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3D打印外敷膜及外敷膜组件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22205发布日期:2019-09-06 22:3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3D打印外敷膜及外敷膜组件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3d打印、皮肤用外敷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3d打印外敷膜及外敷膜组件。



背景技术:

外敷膜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对皮肤进行美容、护理的护肤产品。常见的外敷膜包括用于面部护理的面膜,用于改善消除妊娠纹、颈部皱纹的皱纹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的护理膜。目前,市场上的各类外敷膜均是针对皮肤的普遍情况设计制造的,然而,现实中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情况不同,现有的外敷膜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市场上的面膜按照功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用于清除面部的脏东西、多余油脂和老化角质的清洁面膜,兼具清洁和美白补水功效的美白补水面膜;用于消除疲劳、恢复肌肤的光泽和弹性的舒缓面膜。这些面膜都是针对皮肤的基本肤质类型而研发的,同一面膜的精华成分是一致的,使用时,对用户的脸部整体进行统一护理。然而,肤质情况因人而异,甚至每个用户在不同时间段肤质也有所不同,例如,有的人面部局部有青春痘、有的人面部局部留有疤痕等,都需要对特定区域进行专门护理,并且不同用户需要专门护理的区域也不相同;精华成分或药物成分在不能针对特定区域使用时,只能对脸部整体使用,既造成浪费,又增加了无需使用这些成分的区域的皮肤的风险。并且,这些面膜的形态大多是根据人们的面部特征的一般性规律进行设计,但是每个用户的面部特征均不相同,面部主要器官的大小、形态、相对位置均因人而异,导致用户使用面膜时,存在面膜尺寸不相符、与面部皮肤无法紧密贴合、预留孔洞位置与器官不对应等问题,导致使用体验及效果大打折扣。

皮下胶原蛋白、脂肪细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皮肤失去光泽,变得松驰、没有弹性,从而形成小细纹,例如颈部皱纹,妊娠女性则极易形成妊娠纹,这严重困扰着爱美人士。然而,不同用户的皱纹的位置、面积和分布不同,皮肤的营养状况也不相同,市场上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身体其他部位或受伤,或出现炎症,或出现疤痕等,需要对特定部位进行专门护理时,难以获得尺寸、形态、护理功效均适合的产品。

可见,市场上缺乏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面膜、皱纹膜、妊娠膜等外敷膜,也缺乏制造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外敷膜的方法。

外敷膜3d打印具有与其他3d打印不同的特点,一般3d打印多是采用熔融沉积、激光烧结、光固化等技术中的一种作为成型基础,打印过程需要的打印材料较为单一,多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光硬化树脂等,打印材料供给简单。外敷膜3d打印为多步骤、多材料复合式打印,使用的材料包括制备高分子材料以及不同的护理成分,这些材料性质截然不同,材料供给较为复杂,现有技术中还缺乏专门针对外敷膜3d打印设计的外敷膜3d打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

<1>一种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提供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用于吸附护理成分;

基于待护理区域的肤质信息,以3d打印方式在基底层上施加一种或多种基础护理成分。

<2>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待护理区域的生理信息,以3d打印方式在含有基础护理成分的基底层上施加一种或多种个性化护理成分。

<3>如<2>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基底层的多个不同的生理特征区域施加个性化护理成分,每个生理特征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与待护理区域的生理特征区域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

<4>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基底层的多个不同肤质特征区域施加不同的基础护理成分,每个肤质特征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与待护理区域的肤质特征区域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

<5>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护理区域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肤质信息和生理信息。

<6>如<1>所述的方法,所述待护理区域例如为面部、颈部或腹部。

<7>如<1>所述的方法,所述基底层的形成方式选自下列方式:

基于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以裁剪方式形成二维基底层;或者,

基于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以3d打印方式形成二维基底层;或者,

基于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以3d打印方式形成三维基底层。

<8>如<7>所述的方法,所述以3d打印方式形成三维基底层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以3d打印方式形成三维模具,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三维形状一致的形状;

以3d打印方式向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施加基底层材料,形成三维基底层,所述三维基底层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三维形状一致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3d打印外敷膜。

<9>一种3d打印外敷膜,所述3d打印外敷膜采用上述<1>-<8>之一所述的方法制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另一种3d打印外敷膜。

<10>一种3d打印外敷膜,所述外敷膜包括基底层、基础护理成分和个性化护理成分;

所述基底层呈具有吸附性的多孔结构,所述基底层吸附有基础护理成分和个性化护理成分,所述基础护理成分和可选的个性化护理成分分别以3d打印的方式形成于基底层上;所述基础护理成分与待护理区域的肤质信息相适应,所述个性化护理成分与待护理区域的生理信息相适应。

