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齿美白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18515发布日期:2019-08-24 09:37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齿美白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口腔护理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牙齿美白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美白护齿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去牙科诊所进行专门的牙齿清洁护理,另一种就是日常早、晚的刷牙。上述两种途径的过程都比较复杂,在工作单位的午休等休憩时间人们难以方便、快捷地进行美白护齿。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便捷、效果与口感良好的牙齿美白剂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牙齿美白剂,包括酸剂、碱剂、植酸钠、低聚木糖、焦磷酸盐、木糖醇、十二烷基磺酸钠、甘油磷酸钙、壳聚糖、氯化钠、维生素c、维生素b2;所述酸剂为柠檬酸或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碱剂为碳酸氢钠或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包括2-5份酸剂、3-7份碱剂、0.4-0.9份植酸钠、0.7-1.6份低聚木糖、0.01-0.08份焦磷酸盐、1-3份木糖醇、1.4-2.1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3-0.9份甘油磷酸钙、0.3-0.6份壳聚糖、0.8-1.3份氯化钠、0.2-0.6份维生素c、0.1-0.4份维生素b2。

作为优选,所述酸剂包括0.05-0.2份柠檬酸,其余为苹果酸;所述碱剂为碳酸氢钠。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牙齿美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碱剂分为两份,分别为第一碱、第二碱,所述第一碱的质量占步骤二中所述酸剂质量的52%-74%,将所述第二碱包衣制得碱心。

步骤二,将所述2-5份酸剂、第一碱、0.4-0.9份植酸钠、0.7-1.6份低聚木糖、0.01-0.08份焦磷酸盐、1-3份木糖醇、1.4-2.1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3-0.9份甘油磷酸钙、0.3-0.6份壳聚糖、0.8-1.3份氯化钠、0.2-0.6份维生素c、0.1-0.4份维生素b2混匀,制得混合料;

步骤三,用所述混合料均匀包裹所述碱心压制成形。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将所述第二碱压制为球形进行包衣制得碱心。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料中还添加有花青素。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所述包衣使用水溶性包衣材料。

作为优选,步骤二中,所述混合料在动态搅拌罐中制得。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口感与美白护齿效果良好,使用方便的特点,特别适合于休憩间隙时间的口腔护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动态搅拌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储酸箱和储碱箱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成品1-5的测试结果。

图中:动态搅拌罐1,罐体11,储酸箱111,储碱箱112,出粉孔113,震动片114,搅拌器12,第一弹簧13,震动机构14,撞击块141,第二弹簧142,偏心轮143,基座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将6份碳酸轻钠分为两份,分别为2.5份第一碱、3.5份第二碱;将3份木糖醇分为两份,分别为2份第一糖、1份第二糖;将3.5份第二碱、1份第二糖混匀压制为球形并用水溶性包衣材料包衣制得碱心。包衣材料的颜色选择与红色、青色、白色及其近似色具有较大色差的颜色,本实施例中包衣材料采用黑色。

步骤二,将0.1份柠檬酸、3.9份苹果酸、2.5份第一碱、0.6份植酸钠、1.1份低聚木糖、0.05份焦磷酸盐、2份第一糖、1.8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5份甘油磷酸钙、0.4份壳聚糖、1.1份氯化钠、0.4份维生素c、0.2份维生素b2混匀,混合过程中加适量甘油作为粘合剂,加入适量的香精,加入0.002份花青素,制得混合料。

步骤三,用混合料均匀包裹住碱心压制成形,制得成品1,成品1为球形,用铝塑分颗粒包装。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步骤二的混合效果,进而提高成品的功能效果,步骤二中,混合料在动态搅拌罐1中制得。动态搅拌罐1包括罐体11、伸入罐体11内用于搅拌的搅拌器12;罐体11与基座2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3连接,使得罐体11具有上下活动的空间;罐体11上盖固定设置有分别用于存放酸剂和第一碱的储酸箱111和储碱箱112,储酸箱111和储碱箱112的底部均设置有供粉末掉出的出粉孔113;储酸箱111和储碱箱11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撞击储酸箱111和储碱箱112的震动机构14;震动机构14包括具有凹腔的撞击块141、设置于撞击块141上方的用于转动时间断式撞击撞击块141的偏心轮143、撞击块141的凹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142,第二弹簧142的另一端与储酸箱111、储碱箱112固定连接。使用时,将酸剂放置于储酸箱111中,将第一碱放置于储碱箱112,植酸钠、低聚木糖、焦磷酸盐、木糖醇、十二烷基磺酸钠、甘油磷酸钙、壳聚糖、0.8-1.3份氯化钠、维生素c、维生素b2放置于罐体11内,由电机驱动搅拌器12在罐体11内搅拌,由电机驱动偏心轮143转动,偏心轮143间断式的撞击撞击块141,撞击块141产生上下运动撞击罐体11上的储酸箱111和储碱箱112,罐体11也产生上下运动,使得罐体11内的物料随之上下运动,提高了搅拌效果;出粉孔113的孔径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以静止状态下粉末不从出粉孔113掉出或微量掉出为宜,储酸箱111和储碱箱112在间断式的撞击下,里面的酸剂粉末、第一碱粉末从出粉孔113掉落出进入罐体11内,提高酸剂、第一碱进入罐体11内与其他物料的搅拌混合效果。更进一步的,储酸箱111和储碱箱112的上壁固定设置有伸入箱内的震动片114,震动片114可以为不锈钢薄片,撞击块141撞击储酸箱111和储碱箱112的上壁时,使震动片114发生震荡,促进储酸箱111和储碱箱112内的粉末物料的掉出,提高搅拌混合效果。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一,将3份碳酸轻钠分为两份,分别为1.4份第一碱、1.6份第二碱;将2份木糖醇分为两份,分别为1份第一糖、1份第二糖;将1.6份第二碱、1份第二糖混匀压制为球形并用水溶性包衣材料包衣制得碱心。

