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07004发布日期:2019-06-25 23:3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天然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源于白血病细胞恶性生长和分化,导致骨髓中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使正常的造血功能受损,骨髓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虽然白血病的治疗获得了重大进展,但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仍然是所有aml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白血病因耐药性和临床复发的问题,而不能被彻底治愈。中医药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几十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中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中药在治疗白血病方面展现出了明显的疗效,特别是现代实验技术手段在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使中药在白血病治疗方面获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包括复方或者单体,复方或单体均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同时单体存在纯化步骤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比如说,大戟科的巴豆水提取液有显著的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作用,增强了治疗白血病的效果,但有一定毒性。三尖杉酯碱可诱导hl-60细胞向单核巨嗜细胞分化,并可向中性粒细胞分化,但是三尖杉酯碱存在原料来源少,提取纯化工艺复杂,得率低,成本高,还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脏毒性:心动过速、胸闷、心悸,偶有心律失常,甚至心衰;发热、头晕、乏力、注射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

故亟需一种安全性好、治疗效果显著的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其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并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该制法普适性强,可操作性强,可批量制备该治疗白血病的药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参10~30份,远志10~20份,水飞蓟10~20份,玉簪地下部分2~5份,白花虎眼万年青鳞茎5~10份,夏风信子鳞茎5~10份,三叶蜜茱萸叶子5~10份,鸦胆子5~10份,扭蒴山芝麻果实5~10份,鹿蹄草5~10份,长梗粗榧5~10份,飞扬草乳汁0.5~2份,大枣5~10份。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上述重量份的干燥至恒重的人参、远志、白花虎眼万年青鳞茎、夏风信子鳞茎、鸦胆子、扭蒴山芝麻果实和大枣,粉碎后,加入相当于药材总重量5~6倍量的水浸润至少8h,然后再加入4~5倍量的水进行一次热回流提取,提取完毕后,放出提取液,再加入6~10倍量的水进行二次热回流提取,每次提取时间为2~4h,合并提取液,浓缩后过滤得水提取浓缩液;

步骤二,取上述重量份的干燥至恒重的水飞蓟、玉簪地下部分、三叶蜜茱萸叶子、鹿蹄草和长梗粗榧,粉碎后,加入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0~20倍量的70~85%的乙醇热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1.5~5h,提取次数为至少3次,提取完毕后,合并醇提液,于50~70℃减压浓缩后得醇提取浓缩液;

步骤三,取新鲜的飞扬草乳汁,低温干燥后粉碎,称重,加入相当于飞扬草乳汁干品20~50倍量的纯乙醇,40~50℃超声溶解至少30min后,水浴加热5~10min,过滤,回收溶剂后干燥,粉碎,得飞扬草活性部位;

步骤四,合并水提取浓缩液和醇提取浓缩液,混旋后喷雾干燥,得喷干粉末,合并喷干粉末和飞扬草活性部位,混合均匀,即得总活性部位。

水提取浓缩液的重量相当于人参、远志、白花虎眼万年青鳞茎、夏风信子鳞茎、鸦胆子、扭蒴山芝麻果实和大枣总干重的0.2~0.5倍量。

醇提取浓缩液的重量相当于水飞蓟、玉簪地下部分、三叶蜜茱萸叶子、鹿蹄草和长梗粗榧总干重的0.1~0.2倍量。

总活性部位用于制备口服制剂。

口服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或口服液。

低温干燥包括阴干或冻干。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白花虎眼万年青,又称珍珠草,为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白花虎眼万年青的根茎为鳞茎,呈球状,在地上生长1年后在鳞茎周围又长出许多类似老虎眼睛状的小茎珠,再分割下来栽培,故称白花虎眼万年青。

白花虎眼万年青中含有大量的皂苷、生物碱以及黄酮类化合物,已测出的化学成分有27种之多,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抗癌中草药。

本发明中加入的白花虎眼万年青经水提后,得到白花虎眼万年青皂苷,白花虎眼万年青皂苷具有极高的亲和性和识别性,能够与癌细胞过度聚合,攻击癌细胞dna,直接锁定癌细胞有丝分裂,抑制癌细胞增殖,破坏癌细胞新生微毛细血管的供氧通路,致使癌细胞在短时间内萎缩、自杀、凋亡,而又不损伤正常细胞。本发明中添加白花虎眼万年青皂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和康复后的再次复发,以确保组方制剂中各药物协同作用的有效性。

夏风信子亦为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夏风信子鳞茎中含有的夏风信子皂苷对hl-60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玉簪亦为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玉簪地下部分亦含有皂苷成分,亦具有hl-60白血病细胞抑制作用。

本发明将三种百合科植物联用,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起到抑制并杀死hl-60白血病细胞、保护正常细胞、避免hl-60白血病细胞复发的作用。

扭蒴山芝麻果实(拉丁名:helicteresisoral.别名:火索麻),为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扭蒴山芝麻果实的水提液对白血病细胞的逆转录酶呈抑制活性,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复制,增殖。