<11>如<10>所述的3d打印外敷膜,所述基底层的不同区域分别具有与所述待护理区域的不同肤质信息相适应的不同的基础护理成分。

<12>如<10>所述的3d打印外敷膜,所述基底层的选定区域具有与所述待护理区域的生理信息相适应的个性化护理成分,所述选定区域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相应的生理特征区域相适应的形状。

<13>如<10>所述的3d打印外敷膜,所述外敷膜为面膜、颈部皱纹膜或妊娠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3d打印外敷膜组件。

<14>一种3d打印外敷膜组件,包括三维模具和三维基底层;

所述三维模具为基于3d打印形成的三维模具,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三维形状一致的形状;

所述三维基底层为基于3d打印形成在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的三维基底层,所述三维基底层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三维形状一致的形状,所述三维基底层上具有与所述待护理区域的肤质信息相适应的一种或多种基础护理成分。

<15>如<14>所述的3d打印外敷膜组件,所述三维基底层的选定区域具有与所述待护理区域的生理信息相适应的个性化护理成分,所述选定区域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相应的生理特征区域相适应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前述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采用外敷膜3d打印装置进行打印,所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包括安装座、x轴运动系统、y轴运动系统、一个或多个z轴运动系统、机架、滑动安装座、成型单元安装部和一个或多个用于施加打印材料的成型单元;x轴运动系统包括x轴驱动装置、第一x轴导向机构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第一x轴导向机构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两端;所述机架的第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x轴导向机构上,机架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在第二x轴导向机构上,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沿第一x轴导向机构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运动;y轴运动系统包括y轴驱动装置和y轴导向机构;y轴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滑动安装座滑动连接在y轴导向机构上,y轴驱动装置驱动滑动安装座沿y轴导向机构运动;z轴运动系统包括z轴驱动装置和z轴导向机构;z轴导向机构设置在滑动安装座上,成型单元安装部滑动连接在z轴导向机构上,成型单元设置于成型单元安装部上,z轴驱动装置驱动成型单元安装部沿z轴导向机构运动。

进一步,所述机架呈龙门架形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横梁,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横梁的第一端,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横梁的第二端,机架的第一端经其第一支撑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x轴导向机构上,机架的第二端经其第二支撑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x轴导向机构上。

进一步,所述机架为直条形横杆。

进一步,第一x轴导向机构直接设置在安装座的第一端,第二x轴导向机构直接设置在安装座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或者,

第一x轴导向机构通过第一基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第二x轴导向机构通过第二基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进一步,所述x轴驱动装置包括第一x轴驱动装置和第二x轴驱动装置,第一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的第一端,第二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的第二端。

进一步,所述成型单元可拆卸地设置在成型单元安装部上。

进一步,所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还包括承载台和承载台运动系统,所述承载台运动系统包括承载台驱动装置和承载台导向机构,所述承载台导向机构可以是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承载台y轴导向机构、或者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及y轴导向机构;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和/或承载台y轴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当承载台运动系统包括x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时,承载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承载台沿x轴方向运动,当承载台运动系统包括y轴导向机构时,承载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承载台沿y轴方向运动,当承载台运动系统包括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和y轴导向机构时,承载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承载台在相应平面上运动。

进一步,所述承载台为导热承载台,所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还包括调节承载台温度的制冷装置和/或加热装置。

进一步,当所述成型单元为一个时,所述成型单元为熔融挤出成型单元或微滴喷射成型单元或静电纺丝成型单元;当所述成型单元为多个时,所述成型单元为熔融挤出成型单元或微滴喷射成型单元或静电纺丝成型单元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能够制造满足用户的使用部位、形状、尺寸以及皮肤的特定护理功效的个性化需求的外敷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外敷膜3d打印装置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气动挤出式成型单元、活塞挤出式成型单元、螺杆挤出式成型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a、图2b中的箭头表示出料方向,图2c中的箭头表示螺杆旋转方向,图2c中右侧的开口表示进料口。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微滴喷射成型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中的圆圈表示微滴。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静电纺丝成型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中的i、ii表示静电纺丝成型单元的两种打印路径。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基底层;

打印基础护理成分。

优选的,还包括打印个性化护理成分的步骤。

更优选的,在所述提供基底层步骤前,还包括获取待护理区域的特征信息步骤。

优选的,所述外敷膜为面膜。

下面,参照图5,对本实施例的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作出详细说明。

可选的,步骤100:获取待护理区域的特征信息

所述待护理区域例如为面部、颈部或腹部,还可以是皮肤的其他部位。

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肤质信息,以及,可选的,还包括生理信息。

所述几何信息为待护理区域的三维几何信息和/或二维几何信息,用于创建待护理区域的三维模型。以面部为例,所述几何信息,例如面部的三维形状:面部的大小,颧骨的三维形状和位置,面部器官(如眼睛、嘴巴、鼻子等)的大小、高度、三维形状和位置等。

