能按医生预期方式进行,因引流不当而给病人带来不适及伤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另一方面,在引流过程中实时引流量及引流速度通常都是通过人为观察来判断的,误差较大,也使得引流效果难以保证,与此同时,目前的这种控制方式显然会增加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负担。

引流袋是比较低廉的医疗用品,是临床积液引流中作为末端容器的最佳选择,但其只能适用于常压下的常规胸水引流操作,而无法适用于负压引流之中,如进行负压引流时通常需借助价格较引流袋高的水封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智能化设计,能够与现有引流袋和引流管配合使用而实现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并可根据预设的引流起始时间、单次引流量、引流速度等引流参数来对每次引流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医用智能引流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智能引流器,其包括:

安置座组件,其包括一安置板,安置板的后侧设有一可卡持在输液杆上而为安置板提供支撑的卡固件;

计重式悬撑组件,其包括一称重杆和一悬撑梁,称重杆的中上部由安置板限定而使称重杆上下延伸且不可绕中心轴旋转,称重杆与一由安置板支撑的称重传感器相连接;悬撑梁由称重杆的下部提供支撑而位于安置板的下方,悬撑梁可沿称重杆调节上下位置并进行锁定,悬撑梁沿安置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设有用于夹持引流袋顶部的固定夹;当卡固件与输液杆组合且引流袋经固定夹固定后,称重杆呈竖直状,称重传感器可拾取引流袋中积液的重量变化状态并输出对应的重量信号;

引流调节组件,其包括两个结构一致的轧管机构,两轧管机构均包括一开设在安置板前侧的凹座、安设在凹座内可旋转的公转轮、由安置板支撑而可驱动公转轮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驱动装置、位于公转轮外侧可随公转轮进行公转且可自转的轧辊;两凹座间隔分布且各设有一段呈圆弧状的弧形侧壁,弧形侧壁与对应的公转轮两者中心轴重合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可容纳引流管的弧形间隙,两轧辊形状相同且公转半径相等;安置板前侧开设有用于卡置引流管并引导引流管依次从两弧形间隙中穿过的卡置槽;轧辊在进行正向公转过程中,每次进入弧形间隙后,其将弧形间隙内的引流管挤压至阻断状态,而后将通过自转始终轧着引流管进行移动,驱使引流管中的流体向后流动,直至引流管位于弧形间隙内的部分恢复导通状态时,完成一次流体输出;设一次流体输出期间轧辊公转的角度为输出角度,则两轧辊对应的输出角度之和等于360度;两轧辊处于初始位置时分别位于对应弧形侧壁相对的一侧;

控制器,其固定于安置板上,前侧设有设置键与显示屏;设置键用于向控制器中输入每次引流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以及开关机指令,引流模式包括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引流参数包括引流起始时间、引流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引流的积液重量即引流速度、单次引流积液重量即单次引流量;控制器可获取称重传感器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并以此计算出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控制器可通过调控两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而分别调节两轧辊的公转状态,公转状态包括公转的启停、转向以及转速;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使两轧辊以相同的转速进行正向公转,交替的促使引流管进行流体输出,使引流管中的流体连续性的向后流动,实现负压引流,控制器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通过对两轧辊正向公转的启停、转速进行调控,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基于虹吸效应实现常压引流,控制器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来调节一轧辊的位置,即调节该轧辊对引流管的挤压程度,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控制器在收到关机指令后,先将两轧辊调节至初始位置再执行关机;显示屏用于显示控制器中掌握的数据信息;

电源组件,其安设在安置板上,由蓄电池及若干变压模块构成,用于为两驱动装置、控制器及称重传感器提供工作电流。

本医用智能引流器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

将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借助卡固件固定于输液杆的一侧,并确保悬撑梁所在位置低于患者待引流的腔室,将引流袋上端经固定夹进行固定,使引流袋悬垂于悬撑梁的下方;将引流管的中下部组合于卡置槽中,并确保引流管依次从两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中穿过,将引流管下端与引流袋连接,调节悬撑梁的高度,使引流管位于卡置槽与引流袋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按常规引流操作将引流管前端与患者待引流的腔室连通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键将医用智能引流器调节至开机状态,根据临床需要利用设置键将引流模式、引流参数预设在控制器中,此时便完成了引流操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后,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使两轧辊交替的促使引流管进行流体输出来实现负压引流,控制器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两轧辊的公转状态分别实施调控,即可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引流基于虹吸效应来实现,控制器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一轧辊的公转状态进行调控,即间接调节该轧辊对引流管的挤压程度,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

