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集液型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3764发布日期:2019-10-15 20:2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离集液型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分离集液型吸痰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领域,集液型吸痰器是一种为肺部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的常用器材。

icu患者常使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等,气道分泌物多,由于长期卧床,加之意识障碍导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病人排痰能力下降,极易引发肺部感染。当气道通气发生障碍,支气管出现阻塞,空气不能进入肺部,而原来肺泡的空气又被吸收,所属肺部极度萎缩,极易发生肺不张。

普通吸痰为盲吸下进行,一般只能清理表浅呼吸道分泌物。纤维支气管镜可直视病灶部位,准确清除气道内炎性分泌物,其目标性强,创伤小,吸痰效率高,其吸痰范围可以扩至小气道,并能直视下冲洗下吸出痰栓,迅速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在危重病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于外科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及机械通气时应用纤支镜吸痰可取得较好效果。同时可将痰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采集以完成细菌、真菌培养,药敏实验等化验,及时向临床提供重要的感染信息。

目前尚无与纤支镜配套使用的痰液收集器,临床工作中,使用纤支镜吸痰时,多为临时手工改造普通吸痰盒,如图1所示,现有的普通吸痰盒一般包括瓶体、收集管、负压吸引管、密封盖和备用密封盖,负压吸引管与负压设备连接,收集管与纤支镜的吸引口连接。纤支镜的插入端经过鼻腔、咽部或者气管插管时,纤支镜的吸引口先不连接普通吸痰盒,而是直接连接负压吸引设备,将上呼吸道分泌物吸净,(根据影像学检查或镜下显示的需要留取痰液完成化验的部位)当镜下可见较多分泌物时,断开纤支镜与负压设备的连接,在纤支镜和负压设备之间安装上预先改造好的普通吸痰盒,再留取痰标本,标本留取结束,取下普通吸痰盒,重新将纤支镜和负压设备连接,继续为患者治疗。但是普通吸痰盒与纤支镜配合使用时需要对收集管自行裁切,破坏了无菌状态,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极可能造成污染,导致培养结果不准确,影响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而且,负压设备和纤支镜之间连接普通吸痰盒进行痰液标本采集,取样后负压设备再直接与纤支镜吸引口连接,将上呼吸道分泌物吸净,显然,这种操作是繁琐的,纤支镜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增加了对患者气道的刺激,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吸痰盒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分离集液型吸痰器,集普通吸痰和标本采集于一体,达到无污染、准确留取痰标本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分离集液型吸痰器,包括集液瓶、负压吸引管和收集管,负压吸引管与负压装置、集液瓶相连通,收集管与集液瓶、纤支镜的吸引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瓶包括上封盖、下封盖、收集瓶和取样试管,上封盖和下封盖分别与收集瓶的上下两端可拆卸式的密封连接;

所述收集瓶包括内外两层瓶体,隔离体置于外瓶体内,外瓶体的下端为半封闭型,外瓶体和隔离体之间的空腔部分在两者的下端处被密封,外瓶体的下端未封闭的空间供所述取样试管通过;

所述取样试管嵌套在收集瓶的隔离体的内部,取样试管的下端密封,取样试管下端的外壁与所述外瓶体的下端部贴合;

所述上封盖上开设收集管口和负压吸引管口,所述收集管口包括第一收集管口和第二收集管口,所述负压吸引管口的下端接近收集瓶的上端,所述第一收集管口的下端伸入所述取样试管的上部,所述第二收集管口的下端伸入外瓶体与隔离体之间的上部,所述上封盖与取样试管的上端接触处的一侧设有压紧部;

所述下封盖与取样试管之间设置有触顶机构,所述触顶机构经触发将取样试管向上顶起,所述下封盖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取样试管连接的试管封盖。

优选地,所述触顶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下封盖对立侧的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两个分离的杆部经弹簧连接,触发杆与下封盖内的滑道配合成移动副,触发杆的外端位于下封盖外部,下封盖的上部还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触弹装置,所述触弹装置的上端与所述取样试管的下端抵接,触弹装置的两侧分别与相应的触发杆的内端卡接。

优选地,所述触弹装置包括两个与所述触发杆内端卡接的挤压块、固定在两个挤压块之间的弹性片、搭接在挤压块上端的触顶块,所述触顶块穿过一导向板的导向孔抵接在所述取样试管的下端,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下封盖上,所述弹性片的中间部分为上凸的拱形,所述触顶块的下端与弹性片的中间部分接触。

