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4030发布日期:2019-06-22 00:1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液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液用三室袋软袋方案为在将袋体的两个侧壁焊接成虚焊条,虚焊条将袋体的腔室分隔成两个腔室或者三个腔室。

此三室袋使用时,人员会依次开启虚焊条,将每个腔室内的液体完全混合均一后,在从功能口处进行输液或加液。

现有的三室袋在运输过程中,产品抗跌落、缓充性差、易破损,经常出现在使用分隔腔室的虚焊条已经被打开,不同腔室内的液体已经在使用前被混合,造成产品质量影响,造成市场投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三室袋在运输过程中,产品抗跌落、缓充性差、易破损,经常出现在使用分隔腔室的虚焊条已经被打开,不同腔室内的液体已经在使用前被混合,造成产品质量影响,造成市场投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第一袋体,在第一袋体内还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盛装液体的第二袋体,第二袋体的一个密封边与第一袋体的一个密封边相重合,在第二袋体与第一袋体相重合的密封边以外的密封边中至少有一条为易撕隔离条,在第一袋体的密封边上开设有用于向第一袋体内灌装液体用的加药口和出药口,在第二袋体与第一袋体相重合的密封边上开设有用于向第二袋体中灌装液体的灌液封口,在加药口和出药口的端部均设有易折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三室袋看似相识,但有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区别在于本发明的三室袋中的第二袋体为独立在第一袋体中,并且固定在第一袋体的一个密封边上。并且通过灌液封口向第二袋体内灌充液体,灌充完后进行封口,实现第二袋体与第一袋体的完全密闭。而第二袋体上的易撕隔离条在使用时,通过施加外力才能被打开。然后在通过加药口向第一袋体内灌装液体,灌装完后再进行封盖;这样,第二袋体就被第一袋体内的液体包裹,完全浸泡。三室袋在跌落时第一袋体内的液体会对第二袋体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第二袋体的易撕隔离条收到的力小于撕开易撕隔离条所需要的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运输以及周转安全性。而第一袋体周边的密封边能有效的保证第一袋体在跌落时的整体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易撕隔离条为第二袋体的两个侧壁之间通过焊接形成的弱焊条,弱焊条与第二袋体之间的焊接力小于将第二袋体沿着弱焊条的方向进行卷曲按压时弱焊条与第二袋体之间所受到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袋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袋体相互独立的安装在第一袋体内,且每个第二袋体的一个密封边分别与第一袋体的一个密封边相重合,每个第二袋体上均在第二袋体与第一袋体相重合的密封边上开设有用于向第二袋体中灌装液体的灌液封口。

进一步的,第二袋体与第一袋体相重合的密封边以外的密封边中全部为易撕隔离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袋体的数量为一个,第二袋体的一个密封边与第一袋体的一个密封边相重合,且第二袋体上设有一条易撕隔离条,易撕隔离条将第二袋体分为两个独立的腔室,第二袋体与第一袋体相重合的密封边以外的密封边中至少有一条为易撕隔离条,每个腔室上均在第二袋体与第一袋体相重合的密封边上开设有用于向腔室中灌装液体的灌液封口。

进一步的,第二袋体与第一袋体相重合的密封边以外的密封边中全部为易撕隔离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袋体上的加药口和出药口分布在第一袋体的同一侧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袋体上的加药口和出药口分布在第一袋体的不同的密封边上。

进一步的,在与第一袋体上的出药口相对的第一袋体的密封边上开设有挂孔。

进一步的,所述弱焊条的焊接花纹为若干菱形焊接纹路。菱形的焊接纹路不仅能完全密封腔室之间的液体,也能缓冲腔室之间、抗跌落的冲击力,特别是在运输过程的冲击力,只有在需要使用时通过操作人员才能打开。菱形的焊接纹路使腔室之间的密封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能降低膜材之间的挤压变形量,最大限提的提升袋体美观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三室袋看似相识,但有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区别在于本发明的三室袋中的第二袋体为独立在第一袋体中,并且固定在第一袋体的一个密封边上。并且通过灌液封口向第二袋体内灌充液体,灌充完后进行封口,实现第二袋体与第一袋体的完全密闭。而第二袋体上的易撕隔离条在使用时,通过施加外力才能被打开。然后在通过加药口向第一袋体内灌装液体,灌装完后再进行封盖;这样,第二袋体就被第一袋体内的液体包裹,完全浸泡。三室袋在跌落时第一袋体内的液体会对第二袋体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第二袋体的易撕隔离条收到的力小于撕开易撕隔离条所需要的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运输以及周转安全性。而第一袋体周边的密封边能有效的保证第一袋体在跌落时的整体密封性。

此过程操作较方便,产品开启只需要10秒钟,且完成营养液之间的配伍,整体过程能有效的避免交叉污染,有效的保证了输液有效性与安全性;此方式结构简单,采用的软包装方式,以及即开即混利于操作,使用范围更广,可靠性更高,使企业产品形象提升,其带来的经济效果甚大。