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医用智能引流器采用智能化设计,在临床上与现有常规的引流管和引流袋配合即可使用,可兼容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两种工作模式,对每次引流起始时间、单次引流量、每次的引流速度等引流参数预设后,便可根据预设的引流参数对整个引流操作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定时、定量、定速自动智能引流,由于在引流过程中无需人为干涉,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避免了因疏忽或操作不当而造成引流不能按预期方式进行这一情况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液引流操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充分保证引流效果;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对引流量、引流速度的控制基于传感装置、控制器、驱动装置的协调配合,相较现有技术中人工观察操控更为精准,使得引流效果进一步的得以保证;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对于引流速度的调节、引流负压的产生是基于轧管机构对引流管进行不同方式的挤压而实现,保证了积液引流管路的密封性,且保证了积液与本医用智能引流器的隔离,安全卫生,基于此,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临床使用中,所有部件均适于循环使用,使用成本低;与此同时,轧管机构采用了科学巧妙的结构设计,兼顾了控制引流管通断状态、调节积液流速、在负压引流中产生负压等多重功能,将部件的利用率发挥至最大,使本医用智能引流器的结构更加趋于紧凑,实施成本更加低廉;与此同时,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临床使用时借助输液杆提供支撑,使其结构小巧,闲置及使用均占用很小的空间,使用非常灵活;综上所述,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使用非常便捷,应用十分灵活,操作非常简单,其结构紧凑,设计巧妙,主体部件可往复循环使用,计量精确,制作成本及使用成本较低,极其适合在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医用智能引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1中医用智能引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实施例1中安置板、称重杆及悬撑梁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引流调节组件与引流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引流调节组件中两轧辊的输出角度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医用智能引流器与引流袋及引流管组合后的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7为实施例1中医用智能引流器与引流袋及引流管组合后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8为实施例1中两轧管机构交替的通过轧辊促使引流管进行流体输出的示意图之一。

图9为实施例1中两轧管机构交替的通过轧辊促使引流管进行流体输出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实施例1中一轧辊对引流管实施不同程度的挤压而实现控制常压引流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医用智能引流器对引流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原理图。

图12为实施例2中两轧管机构进一步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3中医用智能引流器在闲置状态下的部分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3中称重杆及防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3医用智能引流器在闲置状态下部分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4中控制器与遥控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5中安置板与卡固件采用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6中卡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6中卡固件与输液杆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中,1、弧形侧壁,2、公转轮,3、凹座,4、轧辊,5、卡置槽,6、安置板,7、弧形间隙,8、显示屏,9、控制器,10、设置键,11、悬撑梁,12、固定夹,13、称重杆,14、电源组件,15、卡固件,16、驱动装置,17、套筒,18、调节螺母,19、称重传感器,20、滑套,21、引流管,22、输液杆,23、引流袋,24、手动旋柄,25、辊叉,26、张紧销,27、张紧弹簧,28、径向孔,29、防滑座,30、上段,31、下段,32、弓形部,33、t形筋,34、t形槽,35、阻尼垫,36、复位弹簧,37、浮动抱块,38、限位座,39、弧形端,40、防滑胶垫,41、滑槽,42、滑块,43、卡持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医用智能引流器,其由安置座组件、引流调节组件、计重式悬撑组件、控制器9及电源组件14五大部分构成;

其中,参看图1、2、7所示,所述的安置座组件包括一安置板6及一卡固件15,卡固件15连接于安置板6的后侧,卡固件15可卡持在输液杆22上而使安置板6固定在输液杆22的一侧;安置板6用于为其他部件提供支撑及安装空间;

其中,参看图1、3、6、11所示,所述的计重式悬撑组件包括一称重杆13和一悬撑梁11,称重杆13的中上部由安置板6限定而使得称重杆13上下延伸且不可绕中心轴旋转,称重杆13与一称重传感器19相连接,称重传感器19由安置板6直接或间接的提供支撑;悬撑梁11由称重杆13的下部提供支撑而位于安置板6的下方,悬撑梁11可沿称重杆13调节上下位置并可进行锁定,悬撑梁11沿安置板6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其两端设有用于夹持引流袋23顶部的固定夹12;当安置板6借助卡固件15固定于输液杆22一侧后,称重杆13呈竖直状,将引流袋23借助固定夹12进行固定后,称重传感器19可拾取引流袋23中积液的重量变化状态并输出对应的重量信号;当计重式悬撑组件采用上述结构后,一方面,其可为引流袋23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引流袋23呈悬垂状而具备引流过程中容纳引流积液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在引流过程中,计重式悬撑组件中的称重传感器19可输出反映引流袋23中积液的重量变化状态的重量信号,为控制器9的数据处理提信息基础;