优选地,所述挤压块的外侧设有上卡沿和下凸部,所述触发杆的内端端部有凸棱,挤压块的上卡沿与下凸部之间的内凹部分刚好将触发杆的凸棱卡合。

优选地,所述试管封盖与下端盖螺纹连接,试管封盖的端部开设容纳槽,容纳槽内转动安装有手柄,手柄的转动轴上连接有扭簧。

优选地,所述收集管包括第一收集管和第二收集管,其中第一收集管与所述第一收集口相连通,第二收集管与所述第二收集口相连通,第一收集管和第二收集管通过切换装置与所述纤支镜的吸引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切换本体,所述切换本体上对称设置两个旋拨片,切换本体内安装有切换盘,切换盘的中间固定有连接切换管的连接管,切换盘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切换槽,切换本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单向轴承与分转塞、切换塞连接,所述分转塞和切换塞的端部分别与切换盘抵接,分转塞上开设有与第一收集管和第二收集管对应的分转孔,切换塞的中间连接有切换管,切换管的一端与所述纤支镜的吸引口相连通,切换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切换盘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有凸键,所述切换本体上相应地开设与凸键配合的键槽。

优选地,所述两个旋拨片的位置正好对应所述分转塞上的两个分转孔,此时有一个分转孔处于接通状态,所述的接通状态的分转孔和其对应的旋拨片上分别设置有标记。

优选地,所述切换盘的外周面上的凸键呈十字设置为四个,所述切换槽为扇形。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集液瓶包括收集瓶和取样试管,取样试管和收集瓶仅在两者的下端有接触,既能满足抽吸时的密封要求,又能实现取样试管从收集瓶内的分离,上封盖和下封盖分别将集液瓶密封,防止痰液受到污染,普通分泌物可抽吸至收集瓶内,取样标本可采集到取样试管内;

本发明的取样试管需要从收集瓶中分离时,打开上封盖,触顶机构经过触发将取样试管向上顶起,试管封盖将取样试管密封,减少操作中不必要地误触污染;

本发明的触顶机构通过手动触发,操作简单可靠,触弹装置的弹性片通过其弹性形变将触顶块顶起,从而实现取样试管的上升,取样试管的上端高出收集瓶的上端;

本发明的切换装置通过手动拨动旋拨片来调节收集瓶和取样试管的接通与否,单手操作方便,切换迅速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吸痰盒和纤支镜配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液型吸痰器和纤支镜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液瓶的拆解图(局部剖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液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局部结构的放大图(含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拆解图。

图7为图6中切换本体的左视图。

图8为图6中切换本体的立体剖切图(右视)。

图9为图6中切换本体的立体剖切图(左视)。

图1中,01、普通吸痰盒,011、集液瓶,012、收集管,013、负压吸引管,0131、接头,014、密封盖,015、备用密封盖,02、纤支镜,021、吸引口。

图2至图9中,02、纤支镜,021、吸引口,03、取样试管,04、收集瓶,041、外瓶体,042、隔离体,05、负压吸引管,051、接头,06、上封盖,061、负压吸引口,062、第一收集口,063、第二收集口,064、压紧部,07、下封盖,071、滑道,072、凹槽,08、切换装置,081、切换本体,0811、旋拨片,0812、切换盘,0813、切换槽,0814、凸键,0815、连接孔,0816、连接管,0817、键槽,082、切换管,083、单向轴承,084、分转塞,0841、分转孔,085、切换塞,091、第一收集管,092、第二收集管,101、触发杆,1011、凸棱,102、弹簧,103、挤压块,1031、上卡沿,1032、下凸部,104、弹性片,105、触顶块,106、导向板,11、试管封盖,111、手柄,112、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所作出的改进,在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先对背景技术部分所提到的现有技术结合其附图1加以说明。