鸦胆子,又名老鸦胆、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蛋子、鸭胆子、解苦楝、小苦楝。拉丁文名bruceajavanica.,为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鸦胆子的水提液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

三叶蜜茱萸叶子,芸香科,拉丁名:melicopetriphylla,三叶蜜茱萸叶子的醇提液中含有挥发油成分,其对小鼠髓性白血病细胞具有诱导分化活性。

长梗粗榧,三尖杉科,拉丁名:cephalotaxusharringtoniavar.drupacea,其与三尖杉为同一科属,其中亦含有挥发油类的生物碱,本发明通过醇提获得长梗粗榧脂溶性活性部位,该部位具有抗肿瘤活性,对白血病细胞具有抑制活性。

鹿蹄草(pyrolacallianthah.andr.)为鹿蹄草科、鹿蹄草属的常绿草本状小半灌木,鹿蹄草醇提液对白血病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鹿蹄草醇提液还具有免疫促进作用、保肝护肾作用,鹿蹄草能明显提高机体组织camp含量及组织器官血流量,提高组织糖代谢酶素活性促进细胞能量代谢,使肾血流量增加,微循环改善。鹿蹄草中化学成分齐墩果酸有护肝作用,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熊果酸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本发明在抑制并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对抗癌细胞的能力,同时保肝护肾,避免保护人体的解毒器官及其他功能器官免受损伤。

人参,五加科,拉丁名:panaxginseng,人参中含有大量的人参皂苷,尤其是其中的20(r)-人参皂苷-rh2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即能明显地抑制急性早幼粒白细胞hl-60瘤株,同时对小鼠髓性白细胞株m1有诱导分化活性。本发明采用人参的水提粗提物,同时得到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不仅可治疗白血病,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机能,增强人体抵抗癌细胞的能力。

远志,远志科,拉丁名:polygalatenuifoliawilld,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可固本益智。

本发明将具有补益作用的人参、远志、鹿蹄草联用,人参和鹿蹄草兼具治疗作用,边治疗边补益,使本发明的组方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提高白血病患者的存活率。

本发明还采用补肝中药水飞蓟,水飞蓟保护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脏免受侵害。

飞扬草为大戟科植物,具小毒,本发明选用大戟科的小毒性药材,而没有选择剧毒性的巴豆和大毒性的大戟等,飞扬草具有抗肿瘤活性,同时其毒性小,并且与大枣配伍联用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各组分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并且相互配伍后具有减毒增效的效果,进一步保证了本发明的药物的安全性,同时本发明的药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一种特殊类型,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参10份,远志10份,水飞蓟10份,玉簪地下部分2份,白花虎眼万年青鳞茎5份,夏风信子鳞茎5份,三叶蜜茱萸叶子5份,鸦胆子5份,扭蒴山芝麻果实5份,鹿蹄草5份,长梗粗榧5份,飞扬草乳汁0.5份,大枣5份。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上述重量份的干燥至恒重的人参、远志、白花虎眼万年青鳞茎、夏风信子鳞茎、鸦胆子、扭蒴山芝麻果实和大枣,粉碎后,加入相当于药材总重量5倍量的水浸润8h,然后再加入4倍量的水进行一次热回流提取,提取完毕后,放出提取液,再加入6倍量的水进行二次热回流提取,每次提取时间为2h,合并提取液,浓缩后过滤得水提取浓缩液;水提取浓缩液的重量相当于人参、远志、白花虎眼万年青鳞茎、夏风信子鳞茎、鸦胆子、扭蒴山芝麻果实和大枣总干重的0.2倍量;

步骤二,取上述重量份的干燥至恒重的水飞蓟、玉簪地下部分、三叶蜜茱萸叶子、鹿蹄草和长梗粗榧,粉碎后,加入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0倍量的70%的乙醇热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1.5h,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完毕后,合并醇提液,于50℃减压浓缩后得醇提取浓缩液;醇提取浓缩液的重量相当于水飞蓟、玉簪地下部分、三叶蜜茱萸叶子、鹿蹄草和长梗粗榧总干重的0.1倍量;

步骤三,取新鲜的飞扬草乳汁,阴干后粉碎,称重,加入相当于飞扬草乳汁干品20倍量的纯乙醇,40℃超声溶解30min后,水浴加热5min,过滤,回收溶剂后干燥,粉碎,得飞扬草活性部位;

步骤四,合并水提取浓缩液和醇提取浓缩液,混旋后喷雾干燥,得喷干粉末,合并喷干粉末和飞扬草活性部位,混合均匀,即得总活性部位。

总活性部位用于制备口服制剂。

口服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或口服液。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药理实验:

1实验材料

1.1靶细胞: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为市售产品。

1.2药物:本实施例制备的总活性部位,将总活性部位用dmso配成10mg/ml的溶液,无菌过滤,4℃保存备用;

