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及其理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5318发布日期:2019-09-21 01:05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及其理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理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及其理疗方法。



背景技术:

“拔火罐”疗法源于人类最早的吸吮疗法,多国历史上都有类似应用,中国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起初并不是用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西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肿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外伤淤血、一般风湿感冒及一切酸痛诸证。

传统拔火罐的原理是利用火在罐体内短时燃烧,排除罐内的空气而产生负压,将罐口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对人体形成负压抽吸作用,一方面通过汗毛孔将淤堵的气血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促进体内的微循环,由排尿把浊气排出,所以在拔完火罐之后,通常医生都会要求病人多喝水,这样可加快新陈代谢。

如今的“负压理疗“源于“拔火罐”疗法,等于是“拔火罐”的科学名词,但不仅限于“拔火罐”的方式。“拔火罐”是中医传承下来的重要医疗保健方法之一,其祛病原理遵循中医学中人体运化机制“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是恢复与增强人体自愈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多种病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经过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如今传统拔火罐的技术已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实现的负压作用、按作用部位的循经治疗、融合艾灸、集成磁疗、人体工程学适配等各方面都有创新和应用。

经过广泛及大量的民间实践应用,如今负压理疗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仅在应用方式等方面出现了很多创新,在优化疗效方面也总结出了负压理疗技术的精华和重点,其中较为重要的发现是在负压治疗前,对人体进行适当的松弛按摩会对负压理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机理是按摩的松弛作用可使僵痹的人体组织活化,而人体组织解除僵痹,人体微循环系统的功能才能正常运转,所以,组织活化是人体自愈功能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负压理疗技术的增效方法。

对于人体组织的松弛作用来说,超声波振动功能的组织活化作用与负压理疗技术目的相同,方式不同,超声波振动功能是利用高频电磁波对人体的穿透性和细胞谐振现象,侧重于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激活”效应,而人体组织和细胞恢复活力的同时,也意味着人体组织间液的互通性得到了改善,对组织内的疏导环境产生了正面影响;负压理疗技术是根据大气压的压差动力原理,通过对人体体表的真空抽吸,利用人体皮肤的呼吸及对外排泄作用,由抽吸产生的负压作用迫使人体组织内沉积、凋亡的细胞及凝血等失去活性的物质(如二氧化碳、钙盐、乳酸微晶体等)排出体外,同时,抽吸作用对人体组织产生的形变现象,还会以动能的方式改变局部组织微观物质的排列形态,这种形态的转变过程有利于促进和增强人体废物的内排外泄。

当前的负压理疗技术虽在多方面都有创新,但不论哪种负压理疗方法,其组织活化功能都远不及超声波振动功能的效果,以负压理疗技术对人体组织产生的形变作用来活化组织,不但效率低、耗时长,用户临床体验也比较痛苦。而若以先按摩再拔罐,流程繁琐,浪费用户时间和资源;若直接进行拔罐治疗,遇到组织僵痹的区域不但效果不理想,用户临床感受还比较疼痛,不利于持续、有效的进行施治。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真空负压罐的基础上,于罐体中集成了超声波振子,使罐体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具有超声波传导的作用,使真空负压罐具有可随时选用、对人体具有康复治疗作用的超声波振动功能,提高了真空负压疗法的效率。其具体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包括负压枪、超声波振动主机、超声波振子、罐体及负压腔,所述罐体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负压腔由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空心部分组成,所述超声波振动主机通过导线与所述超声波振子相连,所述负压枪通过导管与所述负压腔相连,所述超声波振子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且所述第一部的内径为a,所述超声波振子的内径为b,所述第二部的内径为c,其中a小于b,b小于等于c。

优选地,所述负压枪可为电动负压枪或手动负压枪,为负压腔提供负压环境。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材料为钢材或铝合金,其它等于或高于铝合金硬度的材料均可使用。罐体使用硬度低于铝合金的材料对超声波的传导具有较大衰减,不适宜本发明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振动主机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及驱动模块四个部分。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振动主机连接单个或多个罐体上的超声波振子,可为单个或多个罐体上的超声波振子输出电源驱动能量。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振动主机使用网电源或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其中,当所述超声波振动主机连接单个罐体上的超声波振子时,用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当所述超声波振动主机连接多个罐体上的超声波振子时,用网电源作为动力来源。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超声波负压理疗仪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超声波振动主机的输出插头与罐体的超声波振子插座连接好,在与人体接触的超声波能量输出点处涂布超声耦合剂,开启超声波振动主机的开关,缓慢的在体表平移罐体,使超声波能量输出点在体表的一定范围内反复移动。

