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医联体为服务对象的智慧医联体云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8169发布日期:2019-10-29 23:5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医联体为服务对象的智慧医联体云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医联体为服务对象的智慧医联体云平台。



背景技术:

所谓“医疗联合体”,即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内各合作单位双向转诊。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目前部分地区通过组建成立医疗联合体,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检验结果互认等业务积极推动落实分级医疗,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目前,由于在治疗阶段患者的情况各异,无法较好的对患者的治疗信息进行详细收录并上传更新,患者在就诊时医者难以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历史医疗信息,向患者进行口头询问又难以详细了解,使医者诊断较为不便,同时由于无法及时了解历史医疗信息,导致若患者更换医疗中心后,需要进行诸多不必要的复查,增大患者经济压力,同时浪费患者大量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医联体为服务对象的智慧医联体云平台,用于解决患者在就诊时医者难以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历史医疗信息,同时因无法及时了解历史医疗信息,导致若患者更换医疗中心后,需要进行诸多不必要的复查,增大患者经济压力,同时浪费患者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以医联体为服务对象的智慧医联体云平台,包括云服务器、控制中心、信息存储中心,所述云服务器与信息存储中心连接,所述控制中心与云服务器连接,所述移动端于云服务器连接,还包括移动端和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子服务器、分控中心和识别单元,所述子服务器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所述分控中心和识别单元均与子服务器控制连接,所述移动端包括处理器、控制器、信息显示器、扫描单元、存储单元、内置电源、无线收发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扫描单元、无线模块、存储单元、控制器均与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扫描单元、无线模块、处理器信号均匀内置电源电连接,所述移动端和医者移动端上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移动端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基座、固定带和磁块,所述固定带安装于基座上,所述磁块安装于固定带上。患者在使用时,通过固定带和磁块可将信息显示器进行固定,方便使用。

进一步,所述信息显示器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基座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上安装有两个收卷轴,两个所述收卷轴的一端均穿设于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收卷轴于第二安装槽内一端安装有卷簧,所述卷簧一端固定于收卷轴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固定带安装于收卷轴上,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一体成型有挡板,所述挡板两端的均一体成型有两个耳板,位于挡板同一端的所述耳板之间安装有第一辊轴,所述第三安装槽内对应第一辊轴位置安装有第二辊轴,所述固定带的自由端穿设于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之间。通过收卷轴可对固定带进行收卷,将固定带收起,将固定带缠绕于手臂再通过两个磁块将缠绕的固定带进行固定,佩戴使用较为方便。设置于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之间的固定带,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作用下可避免固定带完全被收入第三安装槽内,同时在清洗时,将固定组件拆下,然后浸泡于清水中反复拉扯固定带,通过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挤压可较为方便的对固定带继续清洗,清洗完毕后将固定带内残余水分挤出。

进一步,所述底板底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与磁块相匹配的金属块。通过设置的弧形槽使底板可更好的与手臂配合,从而便于佩戴,在不使用时,为防止固定带被全部收卷,可将磁块吸附与金属块上,所述底板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第三安装槽内,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通孔。在清洗的过程中在通孔的作用下,在清洗过程中,能较快的残余水分排出。

进一步,所述基座的两侧安装有球头柱塞,所述信息显示器于球头柱塞,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孔内穿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于限位槽内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弹簧在自由状态时球头柱塞位于限位孔内。通过同时按压两侧的推杆推,可使球头柱塞脱离限位孔,将基座取下。

进一步,所述扫描单元为摄像头。患者可使用扫描单元对医者身份进行收录,将诊断医者与诊断结果进行绑定,比便于后续诊断医者了解诊断者信息,同时便于患者寻找诊断人。

进一步,所述信息显示器一侧设有数据连接口。当时无法使用识别单元进连接时,患者可选择通过数据接口与医者建立有线连接。

使用方法如下:

服务器建立:搭建云服务器、控制中心和信息存储中心,同时于医院搭建基站,并将基站的识别单元设置于各个医者办公点;

信息共享:通过识别单元扫描患者移动端的连接码,医者获取患者的身份信息和储存于患者移动端的历史医疗信息,其中,在医者与患者建立时,需患者使用扫描单元扫描医者身份信息后待患者确认建立连接;

信息录入:将患者的身份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记录并通过子服务器上传至云服务器,并保存于信息存储中心进行备份,同时连接移动端对患者诊断信息和治疗信息进行更新;同时患者将诊断的医者信息和就诊单位信息录入移动端,其中医者在更新信息时无法对患者的历史医疗信息进行修改;

信息核对:医者通过子服务器连接云服务器,通过获取的患者身份信息获取患者的历史医疗备份信息,与移动端获取的历史医疗信息进行核对,查看信息是否准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移动端存储患者医疗信息,通过设置信息存储中心保存患者医疗数据,同时在各医疗中心搭建基站,基站通过连接云服务器可获得患者的历史医疗信息,共享患者医疗信息,以便于患者在就诊时医护人员可及时了解患者的病例情况,从而更好的对患者进行诊断,避免患者在更换医疗中心时进行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同时节省患者大量时间和精力;

