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椎肿瘤全切的线锯引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7972发布日期:2019-09-03 22:16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椎肿瘤全切的线锯引导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肿瘤全切的引导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肿瘤理论研究、肿瘤分期系统的完善和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脊柱肿瘤的治疗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具有能够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有效减少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污染,减少肿瘤复发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等诸多优点。但由于脊髓解剖结构的限制,脊柱肿瘤手术时不可能将整节脊椎(包括脊髓)完整切除,所以必须将环状的脊椎结构离断从解剖学角度讲,椎弓根处是最合适的截骨部位。它是连接前方椎体和后方附件诸结构的最狭细部位,因此截骨量最小,不容易损伤神经根及脊髓。

目前,在利用线锯进行手术时,需要将线锯穿入椎管内绕过椎弓根,而这一步操作存在风险,因为线锯材质较硬,并且带刺,穿过椎管时易造成硬脊膜的损伤,同时还存在线锯操作的稳定性差的问题,线锯上下方容易产生剧烈晃动,离断椎弓根时线锯会发生弹跳,这些问题给手术的效果来带负面影响,降低了手术切除的精确度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柱肿瘤全切的线锯引导器,解决了脊柱肿瘤全切时,线锯穿绕不便和操作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引导器在手术过程中对线锯进行导向,使线锯能够方便快速的穿绕到手术位置,并且引导器在线锯对手术部位切断时,可有效防止线锯弹跳和移位对周围神经带来的损伤,能够降低手术的风险。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脊柱肿瘤全切的线锯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结构的引导器,所述引导器的内部沿弧形方向设置有供线锯通过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的两端延伸出引导器,所述引导器的内弧面上沿其弧形方向设置有切口,所述线锯通过切口脱离导向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口处沿引导器弧形方向设置有与内弧面可分离的滑条,所述滑条对切口进行打开和闭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切口两侧的内弧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条放置在滑槽内与引导器滑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对引导器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和支撑螺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引导器内侧,且其两端与引导器连接,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与支撑螺杆相匹配的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的数量与支撑螺杆的数量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设置有卡箍,固定杆通过卡箍与引导器连接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螺孔为设置在固定杆上的垂直孔,所述支撑螺杆一端穿过调节螺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器包括通过磁性连接的两个弧形引导段,所述两个弧形引导段的导向通道相互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弧形引导段对称设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设计新颖,构思巧妙,针对脊柱肿瘤全切时线锯的导向问题和切断时的弹跳问题,设计出的线锯引导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中的引导器采用弧形结构,能够有效适应椎弓根和椎体结构。引导器首先达到手术位置,线锯可以通过导向通道随引导器达到手术位置,并且到位后的线锯通过切口与导向器脱离,能够直接进行离断处理。

本发明中的引导器还采用两个磁性连接弧形引导段,极大的减少了手术时间。两个弧形引导段分别从两侧进入手术位置,磁性连接一方面可以使两个弧形引导段在无外界的连接结构的自动进行连接,另一方面,先进入手术位置的引导段还可以对另一个引导段进行导向,使另一个引导段准确地达到手术位置,缩短了引导器的放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无滑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向器,2、导向通道,3、切口,4、滑条,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脊柱肿瘤全切的线锯引导器,包括由刚性材料制备而成的引导器,引导器呈弧形结构。引导器的内部沿着弧形方向设置有导向通道,导向通道供线锯通过的同时对线锯进行导向,使线锯达到指定的手术位置。导向通道的两端延伸出引导器,一端为线锯入口,另一端为线锯出口,线锯入口沿引导器与线锯出口联通。

导向通道的直径孔为中部位置最小,孔径朝着线锯入口方向和线锯出口方向分别都逐渐变大,即为中间细两端粗的喇叭结构。这是因为线锯在穿入导向通道时,孔径较大便于线锯的放置,也便于支撑杆与引导器连接固定,中间细小一方面是椎弓根处本身结构限制,不宜过大,另一方面是可以将线锯限制在小范围内,便于手术。

线锯到位后,需要对手术位置进行离断。直接将导向器抽出虽然可以将线锯裸露,但是线锯进行离断操作时,很容易损伤周围的神经,增加手术风险。因此在导向器的内弧面上沿其弧形方向开设有切口,切口与导向通道连通,线锯通过切口脱离导向器,此时的导向器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将线锯限制在手术位置,放置线锯操作过程中的弹跳和上下移位造成手术效果差,离断的位置偏移等问题。

