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击手环在监控电力抢修现场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3049发布日期:2019-10-15 20:10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击手环在监控电力抢修现场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击手环在监控电力抢修现场的应用,属于电力抢修领域。



背景技术:

抢修工人在高空作业的时候有时候会意外翻到,但是地面人员无暇全部关注,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击手环在监控电力抢修现场的应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击手环在监控电力抢修现场的应用,所述电击手环内安装有陀螺仪,电击手环套在抢修工人手腕上,陀螺仪用于测量抢修工人状态。

本发明使抢修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候人的状态通过陀螺仪结合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给指挥中心,当陀螺仪数据异常情况下方便指挥中心及时对抢修工人进行救援。

本发明首先由抢修班组接受抢修指令,进行抢修登记,然后组织抢修工人和电击手环前往抢修现场,到达抢修现场后组织故障隔离,抢修工人在佩戴电击手环后进行作业。

本发明所述电击手环内设置有对陀螺仪数据进行监测的监测模块以及与监测模块电连接的警报器,监测模块内预设有坐标变化阀域值以及预设时限值,若陀螺仪的坐标数据变化处于坐标变化阀域值范围内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限值,则警报器报警。

本发明所述电击手环配套有绝缘手套,绝缘手套包覆手腕的部分为管状的袖口布,袖口布上间隔设置有锁紧口,电击手环穿插在锁紧口处,电击手环上设置有锁紧部,锁紧部调节电击手环的锁紧程度,电击手环将袖口布压紧在手腕的皮肤上。

本发明电击手环内壁在靠近掌心位置处内凹形成台阶,台阶位于袖口布外侧的部分和袖口布之间形成了锁定腔,袖口布远离掌心的一端绕着电击手环翻转卡入锁定腔内。

本发明所述电击手环包括多个链节,链节的边缘设置有两个并排的卡位杆,卡位杆远离的链节的端部沿侧向凸出形成有卡位凸块,同一链节上的两个卡位凸块相对设置,链节上还开设有两个卡位孔,卡位凸块插接在相邻链节的卡位孔内。

本发明所述卡位杆为直杆,卡位杆与链节连接的端部弹性设置,在自然状态下,同一个链节上的两个卡位孔的开口处间距与卡位杆间距相同。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击手环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绝缘手套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链节拼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参见图1和2,一种电击手环在配网抢修现场的应用,电击手环内安装有陀螺仪1,电击手环套在抢修工人手腕上,陀螺仪1用于测量抢修工人状态。

抢修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候人的状态通过陀螺仪1结合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给指挥中心,当陀螺仪1数据异常情况下方便指挥中心及时对抢修工人进行救援。

首先由抢修班组接受抢修指令,进行抢修登记,然后组织抢修工人和电机手环前往抢修现场,到达抢修现场后组织故障隔离,抢修工人在佩戴电机手环后进行作业。

具体的,首先抢修班组接受抢修指令,进行抢修登记,立即组织抢修车辆、人员、物资、设备赶赴现场,抢修队伍到达现场,查找到故障点后对故障进行判断,向抢修指挥人员汇报到达时间、故障原因、是否是自有资产,停电范围、停电区域及预计恢复时间。

若不是不是自身资产,则向抢修指挥人员汇报,由抢修指挥人员转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由客户服务中心负责督促、协助、指导客户设备故障抢修工作。

若是不是自身资产,则根据故障抢修复杂程度,判断现场人力技术水平是否能满足抢修需求。简单故障由属地供电所直接组织处置。大型配网故障的抢修由属地县公司组织抢修。抢险班组根据现场情况,开具事故抢修单,向配调联系落实安全措施,得到安全措施全部落实,可以工作的许可后,抢修班组方可开始抢修工作,抢修现场负责人定期向抢修指挥人员汇报处理情况。抢修结束办理终结手续,由抢修工作负责人(停送电联系人)与配调联系,组织恢复送电,恢复送电,向抢修工作指挥人员汇报,组织抢修人材机返场,完善抢修后续各类资料,重新补充应急抢修常用物资、材料及设备。

电机手环内设置有对陀螺仪1数据进行监测的监测模块2以及与监测模块2电连接的警报器3。陀螺仪1随电机手环佩戴在抢修工人手腕的手腕上,抢修工人手腕的坐标能够通过陀螺仪1反馈至监测模块2,监测模块2可以内含无线模块,通过无线模块将陀螺仪1的监测数据发送至控制台,以便于控制台的工作人员对抢修工人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陀螺仪1发送实时坐标给监测模块2,监测模块2的主要任务是测量每隔相同时间内监测坐标数据的变化。电网抢修一般分为高空抢修以及井下抢修两种,不论哪一种,都需要手腕经常性活动以进行线路的调整和重接。不同的抢修人员之间间隔较远,凭借肉眼相互之间很难相互照应,尤其在夜间抢修以及井下抢修的情况下尤甚。因此如若发生中暑或触电一类的意外,中暑或触电晕倒后,抢修人员在固定装置的定位下不会坠落,虽然双手会下垂,但是邻近的抢修人员一方面忙于自己的抢修任务无暇顾及,二来间距较远,肉眼无法分辨晕倒人员的状态。

结合上述意外情况的特点,就是人触电晕倒后双臂一般自然下垂,首先双臂下坠速度很快,其次下坠之后手腕的位置长期不再变化,相应下坠后手腕坐标长期变化维持在0,或者自然晃动状态下变化极小。