所述肤质信息包括肤质特征和肤质特征区域的数量、大小、形状和在待护理区域的位置,所述肤质特征表示皮肤的整体的基础特性,包括但不限于干性皮肤,油性皮肤,中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敏感性皮肤,肤色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肤质特征区域为一个或多个,以面部为例,一种情形是,部分区域(如t形区域)为油性皮肤,出油量较大,而其他区域则为干性皮肤或中性皮肤,即,作为待护理区域的面部包括两个不同的肤质特征区域。

所述生理信息包括生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区域的数量、大小、形状和在待护理区域的位置,所述生理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疤痕、青春痘、暗斑、皱纹、色素沉积、痤疮、雀斑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面部的青春痘、颈部的皱纹等。不同用户的生理信息差别较大,有的用户的待护理区域不存在生理信息,有的用户的待护理区域具有一个或多个生理特征区域。例如,面部的不同区域存在暗斑和皱纹。由此,需要对用户的不同生理特征区域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方案,而不同用户的生理信息千差万别,传统方法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所述特征信息可以通过使用三维扫描设备对待护理区域进行扫描来获取。所述肤质信息和生理信息还可以通过使用照相设备对待护理区域进行拍照进行获取。

示例性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采用三维扫描仪扫描面部,获得面部几何信息、肤质信息和生理信息,几何信息可通过光学三维测量技术(例如基于线激光、结构光、立体摄影等原理的技术手段)测量获得,肤质信息和生理信息则可以通过扫描仪中配备的照相设备或另外的照相设备拍摄图片,再对图片进行分析获得。

步骤101:提供基底层

基底层构成基础护理成分和个性化护理成分的载体,所述基础护理成分和个性化护理成分分别以3d打印的方式形成于基底层上。

基于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提供基底层。

所述基底层呈三维形状或二维形状,优选的,所述基底层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相贴合的形状。示例性的,当待护理区域为面部时,所述基底层呈与面部贴合的三维形状。

所述基底层呈具有吸附性的多孔结构。

构成基底层的材料选自为无纺布、棉、混纺、蚕丝、生物纤维、丝纤维、海藻纤维、涤纶、水凝胶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基底层的形成方式选自下列方式:

(1)基于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以裁剪方式形成二维基底层,例如无纺布、棉、混纺、蚕丝、生物纤维、丝纤维、海藻纤维、涤纶、水凝胶等材料均适于该形成方式。

(2)基于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以3d打印方式形成二维基底层,如蚕丝、生物纤维、水凝胶、海藻纤维等材料适于该形成方式。

示例性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护理区域为面部,通过3d打印方式,形成具有与面部器官(如眼睛、嘴巴、鼻子等)相适应孔或开口的基底层,所述孔例如形成于眼睛、嘴巴等部位,所述开口例如形成于鼻子的部位(外敷膜覆盖鼻子的部分的下端和两侧)。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护理区域包括多个的连续的或不连续的生理特征区域,如位于腹部的疤痕和/或妊娠纹,所述多个生理特征区域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生理信息,通过3d打印方式,形成与待护理区域的大小、形状相适应的基底层,这有助于节约打印材料,特别是节约后续步骤中成本较高的精华成分,避免浪费,当需要药物成分时,还能够尽最大可能避免药物成分施加在健康的皮肤上,特别是,通过形成与多个不连续的生理特征区域的总和的大小、形状相适应的二维基底层,使用一张外敷膜,即可护理多个不连续的生理特征区域,方便用户操作。

(3)基于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以3d打印方式形成三维基底层,如蚕丝、生物纤维、水凝胶、海藻纤维等材料适于该形成方式。

所述以3d打印方式形成三维基底层包括如下步骤:

s11:基于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以3d打印方式形成三维模具,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即模具的内凹侧,下同)或外表面(即模具的外凸侧,下同)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三维形状一致的形状;

s12:以3d打印方式向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施加基底层材料,形成三维基底层,所述三维基底层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三维形状一致的形状,能够贴合待护理区域。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维基底层形成在所述三维模具的外表面,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维基底层形成在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

该方式形成的三维基底层与待护理区域的形状相契合,外敷膜与待护理区域贴合更加紧密,不留间隙,避免了部分待护理区域无法被外敷膜覆盖的情况,并且,以3d打印方式形成三维基底层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待护理区域的几何信息为不同用户定制外敷膜,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所述三维模具的成型工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3d打印成型工艺中的一种或多种:熔融沉积成型、粉末选区烧结、粉末选区融化等。

所述三维模具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乳酸、聚己内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聚氨酯、聚乙烯醇、聚醚醚酮、聚乙烯、聚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等。