其中,1、4所示,所述的引流调节组件包括两个结构一致的轧管机构;两轧管机构均包括一开设在安置板6前侧的凹座3、安设在凹座3内而可旋转的公转轮2、由安置板6支撑而可驱动公转轮2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驱动装置16、位于公转轮2外侧可随公转轮2进行公转且可自转的轧辊4;两凹座3间隔分布且各设有一段呈圆弧状的弧形侧壁1,弧形侧壁1与对应的公转轮2两者中心轴重合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可容纳引流管21的弧形间隙7,两轧辊4形状相同且公转半径相等;安置板6前侧开设有用于卡置引流管21并引导引流管21依次从两弧形间隙7中穿过的卡置槽5;如图8、9所示,当轧辊4在进行正向公转过程中,每次进入弧形间隙7后,其将弧形间隙7内的引流管21挤压至阻断状态,而后将通过自转始终轧着引流管21进行移动,在此期间引流管21中位于轧辊4前侧的流体受压力驱使向后流动,引流管21被轧辊4轧过的部分将通过自身弹性恢复原状而使引流管21前部产生负压,上述过程持续至引流管21位于弧形间隙7内的部分恢复导通状态,由此完成一次流体输出,所述流体为引流管21中存在的积液或空气;如图5所示,设一次流体输出期间轧辊4公转的角度为输出角度,则两轧辊4对应的输出角度α与β之和等于360度;如图4所示,两轧辊4处于初始位置时分别位于对应弧形侧壁1相对的一侧,从而不位于弧形间隙7中,亦不与引流管21接触;参看图8、9所示,当引流调节组件采用上述结构后,将引流管21组合在卡置槽5中并使引流管21依次从两弧形间隙7中穿过,如使两轧辊4以相同的转速进行正向公转,并对两轧辊4所促使引流管21进行流体输出的时机进行控制,可使两轧辊4交替的促使引流管21进行流体输出,使引流管21中的流体持续性的向后流动,由此实现负压引流,通过调节两轧辊4公转的启停、转速即可调节负压引流状态;同时,通过虹吸效应可实现常压引流,参看图10所示,如调节一轧辊4的位置,使该轧辊4对引流管21的施以不同程度的挤压,即可调节常压引流状态;两轧辊4处于初始位置时分别位于对应弧形侧壁1相对的一侧,此状态下,引流管21可顺利的与两轧管机构进行组合和分离;

其中,参看图1、11所示,所述的控制器9固定于安置板6上,其前侧设有设置键10与显示屏8;设置键10用于向控制器9中输入每次引流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以及开关机指令,引流模式包括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引流参数包括引流起始时间、引流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引流的积液重量即引流速度、单次引流积液重量即单次引流量;控制器9可获取称重传感器19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并以此计算出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控制器9可通过调控两驱动装置16的工作状态而分别调节两轧辊4的公转状态,公转状态包括公转的启停、转向以及转速;参看图8、9、11所示,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9使两轧辊4以相同的转速进行正向公转,并通过对两轧辊4公转起始时间进行调控,使两轧辊4交替的促使引流管21进行流体输出,使引流管21中的流体连续性的向后流动,由此实现负压引流,控制器9并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通过对两轧辊4正向公转的启停、转速进行调控,即间接调节引流管21所进行的流体输出状态,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参看图10、11所示,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基于虹吸效应实现常压引流,控制器9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通过对一轧辊4公转的启停、转向进行控制,由此调节该轧辊4的位置,即间接调节该轧辊4对引流管21的挤压程度,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控制器9在收到关机指令后,先将两轧辊4调节至初始位置再执行关机,由此保证引流操作结束后,引流管21可顺利的与两轧管机构及卡置槽5进行分离,也保证了在下次使用本医用智能引流器时,可顺利的安装引流管21;显示屏8用于显示控制器9中掌握的数据信息,包括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设定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等信息,同时也可显示基于上述信息间接获得的引流状态,如引流进行中、引流暂停、引流结束等工作状态,以便操作者可及时的了解引流情况;