切口处沿引导器弧形方向设置有与内弧面可分离的滑条,如图2所示,滑条对切口进行打开和闭合,当导向器对线锯进行导向时,滑条闭合切口,当线锯进行离断处理时,滑条打开切口。为方便滑条对切口的打开和闭合,在切口两侧的内弧面上设置有滑槽,滑条两侧放置在对应的滑槽内,通过滑槽与导向器滑动连接。滑条的截面为弧形,与导向器相匹配,当滑条对切口闭合时,滑条和导向器的截面为圆环形结构。

导向器的切口的大小不宜开设过大,切口过大起到的保护作用基本不明显,切口最佳的大小为为圆环形整体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

引导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手术位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和支撑螺杆,固定杆设置在引导器内侧,固定杆的两端设置有卡箍,固定杆通过两端的卡箍与引导器连接固定。引导器上与卡箍连接的地方设置有固定凸块,由于引导器表面光滑,没有固定点,卡箍与引导器连接后容易滑动,固定凸块相当于锁紧点,能够锁紧和限位。固定杆的设置有调节螺孔,调节螺孔为垂直孔,支撑螺杆一端穿过调节螺孔,调节螺孔和支撑螺杆的数量相同。当离断椎弓根处时,调节螺纹数量为一个,并且设置在固定杆的中部位置,此时支撑杆一端穿过调节螺纹达到椎弓根,对引导器进行限位和固定。当离断椎体时,调节螺孔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调节螺孔内穿过一个支撑螺杆,该支撑螺杆与椎体的一侧接触连接,另一个调节螺孔内穿过另一个支撑螺杆,该支撑螺杆与椎体的另一侧接触连接,此时支撑螺杆与固定杆配合,对引导器进行固定。

导向器可分为两个弧形引导段,在操作时会更为方便,两个弧形引导段的一端均设置有磁性相反的磁性材料,两个引导段通过磁性连接为导向器。当其中一个弧形引导段在手术位置一侧先达到手术位置后,另一个弧形引导段在手术位置另一侧达到手术室位置,由于端部的磁性材料,先进入手术位置的弧形引导段可以对后进入手术位置的弧形引导段进行快速导向作用,减少手术前期准备时间。两个弧形引导段可选择对称设置,并且两个弧形引导段的导向通过相互连通。

实施例一

离断椎弓根处,首先将其中一个弧形导向段紧贴手术处椎弓根,从椎弓根的一侧放入,另一个弧形导向段紧贴手术处椎弓根,从椎弓根另一侧放入,两个弧形导向段磁性连接形成完整的导向器,导向器内弧面一小部分紧贴椎弓根。线锯从导向器一端的线锯入口进行,通过导向通道后从导向器另一端的线锯出口穿出,此时线锯达到手术指定位置,然后抽出两个弧形引导段上的滑条,使线锯脱离导向器,然后将固定装置中的固定杆两端的卡箍通过固定凸块卡紧导向器,固定杆与导向器的连接过程中,也是对两个弧形引导段进行对准矫正,使二者的导向通道中心相互对准。导向器与固定杆连接固定后,再将支撑螺杆一端穿过固定杆上的调节螺孔,该端达到椎弓根后,继续转动支撑螺杆,直至导向器被固定。最后反复拉动线锯进行离断处理。导向器对椎弓根处周围的神经进行保护,避免线锯弹跳伤害周围的神经。

实施例二

离断椎体时,其中一个弧形引导段紧贴椎体一侧,并从该侧放入到手术位置,另一个弧形引导段紧贴椎体另一侧,并从该侧放入到手术位置,两个弧形引导段磁性连接后,后续过程与离断椎弓根处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此时支撑螺杆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支撑螺杆通过其中一个调节螺孔后与椎体的一侧接触连接固定,另一个支撑螺杆通过另一个调节螺孔后与椎体的另一侧接触连接固定,导向器可以防止线锯反复拉动过程中出现移位的现象,可以将线锯限制在指定手术位置,防止线锯上下偏移造成离断位置偏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