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漏防护型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7668发布日期:2019-09-17 23:5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侧漏防护型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侧漏防护型卫生巾。



背景技术:

卫生巾,也称卫生棉,是一种具有吸收力的物质,主要的材质为棉状纸浆和高分子吸收体,用来吸收女性月经来潮时的经血。目前,市场上的卫生巾产品种类繁多,如夜用的加长型卫生巾,轻薄型日用卫生巾等。然而,这些卫生巾通常是长度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宽度在使用限制下较短,因此,女性在月经期间,侧卧或者运动时,容易出现经血侧漏的情况,弄脏衣物的同时带来不必要的尴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侧漏防护型卫生巾,以解决卫生巾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侧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侧漏防护型卫生巾,包括卫生巾本体,所述卫生巾本体包括表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表层的中心处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外周设有若干环形槽,环形槽的形状与卫生巾本体的形状相似,条形槽与环形槽的底壁开设有若干槽孔;表层的左端、右端均设有防护带,所述防护带沿卫生巾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防护带包括吸收层和防水层,所述吸收层的内部埋有若干毛细软管,毛细软管远离吸收层的一端位于所述中间层内。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1、本基础方案中,在卫生巾本体的表层的中心处设置条形槽,经血将会先集中的条形槽内,并快速渗入中间层内,由中间层吸收,而条形槽的槽孔能够使得经血更快速地渗入中间层内,避免经血流向外侧,实现第一重防侧漏;若一次流出的经血量较多时,经血漫出条形槽,此时环形槽将会阻止经血继续向外侧流淌,实现第二重防侧漏;若仍有少量经血经过环形槽流向外侧,此时防护带能够实现第三重防侧漏:防护带中的吸收层能够吸收经血,而防护带中的防水层能够防止经血外流至底裤,将经血锁在吸收层内。

2、不仅如此,防水层将经血锁在吸收层内时,吸收层内的毛细软管将会吸收经血,即是说,吸收层内的经血将会被吸入毛细软管内,由毛细软管将经血转移至中间层,减少吸收层内的经血量,避免在吸收层受到挤压作用时经血渗出而导致侧漏。

可选地,所述卫生巾本体后端的中间层与底层之间设有夹层,夹层的开口朝后设置,夹层内设有可拉出的夹片,所述夹片包括夹片表层、夹片中间层和夹片底层。

首先,由于卫生巾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夹片,夹片与卫生巾本体的结构类似,因此,相当于本方案中的卫生巾本体的后端的厚度较普通卫生巾更厚,其后端的吸收力理论上是普通卫生巾的两倍,使用者平躺时,即使经血流至卫生巾的后端,也能被完全吸收,避免出现侧漏的现象。其次,由于夹片能够从夹层中拉出,因此,使用者能够在需要时将夹片拉出,并将夹片底层上的离型纸撕除露出背胶,粘贴在底裤上,相当于延长了卫生巾本体的长度,以便使用者能够放心平躺,同时,也避免了使用者更换卫生巾。

可选地,夹片的宽度大于夹层开口的宽度。

避免夹片自动脱离夹层。

可选地,所述表层的后端设有防漏凸起,所述防漏凸起靠近表层中心处的一端的宽度小于防漏凸起远离表层中心处的一端的宽度。

防漏凸起能够与使用者的股沟配合,当使用者平躺时,经血流至使用者的股沟时,防漏凸起能够吸收该部分的经血。

可选地,所述卫生巾本体的两侧设有侧翼,两侧翼的端部相互重叠。

卫生巾本体两侧的侧翼有重叠的部分,因此,当撕除侧翼上的离型纸露出背胶,将侧翼粘贴在底裤上时,两侧翼能够粘贴在一起,起到加固卫生巾本体的作用,增强卫生巾本体与底裤之间粘贴的牢固程度。

可选地,所述毛细软管位于吸收层内一端的管内径小于毛细软管位于中间层内一端的管内径,毛细软管分布于中间层的不同处。

毛细软管位于中间层的一端的吸力较小,甚至可能小于中间层的吸力,以便毛细软管能够将吸收层内的经血转移至中间层内。

可选地,所述吸收层与中间层一体成型。

吸收层与中间层一体成型,方便加工,且吸收层与卫生巾本体的牢固性好。

可选地,所述防漏凸起与中间层一体成型。

防漏凸起与中间层一体成型,方便加工,且吸收层与卫生巾本体的牢固性好

可选地,所述底层和夹片底层上的背胶呈网状分布。

底层和夹片底层上的背胶呈网状分布时,能够将卫生巾本体和夹片更加牢固地粘贴在底裤上,避免卫生巾本体和夹片发生移动。

可选地,所述表层的制作材料包括天然竹纤维。

天然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以及较强的耐磨性,并且还具有天然抗菌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侧漏防护型卫生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防护带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侧漏防护型卫生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夹片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侧漏防护型卫生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表层1、中间层2、条形槽3、环形槽4、防护带5、吸收层501、防水层502、毛细软管6、侧翼7、夹片8、夹片表层801、夹片中间层802、夹片底层803、拉条9、防漏凸起10。

实施例一

实施例基本如图1和图2所示:侧漏防护型卫生巾,包括卫生巾本体,卫生巾本体包括表层1、中间层2和底层。与普通卫生巾相同,中间层2采用吸水性能优良的材料制成,例如高分子吸水树脂、绒毛浆、棉花等材料。

