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1417发布日期:2019-08-20 20:2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脑卒中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有小栓子,脱落后导致动脉栓塞,即缺血性卒中,也可能由于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为出血性卒中。

而脑卒中对患者的神经影响较大,间接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因此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以往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肢体康复多采用人工引导训练,但人工训练需要投入大量的医护资源,同时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力,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针对于脑卒中患者手部肢体合理的训练装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以往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肢体康复多采用人工引导训练,但人工训练需要投入大量的医护资源,同时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包括外层分指手套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层分指手套内部的内层分指手套,所述外层分指手套和所述内层分指手套之间留有中空层,所述中空层靠近所述内层分指手套指套处设置有中空气囊,所述中空气囊包括一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的一侧设置有管件,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气囊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气囊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外层分指手套和所述内层分指手套之间还设置有软球。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气囊柱。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气囊球。

作为优选,所述管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气囊的第一气囊连接管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气囊的第二气囊连接管,所述第一气囊连接管和所述第二气囊连接管之间还安装有用于调节进气方向的进气调节件,所述进气调节件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调节件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置有一对滑轨,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外壁开设有一对与所述滑轨尺寸相适配的滑槽,所述转筒的一侧开设有进气接口,所述转筒的顶部开设有出气接口,所述固定环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环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所述前安装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后安装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后安装板的外壁安装有驱动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囊连接管包括一对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弯管,两个所述弯管之间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底部连通有上插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囊连接管包括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顶部连通有下插管。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分指手套的外壁设置有电器盒,所述电器盒包括盒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盒体顶部的操作面板,所述盒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一对微型气泵和汇气盒,每个所述微型气泵上分别设置有吸气接头和排气接口,其中一个所述微型气泵上的排气接口和另一个所述微型气泵上的吸气接头均通过软管和所述汇气盒相连通,所述汇气盒的一端安装有多个排气管,所述盒体的底部还开设有多个底孔。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上还安装有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内还安装有蓄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中,通过向第一气囊内充气,能够完成手指压紧训练,通过向第一气囊内抽气,能够完成手指放松训练,通过向第二气囊内充气,能够完成手指抬高训练,通过向第二气囊内充抽气,能够完成手指屈曲训练,能够针对于脑卒中患者手部肢体进行合理的训练,减少医护资源的投资,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2、该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中,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筒旋转,使得出气接口连接到不同的定位孔上,实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连接状态的切换,便于对手指进行不同类型的训练。

3、该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中,通过调节排气管上的电磁阀的工作,实现排气管相通状态的调节,进而实现单指和多指训练的切换。

4、该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中,通过在外层分指手套和内层分指手套之间的掌心位置设置硅胶材质的软球,便于握持软球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中空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管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进气调节件结构拆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气囊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气囊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电器盒结构拆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驱动电机控制局部电路图之一;

图11为本发明的驱动电机控制局部电路图之二;

图12为本发明的电磁阀控制电路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电磁阀开关控制电路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磁阀的驱动电路图。

图中:1、外层分指手套;11、腕带;2、内层分指手套;3、中空层;4、软球;5、中空气囊;51、第一气囊;511、第一凹槽;512、气囊柱;513、第一进气口;52、第二气囊;521、第二凹槽;522、气囊球;523、第二进气口;53、管件;531、第一气囊连接管;5311、第一连接管;5312、弯管;5313、分流管;5314、上插管;532、第二气囊连接管;5321、第二连接管;5322、下插管;533、进气调节件;5331、固定环;5332、滑轨;5333、转筒;5334、滑槽;5335、进气接口;5336、出气接口;5337、定位孔;5338、前安装板;5339、第一通孔;53310、后安装板;53311、第二通孔;53312、驱动电机;534、进气管;6、电器盒;61、盒体;62、操作面板;63、微型气泵;64、汇气盒;65、蓄电池;66、吸气接头;67、排气接口;68、排气管;69、电磁阀;610、底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外层分指手套1以及设置在外层分指手套1内部的内层分指手套2,外层分指手套1和内层分指手套2之间留有中空层3,中空层3靠近内层分指手套2指套处设置有中空气囊5,中空气囊5包括一对第一气囊51和第二气囊52,第一气囊51和第二气囊52的一侧设置有管件53,第一气囊5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511,第一气囊5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513,第二气囊5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521,第二气囊5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523,外层分指手套1和内层分指手套2之间还设置有软球4。

本实施例中,外层分指手套1和内层分指手套2均呈手掌形状,同时外层分指手套1和内层分指手套2均为中空结构,便于将手掌套入,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且手指可从外层分指手套1和内层分指手套2的前端露出,便于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其中,外层分指手套1和内层分指手套2选用透气性面料,本实施例的外层分指手套1和内层分指手套2优选为天丝绒面料,其材质环保亲肤,透气性能强,且可纺性高,整体佩戴舒适。