2、本发明的一体式易撕隔离条的焊接花纹为若干菱形焊接纹路。菱形的焊接纹路不仅能完全密封腔室之间的液体,也能缓冲腔室之间、抗跌落的冲击力,特别是在运输过程的冲击力,只有在需要使用时通过操作人员才能打开。菱形的焊接纹路使腔室之间的密封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能降低膜材之间的挤压变形量,最大限提的提升袋体美观度。

3、本发明的第二袋体焊接在第一袋体的一个侧边,袋体受力点集中,在开启时省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袋体,2-第二袋体,3-灌液封口,4-易撕隔离条,5-挂孔,6-出药口,7-加药口,8-易折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防摔型外阻隔式三室输液袋,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第一袋体1,在第一袋体1内还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盛装液体的第二袋体2,第二袋体2的一个密封边与第一袋体1的一个密封边相重合,在第二袋体2与第一袋体1相重合的密封边以外的密封边中至少有一条为易撕隔离条4,在第一袋体1的密封边上开设有用于向第一袋体1内灌装液体用的加药口7和出药口6,在第二袋体2与第一袋体1相重合的密封边上开设有用于向第二袋体2中灌装液体的灌液封口3,在加药口7和出药口6的端部均设有易折盖8。所述第一袋体1上的加药口7和出药口6分布在第一袋体1的同一侧边上。在与第一袋体1上的出药口6相对的第一袋体1的密封边上开设有挂孔5。

所述易撕隔离条4为第二袋体2的两个侧壁之间通过焊接形成的弱焊条,弱焊条与第二袋体2之间的焊接力小于将第二袋体2沿着弱焊条的方向进行卷曲按压时弱焊条与第二袋体2之间所受到的压力。所述弱焊条的焊接花纹为若干菱形焊接纹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袋体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袋体2相互独立的安装在第一袋体1内,且每个第二袋体2的一个密封边分别与第一袋体1的一个密封边相重合,每个第二袋体2上均在第二袋体2与第一袋体1相重合的密封边上开设有用于向第二袋体2中灌装液体的灌液封口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三室袋看似相识,但有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区别在于本发明的三室袋中的第二袋体2为独立在第一袋体1中,并且固定在第一袋体1的一个密封边上。并且通过灌液封口3向第二袋体2内灌充液体,灌充完后进行封口,实现第二袋体2与第一袋体1的完全密闭。而第二袋体2上的易撕隔离条4在使用时,通过施加外力才能被打开。然后在通过加药口7向第一袋体1内灌装液体,灌装完后再进行封盖;这样,第二袋体2就被第一袋体1内的液体包裹,完全浸泡。三室袋在跌落时第一袋体1内的液体会对第二袋体2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第二袋体2的易撕隔离条4收到的力小于撕开易撕隔离条4所需要的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运输以及周转安全性。而第一袋体1周边的密封边能有效的保证第一袋体1在跌落时的整体密封性。

菱形的焊接纹路不仅能完全密封腔室之间的液体,也能缓冲腔室之间、抗跌落的冲击力,特别是在运输过程的冲击力,只有在需要使用时通过操作人员才能打开。菱形的焊接纹路使腔室之间的密封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能降低膜材之间的挤压变形量,最大限提的提升袋体美观度。

本发明在工作时,在开启前,由于易撕隔离条4的存在,各个腔室处于独立的分隔状态,当想使用本发明的输液袋时,从袋体的一端沿着易撕隔离条4的方向进行卷曲按压,当卷压到另一端时,再次挤压,则易撕隔离条4会从其与第二袋体2的接触处撕开,操作人员也可以换方向沿着易撕隔离条4的方向再次进行卷曲按压,依次挤压易撕隔离条4或用双手延易撕隔离条4往其两侧撕开,至直腔室易撕隔离条4被开启,对混合的液体进行摇匀混合,如果还需要向袋内加药,则通过加药口7用注射器刺入易折盖8加入需要加入的药液,混合均匀后,然后通过出药口6连接输液器,向使用者提供混合后的液体。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袋体2与第一袋体1相重合的密封边以外的密封边中全部为易撕隔离条4。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袋体2的数量为一个,第二袋体2的一个密封边与第一袋体1的一个密封边相重合,且第二袋体2上设有一条易撕隔离条4,易撕隔离条4将第二袋体2分为两个独立的腔室,第二袋体2与第一袋体1相重合的密封边以外的密封边中至少有一条为易撕隔离条4,每个腔室上均在第二袋体2与第一袋体1相重合的密封边上开设有用于向腔室中灌装液体的灌液封口3。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袋体2与第一袋体1相重合的密封边以外的密封边中全部为易撕隔离条4。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袋体1上的加药口7和出药口6分布在第一袋体1的不同的密封边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