2实验方法

2.1细胞株培养: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常规接种于含10%灭活小牛血清、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00u/ml的imdm培养液,置于37℃、5%co2及饱和湿度的恒温箱中悬浮培养,每2~3d换液。实验时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

2.2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增殖活力检测mtt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总活性部位组,总活性部位终浓度分别为0、1、5、10mg/ml,终浓度为0mg/ml的总活性部位为对照组,亦称空白组,药物干预时间为48h,每组设3个复孔。调整细胞悬液密度至5×104个/ml,96孔板每孔接种100μl后,加入含不同浓度总活性部位的新鲜培养液80μl培养48h,每孔加入20μlmtt溶液(5g/l,终浓度0.5g/l),细胞培养箱放置4h,吸弃孔内培养液后,每孔加入150μldmso,置摇床上低速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酶标仪490nm处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a490nm)。实验独立重复3次。取3个孔的平均值,并计算各实验组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抑制率=(1-a总活性部位组/a对照组)×100%。

2.3数据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各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处理;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浓度总活性部位对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增殖的抑制作用(n=3)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总活性部位在浓度1mg/ml、5mg/ml、10mg/ml对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生长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浓度10mg/l时吸光度为(0.315±0.029),与对照组的(0.639±0.0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故本实施例的总活性部位对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人参30份,远志20份,水飞蓟20份,玉簪地下部分5份,白花虎眼万年青鳞茎10份,夏风信子鳞茎10份,三叶蜜茱萸叶子10份,鸦胆子10份,扭蒴山芝麻果实10份,鹿蹄草10份,长梗粗榧10份,飞扬草乳汁2份,大枣10份。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上述重量份的干燥至恒重的人参、远志、白花虎眼万年青鳞茎、夏风信子鳞茎、鸦胆子、扭蒴山芝麻果实和大枣,粉碎后,加入相当于药材总重量6倍量的水浸润10h,然后再加入5倍量的水进行一次热回流提取,提取完毕后,放出提取液,再加入10倍量的水进行二次热回流提取,每次提取时间为4h,合并提取液,浓缩后过滤得水提取浓缩液;水提取浓缩液的重量相当于人参、远志、白花虎眼万年青鳞茎、夏风信子鳞茎、鸦胆子、扭蒴山芝麻果实和大枣总干重的00.5倍量;

步骤二,取上述重量份的干燥至恒重的水飞蓟、玉簪地下部分、三叶蜜茱萸叶子、鹿蹄草和长梗粗榧,粉碎后,加入相当于药材总重量20倍量的85%的乙醇热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5h,提取次数为4次,提取完毕后,合并醇提液,于70℃减压浓缩后得醇提取浓缩液;醇提取浓缩液的重量相当于水飞蓟、玉簪地下部分、三叶蜜茱萸叶子、鹿蹄草和长梗粗榧总干重的0.2倍量;

步骤三,取新鲜的飞扬草乳汁,冻干后粉碎,称重,加入相当于飞扬草乳汁干品50倍量的纯乙醇,50℃超声溶解40min后,水浴加热10min,过滤,回收溶剂后干燥,粉碎,得飞扬草活性部位;

步骤四,合并水提取浓缩液和醇提取浓缩液,混旋后喷雾干燥,得喷干粉末,合并喷干粉末和飞扬草活性部位,混合均匀,即得总活性部位。

总活性部位用于制备口服制剂。

口服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或口服液。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药理实验:

1实验材料

1.1靶细胞: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为市售产品。

1.2药物:本实施例制备的总活性部位,将总活性部位用dmso配成10mg/ml的溶液,无菌过滤,4℃保存备用;

2实验方法

2.1细胞株培养: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常规接种于含10%灭活小牛血清、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00u/ml的imdm培养液,置于37℃、5%co2及饱和湿度的恒温箱中悬浮培养,每2~3d换液。实验时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

2.2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增殖活力检测mtt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总活性部位组,总活性部位终浓度分别为0、1、5、10mg/ml,终浓度为0mg/ml的总活性部位为对照组,亦称空白组,药物干预时间为48h,每组设3个复孔。调整细胞悬液密度至5×104个/ml,96孔板每孔接种100μl后,加入含不同浓度总活性部位的新鲜培养液80μl培养48h,每孔加入20μlmtt溶液(5g/l,终浓度0.5g/l),细胞培养箱放置4h,吸弃孔内培养液后,每孔加入150μldmso,置摇床上低速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酶标仪490nm处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a490nm)。实验独立重复3次。取3个孔的平均值,并计算各实验组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抑制率=(1-a总活性部位组/a对照组)×100%。

2.3数据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各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处理;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2:

表2不同浓度总活性部位对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增殖的抑制作用(n=3)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总活性部位在浓度1mg/ml、5mg/ml、10mg/ml对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生长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浓度10mg/l时吸光度为(0.281±0.033),与对照组的(0.648±0.03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故本实施例的总活性部位对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瘤株hl-60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