其中,参看图2、11所示,所述的电源组件14安设在安置板6上,其由蓄电池及若干变压模块构成,用于为两驱动装置16、控制器9及称重传感器19提供工作电流;由于电源组件14的结构及其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采用现有技术可轻易实现,故未做详细描述。

上述医用智能引流器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

参看图4、6、7、11所示,将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借助卡固件15固定于输液杆22的一侧,并确保悬撑梁11所在位置低于患者待引流的腔室,将引流袋23上端经固定夹12进行固定,使引流袋23悬垂于悬撑梁11的下方;将引流管21的中下部组合于卡置槽5中,并确保引流管21依次从两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7中穿过,将引流管21下端与引流袋23连接,调节悬撑梁11的高度,使引流管21位于卡置槽5与引流袋23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按常规引流操作将引流管21前端与患者待引流的腔室连通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键10将医用智能引流器调节至开机状态,根据临床需要利用设置键10将引流模式、引流参数预设在控制器9中,此时便完成了引流操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后,控制器9便可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对两轧辊4的公转状态自动进行调控,具体调控方式为:

(1)参看图8-11所示,在常压引流模式中

a、在初次引流时,控制器9使两轧辊4以相同的转速进行正向公转,使两轧辊4交替的促使引流管21进行流体输出,驱使引流管21中的空气或积液连续性的由前向后流动,待称重传感器19感应到重量变化时,说明引流袋23中已经有部分积液进入,此后控制器9使一轧辊4继续正向公转至初始位置并停止公转,使另一轧辊4继续正向公转直至引流管21达到导通状态,将此轧辊4称之为工作轧辊4,此时初次引流便开始;在此后的每次引流中,控制器9根据预设的每次引流起始时间,使工作轧辊4进行低速公转而调节其位置,使引流管21处于导通状态,由于引流管21中存有积液,依靠虹吸效应即可实现每次引流,即实现定时引流;

b、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9根据实时引流速度来调整工作轧辊4的位置,即调节工作轧辊4对引流管21的挤压程度,使引流管21中的积液速度增大或减小,最终使实时引流速度与预设的引流速度趋于相等,即实现定速引流;

c、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9实时计算出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所达到的单次实时引流量,当单次实时引流量达到预设的单次引流量时,控制器9将调整工作轧辊4的位置,使引流管21被挤压至阻断状态,此时此次引流结束,即实现定量引流;

(2)如图8、9、11所示,在负压引流模式中

a、根据预设的引流起始时间,控制器9使两轧辊4以相同的转速进行正向公转,使两轧辊4交替的促使引流管21进行流体输出,驱使引流管21中的积液或空气连续性的由前向后流动,即实现定时引流;

b、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9根据实时引流速度调节两轧辊4正向公转的转速,使引流管21中的积液流速增大或减小,最终使实时引流速度与预设的引流速度趋于相等,即实现定速引流;

c、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9实时计算出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所达到的单次实时引流量,当单次实时引流量达到预设的单次引流量后,控制器9将使两轧辊4停止公转,此时此次引流结束且此时引流管21保持截止状态,即实现定量引流。

参看图2、7所示,在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中,所述卡固件15可卡固在输液杆22上而为安置板6提供稳定的支撑,就现有技术而言,卡固件15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比如可制作成c形夹结构,由此卡固件15可方便的与输液杆22进行组合与分离;同时,为了提高卡固件15与输液杆22组合后的稳定性,亦可在卡固件15上根据需要增设锁紧螺栓等辅助部件。

参看图2、7、11所示,在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中,称重杆13中上部由安置板6限定且与一称重传感器19相连接,称重杆13一方面用于为悬撑梁11提供支撑且保证悬撑梁11不会与安置板6相对旋转,另一方面则用于将引流袋23中积液的重量变化传递给称重传感器19;基于称重杆13的上述设置用意,称重杆13、安置板6及称重传感器19三者的配合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比如可采用如下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的安置板6上设有一滑套20,滑套20中设有下端开放而上端为盲端的内腔,称重杆13的中上部位于滑套20中且两者仅可上下相对滑动,称重传感器19固定于滑套20中而为称重杆13提供向上的支撑;由此一来,称重杆13被滑套20所限定,仅可小幅度的上下浮动而无法旋转,由此可满足为悬撑梁11提供支撑的技术要求,而与此同时,当称重杆13呈竖直状态时,称重杆13所产生的向下的作用力将趋于全部的施加于称重传感器19上,即可满足将引流袋23中积液的重量变化传递给称重传感器19的技术要求。