基于上述意外情况下坐标变化的特点,监测模块2内设有坐标变化阀域值进行逻辑判断。若长时间内坐标变化均低于坐标变化阀域值,则极有可能发生了如抢修人员触电晕厥的情况,因为抢修人员在长时间内保持同一动作进行抢修情况下手臂会产生酸胀感,因此一般若无意外产生,抢修人员会对手臂进行晃动,因此坐标变化不会长期处于较低值。因此一旦坐标变化较小低于坐标变化阀域值,则监测模块2开始计时,若后续坐标变化变大超出坐标变化阀域值,则记录时间清理,若坐标变化一直低于坐标变化阀域值,则时间叠加。一旦叠加的时间超出了监测模块2内部预设的预设时限值,则警报器3报警。

由于预设时限值的存在,能够降低警报器3误报警的概率。此外即使是由于抢修人员长期处于同一个动作进行抢修,导致警报器3报警,也可以借此提醒抢修人员进行肩膀松弛,因为长时间维持一个动作会使得手臂的操作精度下降,增加潜在的抢修过程风险。

基于上述过程,其中坐标变化阀域值的具体数值不宜过小,因为一旦抢修人员触电晕厥,手臂虽然会迅速下垂,但是依然会自然晃动,因此陀螺仪的位置依然会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晃动,若坐标变化阀域值过小,则触电后自然晃动的手臂可能也会长期处于坐标变化阀域值外的情况,错过报警意外的情况。但是坐标变化阀域值的具体数值不宜过大,否则若长期处于小幅移动的检修操作情况下会使得警报器3频繁报警。参考实际抢修现场情况,坐标变化阀域值在z向一般选为5cm/s,x和y向上为10cm/s为宜。测量坐标变化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可能导致抢救时机的延误。但是从实际考虑也不宜过短,使得监测模块2的运行处理负荷过大,为此每次监控的时间间隔在1-2s为宜。同时一旦人触电晕厥,手臂会迅速下垂,这种情况下手臂基本在1-2秒内就会下垂然,即在该1-2s内坐标会急速变化,之后坐标便几乎不会产生变化,因此在该1-2s内检测出坐标变化过大达到异常值,可以忽略预设时限值,之间由警报器3进行报警。

为了提升电力抢修时抢修人员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电机手环还配合使用有绝缘手套,使用时通过电击手环将绝缘手套抱紧在手腕上。其中绝缘手套包覆手腕的部分为管状的袖口布4,袖口布4将手腕沿周向包覆。袖口布4上沿手腕的轴向间隔开设有敞开的锁紧口5,锁紧口5的形状与电击手环的形状相匹配,电击手环从袖口布4外侧的一个锁紧口5伸入袖口布4内侧,然后经由相邻的锁紧口5从袖口布4内侧到达袖口布4外侧,使得整个电击手环交错穿插所有锁紧口5,通过收紧电击手环,将袖口布4压紧在手腕的皮肤上,同时实现电击手环和袖口布4的一体化。一方面避免抢修人员遗忘佩戴电击手环和绝缘手套中一个,同时使得电击手环和绝缘手套能够配合使用,减少遗失情况的发生。

其中电击手环上设置有锁紧部,锁紧部调节电击手环的锁紧程度。

电击手环内壁在靠近掌心位置处内凹形成台阶,因此电击手环靠近掌心位置的壁厚相较远离掌心位置的壁厚更厚,由于电击手环经由锁紧口5交错分布在袖口布4的内、外侧,台阶位于袖口布4外侧的部分和袖口布4之间形成了锁定腔,使用时锁紧电击手环,使得袖口布4的中段和手腕之间锁紧,然后将袖口布4远离掌心的一端绕着电击手环翻转卡入锁定腔内,利用该锁定腔对袖口布4的端部固定,防止袖口布4在手腕上晃动频繁摩擦皮肤,另一方面防止电击手环外露,对电击手环进行防护,此外电击手环位于袖口布4内侧的部分能够与手腕处皮肤接触,不影响电击手环的电击警示效果。

实施例2: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采用锁紧部对电击手环进行锁紧,而是采用其他方式。

其中,电击手环包括多个链节,链节之间为可拆卸结构,通过调节改变链节的数量,以匹配手腕尺寸。陀螺仪1等监控设备可以安装在其中一个链节上。

每个链节的形状完全相同,以其中任意一个链节为例,链节的边缘设置有两个并排的卡位杆8,卡位杆8远离的链节的端部沿侧向凸出形成有卡位凸块9,链节上还开设有两个卡位孔。为方便描述,将相邻的两个链节分别记为第一链节6和第二链节7,其中第一链节6的两个卡位杆8将第二链节7夹持在中间。此时第一链节6上的两个卡位凸块9分别卡在第二链节7的两个卡位孔内,防止第一链节6和第二链节7分离。当需要对第一链节6和第二链节7进行拆分,则对第一链节6上的两个卡位杆8进行弯折,使得第一链节6上的两个卡位凸块9从第二链节7上的两个卡位孔中脱出。采用这种方法,电击手环在不同人之间交换使用时,可以不将电击手环从袖口布4上整体拆除,而是采用局部少量的链节增减拆装的方式改变电击手环长度,以简化使用过程。

为了实现第一链节6上两个卡位杆8将第二链节7抱紧,第一链节6上任意一个卡位凸块9均位于第一链节6上两个卡位杆8之间置。

为了减少不同链节之间过多的相互影响,简化安装过程,本实施例中卡位杆8为直杆,卡位杆8本身为刚性,不易形变,仅在卡位杆8与链节连接的端部弹性设置,如采用橡胶或塑料进行焊接或热熔连接。卡位杆8与链节连接的端部形变控制卡位凸块9在卡位孔内的进出。

其中在自然状态下,第二链节7上的两个卡位孔的开口处间距与第一链节6上两个卡位杆8间距相同。因此第一链节6上卡位杆8将第二链节7抱紧情况下第一链节6上的卡位杆8处于自然状态,以增加卡位杆8端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