现有普通吸痰盒01,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瓶体011、收集管012、负压吸引管013、密封盖014和备用密封盖015,负压吸引管013与负压设备连接,由于普通吸痰盒的收集管012通常较长,因为普通吸痰时收集管012需要插入体内后收集痰液,当其需要与纤支镜02配合时,需要使用剪刀进行修剪,收集管012的一端具有斜向切口并使收集管012的长度变短,再将修剪后的收集管012与纤支镜02的吸引口021连接,负压吸引管013和收集管012通过密封盖014与瓶体011相连通,图中所示的收集管012是已经经过剪切后的。纤支镜02的插入端经过鼻腔、咽部或者气管插管时,纤支镜02的吸引口021先不连接普通吸痰盒01,而是直接连接负压吸引设备,将上呼吸道分泌物吸净,(根据影像学检查或镜下显示的需要留取痰液完成化验的部位)当镜下可见较多分泌物时,断开纤支镜02与负压设备的连接,在纤支镜02和负压设备之间安装上预先改造好的普通吸痰盒01,再留取痰标本,标本留取结束,取下普通吸痰盒01,重新将纤支镜02和负压设备连接,继续为患者治疗。因普通吸痰盒01与纤支镜02配合使用时需要对收集管012自行裁切,破坏了无菌状态,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极可能造成污染,导致培养结果不准确,影响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若在负压设备和纤支镜02之间直接连接普通吸痰盒01进行痰液标本采集,则不能在抽出时再作上呼吸道分泌物或其他部位的痰液吸引,如需再次抽吸,则必须拔掉普通吸痰盒01,而改为负压设备直接与纤支镜02的吸引口021连接,显然现有操作过程较为繁琐,纤支镜02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增加了对患者气道的刺激,刺激可引起气道痉挛和狭窄,易损伤粘膜加重其炎症。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吸痰盒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集液型吸痰器01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而作出的改进。下面结合附图2至9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集液型吸痰器是一种可分离型,它集普通吸痰和标本采集于一体,达到无污染、准确留取痰标本的目的,同时减少纤支镜02介入停留时间,纤支镜02能够在实施纤支镜02下吸痰治疗时一并完成痰液取样送检,有效缩短患者肺感染病程,利于后期治疗。痰液标本留取结束,可继续为患者治疗,将其他痰液和分泌物抽吸到吸痰器中,简化普通吸痰和留取标本的程序。

本实施例的可分离集液型吸痰器,包括集液瓶、负压吸引管05和收集管,这里的负压吸引管05可采用和现有技术相同的可控式负压吸引管05,即该负压吸引管05带有接头051,通过接头051来实现对集液瓶的负压控制。负压吸引管05与负压装置、集液瓶相连通,收集管与集液瓶、纤支镜02的吸引口021相连通。本实施例的集液瓶包括上封盖06、下封盖07、收集瓶04和取样试管03,上封盖06和下封盖07分别与收集瓶04的上下两端可拆卸式的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上封盖06、下封盖07分别与收集瓶04通过螺纹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收集瓶04包括内外两层瓶体:外瓶体041和隔离体042,隔离体042置于外瓶体041内,用于将取样试管03和收集瓶04分离开,外瓶体041的下端为半封闭型,外瓶体041和隔离体042之间的空腔部分在两者的下端处被密封,这样外瓶体041和隔离体042之间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外瓶体041的下端未封闭的空间供取样试管03通过。取样试管03嵌套在收集瓶04的隔离体042的内部,也就是说,取样试管03从隔离体042的上端放入,取样试管03的下端是密封状态,上端为开放口,取样试管03下端的外壁与外瓶体041的下端部贴合。图中的外瓶体041和隔离体042为透明材料制作,且均未示出壁厚(壁很薄)。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上封盖06上开设收集管口和负压吸引管口061,收集管口包括第一收集管口062和第二收集管口063,负压吸引管口061的下端接近收集瓶04的上端,第一收集管口062的下端伸入取样试管03的上部,第二收集管口063的下端伸入外瓶体041与隔离体042之间的上部,上封盖06与取样试管03的上端接触处的一侧设有压紧部064,当上封盖06与收集瓶04拧合时,该压紧部064能够将取样试管03向下压紧,使取样试管03保持其固定位置而不发生移位。图中的取样试管03为透明材料制作,未示出壁厚(壁很薄)。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封盖07与取样试管03之间设置有触顶机构,该触顶机构经触发后能够将取样试管03向上顶起,使得取样试管03的上端高出隔离体042和外瓶体041的上端口,下封盖07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取样试管03连接的试管封盖11,如此,便于将试管封盖11安装在取样试管03上,这里,试管封盖11与下封盖07、取样试管03也分别采用螺纹连接。

这里提及的触顶机构,具体地,其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下封盖07对立侧的触发杆101,触发杆101的两个分离的杆部经弹簧102连接,两个杆部与下封盖07内的滑道071配合成移动副,其中一个杆部的外端位于下封盖07外部,即该杆部的外端是伸出了下封盖07的侧面,以便于进行手动按压。下封盖07的上部还开设有凹槽072,凹槽072内设置触弹装置,触弹装置的上端与取样试管03的下端抵接,触弹装置的两侧分别与相应的触发杆101的内端卡接。滑道071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挡圈,来对触发杆101进行限位,来保证触发杆101不会脱离出滑道071。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触弹装置包括两个与触发杆101内端卡接的挤压块103、固定在两个挤压块103之间的弹性片104、搭接在挤压块103上端的触顶块105,触顶块105穿过一导向板106的导向孔抵接在取样试管03的下端,导向板106的两端固定在下封盖07上,弹性片104的中间部分为上凸的拱形,触顶块105的下端与弹性片104的中间部分接触。