步骤二,将0.05份柠檬酸、1.95份苹果酸、1.4份第一碱、0.4份植酸钠、0.7份低聚木糖、0.08份焦磷酸盐、1份第一糖、2.1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9份甘油磷酸钙、0.3份壳聚糖、1.3份氯化钠、0.6份维生素c、0.1份维生素b2混匀,混合过程中加适量甘油作为粘合剂,加入适量的香精,加入0.001份花青素,制得混合料。

最终制得成品2,用铝塑分颗粒包装。

实施例3

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将7份碳酸轻钠分为两份,分别为2.6份第一碱、4.4份第二碱;将5份木糖醇分为两份,分别为3份第一糖、2份第二糖;将4.4份第二碱、2份第二糖混匀压制为球形并用水溶性包衣材料包衣制得碱心。

步骤二,将0.25份柠檬酸、4.75份苹果酸、2.6份第一碱、0.9份植酸钠、1.6份低聚木糖、0.01份焦磷酸盐、3份第一糖、1.4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3份甘油磷酸钙、0.6份壳聚糖、0.8份氯化钠、0.2份维生素c、0.4份维生素b2混匀,混合过程中加适量甘油作为粘合剂,加入适量的香精,加入0.004份花青素,制得混合料。

最终制得成品3,用铝塑分颗粒包装。

对比实施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将4份柠檬酸、6份碳酸氢钠、0.4-0.9份植酸钠、0.6份植酸钠、1.1份低聚木糖、0.05份焦磷酸盐、3份木糖醇、1.8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5份甘油磷酸钙、0.4份壳聚糖、1.1份氯化钠、0.4份维生素c、0.2份维生素b2混匀,混合过程中加适量甘油作为粘合剂,加入适量的香精,制得混合料,再压制成形制得成品4,成品4为球形,用铝塑分颗粒包装。

对比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一中,不将3份木糖醇分为两份;将3.5份第二碱压制为片状并用水溶性包衣材料包衣制得碱心。步骤二中使用全部的3份木糖醇。步骤三中,用混合料包裹碱心压制成形制得成品5,成品5为球形,用铝塑分颗粒包装。

成品1-3的日常使用方法:

将成品放入50ml左右水中并要求被水全部浸没,成品在水中迅速崩解,水的颜色变红,待看到黑色碱心出现或气泡产生速度变得很小时,趁水中存在气泡,喝一口(约25ml)进行漱口20-40秒;待看到水的颜色变紫,再喝一口(约25ml)进行漱口20-40秒。

成品4的日常使用方法:

将成品放入50ml左右水中并要求被水全部浸没,成品在水中迅速崩解,待成品崩解完,趁水中存在气泡,喝一口(约25ml)进行漱口20-40秒;再喝一口(约25ml)进行漱口20-40秒。

成品5的日常使用方法:参照成品1-3的日常使用方法。

使用效果测试:由25-40岁试用者分5组分别试用成品1-5,每组100人,入选的试用者没有四环素牙、氟斑牙等特殊牙病。试用者于每天午餐后使用成品,使用方法参照成品1-5的日常使用方法。试用时间1一个月,试用期间,试用者日常刷牙习惯以及牙膏种类与试用前保持不变。试用前检测试用者牙齿的色阶,连续试用第30天检测试用者牙齿的色阶,计算组内试用者平均色阶提高数据作为美白效果评价;由试用者反馈口感和使用便捷性并进行总结评价。

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测试结果分析:

经试用,组1-3具有良好的美白护齿效果,两次漱口实现协同作用,其中组1、组3的美白护齿效果最佳;口感良好,第一次漱口与第二次漱口之间具有酸甜转化的层次感;使用过程中,通过观察水的颜色、碱心、气泡产生速度可很方便的掌握第一次漱口与第二次漱口间的时机。

组4的第二次漱口不需要掌握特定的时机,但两次漱口没有酸甜转化的层次感,由于两次漱口缺乏协同作用,美白护齿效果略低于组1、组2。

组5在实际使用时,往往由于崩解未完成前碱心过早与水接触,导致包衣过早溶解而过早释放第二碱,进而导致口感没有层次,同时加大了使用者对两次漱口时机的掌握;当使用者掌握到时机在碱心溶解前和溶解后分别进行第一次漱口与第二次漱口的情况下,第一次漱口的口感相对较好而第二次漱口的口感相对较差。由于漱口时机难掌握,两次漱口协同作用发挥的不稳定性,美白护齿效果略低于组1、组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