步骤102:打印基础护理成分

基于待护理区域的肤质信息,以3d打印方式在基底层上施加一种或多种基础护理成分。

优选的,分层打印所述基础护理成分,即逐层在所述基底层上施加相同或不同的基础护理成分。分层打印能够使基础护理成分更好地吸附在基底层上,还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础护理成分。

优选的,在所述基底层的多个不同的肤质特征区域施加不同的基础护理成分,每个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与待护理区域的肤质特征区域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当待护理区域的存在多种肤质特征时,通过3d打印方式能够实现在基底层的不同区域打印不同的基础护理成分,提高皮肤护理的针对性。3d打印的方式特别有利于针对待护理区域的不同肤质特征区域打印不同的基础护理成分,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所述基础护理成分为针对肤质特征进行护理的成分,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保湿成分、美白成分、控油成分、抗过敏成分。基础护理成分决定个性化外敷膜的基本功效,根据不同用户的待护理区域的肤质信息个性化选择打印材料。示例性的,下述材料均可不受限制地应用在本发明中。

所述保湿成分,例如选自胶原蛋白、甘油、尿素、丙二醇、丁二醇、已二醇、戊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丙三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透明质酸、糖蛋白、硫酸软骨素、氨基酸、丝聚蛋白、维生素e、聚甲基丙烯酸甘油酯、聚谷氨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硬脂酸、神经酰胺、烟酰胺、吡咯烷酮羧酸钠、乳酸钠、橄榄油、银耳多糖、芦荟多糖、海藻多糖、皱波角叉菜提取物、芦荟提取物、麦冬提取物、白茶提取物、薏仁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美白成分,例如选择胶原蛋白、维生素c、甘草萃取物、桑葚萃取物、胎盘素、果酸、熊果素、曲酸、鞣花酸、传明酸、茶多酚、杜鹃花酸二甘胺酸钾、玫瑰精油、珍珠粉、柠檬精油、迷迭香酸、黄瓜提取物、桃花提取物、银耳提取物、海藻提取物、白芨提取物、白蔹提取物、白芷提取物、白茯苓提取物、白果槲寄生提取物、白茅根提取物、益母草提取物、薏仁提取物、天花粉提取物、甘草提取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控油成分,例如选自荷荷巴油、柠檬精油、柠檬酸、琼崖海棠籽精油、珍珠粉、火山泥、洋甘菊提取物、芦荟提取物、茶树提取物、柳兰叶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抗过敏成分,例如选自神经酰胺、甘草酸、甘草酸二钾、神经酰胺、红没药醇、汉防己碱、尿囊素、洋甘菊提取物、牛蒡根提取物、芦荟提取物、甘草根提取物、葡萄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绿豆提取物、白芍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金钱草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光果甘草提取物、虎杖提取物、茶叶提取物、黄芩根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地榆提取物、柑橘皮提取物、皂荚提取物、侧柏叶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103:打印个性化护理成分

基于生理信息,以3d打印方式在含有基础护理成分的基底层上施加一种或多种个性化护理成分。

优选的,在所述基底层的多个不同的生理特征区域施加相同或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成分,每个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与待护理区域的生理特征区域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护理区域具有多个不连续的生理特征区域(即多个生理特征区域不相接),所述多个不连续的生理特征区域的生理特征相同或不同。通过3d打印的方式能够在基底层的不同区域施加与待护理区域的不同生理特征区域相对应的个性化护理成分,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且个性化护理成分的使用针对性强,仅在需要的生理特征区域使用,能够节约成本。

所述个性化护理成分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祛斑成分、祛痘成分、祛皱纹成分、祛疤痕成分、消炎成分、促进伤口愈合成分。示例性的,下述材料均可不受限制地应用在本发明中。

所述祛斑成分,例如选自珍珠粉、鞣花酸、水杨酸、迷迭香酸、果酸、乳酸、玫瑰精油、番茄提取物、柠檬提取物、菊花提取物、桑叶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祛痘成分,例如选自茶树油、玫瑰果油、金盏花油、水杨酸、螺旋藻提取物、石榴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紫草提取物、绿豆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黄瓜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祛皱纹成分,例如选自维生素a、维生素b12、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表皮生长因子、珍珠粉、脱乙酰壳聚糖、蛋黄油、蕃茄红素、香橙精油、肉桂精油、玫瑰精油、橄榄油、紫草提取液物、红景天提取物、羽衣草提取物、石斛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祛疤痕成分,例如选自维生素c、维生素e、硅酮凝胶、柠檬精油、薰衣草精油、玫瑰果油、洋葱提取物、芦荟提取物、生姜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炎成分,例如选自维生素b6、迷迭香酸、黄豆粉、兰花精油、鼠尾草精油、紫草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薄荷提取物、绿豆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促进伤口愈合成分,例如选自透明质酸、灯盏花素、胶原蛋白、纤连蛋白、海藻酸盐、明胶、壳聚糖凝胶、芦荟胶、氨基酸、苯妥英银、铁皮石斛、虎掌草提取物、南蛇竻根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利用本实施例优选的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能够制备出形状与待护理区域一致,贴合紧密,护理成分针对性强,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精准护理需求的外敷膜。

