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栓消肿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9873发布日期:2019-08-17 01:56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汤剂,特别是一种化栓消肿汤。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临床常见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西医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住院输液进行抗凝、溶栓治疗,疗程长,住院费用高,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并且通常在紧急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治疗方案。以上为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栓消肿汤,其疗程短、治疗效果理想,而且不需要住院,费用低,使用方便,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化栓消肿汤,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为:当归15~20克、川穹15~20克、赤芍15~20克、桃仁15~20克、红花15~20克、川牛膝15~20克、丹参25~30克、三棱20~25克、莪术20~25克、乳香15~20克、没药15~20克、桂枝15~20克、延胡索20~25克、川楝子15~20克、地龙15~20克、泽泻15~20克、猪苓25~30克、车前子45~50克、伸筋草15~20克、透骨草15~20克、甘草10~15克、生姜5片、大枣5枚,其中,车前子45~50克用纱布包另包;其生产方法为:将车前子45~50克另外用纱布包包好后,同上述其它原料药一起水煎制成中药汤剂。

本发明其原料的重量份为:当归15克、川穹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川牛膝15克、丹参25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桂枝15克、延胡索20克、川楝子15克、地龙15克、泽泻15克、猪苓25克、车前子45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5枚;其原料中,车前子45克用纱布包另包。

本发明其原料的重量份为:当归18克、川穹18克、赤芍18克、桃仁18克、红花18克、川牛膝18克、丹参28克、三棱23克、莪术23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桂枝18克、延胡索23克、川楝子18克、地龙18克、泽泻18克、猪苓28克、车前子48克、伸筋草18克、透骨草18克、甘草13克、生姜5片、大枣5枚;其原料中,车前子48克用纱布包另包。

本发明其原料的重量份为:当归20克、川穹20克、赤芍20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川牛膝20克、丹参30克、三棱25克、莪术25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桂枝20克、延胡索25克、川楝子20克、地龙20克、泽泻20克、猪苓30克、车前子50克、伸筋草20克、透骨草20克、甘草15克、生姜5片、大枣5枚;其原料中,车前子50克用纱布包另包。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水煎服,每日一副,25日一疗程,一般患者一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主治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化栓活血、除湿消肿之功效。

本发明经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21例临床实验数据证明,有效率100%,治愈率95%,未发现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为:疗程短、治疗效果理想,而且不需要住院,费用低,使用方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化栓消肿汤,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为:当归15~20克、川穹15~20克、赤芍15~20克、桃仁15~20克、红花15~20克、川牛膝15~20克、丹参25~30克、三棱20~25克、莪术20~25克、乳香15~20克、没药15~20克、桂枝15~20克、延胡索20~25克、川楝子15~20克、地龙15~20克、泽泻15~20克、猪苓25~30克、车前子45~50克、伸筋草15~20克、透骨草15~20克、甘草10~15克、生姜5片、大枣5枚,其中,车前子45~50克用纱布包另包;其生产方法为:将车前子45~50克另外用纱布包包好后,同上述其它原料药一起水煎制成中药汤剂。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由原料当归15克、川穹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川牛膝15克、丹参25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桂枝15克、延胡索20克、川楝子15克、地龙15克、泽泻15克、猪苓25克、车前子45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制成中药汤剂;其原料中,车前子45克用纱布包另包。

实施例2:

由原料当归18克、川穹18克、赤芍18克、桃仁18克、红花18克、川牛膝18克、丹参28克、三棱23克、莪术23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桂枝18克、延胡索23克、川楝子18克、地龙18克、泽泻18克、猪苓28克、车前子48克、伸筋草18克、透骨草18克、甘草13克、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制成中药汤剂;其原料中,车前子48克用纱布包另包。

实施例3:

由原料当归20克、川穹20克、赤芍20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川牛膝20克、丹参30克、三棱25克、莪术25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桂枝20克、延胡索25克、川楝子20克、地龙20克、泽泻20克、猪苓30克、车前子50克、伸筋草20克、透骨草20克、甘草15克、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制成中药汤剂;其原料中,车前子50克用纱布包另包。

下面列举五个典型的临床病例。

病例1:

熊某某,男,46岁,主因腹泻卧床3天后出现左下肢肿胀伴疼痛不适,行彩超检查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本化栓消肿汤口服,三天后左下肢肿痛减轻,十天后左下肢肿痛不适感消失,继续口服至满一疗程结束,随访半年未复发。

病例2:

刘某某,女,59岁,主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肿胀伴疼痛不适6天余,行彩超检查示“左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予以本化栓消肿汤口服,2天后左小腿肿痛减轻,5天后左小腿肿痛不适感消失,继续口服至满一疗程结束,随访半年未复发。

病例3:

李某某,男,67岁,主因右下肢外伤5天后出现右下肢肿胀伴疼痛不适,行彩超检查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本化栓消肿汤口服,5天后右下肢肿痛减轻,11天后右下肢肿痛不适感消失,继续口服至满一疗程结束,随访半年未复发。

病例4:

赵某某,女,73岁,主因左下肢外伤卧床2天后出现左下肢肿胀伴疼痛不适,行彩超检查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本化栓消肿汤口服,三天后左下肢肿痛减轻,8天后左下肢肿痛不适感消失,继续口服至满一疗程结束,随访半年未复发。

病例5:

朱某某,男,28岁,主因右上肢外伤一周后出现右上肢肿胀伴疼痛不适,行彩超检查示“右上肢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本化栓消肿汤口服,2天后右上肢肿痛减轻,5天后右上肢肿痛不适感消失,继续口服至满一疗程结束,随访半年未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化栓消肿汤,其特征在于:由原料当归15~20克、川穹15~20克、赤芍15~20克、桃仁15~20克、红花15~20克、川牛膝15~20克、丹参25~30克、三棱20~25克、莪术20~25克、乳香15~20克、没药15~20克、桂枝15~20克、延胡索20~25克、川楝子15~20克、地龙15~20克、泽泻15~20克、猪苓25~30克、车前子45~50克、伸筋草15~20克、透骨草15~20克、甘草10~15克、生姜5片、大枣5枚,其中,车前子45~50克用纱布包另包后,一起水煎制成中药汤剂。其优点为,疗程短、治疗效果理想,而且不需要住院,费用低,使用方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素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素斌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19.0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