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港辅助穿刺膜及穿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98571发布日期:2019-09-03 22:21阅读:1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港辅助穿刺膜及穿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输液港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港辅助穿刺膜及穿刺方法。



背景技术:

输液港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输液港座和穿刺隔膜,其具有以下优点:感染风险低:因其操作简单,且为皮下埋植,从而降低了感染的风险。方便患者:无插入蝶翼针进洗浴及游泳,埋植于皮下不易被别人注意。减少穿刺血管的次数,保护血管,减少药物外渗的机会。维护简单,治疗间歇期4周维护一次即可。使用期限长,按穿刺隔膜能让19g的无损伤穿刺针穿刺1000次,按一个蝶翼针可连续使用7天来计算,输液港可使用19年。

一般来说,输液港的使用需配合使用无损伤针进行穿刺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穿刺过程中需要固定输液港底座,触诊定位穿刺隔膜,通常是用非主力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做成三角形,将输液港固定,确定此三指的中点,轻柔地从输液港中点处垂直插入穿刺隔膜,直达储液槽的底部,保证输液安全及通畅。但在临床使用中,由于患者使用输液港型号不同,置港部位及港座距皮肤厚度不同,置港后短时间内既使用输液港,囊袋伤口处容易渗血、渗液,患者疼痛明显等因素;另外由于护士操作手法及熟练程度不同,穿刺时不能很好的固定输液港,降低了输液港穿刺成功率。

现输液港穿刺针在穿刺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准确,经常发生穿刺针刺到输液港边缘,导致针尖变形毛糙,不能再次进行穿刺,浪费一根穿刺针,且拔出时由于针尖已不锋利,容易带到皮肤,引起病人疼痛。同时影响患者用药、增加穿刺次数和导管堵塞等问题,增加病人痛苦及医疗护理风险,另外还可能发生针刺伤,增加护理人员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港辅助穿刺膜及穿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输液港在穿刺时定位不准确增加病人痛苦及医疗护理风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输液港辅助穿刺膜,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与输液港座面积相同的贴膜本体,在所述贴膜本体中部开设有供穿刺的穿刺口,所述穿刺口面积小于输液港穿刺隔膜的面积;在所述穿刺口上覆盖设置有区域分隔板,所述区域分隔板将所述穿刺口分隔成若干局部穿刺区。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包括等角度设置的多块粘贴板,所述粘贴板一侧粘接在所述贴膜本体上,一侧位于穿刺口内侧,且每块粘贴板覆盖一个局部穿刺区。

进一步地,在所述粘贴板且贴合皮肤一侧设置有抗菌消毒层,在所述抗菌消毒层的两侧留设有粘接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贴膜本体靠近在输液港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层,在所述贴膜本体靠近粘接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与所述贴膜本体面积相同。

进一步地,在所述贴膜本体上设置有与身体纵轴平行的箭头指示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输液港辅助穿刺膜的穿刺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以下操作方法:

s1、取下贴膜本体上的防护层,局部消毒皮肤后,一手固定输液港座,另一手将贴膜本体转动至箭头指示标平行于身体纵轴方向,完整贴于港座上;

s2、将其中一块粘贴板翻起,进行穿刺;

s3、穿刺成功后,撕去整个输液港辅助穿刺膜。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对选择穿刺的粘贴板进行标记。

进一步地,该穿刺方法还包括步骤s4,建立用户手册,记录本次穿刺的区域,在下一次进行穿刺时,首先重复步骤s1,然后避开在步骤s2中的局部穿刺区,依次选择其他粘贴板进行翻起,之后进行穿刺,然后进行二次标记。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将多块粘贴板分别做标记,然后进行步骤s2,不同的穿刺在不同的局部穿刺区内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的贴膜本体,以及开设的穿刺口,在使用时将贴膜本体贴合在输液港所在的皮肤处,在外界可以观察到穿刺口,通过在穿刺口处进行穿刺,从而,可以很方便的找到穿刺隔膜,从而,很方便进行穿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穿刺的稳定性。其次,通过设置的分隔板可以将穿刺口分隔成不同的局部穿刺区,从而,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时,每次选择一处穿刺点进行穿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同一位置多次穿刺,延长输液港使用寿命,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穿刺痛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液港辅助穿刺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港辅助穿刺膜中突出穿刺口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港辅助穿刺膜中突出分隔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液港辅助穿刺膜中突出贴膜本体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贴膜本体;11、粘接层;12、防护层;13、箭头指示标;2、穿刺口;21、局部穿刺区;3、分隔板;31、粘贴板;311、粘接部;32、抗菌消毒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