实施例23d打印外敷膜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3d打印外敷膜,可由上述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制备。

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3d打印外敷膜,可由上述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制备,所述外敷膜包括基底层、基础护理成分和个性化护理成分。

所述基底层呈具有吸附性的多孔结构。

基底层吸附有基础护理成分和个性化护理成分,所述基础护理成分和个性化护理成分分别以3d打印的方式形成于基底层上。

基底层材料选自为无纺布、棉、混纺、蚕丝、生物纤维、丝纤维、海藻纤维、涤纶、水凝胶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基底层为基于3d打印形成的二维基底层或三维基底层,或者为基于裁剪形成的二维基底层,但优选为基于3d打印形成的三维基底层。

所述三维基底层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三维形状一致的形状。

所述基底层的不同区域分别具有与所述待护理区域的不同肤质信息相适应的不同的基础护理成分。

所述基底层的选定区域具有与所述待护理区域的生理信息相适应的个性化护理成分。所述选定区域为一个或多个。每个选定区域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相应的生理特征区域相适应的形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选定区域为多个不连续的区域。

所述待护理区域包括但不限于面部、颈部或腹部。

所述外敷膜包括但不限于面膜、颈部皱纹膜或妊娠膜。

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3d打印外敷膜组件,可由上述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制备,所述外敷膜组件包括三维模具和三维基底层。

所述三维模具为基于3d打印形成的三维模具,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三维形状一致的形状。

所述三维基底层为基于3d打印形成在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的三维基底层,所述三维基底层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三维形状一致的形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维基底层位于所述三维模具的外表面上,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维基底层位于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上。

所述三维基底层上具有与所述待护理区域的肤质信息相适应的一种或多种基础护理成分。

所述三维基底层的选定区域具有与所述待护理区域的生理信息相适应的个性化护理成分。

所述选定区域为一个或多个。每个选定区域具有与待护理区域的相应的生理特征区域相适应的形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选定区域为多个不连续的区域。

所述待护理区域包括但不限于面部、颈部或腹部。

所述外敷膜包括但不限于面膜、颈部皱纹膜或妊娠膜。

本发明实施例的3d打印外敷膜组件作为一个整体产品提供给用户,能够较长时间内保持外敷膜的结构不变形,更好地贴合用户的护理区域,给用户带来更佳体验。

实施例3外敷膜3d打印装置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外敷膜3d打印装置,其能够实施上述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以制备上述3d打印外敷膜或3d打印外敷膜组件,所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包括安装座1、x轴运动系统2、y轴运动系统3、一个或多个z轴运动系统4、机架5、滑动安装座6、成型单元安装部7和一个或多个施加打印材料的成型单元8;x轴运动系统2包括x轴驱动装置、第一x轴导向机构21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22;第一x轴导向机构21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22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的两端;所述机架5的第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x轴导向机构21上,机架5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在第二x轴导向机构22上,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5沿第一x轴导向机构21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22运动;y轴运动系统3包括y轴驱动装置和y轴导向机构31;y轴导向机构31设置于所述机架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滑动安装座6滑动连接在y轴导向机构31上,y轴驱动装置驱动滑动安装座6沿y轴导向机构31运动;z轴运动系统4包括z轴驱动装置和z轴导向机构41;z轴导向机构41设置在滑动安装座6上,成型单元安装部7滑动连接在z轴导向机构41上,成型单元8设置于成型单元安装部7上,z轴驱动装置驱动成型单元安装部7沿z轴导向机构41运动。

具体的,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外敷膜3d打印装置包括安装座1、x轴运动系统2、y轴运动系统3、一个或多个z轴运动系统4、机架5、滑动安装座6、成型单元安装部7、一个或多个成型单元8和控制器m;x轴运动系统2用于使成型单元8沿x轴方向运动,y轴运动系统3用于使成型单元8沿y轴方向运动,z轴运动系统4用于使成型单元8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彼此垂直。

