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5984发布日期:2019-10-18 21:1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导盲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盲人人数众多,达500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盲人在独自行走时需要靠导盲装置指引路径和探测障碍物,最常见的导盲装置是导盲手杖,传统的导盲手杖依靠盲人手动敲击地面而起到探测的作用,探测范围小,不能发现较远处的障碍物。

中国专利:cn201621100556.9,公告了一种手持导盲设备;该手持导盲设备设置有手杖对路况进行探测的激光雷达系统;与所述激光雷达系统通信连接,将所述激光雷达系统探测到的被测物体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并形成导航信号的控制器;以及根据所述控制器的导航指令输出提示信息的导航装置。

以上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激光雷达属于高端技术领域,门槛高,而且激光雷达制造工艺及材料问题,成本也相对较高,激光雷达昂贵且笨重,不够便携。

2.在恶劣环境下,激光的灵敏度下降,所以衰减严重,不适应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在云雾雨雪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不适应在恶劣环境工作,且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其成本低,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同时方便携带。

为实现上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包括障碍检测装置、报警控制装置;所述障碍检测装置与报警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障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主控制模块、障碍检测模块、第一套环;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一主控制模块、障碍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机壳中;所述机壳与第一套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主控制模块的电源端、障碍检测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障碍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报警控制装置包括第二主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第二电源模块、机壳、第二套环;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第二套环上;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主控制模块的电源端、报警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障碍检测装置通过第一套环绑定在用户身体的各个部位;所述的部位包括脚部、手部、腰部、头部;可利用多个障碍检测模块进行立体化的障碍物检测,从而实现全方位的检测,有效的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

本发明所述报警控制装置通过第二套环绑定在用户的各个部位;所述障碍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给第一主控制模块,第一主控制模块对检测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传输给第二主控制模块,第二主控制模块对信息做出判断是否需要报警,或需要则第二主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从而提醒用户有障碍,需要进行避障。本发明所述的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具有方便携带的有点,且能及时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保证用户安全出行,同时能适用不同的环境。

为了提高便携性同时不减少持续使用时间,本发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均采用两节18650充电式锂电池串联组成7.4v供电,同时使用开关型降压稳压芯片tps62130以及外围电路组成一个开关型降压电路,平均静态工作电流可降低到25ua大大降低的损耗,提高使用时间。

优选地,所述障碍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电源端与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主控制模块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报警控制装置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障碍检测模块采用超声波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第一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第一主控制模块包括ht66f2390芯片。

本发明利用超声波检测模块进行检测障碍物,其主要根据超声波测距原理实现检测障碍物;本发明通过第一蓝牙通信模块实现与报警控制装置无线连接。当障碍检测模块与报警控制装置绑定在人体不同部位时,通过无线通信连接,能方便携带。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能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如云雾雨雪天气。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还包括三维角度传感器;所述三维角度传感器的电源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三维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主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包括ht32f52352芯片。

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有三维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摔倒,当第二主控制模块通过三维角度传感器检测到角度晃动幅度超过预设的角度幅度值,或检测到角度晃动频率超过预设的频率值时,第一主控制模块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再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第二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与第二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的电源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与第一蓝牙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本发明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设置连接有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从而实现报警控制装置、障碍检测装置通过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第一蓝牙通信模块进行无线连接,方便将所述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绑定在人体各个不同的部位。

再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振动马达驱动电路;所述振动马达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主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振动马达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振动马达电连接;所述振动马达电路模块通过与振动电路与第二主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振动马达驱动电路包括npn三极管q1、电阻r7、电阻r6;

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ht32f52352芯片的io端口电连接;

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振动马达的一个引脚连接;

所述振动马达的另一个引脚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7.4v电源;

所述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ht32f52352芯片通过输出pwm波控制振动马达的振动幅度大小。

考虑在嘈杂的环境下,不能听清声音发出的报警信号,本发明采用振动马达发送振动报警,由于是将报警控制装置绑定在人体上,用户能及时准确的接收到报警信息,同时可设置随着振动时间的延长,可通过ht32f52352芯片通过输出pwm波增大振动马达的振动幅度,从而确保用户能接收到报警信息。

再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还包括gps定位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与第二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gps定位模块获取的位置数据上传云服务器,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获取位置数据。

