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22399发布日期:2019-09-06 22:37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美白祛斑产品很多,但其使用效果通常不尽人意,如曲酸类祛斑产品、对苯酚祛斑产品、熊果苷祛斑产品、苯乙基间苯二酚祛斑产品等,或祛斑效果不显著,或刺激性强、易致敏,让使用者望而生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美白祛斑效果显著、使用安全无刺激的护肤产品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白祛斑霜,集祛斑、美白、防晒、保湿功能于一体,快速实现肌肤的美容修复,使用安全无刺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美白祛斑霜,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

a组分:二苯酮-30.2-1份,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1-3份,乳化剂2-6份,保湿醇2-5份,油脂10-15份;

b组分:水20-40份,烟酰胺1-5份,苦参提取液8-15份,保湿增稠剂2.35-6.65份;

c组分:粘度调节剂0.5-2份;

d组分:4-丁基间苯二酚0.5-1.5份,溶剂5-10份;

e组分:vc乙基醚0.5-1.5份,水1-5份;

f组分:传明酸0.5-1份,水1-5份;

g组分:乳酸薄荷酯0.05-0.2份,水解蚕丝1-1.5份,植酸0.05-0.15份,抗菌剂1.2-2.5份,植物抗敏剂1-2份。

烟酰胺是维生素b3的一种衍生物,可减轻和预防皮肤在早期衰老过程中产生的肤色黯淡、发黄、菜色,修复受损的角质层脂质屏障,提高皮肤抵抗力,并且有极强的锁水、保湿功效。

vc乙基醚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还原黑色素为无色,并且具有强效抗菌作用;其稳定性好,耐光、耐热、耐酸、耐碱、耐盐和空气氧化,不变色,易吸收,进入真皮层后直接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修复皮肤细胞活性,从而使皮肤变得充盈富有弹性。

传明酸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蛋白酶对肽键水解的催化作用,从而阻止了如发源性蛋白酶等酶的活性,进而抑制了黑斑部位的表皮细胞机能的混乱,并且抑制黑色素增强因子群,再彻底断绝因为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黑色素发生的途径,从而有效防止和改善皮肤的色素沉积。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能够清除湿热,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其丰富的本草营养,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肌肤重现紧致细滑,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4-丁基间苯二酚既可抑制黑色素沉着,淡化色斑,又可抗紫外线、抗氧化,其渗透快,安全性高,致敏性低。

本申请利用烟酰胺、传明酸以特定剂量与vc乙基醚、4-丁基间苯二酚配伍使用,提高其对黑色素的抑制作用,辅以苦参提取液有效祛除暗沉,使得肌肤更加透亮。

此外,肌肤变黑、色斑的产生加深是一个过程,因此,肌肤美白不仅需要提亮肤色、淡化色斑,还需防治结合;本申请美白祛斑霜中添加二苯酮-3、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可有效吸收紫外辐射,进而保证美白祛斑成分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

优选地,a组分中:保湿醇为丙二醇、1,3-丁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油脂为乳木果油、荷荷巴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地,保湿醇为丙二醇、1,3-丁二醇、甘油以1:1:2质量比混合。

优选地,b组分中:保湿增稠剂包括透明质酸0.05-0.15份,甘油2-6份和黄原胶0.3-0.5份。

优选地,c组分为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

优选地,d组分中的溶剂为1,3-丁二醇。

优选地,g组分中:抗菌剂包括甘油辛酸酯0.5-1份,乙基己基甘油0.5-1份和苯氧乙醇0.2-0.5份;植物抗敏剂包括芦荟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绿茶提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上述美白祛斑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a组分各原料,搅拌加热至75-80℃,制成油相,待用;

(2)将b组分中的水加热至50-60℃时,加入烟酰胺和苦参提取液,加热至75-80℃,混入保湿增稠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

(3)将油相加入水相,混合均匀后真空下搅拌降温;