安装座1,例如呈平板状结构,用于承载所述3d打印装置的各部件。

<x轴运动系统>

x轴运动系统2包括x轴驱动装置20、第一x轴导向机构21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22;第一x轴导向机构21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22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的两端;所述机架5的第一端5a滑动连接在第一x轴导向机构21上,机架5的第二端5b滑动连接在第二x轴导向机构22上,x轴驱动装置20驱动机架5沿第一x轴导向机构21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22往复运动。

x轴运动系统第一实施方式

所述机架5呈龙门架状,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支撑部51、第二支撑部52和横梁53,第一支撑部51平行于第二支撑部52,第一支撑部51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于横梁53的一端,第二支撑部52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于横梁53的另一端,呈ㄇ形或h形龙门架形状。

x轴运动系统2包括x轴驱动装置20、第一x轴导向机构21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22;第一x轴导向机构21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22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的两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x轴导向机构21直接设置在安装座1的第一端,第二x轴导向机构22直接设置在安装座1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x轴导向机构通过第一基座(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安装座的第一端,第二x轴导向机构通过第二基座(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安装座的第二端。

机架5的第一端5a通过其第一支撑部51滑动连接在第一x轴导向机构21上,机架5的第二端5b通过其第二支撑部52滑动连接在第二x轴导向机构22上,x轴驱动装置20驱动机架5沿第一x轴导向机构21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在x轴方向上往复运动。

所述x轴驱动装置为一个或两个,当x轴驱动装置为两个时,所述x轴驱动装置包括第一x轴驱动装置和第二x轴驱动装置,第一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5的第一端,第二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的第二端,由此,第一x轴驱动装置和第二x轴驱动装置共同驱动机架5沿第一x轴导向机构21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22往复运动。

x轴运动系统第二实施方式

所述机架为直条形横梁(图中未示出)。

x轴运动系统包括x轴驱动装置、第一x轴导向机构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第一x轴导向机构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两端。

第一x轴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第二x轴导向机构设置在与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相对的安装座的第二端,或者,第一x轴导向机构通过第一基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第二x轴导向机构通过第二基座设置在与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相对的安装座的第二端。

机架的第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x轴导向机构上,机架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在第二x轴导向机构上,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沿第一x轴导向机构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在x轴方向上往复运动。

所述x轴驱动装置为一个或两个,当x轴驱动装置为两个时,所述x轴驱动装置包括第一x轴驱动装置和第二x轴驱动装置,第一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的第一端,第二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的第二端,由此,第一x轴驱动装置和第二x轴驱动装置共同驱动机架沿第一x轴导向机构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往复运动。

<y轴运动系统>

y轴运动系统3包括y轴驱动装置30和y轴导向机构31;所述y轴导向机构31设置于所述机架5的第一端5a和第二端5b之间。当机架5呈龙门架形状时,y轴导向机构例如设置于机架5的横梁53上。当机架5为直条形横梁时,y轴导向机构31设置于该横梁上。滑动安装座6例如呈长条状,滑动安装座6滑动连接在y轴导向机构31上,y轴驱动装置30驱动滑动安装座6沿y轴导向机构31在y轴方向上往复运动。

<z轴运动系统>

z轴运动系统4包括z轴驱动装置40和z轴导向机构41;z轴导向机构41设置在滑动安装座6上,成型单元安装部7滑动连接在z轴导向机构41上,z轴驱动装置40驱动成型单元安装部7沿z轴导向机构41在z轴方向上往复运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滑动安装座6上设置一个z轴导向机构41。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滑动安装座6上设置多个z轴导向机构。

进一步,每个z轴导向机构41上滑动连接有一个或多个成型单元安装部7。

通过设置上述机架5,能够设置长度较长的y轴导向机构,从而在y轴导向机构上安装多个滑动安装座6,多个滑动安装座6上可设置多个成型单元安装部7,由此可以设置更多的成型单元8,在一次打印操作中大大增加了成型单元8的可选择性,有利于个性化外敷膜的高效打印。

通过上述装置,成型单元8能够沿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往复运动。

<成型单元>

成型单元8,用于在3d打印过程中施加打印材料。

成型单元8设置在成型单元安装部7上。优选的,所述成型单元8可拆卸地设置在成型单元安装部7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成型单元8,大大增加了个性化外敷膜护理成分的选择范围。

优选的,所述成型单元8的数量大于等于滑动安装座6的数量。所述成型单元8的数量例如为1-20个。

所述成型单元8优选为熔融挤出成型单元、微滴喷射成型单元、静电纺丝成型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成型单元8为一个时,为熔融挤出成型单元或微滴喷射成型单元或静电纺丝成型单元;当成型单元8为多个时,为熔融挤出成型单元或微滴喷射成型单元或静电纺丝成型单元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

所述熔融挤出成型单元能够加热融化后的打印材料挤出,随后打印材料固化成型,适于打印三维模具。

参照图2a、图2b、图2c,所述熔融挤出成型单元包括气动挤出式成型单元、活塞挤出式成型单元、螺杆挤出式成型单元。下面,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成型单元作出进一步示例性的说明。

参照图2a,所述气动挤出式成型单元100包括中空壳体101和喷嘴102,喷嘴102设置在中空壳体101的出料端。所述气动挤出式成型单元100还连接有气源(图中未示出),所述中空壳体101还连接有储料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打印材料在气源的作用下,经中空壳体101和喷嘴102流出,施加在目标位置。

