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7159发布日期:2019-08-24 09:3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夹持器。



背景技术:

血管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针对除脑血管、心脏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人体除了毛发、指甲、角膜等以外,血管遍布全身,因此,血管外科涵盖的范围很广。

血管外科医生在手术时,经常需要对患者的血管进行夹持,常规的做法需要辅助人员辅助医生用夹持装置夹持患者的血管,而手术台的操作空间有限,辅助人员会占用医生的操作空间不利于医生操作,而且不同患者的血管不同,常规的夹持装置不能判断对患者血管的夹持力,不能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夹持力,当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血管进行夹持时,有时会用力过大将血管损伤,没有设置对血管的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夹持器,有效的解决了常规血管外科用血管夹持装置不便操作,占用手术操作空间和夹持力度不可控易损伤血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基座、夹持机构和单向气囊,夹持机构可在基座上转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架体,架体的后端固定有推动机构,架体的上端固定有腔体,腔体内设有可在腔体内滑动的密封塞,密封塞的右端与腔体之间连接有拉簧,架体的前端设有两个可在架体内左右滑动的钳杆,钳杆与推动机构之间设有可在架体内前后滑动的横杆,横杆上套装有两个可在横杆上左右滑动的套管,套管与钳杆一一对应,套管与钳杆和架体之间用连接杆铰接,横杆前后滑动形成两个钳杆相互夹紧和远离的结构;

所述每个钳杆的前端设有一个钳头,每个钳头上设有一个夹紧气囊,夹紧气囊、单向气囊和推动机构通过导管与腔体内部连通,单向气囊内的气体通过腔体作用于推动机构,两个钳杆相互夹紧形成夹紧气囊内收的结构,夹紧气囊内收促使密封塞在腔体内滑动直至密封塞将单向气囊在腔体上的连接处密封,夹紧气囊、腔体、推动机构和单向气囊相互配合形成夹持机构自动锁止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塞包括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单向气囊和推动机构在腔体上的连接处置于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之间;

所述腔体为透明结构,腔体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每个钳杆和钳头均为空腔结构,钳杆内的空腔与钳头内的空腔之间通过出液管连通,所述每个钳杆内设有一个可在钳杆内前后滑动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可在钳杆内滑动的第一活塞杆;

所述横杆的上端设有两个滑槽,滑槽与钳杆一一对应,每个滑槽内设有一个可在滑槽内左右滑动的滑块,滑块与对应的第一活塞杆固定连接,横杆向前滑动形成第一活塞杆推动第一活塞滑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紧气囊上开设有与出液管的端口相对应的出液通道。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空腔管,空腔管内设有可在空腔管内前后滑动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的前端固定有一个推拉杆,推拉杆的前端可前后滑动地贯穿空腔管的前端,推拉杆的前端与横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可在环形槽内滑动的弧形块,弧形块的上端设有可转动的圆杆,圆杆的上端铰接有可转动的条形杆,条形杆的上端与夹持机构的后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为空腔结构,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可转动的连接柱,连接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上开设有多个弧形孔,每个弧形孔内设有一个可在弧形孔内滑动的销杆,每个销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动杆,滑动杆的外端可滑动地贯穿基座且置于基座外部,转动盘转动形成滑动杆在基座上滑动的结构,所述滑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撑开板,滑动杆滑动,多个撑开板相互收紧和外扩形成撑开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下端连接有齿轮,所述支撑杆的空腔内设有可在支撑杆内滑动的齿条,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齿条的前端连接有第三活塞,所述齿条的后端与支撑杆的空腔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外周套装有环形块,所述支撑杆的上壁开设有可与环形块配合的限位槽,环形块可在限位槽内转动。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架,单向气囊固定在固定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夹紧气囊、腔体、推动机构和单向气囊相互配合形成夹持机构自动锁止的结构,避免夹持机构对患者的血管夹持力过大将血管夹伤。

2、腔体为透明结构,腔体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医务人员可通过观察密封塞所在的刻度判断对患者的血管夹持力。

3、每个钳杆和钳头均为空腔结构,钳杆内的空腔与钳头内的空腔之间通过出液管连通,在对患者需要夹持的血管部位进行夹持时,可同时对夹持部位进行药液喷洒,实现对血管的预先防护。

