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装置及其扭转训练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55648发布日期:2021-01-05 21: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基座,接设有外罩,且所述外罩缺口处接设有数个扭转轴;

动力装置,接设于所述基座,又所述动力装置驱动至少一偏心转轴作旋转,而所述偏心转轴再接设驱动杆的一端;

至少一组转换机构,其底部接设于所述基座,且设有动力输入端及动力输出端,其中所述动力输入端接设所述驱动杆的另端,而所述动力输出端接设所述数个扭转轴;及

至少一对扶持器,装设于所述外罩同侧或两侧的扭转轴,提供人体的上肢或下肢扶持或握持;

通过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偏心转轴作旋转运动,再经由所述转换机构进行转换后,由所述动力输出端驱动所述扭转轴进行重复左右扭转运动,并连动所述扶持器进行重复左右扭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装置,其中所述转换机构设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装置,其中所述基座设为立式矩形体,又所述外罩的内部侧边上方处固设有一对互为相对的承座,且所述二承座分别枢接所述扭转轴,所述二扭转轴再固接有位于所述外罩不同侧的二扶持器,又所述转换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设于所述横杆非串接支持杆的任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装置,其中所述转换机构还包含有横杆及支持杆、直杆及摇摆杆,其中所述摇摆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扭转轴,且所述支持杆固设于所述基座并承接枢接于所述横杆,而所述横杆的一端再枢接于所述直杆的底端,最后所述直杆的顶端枢接所述摇摆杆的另一端,而所述摇摆杆再枢接于各扭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装置,其中所述基座设为卧式矩形体,又所述外罩内部的上方处设有数个承座,且每个承座枢接所述扭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装置,其中所述转换机构还包含有z型连杆组、二不同高低的支持杆、二不同长度的直杆及二相同长度的摇摆杆,其中所述二摇摆杆的一端分别固接于所述扭转轴,且所述二支持杆固设于所述基座并承接枢接所述z型连杆组,而所述z型连杆组的二侧端再枢接于所述二直杆的底端,最后所述二直杆的顶端枢接于所述二摇摆杆的另一端,而各摇摆杆再枢接于各扭转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装置,其中所述转换机构的z型连杆组还包含有二横杆及直连杆,其中所述直连杆连接所述二横杆于不同高度位置,又所述二支持杆承接于所述二横杆的中段处,又所述转换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设于所述二横杆非串接支持杆的任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装置,其中所述转换机构驱动各扭转轴左右扭转相反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装置,其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含有马达、带轮,而所述带轮设于所述偏心转轴的中段处,其中所述马达驱动所述带轮旋转并连动所述偏心转轴,又所述偏心转轴由旋转轴的二端至少设有一偏心轴,而所述偏心轴再接设所述驱动杆的一端。

10.一种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建置数个扭转轴步骤,在基座上接设有外罩,且延伸枢设有数个扭转轴;

建置动力装置步骤,在所述基座设有动力装置并驱动偏心转轴作旋转,而所述偏心转轴再接设驱动杆的一端;

建置转换机构步骤,在所述基座上设有至少一组转换机构,且所述转换机构设有动力输入端及动力输出端,其中所述动力输入端接设所述驱动杆的另端,而所述动力输出端接设所述数个扭转轴;及

建置扶持器步骤,装设至少一对或数对扶持器于所述外罩同侧或两侧的扭转轴,提供人体的上肢或下肢扶持或握持;

通过上述步骤将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偏心转轴作旋转运动,再经由所述转换机构进行转换后,由所述动力输出端驱动所述扭转轴进行重复左右扭转运动,并连动所述扶持器进行重复左右扭转运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式肢体扭转训练装置及其扭转训练方法,其包含有:一基座及一外罩,且从该外罩缺口处延伸出数个扭转轴及扶持器来提供人体的上肢或下肢扶持或握持,又该基座内部设有一动力装置以驱动一偏心转轴,且该偏心转轴则再驱动一驱动杆及一转换机构;通过该偏心转轴的旋转运动,再经由该转换机构进行转换后,据以驱动各扭转轴、扶持器进行重复左右扭转运动,来提供人体具被动式、强制式活动手部、脚部等肢体部位,以辅助部分行动不便者或活动障碍者增加肢体活动,减少因不运动产生身体退化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助;黄正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明根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