一种输液港辅助穿刺膜,如图1所示,包括与输液港座面积相同的贴膜本体1,在贴膜本体1中部开设有供穿刺的穿刺口2,其中,穿刺口2面积小于输液港穿刺隔膜的面积;在使用时,首先将贴膜本体1贴合在与输液港座相匹配的皮肤上,此时,穿刺口2的位置与穿刺隔膜相对应,且穿刺口2的面积小于穿刺隔膜的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医护人员进行穿刺。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穿刺输液,为了避免多次穿刺出现在同一位置穿刺。在穿刺口2上覆盖设置有区域分隔板3,区域分隔板3将穿刺口2分隔成若干局部穿刺区21。

在贴膜本体1上设置有与身体纵轴平行的箭头指示标13,在每一次贴设贴膜本体1时,箭头指示标13指示方向相同,在下次进行穿刺时,可以选择避开上次穿刺区域,避免同区域重复穿刺。需要说明的是:当穿刺位置位于手臂上时,本申请中身体纵轴所指示的方向即为平行胳膊长度方向;当穿刺位置位于胸口位置时,身体纵轴所指示的方向为平行于人体躯干骨长度方向。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分隔板3包括等角度设置的多块粘贴板31,粘贴板31一侧粘接在贴膜本体1上,一侧位于穿刺口2内侧,且每块粘贴板31覆盖一个局部穿刺区21。从而,医护人员在进行穿刺时,每次只选择一个局部穿刺区21进行穿刺。在使用过程中既增加了穿刺成功率,同时也避免了在同一位置多次穿刺的问题。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在粘贴板31且贴合皮肤一侧设置有抗菌消毒层32,在抗菌消毒层32的两侧留设有粘接部311。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贴膜本体1靠近在输液港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层11,粘接层11用于与皮肤粘接固定。而在不使用时,为了使得粘接层11一侧保持清洁,在贴膜本体1靠近粘接层1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12,防护层12与贴膜本体1面积相同。通过设置的防护层12对粘接层11一侧进行保护,使得该贴膜本体1方便进行携带。

实施例二

一种基于输液港辅助穿刺膜的穿刺方法,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以下操作方法:

s1、取下贴膜本体上的防护层,局部消毒皮肤后,一手固定输液港座,另一手将贴膜本体转动至箭头指示标平行于身体纵轴方向,完整贴于港座上;

s2、将其中一块粘贴板翻起,进行穿刺;

s3、穿刺成功后,撕去整个输液港辅助穿刺膜。

在步骤s2中,对选择穿刺的粘贴板31进行标记。通过对其上的粘贴板31进行标记,从而,在下一次进行穿刺时,可以避免在该粘贴板31上再次进行穿刺。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一位置多次穿刺的现象,即保护了内部的穿刺隔膜,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穿刺痛苦。

该穿刺方法还包括步骤s4,建立用户手册,记录本次穿刺的区域,在下一次进行穿刺时,首先重复步骤s1,然后避开在步骤s2中的局部穿刺区,依次选择其他粘贴板进行翻起,之后进行穿刺,然后进行二次标记。

实施例三

一种基于输液港辅助穿刺膜的穿刺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步骤s1中,将多块粘贴板31分别做标记,然后进行步骤s2,不同的穿刺在不同的局部穿刺区21内进行。在穿刺之后,进行记录,实现每一块粘贴板31下侧的局部穿刺区21每次输液穿刺只进行一次。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