4、夹持机构可在基座上转动便于医务人员操作和调整夹持机构的位置。

5、多个撑开板相互收紧和外扩形成撑开结构,节省操作空间,便于医务人员手术和夹持血管。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钳杆、推动机构和腔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夹紧气囊、推动机构和腔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夹紧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钳杆和钳头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基座与弧形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转动盘与支撑杆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支撑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条形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1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图4和图5给出,本发明包括基座6、夹持机构1和单向气囊5,为了满足手术的需要,夹持机构1可在基座6上转动,所述夹持机构1包括架体10,架体10为夹持机构1的支撑体,架体10的后端固定有推动机构7,架体10的上端固定有腔体8,腔体8内设有可在腔体8内滑动的密封塞,密封塞的右端与腔体8之间连接有拉簧23,架体10的前端设有两个可在架体10内左右滑动的钳杆12,钳杆12与推动机构7之间设有可在架体10内前后滑动的横杆15,横杆15上套装有两个可在横杆15上左右滑动的套管11,套管11与钳杆12一一对应,套管11与钳杆12和架体10之间用连接杆9铰接,横杆15前后滑动形成两个钳杆12相互夹紧和远离的结构,推动机构7通过推拉横杆15实现两个钳杆12的夹紧和松开,需要说明的是,横杆15前后滑动的同时,套管11与架体10间铰接的连接杆9推动套管11在横杆15上滑动,套管11滑动的同时通过套管11与钳杆12间铰接的连接杆9使钳杆12左右滑动,钳杆12左右滑动即可实现对血管的夹持和解除夹持;

因为不同患者的血管和患者不同部位的血管粗细不同,所述每个钳杆12的前端设有一个钳头13,每个钳头13上设有一个夹紧气囊14,夹紧气囊14、单向气囊5和推动机构7通过导管3与腔体8内部连通,单向气囊5内的气体通过腔体8作用于推动机构7,两个钳杆12相互夹紧形成夹紧气囊14内收的结构,夹紧气囊14内收促使密封塞在腔体8内滑动直至密封塞将单向气囊5在腔体8上的连接处密封,夹紧气囊14、腔体8、推动机构7和单向气囊5相互配合形成夹持机构1自动锁止的结构,当需要夹紧血管时,挤压单向气囊5,气体进入推动机构7,推动机构7推动横杆15向前滑动,横杆15向前滑动的同时利用连接杆9和套管11带动两个钳杆12相互靠近,两个钳杆12靠近的同时,钳头13上的夹紧气囊14不断挤压夹紧血管,两个夹紧气囊14不断相互挤压的同时使腔体8内的压强增大,腔体8内的压强增大使密封塞不断向左滑动,直至密封塞滑动至单向气囊5在腔体8上的连接处,此时密封塞将单向气囊5与腔体8间连接的导管3封堵,此时,单向气囊5的气体无法继续通过腔体8作用于推动机构7,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塞在向左滑动时,不断拉动拉簧23,因此拉簧23的拉力不断增大,拉簧23的拉力加上外界气压的压力等于腔体8内气压的压力。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4给出,为了实现单向气囊5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腔体8进入推动机构7内,所述密封塞包括第一密封块22和第二密封块20,第一密封块22和第二密封块20之间通过固定杆21连接,单向气囊5和推动机构7在腔体8上的连接处置于第一密封块22和第二密封块20之间,当气体进入腔体8内后,由于第一密封块22和第二密封块20之间为密封结构,所以气体只能通过导管3进入推动机构7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密封块20的左端与外界大气连通;

因为不同患者的血管耐受力不同,所述腔体8为透明结构,腔体8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19,可通过观察密封塞所对应的刻度来判断夹紧气囊14对血管的夹紧力,便于医务人员应对不同的情况。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图6和图7给出,为了避免将血管夹伤,所述每个钳杆12和钳头13均为空腔结构,钳杆12内的空腔与钳头13内的空腔之间通过出液管29连通,出液管29的外端贯穿钳头13,所述每个钳杆12内设有一个可在钳杆12内前后滑动的第一活塞28,第一活塞28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可在钳杆12内滑动的第一活塞杆27;