表层1的中心处压制有条形槽3,条形槽3的外周压制有若干环形槽4,环形槽4的形状与卫生巾本体的形状相似,条形槽3与环形槽4的底壁开设有若干槽孔。表层1的制作材料包括天然竹纤维,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卫生巾本体具有天然抗菌的功能。

表层1的左端、右端均设有防护带5,防护带5沿卫生巾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防护带5包括吸收层501和防水层502,吸收层501与中间层2一体成型,吸收层501的内部埋有若干毛细软管6,毛细软管6远离吸收层501的一端位于中间层2内,并且,位于吸收层501内的毛细软管6的内径小于位于中间层2内的毛细软管6的内径。本实施例中,毛细软管6一端的内径为1mm,毛细软管6另一端的内径为3mm,本实施例中只是举例,关于毛细软管6的内径选择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毛细软管6的数量为三根,其中,一根毛细软管6远离吸收层501的一端位于中间层2的前端,一根毛细软管6远离吸收层501的一端位于中间层2的中部,剩下的一根毛细软管6远离吸收层501的一端位于中间层2的后端。另外,本实施例中,中间层2一体成型有引液条,引液条伸入毛细软管6位于中间层2内的一端内,以便引液条能够将毛细软管6内的经血吸至中间层2内。本实施例中,防水层502选用pe薄膜,防水层502贴于吸收层501的外侧。

卫生巾本体的两侧设有侧翼7,侧翼7与底层一体成型,且两侧翼7的端部在初始时相互重叠。侧翼7和底层上的背胶呈网状分布,以便将卫生巾本体更加牢固地粘贴在底裤上,避免卫生巾本体移动。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首先将侧翼7和底层上的离型纸撕除,露出网状分布的背胶,再将卫生巾本体粘贴于底裤的裆部,同时将侧翼7绕过底裤的裆部并粘贴在裆部的背面,由于两个侧翼7的端部初始时有重叠部分,因此,在粘贴侧翼7时,两个侧翼7能够相互粘贴在一起,进一步将卫生巾本体牢固地粘贴在底裤上,避免底裤移动,以便使用者能够做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如奔跑、打羽毛球等。

当有经血流出时,经血首先进入位于表层1中心处的条形槽3内,当经血量较少时,经血直接从条形槽3内渗入中间层2内,由中间层2吸收,避免发生侧漏。当经血量较多时,条形槽3内的经血漫出,进入环形槽4内,此时环形槽4将会阻止经血继续向外侧流淌,经血将会沿环形槽4前后流淌,从而实现防侧漏功能。当经血量很多时(经期第2-3天),经血可能会流至防护带5处,此时,防护带5中的吸收层501吸收经血,防水层502能够防止经血侧漏至底裤上。并且,吸收层501内的毛细软管6能够将经血吸入毛细软管6内,经血进入毛细软管6内并沿毛细软管6流至中间层2的前端、中部和后端,从而实现经血的转移,从而避免经血侧漏的现象,至此实现三重防侧漏功能。并且,由于现有的卫生巾在使用过程中,经血往往只被吸收在卫生巾的中部,卫生巾的前端和后端很少有经血,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毛细软管6,能够将经血转移至中间层2的前端和后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卫生巾本体后端的中间层2与底层之间设有夹层,夹层的开口朝后设置,夹层内设有可拉出的夹片8,夹片8包括夹片表层801、夹片中间层802和夹片底层803,夹片底层803的背胶呈网状分布,夹片8与卫生巾本体的结构、材料相同。夹片8的宽度大于夹层开口的宽度,避免夹片8自动脱离夹层。夹片8的后端缝接有拉条9,方便通过拉条9拉出夹片8。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者更换卫生巾不久后,就需要平躺(例如体育课上需要做仰卧起坐,或者需要躺下午休),因此,在平躺过程中,由于卫生巾长度不足,可能出现经血侧漏的现象。若是更换新的长卫生巾的话,一是造成卫生巾浪费,二是可能没有能够替换的卫生巾。

而本实施例中,卫生巾本体的后端设置了可拉出的夹片8,且夹片8的结构与卫生巾本体的结构、材料相同,于是,在平躺前,通过拉条9将夹片8拉出,注意拉出夹片8时,不要将夹片8完全拉出,夹片8仍有部分留在夹层内。随后将夹片底层803上的离型纸撕除,将夹片8粘贴在底裤上,延长卫生巾本体的长度,避免使用者在平躺时发生后侧漏,以便使用者放心平躺。

本实施例中的卫生巾产品,在使用者使用的过程中也能够延长卫生巾本体的长度,无需使用者为避免后侧漏而更换新的卫生巾,也能够在使用者没有能够替换的卫生巾的情况下解决使用者的燃眉之急。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表层1的后端设有防漏凸起10,防漏凸起10与中间层2一体成型,防漏凸起10靠近表层1中心处的一端的宽度小于防漏凸起10远离表层1中心处的一端的宽度。

使用时,防漏凸起10能够与使用者的股沟相互配合,以便在使用者平躺的过程中,经血流至使用者股沟时能够先被防漏凸起10吸收,从而防止后侧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本发明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