挤压块103的外侧设有上卡沿1031和下凸部1032,触发杆101的内端端部有凸棱1011,挤压块103的上卡沿1031与下凸部1032之间的内凹部分刚好将触发杆101的凸棱1011卡合。

试管封盖11与下封盖07螺纹连接,试管封盖11的端部开设容纳槽112,容纳槽112内转动安装有手柄111,手柄111的转动轴上连接有扭簧。

如图2所示,收集管包括第一收集管091和第二收集管092,其中第一收集管091与第一收集口062相连通,第二收集管092与第二收集口061相连通,第一收集管091和第二收集管092通过切换装置08与纤支镜02的吸引口021相连通。

如图6所示,切换装置08包括切换本体081,切换本体081上对称设置两个旋拨片0811,切换本体081内安装有切换盘0812,切换盘0812的中间开设连接孔0815来固定连接管0816,连接管0816用于与切换管082连接,切换盘0812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切换槽0813,切换本体081的两端分别通过单向轴承083与分转塞084、切换塞085连接,分转塞084和切换塞085的端部分别与切换盘0812抵接,分转塞084上开设有与第一收集管091和第二收集管092对应的分转孔0841,切换塞085的中间连接有切换管082,切换管082的一端与所述纤支镜02的吸引口021相连通,切换管082的另一端与连接管0816相连通。

如图7至9所示,切换盘0812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有凸键0814,切换本体081上相应地开设与凸键0814配合的键槽0817。本实施例的切换盘0812的外周面上的凸键0814呈十字设置为四个,所述切换槽0813为扇形。

两个旋拨片0811的位置正好对应分转塞084上的两个分转孔0841,此时有一个分转孔0841处于接通状态,接通状态的分转孔0841和其对应的旋拨片0811上分别设置有标记,比如本实施例中可在与第一收集口062相连通的第一收集管091上作标记,相应地,第一收集管091与分转孔0841接通状态时,与该分转孔0841对应的旋拨片0811上也作标记。这样设置上标记,既便于安装,又能根据很清晰准确地分辨出哪一个收集管处于接通状态。切换装置08可设计成直接与两根收集管相连接,减少实际操作程序。

本实施例的可分离集液型吸痰器在使用时,上封盖06和下封盖07分别与收集瓶04连接好,上封盖06上的压紧部064将取样试管03压紧,取样试管03则将触顶块105压紧,触顶块105将对弹性片104施压并使其变形,弹性片104对挤压块103施压并推动两个挤压块103相背运动,向外撑开,挤压块103则推动触发杆101的内端向外运动,弹簧102受压使得触发杆101的外端伸出下封盖07外侧。切换装置08与第一收集管091和第二收集管092已经连接好,只需将第一收集管091和第二收集管092分别与上封盖06的第一收集口062和第二收集口063连通,负压吸引管05与负压吸引口061连通,然后将负压吸引口061再与负压设备连接,切换装置08的切换管082与纤支镜02的吸引口021连接,进行气密性检查。

纤支镜02的下端介入气道,到达需要取样的支气管,将负压吸引管05的接头051闭合,痰液经纤支镜02吸引口021吸出,再经切换管082、连接管0816、切换槽0813、分转孔0841,吸入到第一收集管091,从第一收集口062落入取样试管03。拨动旋拨片0811,由于单向轴承083的作用,只能沿一个方向拨动选拨片,本实施例中需要拨动180度,此时,切换盘0812与第一收集管091连接的分转孔0841被切换盘0812封住,而与第二收集管092连接的分转孔0841和切换盘0812上的切换槽0813连通,此时将镜下可见液体尽量吸净,这些液体会经过第二收集管092落入收集瓶04内。痰液取样和收集完成后,取出纤支镜02,将集液型吸痰器与纤支镜02和负压设备分离。旋拧下上封盖06,手动按压下封盖07两侧的触发杆101端部,触发杆101将压紧弹簧102并推动两个挤压块103相向运动,两个挤压块103将弹性片104挤压,弹性片104发生弹性变形并向上凸起,从而将触顶块105顶起,触顶块105沿导向孔向上运动,作用于取样试管03的下端,使取样试管03的上端伸出收集瓶04上端口。拉起试管封盖11的容纳槽112内的手柄111,转动手柄111将试管封盖11取下后封盖在取样试管03上,提拉手柄111将取样试管03从收集瓶04内取出,有效避免了样本受到二次污染。将下封盖07从收集瓶04下端拧下后旋拧在收集瓶04上端,另作处理。

本实施例的可分离集液型吸痰器也可同时采集两种样本。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