参照图2b,所述活塞挤出式成型单元200包括致动器(图中未示出)、中空壳体201、活塞202和喷嘴203,活塞202滑动密封在中空壳体201内,喷嘴203设置在中空壳体201的出料端。所述活塞挤出式成型单元200还连接有储料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致动器用于提供推拉活塞202的动力,所述打印材料在致动器带动的活塞202的作用下,自中空壳体201和喷嘴203流出,施加在目标位置。

参照图2c,所述螺杆挤出式成型单元300包括致动器(图中未示出)、中空壳体301、螺杆302和喷嘴303,螺杆302与中空壳体301的内壁螺接,喷嘴303设置在中空壳体301的出料端。所述螺杆挤出式成型单元300还连接有储料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致动器用于提供螺杆302往复运动的动力,所述打印材料在致动器带动的螺杆302的作用下,自中空壳体301和喷嘴303流出,施加在目标位置。

所述微滴喷射成型单元能够利用液体材料的惯性,使微滴喷射单成型单元的液体打印材料逐滴喷出,适于打印基础护理成分及个性化护理成分。示例性的,参照图3,所述微滴喷射成型单元400包括致动器、中空壳体401、喷嘴402和加热器403,喷嘴402设置在中空墙体401的出料端。所述微滴喷射成型单元还连接有储料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致动器用于提供喷射动力,所述加热器用于使打印材料快速喷出,所述打印材料在致动器的作用下,自中空壳体401和喷嘴403喷出,施加在目标位置。

所述静电纺丝成型单元能够将打印材料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可以将溶液纺成纤维细丝,适于打印基底层。参照图4,所述静电纺丝成型单元500包括中空壳体501、喷嘴502、电极(图中未示出),所述喷嘴502设置在中空壳体501的出料端。所述静电纺丝成型单元500还连接有储料装置和电源(图中未示出),所述打印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3d打印装置有序打印纤维,形成预设形状、构造的目标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具体成型单元的描述是为了进一步充分说明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作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的成型单元的具体限制,本发明的成型单元并不仅限定于上述具体组成和结构的成型单元。

<承载台>

优选的,所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还包括用于承载外敷膜的承载台9和承载台运动系统10。

所述承载台9呈平板状结构。所述承载台运动系统10包括承载台驱动装置11和承载台导向机构。所述承载台导向机构可以为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12,或者为承载台y轴导向机构(图中未示出),或者,为x轴导向机构及y轴导向机构。

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12和/或承载台y轴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位于所述机架下方。当承载台运动系统10包括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时,承载台驱动装置11能够驱动承载台9沿x轴导向机构12在x轴方向上往复运动;当承载台运动系统包括承载台y轴导向机构时,承载台驱动装置11能够驱动承载台9沿y轴导向机构在y轴方向上往复运动;当承载台运动系统包括x轴导向机构和y轴导向机构时,承载台驱动装置11既能够驱动承载台9在相应平面上运动,即在xy平面上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承载台运动的x轴方向、y轴方向与成型单元运动的x轴方向、y轴方向一致。

通过设置承载台,并使承载台在x轴方向或y轴方向上往复运动,或者使承载台既能够在x轴方向上往复运动,又能够在y轴方向上往复运动,扩大了成型单元8的相对运动范围,有利于在外敷膜基底层上的不同区域施加打印材料,特别是具有多个滑动安装座6时,滑动安装座6的运动可能受到其他滑动安装座6的干扰,这种情况在待护理区域的多个不连续的生理特征区域打印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成分时极有可能出现,通过设置可在x轴方向和/或y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承载台,能够解决因滑动安装座6之间的相互干扰导致的运动范围受限问题。

优选的,所述承载台9为导热承载台,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承载台9的温度的制冷装置91和/或加热装置92。承载台9用于承载三维模具和/或外敷膜,通过调节承载台9的温度,能够对承载于承载台上的外敷膜进行温度控制,从而提高作为打印材料的护理成分的稳定性,避免护理成分失效、扩散。

优选的,各驱动装置均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所述控制器m用于控制成型单元8在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的运动、承载台9的运动、承载台9的温度以及3d打印过程等。

外敷膜3d打印过程涉及三维模具的打印、基底层的打印以及护理成分的打印,各部分的打印材料性质差异大较大,特别是护理成分种类较多,导致外敷膜打印困难。本实施例的外敷膜3d打印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机架、承载台,使得该3d打印装置能够设置多个不同类型的成型单元,并且每个成型单元在x、y、z方向上均具有较大的运动范围,能够满足个性化外敷膜3d打印的需求,并且,利用一台打印装置即可实现不同类型的个性化外敷膜的制备,便捷高效,运行稳定,精度高。