参看图1、6、7、11所示,在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中,悬撑梁11由称重杆13的下部提供支撑而位于安置板6的下方,悬撑梁11的安置方式具有两方面的技术要求,一方面,悬撑梁11始终沿安置板6的宽度方向延伸,由此可保证经其支撑的引流袋23与安置板6趋于在一个平面中,从而减小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临床使用中占用的空间,而另一方面,悬撑梁11可沿称重杆13调节上下位置并可进行锁定,以便将引流袋23、引流管21与本医用智能引流器组合后,可根据需要调节引流袋23的高度,使引流管21位于卡置槽5与引流袋23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以减小引流管21对引流袋23所产生的作用力;基于上述两方面的技术要求,悬撑梁11与称重杆13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如下结构:

参看图2、3所示,所述的悬撑梁11的中部设有一套筒17,套筒17套置在称重杆13的中下部且仅可沿称重杆13上下移动,称重杆13的下端设有螺纹且安置有一调节螺母18,调节螺母18为套筒17提供向上的支撑;由此一来,通过旋转调节螺母18即可方便的调节悬撑梁11的高度,操作快捷方便。

参看图5所示,在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中,两轧辊4的公转方式分为正向公转与反向公转,其中所谓的正向与反向只是相对而言,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设定的一种旋转方向参照,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引流管21与两轧辊4的相对位置并非仅局限于特定的一种,轧辊4驱使引流管21中积液由人体向引流袋23流动所需要的实际公转方向受引流管21与轧辊4相对位置影响,因此,在前述描述中,是将轧辊4公转过程中可驱使引流管21中积液由人体向引流袋23流动的旋转方向定义为正向,反之为反向;同时,基于上述因由,两轧辊4正向公转时的实际旋转方向并非必定相同。

参看图4、6所示,在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中,安置板6前侧开设有卡置槽5,一方面,卡置槽5可将引流管21的中下部进行固定,避免引流管21中上部晃动等不稳定因素对引流袋23带来的外力干扰,提高实时引流速度与单次实时引流量的数据精确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卡置槽5用于引导了引流管21的走向,保证了引流管21中下部可平顺的依次穿过两弧形间隙7,并提高引流管21与两轧管机构配合的稳定性。

参看图5、8、9所示,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临床使用时,在负压引流过程中,每个轧辊4正向公转一圈均促使引流管21产生一次流体输出,由此来看,同一轧辊4在持续正向公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流体输出是呈脉冲式的;但在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中,两轧辊4的形状相同且公转半径相等,两轧辊4对应的输出角度β与α之和等于360度,如在负压引流过程中控制器9使两轧辊4以相同的转速进行正向公转,并对两轧辊4公转起始时间进行调控,即控制两轧辊4分别促使引流管21进行流体输出的时机,可使两轧辊4交替的促使引流管21进行流体输出,即如图8、9所示,当一轧辊4促使引流管21进行流体输出时,另一轧辊4在弧形间隙7相对的另一侧进行正向公转而不促使引流管21进行流体输出,基于上述的这些技术特征及工作方式,在负压引流过程中,两轧辊4交替促使引流管21所产生的每次流体输出可进行无间隔衔接,实现引流管21中流体连续性的向后移动的技术目的,减弱甚至避免前述的脉冲效果,使负压引流过程中,引流管21中的积液流速趋于均一,同时也避免了引流管21中流体的回流。

参看图6、8所示,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临床使用时,在负压引流过程中,引流管21需依靠自身的弹性能力来为负压引流提供必要的压力,一般而言,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管21都具有较好的弹性,在初始使用阶段,引流管21的弹性性能最佳,可满足前述负压要求,但随着被挤压次数的增多,位于弧形间隙7内的引流管21的弹性性能会减弱,依靠其自身弹性能力所能提供的最大负压将变小;但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使用过程中,其可放置于低于患者的位置,加之轧管机构作用于引流管21的中下部,引流过程中引流管21内积液的重力势能会缓解所需要的负压要求,这种情况下所需要额外提供的负压较小,即使引流管21弹性减弱,也仍可为负压引流提供足够的负压。

