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5888发布日期:2019-07-03 03:2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创面负压真空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是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经过多年临床使用证明能够对创面愈合起到比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其不能从根本上对因为肢端缺血引起的比如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改善血供,因此仍然不能进一步地提高愈效率,即使暂时创面愈合也会很快再次复发,患者非常痛苦。而目前的负压肢体治疗机对于已经形成糖尿病足等创面或溃疡也有一定的局限,单独使用不能及时对创面大且深的部分形成的出血及分泌物进行清除,影响疗效,同时工作负压值与vsd治疗也完全不同,比vsd负压值小很多,否则会有危险,因此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的设备/方法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可以在对创面进行常规负压治疗(vsd治疗)时同时对创面所在肢体进行整体治疗,通过整体负压来扩张肢体内部血管扩大血供,达到从根本上改善血供快速治愈的目的,而同时治疗时两者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大幅提高疗效和防止复发,节约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包括硬质的治疗腔,在治疗腔的外部设置第一负压发生控制系统,第一负压发生控制系统通过气管与治疗腔壁相连通,治疗腔与肢体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以便形成工作负压;在所述治疗腔的外部还设置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在放入治疗腔内部治疗的肢体创面部位处设置创面敷料和创面封闭薄膜,创面敷料和创面封闭薄膜贴附在一起,创面封闭薄膜与肢体创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密闭空间通过引流管与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连接,引流管穿出治疗腔并在穿出处与治疗腔壁形成密封。

肢体可以是身体腹部以下或其余任何部分等等,所有管道出入于治疗腔的地方都密封以便负压稳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可控制的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促进血流量增长和蛋白合成,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2)创面封闭薄膜的封闭,加上治疗腔进一步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感染机会。

3)当需要整体治疗时,关闭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打开第一负压发生控制系统;当需要局部治疗时,关闭第一负压发生控制系统,打开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当需要同时治疗时,同时打开第一负压发生控制系统和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

为了保证密封效果,所述治疗腔与肢体之间通过不透气的密封套或密封袋或缠绕带或气囊密封。

根据需要,所述疗腔为一端开口的直筒型或两端开口的直筒型,适用于肢体平放时治疗。

当肢体弯曲时治疗,所述治疗腔为一端开口的弯曲l型或两端开口的弯曲l型,以便治疗腔内部肢体膝盖或上肢肘部在负压时与治疗腔之间形成相互挤压支撑,使得治疗腔负压时力学稳定,消除了腿部或小臂部因为负压而产生的横向压力,这对于防止负压时肢体顶端(脚或手)创面溃疡被动挤压治疗腔壁造成挤压出血很有帮助,因为出血将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本发明的治疗腔由几个部分相互配合组成。

本发明的第一负压发生控制系统与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由同一个控制器产生并控制负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十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十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第一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包括硬质的治疗腔1,治疗腔1为l型并且一端开口,l型的治疗腔1以便治疗腔内部肢体膝盖或上肢肘部在负压时与治疗腔之间形成相互挤压支撑,使得治疗腔负压时力学稳定。在治疗腔1的外部设置第一负压发生控制系统3,第一负压发生控制系统3通过气管2与治疗腔1壁相连通,气管2穿出治疗腔1并在穿出处与治疗腔壁形成密封。治疗腔1的开口端连接不透气的密封套8,密封套8与肢体之间通过固定带9密封以便形成工作负压(相对于环境大气压力)。在治疗腔1的外部还设置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4,在放入治疗腔1内部治疗的肢体创面部位处设置创面敷料7和创面封闭薄膜6,创面敷料7和创面封闭薄膜6贴附在一起,创面封闭薄膜6比创面敷料7略大,超出部分贴在肢体上,创面封闭薄膜6与肢体创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密闭空间通过引流管5与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4连接,引流管5穿出治疗腔1并在穿出处与治疗腔壁形成密封。第一负压发生控制系统3与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4由同一个控制器产生并控制负压。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第二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当有两个创面时,每个创面处分别粘贴带有创面敷料7的创面封闭薄膜6,每个创面封闭薄膜6与肢体创面之间分别形成密闭空间,每个密封空间分别连接一根连接管11,两根连接管11通过三通接头10与引流管5连接,引流管5与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4连接,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同样,当有多个创面时,每个创面分别粘贴带有创面敷料7的创面封闭薄膜6,每个创面封闭薄膜6与肢体创面之间分别形成密闭空间,每个密封空间分别连接一根连接管11,多根连接管11通过多通接头与引流管5连接,引流管5与第二负压发生控制系统4连接。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为第三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治疗腔1套在不透气的密封袋12内,气管2和引流管5分别伸出密封袋12,密封袋12与肢体通过固定带9进行密封,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为第四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治疗腔1的开口端与肢体之间通过缠绕带13进行密封,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为第五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治疗腔1为直筒型并且一端开口,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为第六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治疗腔1为直筒型并且两端开口,其余结构同实施例5。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为第七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治疗腔1为l型并且两端开口,密封袋12两端开口,其余结构同实施例3。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为第八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治疗腔1包括上段治疗腔1-1和下段治疗腔1-2,上段治疗腔1-1的下端与下段治疗腔1-2的上端之间有间隔。上段治疗腔1-1由相互配合的两个部分组成,下段治疗腔1-2由一个整体单独形成。密封袋12一端开口,其余结构同实施例7。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为第九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治疗腔1包括上段治疗腔1-1和下段治疗腔1-2,上段治疗腔1-1的下端与下段治疗腔1-2的上端之间对接并部分重叠,重叠部分设置对应的插销孔14并通过插销15连接,其余结构同实施例8。

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为第十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治疗腔1包括上段治疗腔1-1、中间治疗腔1-3和下段治疗腔1-2,中间段治疗腔1-3的上端与上段治疗腔1-1之间、中间段治疗腔1-3的下端与下段治疗腔1-2之间对接并部分重叠,重叠部分分别设置对应的插销孔14并通过插销15连接。其余同实施例9。

实施例11

如图11所示,为第十一种医用负压创面治疗机,治疗腔1包括上段治疗腔1-1和下段治疗腔1-2,上段治疗腔1-1和下段治疗腔1-2均为分体结构,均由相互配合的两半连接组成。上段治疗腔1-1和下段治疗腔1-2通过两组连接架1-4连接,两组连接架1-4位于治疗腔1的左右两侧。其余结构同实施例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