2、患者通过移动端存储医疗信息,在就诊时患者可将移动端与基站进连接,便于医者获取患者医疗的信息,在连接过程中,患者可使用扫描单元对医者身份进行收录,将诊断医者与诊断结果进行绑定,比便于后续诊断医者了解诊断者信息,同时便于患者寻找诊断人;

3、固定组件可拆卸,将固定组件浸泡于清水中,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作用下拉动固定带即可快速清洗,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端去除一个固定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端去除一个固定带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显示器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以医联体为服务对象的智慧医联体云平台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信息显示器1、触控显示屏11、连接码13、收卷轴15、第二安装槽16、底板2、弧形槽21、挡板22、耳板23、第一辊轴24、基座3、第三安装槽31、第二辊轴32、扫描单元4、固定带5、磁块51、数据连接口6、限位孔71、限位槽72、推杆73、限位环731、限位弹簧74、球头柱塞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以医联体为服务对象的智慧医联体云平台,包括云服务器、控制中心、信息存储中心,云服务器与信息存储中心连接,控制中心与云服务器连接,移动端与云服务器连接,智慧医联体云平台还包括移动端和基站,通云服务器建立云服务平台,信息存储中心用于数据存储,控制中心对云服务平台进行控制、调节,维持各基站与云服务系统之间的正常连接,基站与云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可获取信息存储中心中的数据信息,或向信息存储中心上传新的数据,基站包括子服务器、分控中心和识别单元,通过子服务器建立区域平台的,通过分控中心对区域平台进行进控制调节,维持移动端与子服务器的正常连接使用,子服务器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分控中心和识别单元均与子服务器控制连接,移动端包括处理器、控制器、信息显示器1、扫描单元4、存储单元、内置电源、无线收发单元和连接单元13,信息显示器1上设有触控显示屏11,扫描单元4、无线模块、存储单元、控制器均与处理器信号连接,扫描单元4、无线模块、处理器信号均匀内置电源电连接,其中,扫描单元4为摄像头,患者通过摄像头可将医者身份信息进行收录,移动端和医者移动端上均设有固定组件,移动端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组件。

固定组件包括基座3、固定带5和磁块51,固定带5安装于基座3上,磁块51安装于固定带5上。患者在使用时,通过固定带5和磁块51可将信息显示器1进行固定,方便使用。信息显示器1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16,基座3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基座3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31,第三安装槽31上安装有两个收卷轴15,两个收卷轴15的一端均穿设于第二安装槽16内,收卷轴15于第二安装槽16内一端安装有卷簧,卷簧一端固定于收卷轴15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安装槽16内,固定带5安装于收卷轴15上,基座3上安装有底板2,其中,挡板22位于第三安装槽31内,底板2上还开设有通孔25,底板2的两端一体成型有挡板22,挡板22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两个耳板23,位于挡板22同一端的耳板23之间安装有第一辊轴24,第三安装槽31内对应第一辊轴24位置安装有第二辊轴32,固定带5的自由端穿设于第一辊轴24和第二辊轴32之间。通过收卷轴15可对固定带5进行收卷,将固定带5收起,将固定带5缠绕于手臂再通过两个磁块51将缠绕的固定带5进行固定。

基座3的两侧安装有球头柱塞8,信息显示器1于球头柱塞8,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限位孔71,限位孔71内壁开设有限位槽72,限位孔71内穿设有推杆73,推杆73于限位槽72内设有限位环731,限位环731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74,限位弹簧74位于限位槽72内,限位弹簧74在自由状态时球头柱塞8位于限位孔71内。

底板2底端开设有弧形槽21,底板2的两侧设有与磁块51相匹配的金属块。通过设置的弧形槽使底板可更好的与手臂配合,从而便于佩戴,在不使用时,为防止固定带被全部收卷,可将磁块吸附与金属块上,底板2上设有挡板22,挡板22位于第一安装槽14内。

信息显示器1一侧设有数据连接口6。当时无法使用识别单元进连接时,患者可选择通过数据接口与医者建立有线连接。

首先,搭建云服务器、控制中心和信息存储中心,同时将个医疗中心的医者身份信息录入信息存储中心;然后于各个医疗中心搭建基站,将基站与云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将基站的识别单元设置于各个医者办公点;患者在需要前往医疗中心进行治疗诊断时,通过固定带5和磁块51将信息显示器1佩戴于手部,当患者到达医疗中心后,医者通过识别单元扫描移动端的连接码发出连接请求,然后患者通过移动端的摄像头获取医者信息,通过控制器确定建立连接,医者与患者建立连接后可查看患者历史医疗信息,同时可向移动端发出请求连接云服务器查看备份信息进行核对,患者可通过控制器选择是否接受请求,医者查看患者历史医疗信息后可根据历史医疗信息对患者进行诊断。

在需要清洗时,通过同时按压两侧的推杆73,可使球头柱塞8脱离限位孔71,将固定组件取下,然后将拆卸下固定组件浸泡与清水中,反复拉扯固定带5,通过第一辊轴24和第二辊轴32的挤压可对固定带5继续清洗,清洗完毕后将固定组件捞出,再次拉动固定带5将残余水分挤出。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以医联体为服务对象的智慧医联体云平台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