考虑到盲人这特殊人群外出存在迷路或存在摔倒的可能性,为了能保证家人能实时监控到用户所在的位置,方便寻找。本发明所述的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有gps定位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二主控制模块通过gps定位模块获取用户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通过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上传到云服务器,家人可通过智能终端与云服务器连接,获取用户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将三维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上传到云服务器,以便家人查看,或将检测到的摔倒信息通过云服务器发送给家人的智能终端上,实现报警。

再进一步地,所述gps定位模块采用bds/gnss全星座定位导航模块atgm336h-5n,其支持gps定位和北斗定位,同时具有高灵敏度、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所述bds/gnss全星座定位导航模块atgm336h-5n通过串口与ht32f52352芯片通信连接;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采用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有利于减少报警控制装置的模块大小,增加便携性;所述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的尺寸仅为19.9×23.6×2.2mm,且其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优点。

再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按键电路;所述按键电路与ht32f52352芯片连接;所述按键电路包括电阻rn、按键kn;

所述电阻rn的一端接3.3v电源;所述电阻rn的另一端接按键kn的一端;

所述按键kn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ht32f52352芯片的一个io端口接在电阻rn与按键kn之间。

本发明所述按键电路设有4路;

其中1路设置为模式选择功能,所述模式选择包括报警功能、取消功能、定位功能;

其中1路设置为报警功能,当按下按键时,开始报警模式,第二主控制模块将通过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发送报警信息;

其中1路设置为取消功能,当按下按键时,取消报警模式;

其中1路设置为定位功能,当按下按键时,第二主控制模块通过pgs定位模块获取的定位信息通过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发送到智能终端。

再一步地,所述障碍检测装置设置有若干个,并通过第一套环设置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上,若干个所述障碍检测装置与报警控制装置进行多对一通信连接,实现立体化障碍检测。本发明可以将障碍检测装置绑定在头部,进而避免用户头部撞在障碍物上,避免出现撞伤头部。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环包括第一连接链、第二连接链、连接主体;所述;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第一主控制模块、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第一电源模块、三维角度传感器均设置在连接主体中;所述第一连接链的一端与连接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链的另一端依次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链的一端与连接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链的另一端设有回环型结构,并设有第一卡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链的回环型结构后,第一卡件穿过第一连接链上的通孔实现第一连接链、第二连接链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套环包括第三连接链、第四连接链;所述第三连接链的一端与机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链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与机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链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卡件配合使用的卡套;所述第三连接链、第四连接链通过第二卡件、卡套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所述第一套环、第二套环也可以设置相同的结构,如上述的第一套环的结构、如上述第二套环的结构。

本发明通过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实现将报警控制装置、障碍检测装置绑定在人体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所述障碍检测装置通过第一套环绑定在人体上,如脚部;将所述报警控制装置通过第二套环绑定在人体其他部位上,如腰部;当超声波检测模块检测到前面障碍物时,第一主控制模块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传输给第二主控制模块;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通过振动马达驱动电路驱动振动马达振动,从而实现提醒用户前方有障碍物。同理,当三维交度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摔倒时,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获取用户所在当前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将用户摔倒信息、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过云服务器传输给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进而报警通知家人,保证家人能快速准确的找到用户。家人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主动获取用户所在的位置信息,从而监控到用户,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

用户取消功能按键取消报警,振动马达停止工作、或第二主控制模块不会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家人,避免所述报警控制装置发出错误的报警信号。

当用户遇见其他意外事情时,通过选择报警功能按键,从而实现报警。

本发明通过设置模型选择功能,满足用户的不用需要,实现个性化选择。

本发明还可以将多个所述障碍检测模块绑定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上,实现立体化检测,全方面保证用户人身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将所述障碍检测装置通过第一套环绑定在人体上,将所述报警控制装置通过第二套环绑定在人体上,从而实现可穿戴,有利于方便携带。

2.本发明通过利用超声波检测模块进行检测障碍物,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同时能通过三维角度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摔倒,有效的保证用户人身安全。

3.本发明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设置连接有gps定位模块、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能将用户所在位置信息通过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上传到云服务器,用于与智能终端连接,方便家人实时监控用户。

4.本发明可以将多个障碍检测模块绑定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上,实现立体化的检测,全方位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的穿戴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所述障碍检测装置的电路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所述报警控制装置的电路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所述第一主控制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的详细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的引脚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引脚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所述三维角度传感器的引脚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的引脚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所述振动马达驱动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所述gps定位模块的引脚连接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的引脚连接示意图。

