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或/和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1819发布日期:2019-08-20 20:23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或/和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一般为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目前,现有的痛风标准治法为:①急性期,服用秋水仙碱片;②缓解期,抑制尿酸生成和尿酸排泄,服用药物:别嘌醇,苯溴马隆。该方案来自于现在医疗系统的痛风医疗标准方案,患者必须定期复查,按患者的当请具体情况调整药物,控制尿酸,终身服药。

现有医疗系统治疗痛风在急性期以秋水仙碱控制症状,存在以下副作用:①潜在的致癌物;②肠胃反应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③长期服用少数人可引起血液中白细胞减少,再生性障碍贫血、脱发、肌肉痛;④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骨髓功能下降,可引起生育缺损。缓解期服用别嘌醇,用于抑制尿酸生成,长期服用的副作用是:①可能引起皮疹、荨麻疹;②骨髓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③中毒性肝炎,即肝损害;④血管及眼睛受损;⑤黄嘌呤结石。缓解期服用苯溴马隆,用于排泄尿酸,其副作用是①中、重度肾功能损害;②易形成肾结石;③肝功能异常。

大麻(cannabissatival.)是一种古老的具有药用开发价值的栽种植物,大麻二酚(cannabidiol,简称cbd)是从大麻中提取出的单体,是fda批准的第一个大麻类药物,cbd是大麻中的非成瘾性成分,具有抗痉挛、抗焦虑、抗炎、抗氧化、抗风湿、抗肿瘤等药理作用。fda已经批准大麻二酚用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和dravet综合征。

青蒿素从菊科植物黄花蒿(atemisiaannual.)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含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是who认定的全球控制疟疾流行的有效药物。在青蒿素基础上经化学改造又衍生出几种常用药物,如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琥酯。这些青蒿素衍生物不仅具有高效抗疟,低毒,起效迅速等优点,还在抗肿瘤,免疫抑制如红斑狼疮,抗寄生虫,抗炎等方面取得了较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或/和高尿酸血症痛风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痛风或/和高尿酸血症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成分工业大麻花叶提取物、青蒿素系列化合物、辅料。

其中,工业大麻花叶提取物与青蒿素系列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99~99:1。

其中,工业大麻花叶提取物与青蒿素系列化合物摩尔比为1:5~5:1。

其中,所述工业大麻花叶提取物中大麻二酚含量大于50%。

其中,所述青蒿素系列化合物包括青蒿素、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蒿乙醚或其可药用盐、水合物。

其中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在同一种制剂单元中,或者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分别在不同的制剂单元中。

其中所述制剂剂型包括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

其中所述口服制剂选自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丸剂、口服液体制剂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注射制剂为注射液或粉针剂。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充分发挥了两种有效成分的优势,有助于推动工业大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的治疗与缓解痛风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的注射剂,操作如下:称取工业大麻花叶提取物500mg、青蒿琥酯450mg,加注射用水200ml,以8%的naoh溶液调节ph值使其溶解;加入氯化钠3g,加0.2%的活性炭煮沸15分钟,过滤,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000ml;药液用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灌装5瓶,轧盖,于110℃热压灭菌40分钟,即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的注射剂的片剂,操作如下:称取工业大麻花叶提取物100g、青蒿素系130g、淀粉385g、硬脂酸镁15g,混匀,制粒,干燥,压片,每片重0.5g,即得本发明的片剂剂型。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充分发挥了两种有效成分的优势,有助于推动工业大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药效学研究

选取体重180~220g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模型组(25只),一组空白组(5只)。取250mg尿酸钠结晶加0.9%氯化钠注射溶液45ml,再加5ml吐温80,加热搅拌,配制成50ml尿酸钠注射悬液。模型组大鼠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仰卧位固定,大鼠右踝关节外侧后方穿刺,向关节腔内注入0.2ml尿酸钠混悬液,诱导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空白组关节腔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造模当天模型建立成功后,将模型组分为大麻二酚药物处理组、蒿甲醚药物处理组、大麻二酚+蒿甲醚(用量比1:1)药物处理组(上述配方药物)、阳性对照组(非布司他处理组)和模型对照组,药物处理组按照40mg/kg/d,阳性对照组给予25mg/kg/d,模型组按照0.1ml/d生理盐水,开始给药,连续给药6天,第7天停止给药,早晨内毗取血,离心取血清,检测血清中肌酐、尿酸含量。用0.9%氯化钠注射液0.5ml冲洗,获得动物患膝的关节冲洗液,测定炎症因子含量。

(1)取血清,检测血清中肌酐、尿酸含量,由表1数据可知,药物处理组大鼠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肌酐、尿酸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大幅度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对高尿酸的症状有所缓解,且大麻二酚+蒿甲醚药物药物处理组效果最优。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1。

(2)取冲洗液,检测冲洗液il-1β、il-6、pge2含量,由表2数据可知,药物处理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关节冲洗液中炎症因子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大麻二酚+蒿甲醚药物药物处理组效果最优p<0.01,有效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症状。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1

药效学实验总结:大麻二酚+蒿甲醚药物处理组结果优于大麻二酚药物处理组、蒿甲醚药物处理组、阳性药物处理组,证明大麻二酚和蒿甲醚联用在治疗痛风或/和高尿酸血症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协同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