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1877发布日期:2019-09-06 22:34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折用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通常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目前还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

骨折是比较严重的外伤,发生骨折后骨上附着的肌肉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因此非常疼痛,因为骨折的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就必须借用外部的固定物来维持骨折复位后的正确位置,防止它再移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一般是采用石膏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固定,石膏固定和拆除过程都过于繁琐,且透气性差,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会存在消肿的现象,消肿会使得石膏与骨折处存在一定的间隙,然而因石膏定型后无法再调整其与肢体的束缚力度,导致肢体后期无法与石膏紧密贴合,影响骨骼后期的愈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能够对固定板的位置和夹板的张开程度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病人和不同部位,固定效果好,操作简便,方便安装和拆卸,便于使用和收纳。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件、固定板、第一固定件、移动件、双向螺纹杆、转钮、第二固定件、锁紧件、第一弹性件、夹板和第二弹性件;

第二固定件位于连接件的下方;锁紧件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连接件上设有定位孔,锁紧件插接连接件;第一弹性件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并位于锁紧件的两侧,且第一弹性件远离第二固定件的一端与滑动件连接;连接件底部设有滑槽,滑动件与连接件滑动连接;

第二固定件底部设有凹槽;双向螺纹杆水平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并位于凹槽内;双向螺纹杆以其中心点为界的两端的螺纹走向相反;移动件位于双向螺纹杆两端,两移动件分别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转钮位于第二固定件外侧并与双向螺纹杆连接;

固定板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两侧,且固定板与移动件连接;夹板位于固定板内侧;第二弹性件连接夹板和固定板。

优选的,连接件包括多个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卡接件和卡槽,相邻两连接板卡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定位孔在连接件上等距设置。

优选的,固定板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滑槽为燕尾槽。

优选的,夹板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夹板为弹性板。

优选的,夹板内弧面设有防护件。

优选的,防护件由乳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夹板和防护件上均匀设置透气孔。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将滑动件从滑槽的入口处插入滑槽中,向下拉第二固定件,使锁紧件顶端所处的水平面位于定位孔底端所处水平面的下方,此时第一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再对第二固定件施加水平方向的拉力使滑动件沿着滑槽进行水平方向滑动,当固定板处于合适位置时,松开第二固定件,第一弹性件复位,锁紧件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方便根据实际情况对每组固定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固定效果;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一定数目的连接板并将其拼接成所需长度的连接件,方便对连接件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使用,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组固定板,提高了固定效果,也方便对固定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和收纳;

将病人的骨折部位从多组夹板之间穿过,转动转钮使对应的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两移动件进行相向移动,进而带动两固定板进行转动且两固定板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进而带动两夹板朝病人待固定部位运动,直至两夹板夹住病人待固定部位,方便对两固定板之间的张开程度进行调节,可以根据病人待固定部位的直径来调节,操作简便,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对夹板施加压力,使夹板紧紧夹住病人待固定部位,固定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附图标记:1、连接件;2、固定板;3、第一固定件;4、移动件;5、双向螺纹杆;6、转钮;7、第二固定件;8、锁紧件;9、第一弹性件;10、滑动件;11、滑槽;12、定位孔;13、夹板;14、防护件;15、第二弹性件;16、卡接件;17、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3d打印骨折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件1、固定板2、第一固定件3、移动件4、双向螺纹杆5、转钮6、第二固定件7、锁紧件8、第一弹性件9、夹板13和第二弹性件15;

第二固定件7位于连接件1的下方;锁紧件8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件7上;连接件1上设有定位孔12,定位孔12在连接件1上等距设置,锁紧件8插接连接件1;第一弹性件9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件7上并位于锁紧件8的两侧,且第一弹性件9远离第二固定件7的一端与滑动件10连接;连接件1底部设有滑槽11,滑动件10与连接件1滑动连接;

第二固定件7底部设有凹槽;双向螺纹杆5水平设置在第二固定件7上并位于凹槽内;双向螺纹杆5以其中心点为界的两端的螺纹走向相反;移动件4位于双向螺纹杆5两端,两移动件4分别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5;转钮6位于第二固定件7外侧并与双向螺纹杆5连接;

固定板2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件3两侧,且固定板2与移动件4连接;夹板13位于固定板2内侧;第二弹性件15连接夹板13和固定板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件1包括多个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卡接件16和卡槽17,相邻两连接板卡接并通过螺栓固定。工作中,方便对连接件1进行安装和拆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一定数目的连接板并将其拼接成所需长度的连接件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板2为弧形结构,有利于对两固定板2的弯曲夹角进行调节,方便进行调节,提高固定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滑槽11为燕尾槽,滑动件10为燕尾状。工作中,滑动件10沿着滑槽11滑动,滑槽11对滑动件1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滑动件10与连接件1分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板13为弧形结构,夹板13为弹性板;夹板13为弧形且能够进行弯曲,可以紧紧固定住病人的腿部或手臂,固定效果较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板13内弧面设有防护件14,防护件14由乳胶材料制成,防护件14较为柔软,且透气性较佳,对病人被固定部分的皮肤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板13和防护件14上均匀设置透气孔,通过设置透气孔,提高夹板13和防护件14的透气性,对病人被固定部分的皮肤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中,当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组固定板2,将滑动件10从滑槽11的入口处插入滑槽11中,向下拉第二固定件7,使锁紧件8顶端所处的水平面位于定位孔12底端所处水平面的下方,此时第一弹性件9处于拉伸状态,再对第二固定件7施加水平方向的拉力使滑动件10沿着滑槽11进行水平方向滑动,当固定板2处于合适位置时,松开第二固定件7,第一弹性件9复位,锁紧件8插入对应的定位孔12中,实现对固定板2位置的调节,并且也方便对固定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和收纳;

当将所有固定板2的位置调节好后,将病人的骨折部位从多组夹板13之间穿过,依次转动转钮6使对应的双向螺纹杆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两移动件4进行相向移动,进而带动两固定板2进行转动且两固定板2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进而带动两夹板13朝病人待固定部位运动,直至两夹板13夹住病人待固定部位,方便对两固定板2之间的张开程度进行调节,可以根据病人待固定部位的直径来调节,操作简便,第二弹性件15处于压缩状态并对夹板13施加压力,使夹板13紧紧夹住病人待固定部位,固定效果较好。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