图14是本实施例4路按键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15是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施例所述第二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报警控制装置、2-障碍检测装置、3-第三连接链、4-第四连接链、5-机壳、6-第二卡件、7-卡套、8-连接主体、9-第二连接链、10-第一连接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包括障碍检测装置2、报警控制装置1;所述障碍检测装置2与报警控制装置1通信连接;所述障碍检测装置2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主控制模块、障碍检测模块、第一套环;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一主控制模块、障碍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机壳中;所述机壳与第一套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主控制模块的电源端、障碍检测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障碍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报警控制装置1包括第二主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第二电源模块、机壳、第二套环;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第二套环上;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主控制模块的电源端、报警模块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障碍检测装置2通过第一套环绑定在脚部,还可以绑定在手部、腰部、头部;可利用多个障碍检测模块进行立体化的障碍物检测,从而实现全方位的检测,有效的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

本实施例所述报警控制装置1通过第二套环绑定在用户的腰部;所述障碍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给第一主控制模块,第一主控制模块对检测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传输给第二主控制模块,第二主控制模块对信息做出判断是否需要报警,或需要则第二主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从而提醒用户有障碍,需要进行避障。本实施例所述的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具有方便携带的有点,且能及时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保证用户安全出行,同时能适用不同的环境。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主控制模块选择低成本8位ht66f2390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并搭建相应的最小工作系统,具体电路引脚连接如图4所示。

为了提高便携性同时不减少持续使用时间,本实施例所示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均采用两节18650充电式锂电池串联组成7.4v供电,同时使用开关型降压稳压芯片tps62130以及外围电路组成一个开关型降压电路,如图5所述,平均静态工作电流可降低到25ua大大降低的损耗,提高使用时间。

如图2所示,所述障碍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电源端与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主控制模块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报警控制装置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障碍检测模块采用超声波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第一蓝牙通信模块。

为保证探测精度与探测距离,实现障碍检测,本实施例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采用测距精度可达高到3mm最远探测距离达到8米的jsn-sr0t4一体化超声波测距模块。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的引脚与第一ht66f2390芯片的引脚具体连接如图6所示。

为了保证与报警控制装置稳定性的、可靠性的通信,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选用主从一体的hc-05蓝牙通讯模块,ht66f2390芯片通过串口与第一蓝牙通信模块进行连接,具体引脚连接如图7所示。

本实施例利用超声波检测模块进行检测障碍物,其主要根据超声波测距原理实现检测障碍物;本发明通过第一蓝牙通信模块实现与报警控制装置无线连接。当障碍检测模块与报警控制装置绑定在人体不同部位时,通过无线通信连接,能方便携带。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能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如云雾雨雪天气。

如图3所示,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还包括三维角度传感器;所述三维角度传感器的电源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三维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主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具体引脚连接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包括ht32f52352芯片以及其最小工作系统;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的电路连接如图9所示。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有三维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摔倒,当第二主控制模块通过三维角度传感器检测到角度晃动幅度超过预设的角度幅度值,或检测到角度晃动频率超过预设的频率值时,第一主控制模块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第二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与第二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的电源端与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与第一蓝牙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为了保证所述报警控制装置与障碍检测装置能稳定的、可靠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采用与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相同的主从一体的hc-05蓝牙通讯模块,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串口与ht32f52352芯片通信连接,其具体连接如图10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设置连接有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从而实现报警控制装置、障碍检测装置通过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第一蓝牙通信模块进行无线连接,方便将所述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备绑定在人体各个不同的部位。

本实施例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振动马达驱动电路;所述振动马达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主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振动马达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振动马达电连接;所述振动马达通过振动马达驱动电路与第二主控制模块电连接,如图11所示;

所述振动马达驱动电路包括npn三极管q1、电阻r7、电阻r6;

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ht32f52352芯片的io端口电连接;

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振动马达的一个引脚连接;

所述振动马达的另一个引脚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7.4v电源;

所述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ht32f52352芯片通过输出pwm波控制振动马达的振动幅度大小。

考虑在嘈杂的环境下,不能听清声音发出的报警信号,本实施例采用振动马达发送振动报警,由于是将报警控制装置绑定在人体上,用户能及时准确的接收到报警信息,同时可设置随着振动时间的延长,可通过ht32f52352芯片通过输出pwm波增大振动马达的振动幅度,从而确保用户能接收到报警信息。