为了在夹紧患者血管的同时避免患者血管被夹伤,所述横杆15的上端设有两个滑槽25,滑槽25与钳杆12一一对应,每个滑槽25内设有一个可在滑槽25内左右滑动的滑块26,滑块26与对应的第一活塞杆27固定连接,横杆15向前滑动形成第一活塞杆27推动第一活塞28滑动的结构,当第一活塞28向后滑动时,将钳杆12内抽入药液,在对患者血管夹紧的同时,横杆15向前滑动并通过第一活塞杆27推动第一活塞28向前滑动,此时药液在第一活塞28向前滑动时将钳杆12内的药液推出,药液通过钳头13喷洒到所要夹持的血管部位对血管进行夹紧前的药液防护。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6给出,为了实现药液从钳头13通过夹紧气囊14喷洒出来,所述夹紧气囊14上开设有与出液管29的端口相对应的出液通道24。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和图4给出,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所述推动机构7包括空腔管17,空腔管17内设有可在空腔管17内前后滑动的第二活塞16,第二活塞16的前端固定有一个推拉杆18,推拉杆18的前端可前后滑动地贯穿空腔管17的前端,推拉杆18的前端与横杆15固定连接。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8、图9和图10给出,为了实现对夹持机构1角度的调节,所述基座6上开设有环形槽32,环形槽32内设有可在环形槽32内滑动的弧形块43,需要说明的是,弧形块43与环形槽32之间摩擦力较大,弧形块43在环形槽32内不会随意滑动,弧形块43的上端设有可转动的圆杆42,圆杆42的上端铰接有可转动的条形杆41,条形杆41的上端与夹持机构1的后端铰接,通过圆杆42的转动可调节夹持机构1的方向,通过条形杆41可调节夹持机构1的角度。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8、图9和图10给出,为了便于医务人员夹持血管,所述基座6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杆35,支撑杆35为空腔结构,支撑杆35内的空腔通过导管3与单向气囊5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述的每个导管3上都设有一个开关,开关用来控制导管3的连通和封闭,开关为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做过多叙述,支撑杆35的上端设有可转动的连接柱34,连接柱3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30,转动盘30上开设有多个弧形孔33,每个弧形孔33内设有一个可在弧形孔33内滑动的销杆44,每个销杆4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动杆31,滑动杆31的外端可滑动地贯穿基座6且置于基座6外部,转动盘30转动形成滑动杆31在基座6上滑动的结构,所述滑动杆3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撑开板4,滑动杆31滑动,多个撑开板4相互收紧和外扩形成撑开结构,医务人员在手术时,常规的做法是需要辅助人员将患者的伤口牵拉开,这样不仅浪费人力导致效率低,而且占用手术台周围的操作空间,用撑开板4撑开的结构不仅利于医务人员手术操作,而且便于医务人员找到血管并对血管进行夹持。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9和图10给出,为了便于控制转动盘30的转动,所述连接柱34的下端连接有齿轮40,所述支撑杆35的空腔内设有可在支撑杆35内滑动的齿条37,齿条37与齿轮40相互啮合,齿条37的前端连接有第三活塞38,所述齿条37的后端与支撑杆35的空腔之间连接有弹簧36,单向气囊5通过气体作用于第三活塞38,第三活塞38通过带动齿条37带动齿轮40和连接柱34转动,连接柱34转动带动转动盘30转动,当需要复位时,将支撑杆35内的气体通过导管3上的开关放出,齿条37在弹簧36弹力的作用下实现复位,齿条37复位的同时带动转动盘30复位。

实施例九,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0给出,为了实现对连接柱34进行限位,所述连接柱34的外周套装有环形块39,所述支撑杆35的上壁开设有可与环形块39配合的限位槽,环形块39可在限位槽内转动。

实施例十,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所述基座6的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架2,单向气囊5固定在固定架2上,固定架2用来支撑基座6。

本发明使用时,先利用单向气囊5将气体注入支撑杆35内并作用于第三活塞38,第三活塞38通过带动齿条37带动齿轮40和连接柱34转动,连接柱34转动带动转动盘30转动,转动盘30通过滑动杆31带动撑开板4对伤口进行撑开,然后再利用夹持机构1对患者的血管进行夹持,在对患者的血管进行夹持时,可对要夹持的血管部位进行喷药,实现药液防护,另外夹持机构1可自动锁止,避免将患者的血管夹伤。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常规血管外科用血管夹持装置不便操作,占用手术操作空间和夹持力度不可控易损伤血管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