当作用于同一位置时,理疗模式分别有次序应用、交替应用和同时应用,其中次序应用是指先使用超声波振动,再使用真空负压抽吸;交替应用是指先使用超声波振动,再使用真空负压抽吸,最后再使用超声波振动;同时应用是指超声波振动和真空负压抽吸同时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负压理疗技术结合超声波振动功能后,等于超声波振动功能替代了人工按摩,通过罐体振谐,在负压理疗前或过程中对人体组织进行活化,活化耗时短,无临床痛苦,活化效果优于人工按摩,因此,两种技术相结合是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是负压理疗技术非常好的治疗增效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罐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种超声波负压理疗仪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超声波负压理疗仪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超声波振动主机的驱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罐体1、第一部2、第二部3、罐壁4、负压腔5、超声波振子6、插座7、超声波振动主机8、输出插头9、超声波振动主机电源开关10、超声波振动主机功能开关11、导线12、罐体负压接口13、电动负压枪14、电动负压枪负压接口15、电动负压枪电源开关16、电动负压枪功能选择17、电动负压导管18、手动负压枪19、手动负压枪负压接口20、手动负压导管21、超声波能量输出点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包括罐体1、超声波振子6、所述罐体1包括第一部2和第二部3,所述第一部2呈凸起状,所述第二部3呈钟状,所述罐体的罐壁4由所述第一部2和所述第二部3的实体部分组成,所述罐体的负压腔5由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空心部分组成。

参照图2,超声波振动主机8的输出插头9通过导线12与所述超声波振子6上的插座7相连,电动负压枪14的负压接口15通过电动负压导管18与所述罐体负压接口13相连,所述超声波振子6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部2与所述第二部3之间,且所述第一部的内径为a,所述超声波振子的内径为b,所述第二部的内径为c,其中a小于b,b小于等于c。

或参照图3,超声波振动主机8的输出插头9通过导线12与所述超声波振子6上的插座7相连,手动负压枪19的负压接口20通过手动负压导管21与所述罐体负压接口13相连。

参照图4,所述超声波振动主机8主要由电源模块、主控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及驱动模块四个部分组成,输入的交流或直流电源经过降压、整流、稳压及净化后,分别提供给主控模块和驱动模块;主控模块生成用于稳定工作的主频,并预置符合医学理论的控制程序,以执行人机交互模块发出的各种工作命令。

参照图1-4,因主控模块中的预置程序包含了治疗程序,所以罐体1中只有超声波振子6(即,超声波振子的能量转换器)及超声波振子插座7,没有其它需要操控或者设置的地方。使用超声波振动功能时,将超声波振动主机8的输出插头9通过导线12与超声波振子6上的插座7连接好,其中,超声波的能量沿罐壁4输出至罐体1的下端(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罐体1的下端即为超声波能量输出点22,与人体接触的超声波能量输出点22需要涂布超声耦合剂,以增强超声波的导入效率。开启超声波振动主机8的电源开关10和功能开关11后,缓慢的在体表平移罐体,使超声波能量输出点22在体表的一定范围内反复移动,目的是让超声波较均匀的作用于人体组织,避免长时间作用在同一位置。工作时,主控模块发出包含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强度、交变等信息的超声波驱动信号,驱动模块根据以上信号对超声波振子6输出相应的功率驱动电流,最终通过超声波振子6使电能转换为适合人体使用的超声波能量。其中,理想的参数范围为:超声波振动功能每次的使用时长为2-4min,超声波振子的频率范围为600-800KHz,超声波振子的功率范围为10-30W。

在使用负压抽吸功能时,将罐体1的罐口放置在需要进行理疗的人体皮肤处,电动负压枪14的负压接口15通过电动负压导管18与所述罐体负压接口13相连,开启电动负压枪14的电源开关16和功能开关17,使罐体1产生负压,并依据程序设定值使用。

另外,负压抽吸功能还可以通过手动负压枪19实现。

当作用于同一位置时,理疗模式分别有次序应用、交替应用和同时应用,其中次序应用是指先使用超声波振动,再使用真空负压抽吸;交替应用是指先使用超声波振动,再使用真空负压抽吸,最后再使用超声波振动;同时应用是指超声波振动和真空负压抽吸同时使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