参看图6、7、11所示,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引流袋23及其内部积液的重量几乎全由悬撑梁11承担,即引流袋23及其内部积液的近乎全部重量最终经称重杆13传递至称重传感器19上,称重杆13、悬撑梁11及安置后的引流袋23这些部件的重量在引流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由此称重传感器19所感应到的重量变化几乎全部是由引流袋23中积液的增加而引起的,故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9根据称重传感器19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是能够计算出引流袋23中积液重量变化速度的,即实时引流速度,是能够计算出在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这段期间引流袋23中积液累计增加重量的,即单次实时引流量,因此,控制器9可基于称重传感器19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来计算出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的这一技术要求采用现有技术是可以实现的;

参看图6、7所示,不可置否,在引流过程中,引流袋23与引流管21尾端固定连接,引流管21不可避免的会对引流袋23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且随着引流袋23的变形前述的作用力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实时引流速度与单次实时引流量的数据精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中,悬撑梁11的高度可以调节并被锁定,在临床引流实施前,调节悬撑梁11的高度使引流管21位于卡置槽5与引流袋23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由此可减小引流管21下端对引流袋23产生的作用力,降低其对实时引流速度与单次实时引流量的数据精确性所带来的影响。

参看图6、7、11所示,在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中,称重传感器19经称重杆13、悬撑梁11等部件间接感应引流袋23中积液重量的变化状态,并输出重量信号,为控制器9计算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等参数提供数据基础;由此来看,称重传感器19输出的重量信号的准确性是影响本医用智能引流器能否对引流过程实现精确控制的关键因素;前述的称重传感器19、称重杆13和悬撑梁11所构成的结构及所具备的功能可视为一个常规的计重机构,众所周知,这类计重机构的计量精度受安置方向的影响较大,即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使称重杆13保持竖直状,可最大限度的提高称重传感器19输出的重量信号的精确性;随着医疗单位病房条件的逐步改善,病房内的地面较为平整且趋于水平,同时目前的输液架也制作较为精准,输液杆22的延伸方向趋于竖直,因此,当安置板6借助卡固件15固定于输液杆22一侧后称重杆13呈竖直状这一技术要求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由此可保证重传感器输出的重量信号的精确性;

退一步而言,即使病房内的地面未能达到趋于水平的要求,但可通过对输液架底座的放置方式进行调整来使输液杆22趋于竖直,来保证临床引流过程中重传感器输出的重量信号的精确性;且目前使用的输液架功能日益丰富,很多输液架的底座上都具备调节水平度的功能,使得输液杆22的竖直度调整也非常方便快捷。

参看图1、11所示,在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中,控制器9可通过调控驱动装置16的工作状态而调节两轧辊4的公转状态,公转状态包括公转的启停、转向以及转速,并可基于对公转状态的控制来调节轧辊4的位置,就现有技术而言,驱动装置16可由伺服电机与减速装置构成,在现有机电控制领域技术中,采用控制器9对伺服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控,实现上述技术要求是并无难度的。

参看图6、11所示,本医用智能引流器采用智能化设计,在临床引流操作中,可根据预设的引流参数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等功能,达到智能自动引流控制的目的,节省了人力负担,提高了引流操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精准性;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与现有常规的引流袋23、引流管21配合使用,而无需对引流袋23与引流管21的现有结构进行改变,使得其更加容易推广使用;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具有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两种工作模式,可满足胸腔积液引流、腹腔积液引流等不同引流操作需求,适用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同时,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体积小巧,移动方便,携带方便,在临床使用时与输液杆22配合使用,占用的空间小,灵活性高,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实施例2

参看图6、7所示,在实施例1公开的医用智能引流器中,两轧辊4在正向公转过程中,每次进入弧形间隙7后,可分别将弧形间隙7内的引流管21挤压至阻断状态,而后可通过自转始终轧着引流管21进行移动,驱使引流管21进行流体输出;在流体输出过程中,轧辊4对引流管21所施加的压力应该适当,一方面应尽量将引流管21向弧形侧壁1方向挤压,由此提高积液输出效率,而另一方则需防止轧辊4对引流管21造成过大的压力,避免位于弧形间隙7内的引流管21破损,为确保上述两方面效果达到均衡,本实施例对于两轧辊4与两公转轮2的配合方式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实施结构为:

如图12所示,所述的轧辊4经转轴固定于辊叉25中,公转轮2的侧壁向里开有一截面呈方形的径向孔28,径向孔28中限定有一呈方柱状而与其滑动配合的张紧销26,径向孔28底部设有对胀紧销提供推力的张紧弹簧27,张紧销26的外端与辊叉25顶部固定连接;当轧辊4与弧形侧壁1对引流管21实施挤压时,张紧弹簧27处于压缩且未完全压缩状态;

由此一来,轧辊4可沿公转轮2径向进行一定的浮动,具有了张紧功能,其在经过弧形间隙7时,既可对引流管21提供充分的挤压而保证积液输出效率,同时又可避免引流管21受轧辊4施压过大而损坏。

参看图4所示,在实施例1公开的医用智能引流器中,引流管21与两轧管机构的分离仅能在两轧辊4处于初始位置时才可进行,而如果控制器9、电源组件14、驱动装置16、轧管机构等部件中的任一部件出现故障时,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关机时两轧辊4并不能顺利的移动至各自的初始位置,使得引流管21不能顺利的与两轧管机构进行分离,降低了医务操作效率,甚至可能延误医治时机,为此,本实施例对轧辊4还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实施结构为:

如图12所示,所述的两轧辊4的辊叉25外侧分别安设有一手动旋柄24,通过两手动旋柄24可分别手动驱动两轧辊4公转,从而根据临床需要来调节两轧辊4的位置,在医用智能引流器关机而无法自动将两轧辊4进行复位时,可借助两手动旋柄24将两轧辊4进行手动复位,操作方便快捷。

实施例3

由于临床引流操作大都在病房中进行的,而医用智能引流器作为引流辅助器件,需要经常的在病房与器械室之间来回移动,可见使其小巧紧凑而提高便携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为此,本实施例对悬撑组件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13、14、15所示,所述的称重杆13由上段30与下段31插接配合构成从而可进行伸缩,上段30由安置板6限定且与一称重传感器19相连接,下段31仅由上段30提供支撑且下段31的下部与悬撑梁11连接;所述的悬撑梁11中部设有一段向后侧凹陷的弓形部32;当称重杆13处于伸展状态时,悬撑梁11位于安置板6的下方,当称重杆13处于收缩状态时,下段31的下端位于安置板6的后侧,安置板6则恰好位于弓形部32的内侧空间中;所述的称重杆13或安置板6上设置有将称重杆13的收缩状态进行锁定的定位机构;

由此一来,当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临床使用时,如图13所示,将称重杆13调整至伸展状态,此时医用智能引流器为使用状态,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可满足引流操作所需;当医用智能引流器不使用时,如图15所示,将称重杆13调整至收缩状态,悬撑梁11随称重杆13下端向上移动,最终称重杆13、悬撑梁11及安置板6三者相对位置被定位机构所锁定,此时本医用智能引流器为闲置状态并可维持闲置状态,此时体积最大限度的缩小,一方面有利于移动,另一方面可有效减小闲置时占用的空间;

而与此同时,参看图13所示,由于悬撑梁11中弓形部32的存在,当引流管21末端与引流袋23进行连接时,悬撑梁11不对引流管21尾段部分的上下延伸构成障碍,使引流管21可更加趋于自然伸展的状态与引流袋23连接,减小对引流袋23所产生的作用力,另外也使得引流管21与引流袋23的连接、分离操作更加方便顺手;

至于前述的定位机构,其用于使称重杆13维持收缩状态,以防止称重杆13自动进行伸缩,就现有技术而言,定位机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比如定位机构可为设置在上段30上而可对下段31实施定位的锁紧螺丝或球头柱塞,但如定位机构采用前述方式进行实施,需要对称重杆13进行一定的结构改动,同时也难以保证称重杆13伸缩状态调整的便捷性;为此定位机构可采用下述结构,如图14、15所示,所述的定位机构为一个固定在安置板6上的防滑座29,当称重杆13处于收缩状态时,悬撑梁11的前侧恰好与防滑座29紧密接触,防滑座29对悬撑梁11产生的摩擦力可阻止悬撑梁11和称重杆13的下段31自动向下移动。

实施例4

参看图6、11所示,实施例1公开的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临床使用中,其具体安设位置由患者的位置和引流组件的布置方式所决定,往往在临床使用时其所处的位置,并不利于操作者经操作键进行参数预设等操作,或不利于操作者通过观察显示屏8来获知引流状态,由此给临床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为解决这一缺陷,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所公开的医用智能引流器的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结构如下:

参看图16所示,所述的医用智能引流器配备有遥控装置,所述的遥控装置设有无线传输模块、显示元件及指令输入元件,且内部预装有控制程序,所述的控制器9中集成有一无线传输模块,遥控装置与控制器9可经无线传输模块而匹配连接,当遥控装置与控制器9匹配连接后,遥控装置可实现显示屏8与操作键的全部功能;

由此一来,在临床引流过程中,经遥控装置即可方便的进行参数预设等操作,也可方便的及时获知医用智能引流器的运行情况及引流状态,给临床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前述技术特征在进行实施时,无线传输模块可采用wifi模块或蓝牙模,目前智能手机普及率极高且大都具备wifi模块和蓝牙模,因此在智能手机中预装控制程序后即可充当遥控装置,使得本技术特征实施更加方便,实施成本更加低廉。

实施例5

参看图7所示,实施例1公开的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临床使用时,需将卡固件15与输液架的输液杆22进行组合,从而使医用智能引流器固定于输液杆22的一侧,一般而言,同一医疗单位所使用的输液架型号大都一致,即输液杆22的直径是相同的,但也不乏有例外情况,因此,提高医用智能引流器的适用性,使其可与不同直径的输液杆22配合使用是十分具有意义的,为此,本实施例对卡固件15与安置板6的配合方式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17所示,所述的安置板6与卡固件15采用组合结构,卡固件15设有多个且可分别适用于直径不同的输液杆22;安置板6的后侧开设有一上下延伸且上端为盲端、下端为开放端的t形槽34,而每个卡固件15上则设有一上下延伸可与t形槽34滑动配合的t形筋33,t形槽34的上部侧壁设有用于卡紧t形筋33的阻尼垫35;

由此一来,本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使用时,可根据输液杆22的直径来选择对应的卡固件15与安置板6组合,组合操作特别简单快捷,由于t形槽34的上端为盲端,将t形筋33与t形槽34组合后,卡固件15可为安置板6提供稳定的支撑;同时,由于t形槽34的上部侧壁设置有阻尼垫35,t形筋33与t形槽34组合后,阻尼垫35可起到一定的锁定作用,避免卡固件15沿t形槽34向下滑脱。

实施例6

参看图6、7所示,实施例1公开的医用智能引流器在临床使用时,需将卡固件15与的输液杆22进行组合从而为医用智能引流器提供支撑,卡固件15与输液杆22组合后稳定性是影响本医用智能引流器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在前述描述中已经阐明,卡固件15采用现有技术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但存在的问题是,如卡固件15采用现有结构进行实施,或是存在卡固件15与输液杆22组合后稳定性差,或是存在组合操作方式较为麻烦不够便捷等不足;为此,本实施例对卡固件15的结构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实施方式为:

参看图18、19所示,所述的卡固件15前端与安置板6的后端固定连接,卡固件15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输液杆22的卡持口43,所述的卡持口43相对的两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个限位座38,限位座38内各设置有一浮动抱块37,两浮动抱块37相对的端部均为弧形端39,两弧形端39的端面均呈弧形且分别固定有防滑胶垫40,两弧形端39分别用于抱持输液杆22的两侧;浮动抱块37与限位座38经由滑槽41与滑块42构成的导向机构配合而使浮动抱块37具有一个斜向的浮动行程,当两浮动抱块37同时沿各自浮动行程向上移动时,两弧形端39将逐渐的靠近而均进入卡持口43内部,当两浮动抱块37同时沿各自浮动行程向下移动时,两弧形端39将逐渐的远离并最终均回缩至对应的限位座38内部;两限位座38内各设置有驱使对应浮动抱块37复位至浮动行程最上端的复位弹簧36;

参看图19所示,当卡固件15采用上述结构后,将卡固件15的卡持口43卡在输液杆22外部后,两浮动抱块37可从输液杆22相对的两侧将输液杆22夹持抱紧,医用智能引流器的重量会对卡固件15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两浮动抱块37将分别会受到水平的分力而使两者进一步抱紧输液杆22,简而言之,卡固件15承担的重量越大,两浮动抱块37将输液杆22抱持的将越牢固,可避免卡固件15与输液杆22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提高卡固件15与输液杆22组合后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由于两浮动抱块37均具有一定的浮动行程,使得两者的间距可根据输液杆22的直径不同而自行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卡固件15的适用性,使其可与直径不同的多种输液杆22配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