下面以3d打印面膜为例,对本发明的方法及打印装置的使用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3d打印面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面部特征信息

使用三维扫描仪对用户面部进行扫描,获取面部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面部的几何信息、肤质信息和生理信息。

s101:提供三维基底层

s1011:基于用户面部的几何信息,以3d打印方式形成三维模具,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具有与用户面部的三维形状一致的形状;

s1012:采用上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驱动成型单元按照预设打印路径运动,并向所述三维模具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打印基底层材料,形成三维基底层,所述三维基底层具有与用户面部的三维形状一致的形状,使用时,能够贴合用户的面部。

s102:打印基础护理成分

基于用户面部的肤质信息,采用上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驱动成型单元按照预设打印路径运动,在基底层上打印一种或多种基础护理成分。利用本实施例的3d打印装置在三维基底层上打印基础护理成分。通过控制器控制x轴运动系统、y轴运动系统和z轴运动系统运动,使成型单元在打印路径上运动,并控制成型单元精确地定量向三维基底层上施加基础护理成分。例如,用户面部t区为油性皮肤,其余区域为中性皮肤,则利用成型单元在与面部t区对应的基底层部分施加适合油性皮肤的基础护理成分,而在与面部t区以外的区域对应的基底层部分施加适合中性皮肤的基础护理成分。

s103:打印个性化护理成分

基于用户面部的生理信息,采用上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驱动成型单元按照预设打印路径运动,在含有基础护理成分的基底层上的一个或多个选定区域施加一种或多种个性化护理成分。例如,用户面部的额头存在皱纹,脸部一个区域存在暗斑,利用本实施例的3d打印装置,根据皱纹区域、暗斑区域的形状、大小,使两个成型单元先后在两个区域上按照预设的打印路径运动(在运动范围不相冲突时,也可以同时进行打印),分别在两皱纹区域和暗斑区域施加相应的祛皱纹成分和祛斑成分。

由此,利用本实施例的3d外敷膜打印装置能够打印贴合用户面部、并满足用户个性化护理需求的三维面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1的3d打印外敷膜的方法采用本实施例的外敷膜3d打印装置进行打印,所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包括安装座、x轴运动系统、y轴运动系统、一个或多个z轴运动系统、机架、滑动安装座、成型单元安装部和一个或多个用于施加打印材料的成型单元;x轴运动系统包括x轴驱动装置、第一x轴导向机构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第一x轴导向机构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两端;所述机架的第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x轴导向机构上,机架的第二端滑动连接在第二x轴导向机构上,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沿第一x轴导向机构和第二x轴导向机构运动;y轴运动系统包括y轴驱动装置和y轴导向机构;y轴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滑动安装座滑动连接在y轴导向机构上,y轴驱动装置驱动滑动安装座沿y轴导向机构运动;z轴运动系统包括z轴驱动装置和z轴导向机构;z轴导向机构设置在滑动安装座上,成型单元安装部滑动连接在z轴导向机构上,成型单元设置于成型单元安装部上,z轴驱动装置驱动成型单元安装部沿z轴导向机构运动。

进一步,所述机架呈龙门架形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横梁,第一支撑部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横梁的第一端,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横梁的第二端,机架的第一端经其第一支撑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x轴导向机构上,机架的第二端经其第二支撑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x轴导向机构上。

进一步,所述机架为直条形横杆。

进一步,第一x轴导向机构直接设置在安装座的第一端,第二x轴导向机构直接设置在安装座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或者,

第一x轴导向机构通过第一基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第二x轴导向机构通过第二基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进一步,所述x轴驱动装置包括第一x轴驱动装置和第二x轴驱动装置,第一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的第一端,第二x轴驱动装置驱动机架的第二端。

进一步,所述成型单元可拆卸地设置在成型单元安装部上。

进一步,所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还包括承载台和承载台运动系统,所述承载台运动系统包括承载台驱动装置和承载台导向机构,所述承载台导向机构可以是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承载台y轴导向机构、或者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及y轴导向机构;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和/或承载台y轴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当承载台运动系统包括x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时,承载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承载台沿x轴方向运动,当承载台运动系统包括y轴导向机构时,承载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承载台沿y轴方向运动,当承载台运动系统包括承载台x轴导向机构和y轴导向机构时,承载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承载台在相应平面上运动。

进一步,所述承载台为导热承载台,所述外敷膜3d打印装置还包括调节承载台温度的制冷装置和/或加热装置。

进一步,当所述成型单元为一个时,所述成型单元为熔融挤出成型单元或微滴喷射成型单元或静电纺丝成型单元;当所述成型单元为多个时,所述成型单元为熔融挤出成型单元或微滴喷射成型单元或静电纺丝成型单元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