(4)降温至65℃时加入c组分,混合均匀,成乳霜状;

(5)真空下继续搅拌降温,降温至45℃时加入d组分、e组分、f组分,混合均匀;

(6)降温至40℃时加入g组分,搅拌均匀后过滤出料。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美白祛斑霜,在避免有效成分损失同时,保证乳霜更加均匀稳定。

优选地,步骤(2)中的保湿增稠剂预先混合均匀;步骤(5)中的d组分、e组分、f组分分别预先充分溶解,其中d组分溶解时加热至40-45℃。

优选地,步骤(3)中油相加入水相后均质5-10min再真空搅拌降温;步骤(4)中加入c组分后均质2-3min;步骤(5)中d组分、e组分、f组分边添加边搅拌,搅拌速度20-30r/min,添加完后均质30s。

优选地,步骤(6)中的过滤为过80目滤布。

优选地,出料后室温陈化24h。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一种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其可抑制酪氨酸酶、祛除黄褐斑、抗自由基、提亮肤色,使用安全不刺激,储藏稳定,适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涉及的中药提取原料如下:

苦参提取液:汕头市勋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yf16-037;积雪草提取物:西安绿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bj0101,淡黄色;芦荟提取物:西安绿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bl0101;黄芩提取物:西安绿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bh0101;绿茶提取物:西安绿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mb1502。

实施例1

一种美白祛斑霜,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

a组分:二苯酮-30.5份,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1.5份,甘油硬脂酸酯5份,丙二醇1份,1,3-丁二醇1份,甘油2份,乳木果油15份;

b组分:水28.17份,烟酰胺3份,苦参提取液10份,透明质酸0.08份,甘油6份和黄原胶0.3份。

c组分: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1份;

d组分:4-丁基间苯二酚1份,1,3-丁二醇8份;

e组分:vc乙基醚1份,水5份;

f组分:传明酸0.5份,水5份;

g组分:乳酸薄荷酯0.1份,水解蚕丝1.5份,植酸0.05份,甘油辛酸酯0.5份,乙基己基甘油0.5份,苯氧乙醇0.3份,芦荟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1份、芦荟提取物1份。

上述美白祛斑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a组分各原料,搅拌加热至80℃,制成油相,保温待用;

(2)使用b组分中的甘油将透明质酸与黄原胶混合均匀,制成保湿增稠剂;将b组分中的水加热至55℃时,加入烟酰胺和苦参提取液,继续加热至80℃,混入保湿增稠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

(3)将油相加入水相,3000r/min均质6min,然后真空下搅拌(30r/min)降温;

(4)降温至65℃时加入c组分,2000r/min均质3min,成乳霜状;

(5)真空下继续搅拌(30r/min)降温,降温至45℃时边搅拌(30r/min)边加入预先充分溶解的d组分、e组分、f组分,混合均匀(d组分、e组分、f组分分别预先溶解,其中d组分溶解时加热至45℃);

(6)继续降温至40℃时加入g组分,搅拌均匀后过80目滤布出料,出料后室温陈化24h。

实施例2

一种美白祛斑霜,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

a组分:二苯酮-31份,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1份,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3份,丙二醇3份,荷荷巴油12份;

b组分:水30.85份,烟酰胺5份,苦参提取液15份,透明质酸0.15份,甘油4份,黄原胶0.4份。

c组分: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2份;

d组分:4-丁基间苯二酚1.5份,1,3-丁二醇10份;

e组分:vc乙基醚0.5份,水3份;

f组分:传明酸0.5份,水3份;

g组分:乳酸薄荷酯0.15份,水解蚕丝1份,植酸0.15份,甘油辛酸酯0.8份,乙基己基甘油0.8份,苯氧乙醇0.2份,黄芩提取物0.5份、绿茶提取物0.5份。

上述美白祛斑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a组分各原料,搅拌加热至75℃,制成油相,保温待用;