本实施例所述报警模块还包括gps定位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与第二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主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gps定位模块获取的位置数据上传云服务器,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获取位置数据。

考虑到盲人这特殊人群外出存在迷路或存在摔倒的可能性,为了能保证家人能实时监控到用户所在的位置,方便寻找。本发明所述的可穿戴式便携智能导盲设有gps定位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二主控制模块通过gps定位模块获取用户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通过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上传到云服务器,家人可通过智能终端与云服务器连接,获取用户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将三维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上传到云服务器,以便家人查看,或将检测到的摔倒信息通过云服务器发送给家人的智能终端上,实现报警。

本实施例所述gps定位模块采用bds/gnss全星座定位导航模块

atgm336h-5n,其支持gps定位和北斗定位,同时具有高灵敏度、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所述bds/gnss全星座定位导航模块atgm336h-5n通过串口与ht32f52352芯片通信连接,其具体连接如图12所示。由于所述的bds/gnss全星座定位导航模块atgm336h-5n是现有的、模块化的产品,其具体的内部连接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采用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有利于减少报警控制装置的模块大小,增加便携性;所述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的尺寸仅为19.9×23.6×2.2mm,且其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优点,所述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的引脚连接,如图13所示。由于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是现有的、模块化的产品,其具体内部元件连接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所述报警控制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按键电路;所述按键电路与ht32f52352芯片连接,如图14所示;所述按键电路包括电阻rn、按键kn;

所述电阻rn的一端接3.3v电源;所述电阻rn的另一端接按键kn的一端;

所述按键kn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ht32f52352芯片的一个io端口接在电阻rn与按键kn之间。

本发明所述按键电路设有4路,如图14所示;

其中1路设置为模式选择功能,所述模式选择包括报警功能、取消功能、定位功能;

其中1路设置为报警功能,当按下按键时,开始报警模式,第二主控制模块将通过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发送报警信息;

其中1路设置为取消功能,当按下按键时,取消报警模式;

其中1路设置为定位功能,当按下按键时,第二主控制模块通过pgs定位模块获取的定位信息通过nb-iot无线通信模块bc95发送到智能终端。

本实施例所述障碍检测装置设置有若干个,并通过第一套环设置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上,若干个所述障碍检测装置与报警控制装置进行多对一通信连接,实现立体化障碍检测。本实施例将障碍检测装置绑定在头部,进而避免用户头部撞在障碍物上,避免出现撞伤头部。

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套环包括第一连接链10、第二连接链9、连接主体;8所述;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第一主控制模块、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第一电源模块、三维角度传感器均设置在连接主体8中;所述第一连接链10的一端与连接主体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链10的另一端依次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链9的一端与连接主体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链9的另一端设有回环型结构,并设有第一卡件;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链9的回环型结构后,第一卡件穿过第一连接链10上的通孔实现第一连接链10、第二连接链9可拆卸连接;

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套环包括第三连接链3、第四连接链4;所述第三连接链3的一端与机壳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链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件6;所述第四连接件4的一端与机壳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链4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卡件6配合使用的卡套7;所述第三连接链3、第四连接链4通过第二卡件6、卡套7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所述障碍检测装置通过第一套环绑定在人体上,如脚部;将所述报警控制装置通过第二套环绑定在人体其他部位上,如腰部;当超声波检测模块检测到前面障碍物时,第一主控制模块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传输给第二主控制模块;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通过振动马达驱动电路驱动振动马达振动,从而实现提醒用户前方有障碍物。同理,当三维交度传感器检测到用户摔倒时,所述第二主控制模块获取用户所在当前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将用户摔倒信息、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过云服务器传输给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进而报警通知家人,保证家人能快速准确的找到用户。家人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主动获取用户所在的位置信息,从而监控到用户,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

用户取消功能按键取消报警,振动马达停止工作、或第二主控制模块不会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家人,避免所述报警控制装置发出错误的报警信号。

当用户遇见其他意外事情时,通过选择报警功能按键,从而实现报警。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模型选择功能,满足用户的不用需要,实现个性化选择。

本实施例还可以将多个所述障碍检测模块绑定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上,实现立体化检测,全方面保证用户人身安全。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