进一步的,第一气囊51和第二气囊52均呈圆柱形状,同时第一气囊51设置在中空层3靠近内层分指手套2指套处的两侧,便于通过第一气囊51的充气实现手指的压紧,通过第一气囊51的放气实现手指的放松。

具体的,第二气囊52设置在中空层3靠近内层分指手套2指套处的底部,便于通过第二气囊52的充气实现手指的抬高,通过第二气囊52的放气实现手指的屈曲。

此外,第一凹槽51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气囊柱512,便于将手指两侧卡入第一凹槽511内,同时通过多个气囊柱512,增加手指挤压效果。

除此之外,第二凹槽52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气囊球522,便于将手指底部卡入第二凹槽521内,同时通过多个气囊球522,增加手指屈曲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腕带11采用弹性布材质制成,便于将腕带11套在被测试者的手腕处,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软球4设置在外层分指手套1和内层分指手套2之间的掌心位置,便于握持软球4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软球4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其材质具有良好的韧性,便于软球4握持。

本实施例的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在对手指压紧和放松训练时,被训练者套入外层分指手套1内,将腕带11套在手掌的手腕部,此时,向第一进气口513充气,使得第一气囊51形变膨胀,两侧的第一气囊51向中间挤压,完成手指压紧训练,从第一进气口513抽出第一气囊51内部气体,第一气囊51缩小,并带动手指张开,完成手指放松训练;

本实施例的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在对手指抬高和屈曲训练时,向第二进气口523充气,使得第二气囊52形变膨胀,第二气囊52向上挤压,完成手指抬高训练,从第二进气口523抽出第二气囊52内部气体,第一气囊52缩小,并带动手指下降自然弯曲,完成手指屈曲训练。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为了便于调节第一气囊51和第二气囊52进气通道,本发明还设置有管件53,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5-图8所示,管件53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气囊51的第一气囊连接管531和用于连接第二气囊52的第二气囊连接管532,第一气囊连接管531和第二气囊连接管532之间还安装有用于调节进气方向的进气调节件533,进气调节件533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534,进气调节件533包括固定环5331,固定环5331的内壁设置有一对滑轨5332,固定环5331的内部安装有转筒5333,转筒5333外壁开设有一对与滑轨5332尺寸相适配的滑槽5334,转筒5333的一侧开设有进气接口5335,转筒5333的顶部开设有出气接口5336,固定环533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孔5337,固定环533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安装板5338和后安装板53310,前安装板5338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5339,后安装板53310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53311,后安装板53310的外壁安装有驱动电机53312。

本实施例中,滑轨5332焊接在固定环5331的内壁上,同时滑轨5332和滑槽5334尺寸相适配,使得转筒5333通过滑槽5334在滑轨5332内转动,实现转筒5333在固定环5331内旋转。

进一步的,转筒5333为内部中空结构,同时进气接口5335和转筒5333内部相连通,出气接口5336和转筒5333内部相连通。

其中,进气管534依次穿过第一通孔5339和进气接口5335进入转筒5333内部,且进气管534和第一通孔5339转动连接,便于通过进气管534实现转筒5333的相连通。

其中,出气接口5336和定位孔5337的尺寸相适配,便于出气接口5336定位在定位孔5337内。

具体的,驱动电机53312的输出轴穿过第二通孔53311焊接在转筒5333外壁,便于通过驱动电机53312带动转筒5333旋转,进而改变出气接口5336的位置。

此外,第一气囊连接管531包括一对第一连接管5311,第一连接管5311的一端安装有弯管5312,两个弯管5312之间安装有分流管5313,分流管5313的底部连通有上插管5314,第一连接管5311、弯管5312、分流管5313以及上插管5314均为相连通状态,且第一连接管5311和第一进气口513相连通,上插管5314插接配合在位于转筒53333顶部的定位孔5337内,便于通过第一气囊连接管531实现第一气囊51和转筒5333的连通。

除此之外,第二气囊连接管532包括第二连接管5321,第二连接管5321的顶部连通有下插管5322,第二连接管5321和下插管5322相连通,且第一连接管5321和第二进气口523相连通,下插管5321插接配合在位于转筒53333底部的定位孔5337内,便于通过第二气囊连接管532实现第二气囊52和转筒5333的连通。