(2)使用b组分中的甘油将透明质酸与黄原胶混合均匀,制成保湿增稠剂;将b组分中的水加热至50℃时,加入烟酰胺和苦参提取液,加热至75℃,混入保湿增稠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

(3)将油相加入水相,2500r/min均质8min,真空下搅拌(20r/min)降温;

(4)降温至65℃时加入c组分,2000r/min均质2min,成乳霜状;

(5)真空下继续搅拌(20r/min)降温,降温至45℃时边搅拌(20r/min)边加入预先充分溶解的d组分、e组分、f组分,混合均匀(d组分、e组分、f组分分别预先溶解,其中d组分溶解时加热至40℃);

(6)降温至40℃时加入g组分,搅拌均匀后过80目滤布出料,出料后室温陈化24h。

实施例3

一种美白祛斑霜,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

a组分:二苯酮-30.2份,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3份,乳化剂6份,1,3-丁二醇2份,丙二醇3份,乳木果油5份,荷荷巴油5份;

b组分:水31.6份,烟酰胺2.5份,苦参提取液8份,透明质酸0.05份,甘油5份和黄原胶0.5份。

c组分: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1.5份;

d组分:4-丁基间苯二酚1.2份,1,3-丁二醇8份;

e组分:vc乙基醚1.5份,水5份;

f组分:传明酸1份,水5份;

g组分:乳酸薄荷酯0.15份,水解蚕丝1.2份,植酸0.1份,甘油辛酸酯1份,乙基己基甘油0.5份,苯氧乙醇0.5份,芦荟提取物1份、绿茶提取物0.5份。

上述美白祛斑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a组分各原料,搅拌加热至80℃,制成油相,保温待用;

(2)使用b组分中的甘油将透明质酸与黄原胶混合均匀,制成保湿增稠剂;将b组分中的水加热至60℃时,加入烟酰胺和苦参提取液,继续加热至80℃,混入保湿增稠剂,搅拌均匀,得到水相;

(3)将油相加入水相,2000r/min均质10min,然后真空下搅拌(25r/min)降温;

(4)降温至65℃时加入c组分,2000r/min均质3min,成乳霜状;

(5)真空下继续搅拌(25r/min)降温,降温至45℃时边搅拌(25r/min)边加入预先充分溶解的d组分、e组分、f组分,混合均匀(d组分、e组分、f组分分别预先溶解,其中d组分溶解时加热至45℃);

(6)继续降温至40℃时加入g组分,搅拌均匀后过80目滤布出料,出料后室温陈化24h。

实施例4

选取70位志愿者试用实施例1-3中制得的美白祛斑霜,受试者均为女性,17-52周岁,面部肌肤具有黄褐斑、晒斑、色素沉着等分散性混合斑,随机分为7组,每组10人。

受试者每人选择10处斑点作为测试点,使用德国ck公司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测试仪mx18测定黑色素值,重复3次取均值,记为初始值。每日早晚涂抹各组祛斑霜,每7天测定测试点黑色素值,重复3次取均值,记为第n天测定值。

其中实施例1-3美白祛斑霜(制备完成7天内试用)分别作为实验组1-3,实施例1美白祛斑霜预先室温(25-35℃)存放3个月,作为实验组4,市售熊果苷祛斑霜作为对照组1。

对照组2:在实施例1基础上将4-丁基间苯二酚、vc乙基醚和传明酸替换为等量的烟酰胺,二苯酮-3与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替换为等量的乳木果油。其余成分及制作工艺均同实施例1(制备完成7天内试用)。

对照组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油相与水相混合搅拌过程中直接添加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均质6min;真空下30r/min搅拌降温至40℃后加入d组分、e组分、f组分、g组分。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使用前预先存放3个月。

使用28天后,统计每位受试者黑色素值变化率,黑色素值变化率=(初始值-第n天测定值)/初始值×100%,并且计算各组平均黑色素值变化率,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