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9637发布日期:2019-08-09 23:4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听诊器。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在心内科离不开要给病人进行听诊,听诊器即是心内科必不可少的医疗仪器设备之一,听诊器也是内外妇儿医生最常用的诊断用具,听诊器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

现在的听诊器存在以下问题:

(1)听诊器的听音部分包裹了一层很薄的橡胶,医生在使用听诊器对病人进行听诊时,隔音效果比较差,同时长时间使用听诊器对病人进行听诊,对磨损医生的耳部,导致医生的耳部比较痛,给医生带来不适;

(2)现在的听诊器上弹簧钢片都是固定在听诊器的传音管上的,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弹簧钢片的弹性性能下降,弹簧钢片的弹性性能下降,导致听诊器的听音部无法卡在医生的耳部,影响医生对听诊器的使用;

(3)现在的听诊器不能调节温度,冬季的时候,听诊器的温度比较低,在贴在病人皮肤上进行听诊时,会给病人带来不适;

(4)医生在使用听诊器对病人进行听诊时,需要根据时间对病人的心率和胸部发出的声音进行记录,判断病人的身体是否存在病因,是否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检查,然后将听诊的效果手写到病例上,智能化程度比较低,需要耗费医生大量的时间,同时在听诊的过程中,由于听诊器的隔音效果比较差,会影响对病人病情的判断。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思想政治资料分类查询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心内科听诊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听诊器,包括两个传音管、呈y型设置的胶管和听诊头,两个所述传音管的一端分别与胶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传音管通过一个弹簧钢片连接,所述传音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硅胶套,所述听诊头上设有凹槽,所述胶管远离传音管的一端与听诊头固定连接,所述听诊头上设有与胶管对应的传音孔,所述凹槽与传音孔相通,所述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智能机构,所述听诊头上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听诊头的底部安装有膜片。

优选地,两个所述传音管的外侧壁均固定套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通过固定螺丝与弹簧钢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智能机构包括测心率模块、发射模块、声音收集模块和温控模块,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测心率模块、发射模块、声音收集模块和温控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听诊头上设有与蓄电池对应的充电孔。

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安装在听诊头上的加热圈,所述听诊头上设有与加热圈对应的安装腔,所述加热圈分别与温控模块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心率模块为反射式测心率模块。

优选地,所述膜片与凹槽的内顶部匹配设置,且所述膜片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传音管的听音部分安装硅胶套,便于提高听诊器听音部分的隔音效果,同时可以根据医生的实际需要更换大小不同的硅胶套,提高了医生使用听诊器的舒适性;

2、弹簧钢片的两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听诊器的传音管上,便于更换弹性性能下降的弹簧钢片,避免影响听诊器的使用;

3、安装在听诊头内部的温控模块可以控制加热圈对听诊头进行加热,避免听诊头的温度比较低,给病人造成不适;

4、通过测心率模块和声音收集模块对病人的心率和胸部发出的声音进行收集,然后经过发射模块传输到医生的电脑上,便于减少医生的工作强度,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听诊器的隔音效果比较差影响医生对病人听诊的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内科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内科听诊器中蓄电池、智能机构、充电孔、胶管、加热圈和膜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内科听诊器中测心率模块、发射模块、声音收集模块、温控模块和蓄电池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内科听诊器中测心率模块、声音收集模块和发射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音管;2、固定圈;3、弹簧钢片;4、胶管;5、固定螺丝;6、听诊头;7、充电孔;8、硅胶套;9、智能机构;91、测心率模块;92、发射模块;93、声音收集模块;94、温控模块;10、膜片;11、连接管;12、加热圈;13、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6,一种心内科听诊器,包括两个传音管1、呈y型设置的胶管4和听诊头6,两个传音管1的一端分别与胶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传音管1通过一个弹簧钢片3连接,传音管1的一端通过连接管11连接有硅胶套8,需要说明的是,硅胶套8为双层硅胶套8,与耳机上的硅胶套8,硅胶套8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叙述,硅胶套8可以进行拆卸,且硅胶套8是转动套接在连接管11上的,连接管11上设有与硅胶套8对应的安装环形槽,便于医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硅胶套8的大小型号,提高医生使用听诊器对病人进行听诊的舒适性,同时硅胶套8具有很好的隔音性,避免外界的噪音对医生造成影响。

其中,两个传音管1的外侧壁均固定套接有固定圈2,固定圈2通过固定螺丝5与弹簧钢片3连接,便于拧掉两个固定螺丝5对应弹簧钢片3进行更换,避免弹性性能降低的弹簧钢片3对听诊器的使用造成影响。

其中,听诊头6上设有凹槽,胶管4远离传音管1的一端与听诊头6固定连接,听诊头6上设有与胶管4对应的传音孔,凹槽与传音孔相通,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3,听诊头6上设有与蓄电池13对应的充电孔7,需要说明的是,蓄电池13、蓄电池13与加热圈12的电性连接技术和蓄电池13与智能机构9的电性连接机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叙述,蓄电池13的作用是便于为加热圈12和智能机构9提供电能。

其中,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智能机构9,智能机构9包括测心率模块91、发射模块92、声音收集模块93和温控模块94,蓄电池13分别与测心率模块91、发射模块92、声音收集模块93和温控模块94电性连接,测心率模块91为反射式测心率模块91,需要说明的是,测心率模块91、发射模块92、声音收集模块93和温控模块94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叙述,测心率模块91利用的是反射式测心率模块91可以通过光线反射感应血液流动时血管体积的变化,从而测出心率,然后通过发射模块92传输到医生使用的电脑上,便于减少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医生听诊的效率,同时减少了医生听诊病人心率的误差,声音收集模块93可以收集病人胸部发出的声音,然后将收集的声音通过发射模块92传输到医生使用的电脑上,便于减少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医生听诊的效率,温控模块94的作用是控制加热圈12,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听诊头6的温度,避免听诊头6的温度过低,给病人的身体造成不适。

其中,听诊头6上设有加热机构,听诊头6的底部安装有膜片10,加热机构包括安装在听诊头6上的加热圈12,听诊头6上设有与加热圈12对应的安装腔,加热圈12分别与温控模块94和蓄电池13电性连接,膜片10与凹槽的内顶部匹配设置,且膜片10的材质为透明材质,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圈12、加热圈12的温度控制技术和加热圈12的供电技术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叙述,目的是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听诊头6的温度,避免听诊头6的温度过低,给病人的身体造成不适,膜片10的材质为透明材质,目的是便于测心率模块91发出的光穿透膜片10,对病人的心率进行测试。

本发明中,当医生使用听诊器对病人进行听诊时,温控模块94调节听诊头6的温度,避免听诊头6的温度过低,给病人的身体造成不适,将听诊器的听诊头6贴在病人的胸部位置,听诊头6内部的测心率模块91通过光线反射感应血液流动时血管体积的变化,从而测出心率,然后通过发射模块92传输到医生使用的电脑上,便于减少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医生听诊的效率,同时减少了医生听诊病人心率的误差,声音收集模块93可以收集病人胸部发出的声音,然后将收集的声音通过发射模块92传输到医生使用的电脑上,便于减少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医生听诊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