本实施例的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在对第一气囊51进行连通时,将驱动电机53312接通电源,使其工作,通过驱动电机53312带动转筒5333旋转,将转筒5333的出气接口5336旋转至固定环5331顶部的定位孔5337一侧,此时出气接口5336和固定环5331顶部的定位孔5337相通,进气管534通过进气接口5335和转筒5333相连通,而转筒5333依次通过出气接口5336、插管5314、分流管5313、弯管5312和第一连接管5311和第一气囊51相通,完成第一气囊51的连通。

本实施例的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在对第一气囊52进行连通时,将驱动电机53312接通电源,使其工作,通过驱动电机53312带动转筒5333旋转,将转筒5333的出气接口5336旋转至固定环5331底部的定位孔5337一侧,此时出气接口5336和固定环5331底部的定位孔5337相通,进气管534通过进气接口5335和转筒5333相连通,而转筒5333依次通过下插管5322和第二连接管5321和第二气囊52相连通,完成第而气囊52的连通。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为了便于实现单指和多指的训练方式,本发明还设置有电器盒6,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9所示,外层分指手套1的外壁设置有电器盒6,电器盒6包括盒体61以及安装在盒体61顶部的操作面板62,盒体6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微型气泵63和汇气盒64,微型气泵63上分别设置有吸气接头66和排气接口67,排气接口67通过软管和汇气盒64相连通,汇气盒64的一端安装有多个排气管68,盒体61的底部还开设有多个底孔610。

本实施例中,汇气盒64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便于气体汇集在汇气盒64内,再通过汇气盒64排入不同的排气管68中。

进一步的,微型气泵63可选用成都气海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fml100.8的微型气泵,其配套电路和电器元件也可由该厂家提供,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的,排气管68上还安装有电磁阀69,通过电磁阀69控制排气管68的通道,便于实现多指训练和单指训练的切换。

值得说明的是,盒体61内还安装有蓄电池65,蓄电池65的尺寸小巧,能够放置在盒体61内,同时蓄电池65用于为微型气泵63、电磁阀69、操作面板62供电,优选的,蓄电池65可选用深圳市炜业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6v2ah的微型锂电池。

本实施例的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在进行多指训练时,将电磁阀69接通电源,使其工作,将多个排气管68上的电磁阀69均打开,此时多个排气管68的内部能够传输气体,再将微型气泵63接通电源,通过微型气泵63的吸气接头66抽取排气管68内的气体,通过微型气泵63的排气接头67向排气管68内的进行充气,实现多指训练;

本实施例的脑卒中患者分指训练装置在进行单指训练时,将需要训练手指一侧连接的排气管68上的电磁阀69打开,其余电磁阀69均为关闭状态,此时,只有需要训练手指连接的排气管68为相通状态,便于控制单指训练。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为了便于对驱动电机53312和电磁阀69进行控制,本发明还对操作面板62进行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9所示,操作面板62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集成有单片机,单片机上刻设有驱动电机控制模块和电磁阀控制模块。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53312优选为步进电机,驱动电机控制模块的电路如图10和11所示,通过改变8713脉冲分配器的13脚-15脚三位通电的状况,即可控制驱动电机53312依选定的方向步进,图中,k1、k2、k3、k4按钮分别控制步进电机正转、反转、加速、减速,p0.4和p0.6接高电平,p0.7接低电平,p0.0输出步进脉冲,p0.1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向。

进一步的,驱动电机53312的控制程序如下:

进一步的,电磁阀驱动模块包括控制模块,电磁阀69控制电路如图12所示,选用大功率管tip122来控制电路的导通、截止,而且这里必须用大功率管,同时采用大功率二极管1n4007与电磁阀形成回流回路来消弱逆流电流的冲击。

具体的,电磁阀驱动模块包括开关模块,电磁阀69开关电路如图13所示,采用光电耦合器控制电路,光电耦合器随着输入端电流的增加,其内部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也会增强,紧随着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电流就会跟着增大,光电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受、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受而产生光电流,再进一步放大后输出,完成了电到光再到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为了保证本电路只需要小电流,故本实施例加了两个10k限流电阻,产生足以驱动或打开后面的三极管的电流即可,同时其中j1接口外接24v正电源给系统供电。

值得说明的是,电磁阀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模块,电磁阀69驱动电路如图14所示,由前级电路控制三极管开关,当三极管导通后,发光二级管亮,电磁阀69开关打开,1k电位器的作用是调试电路,因具体的电磁阀69驱动电压有一定的浮动值,不同规格的电磁阀69精度不同,一旦调试好了,完全可以用定阻代替,便可以实现电磁阀69开关打开与led灯亮同步进行,这里的二极管1n4007的作用是与电磁阀69形成回流回路来消弱逆流电流的冲击,其中j2接口接电磁阀6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