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捻针针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3368发布日期:2019-10-15 20:17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捻针针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捻针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的疾病,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针灸手法分为提插法、捻转法和留置法,手捻针为以手捻针进行治疗的针刺方法,又称捻转法,大约从金元时代,将捻转法从针刺的基本动作发展为独立的补泻手法,称为捻转补泻法,捻转补法用于虚证,捻转泻法用于实证,临床上常用于四肢部腧穴,尤其在欲使针感沿一定方向传导时,具有较好的行气、催气作用,传统的针灸捻针、提插均需要医师人工进行,且一次只能进行最多两根针的行针,大大影响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510239818.3”的一种针灸装置,包括多个针灸针,每个针灸针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体的一端为针尖,所述针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针柄固定连接;所述针灸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和第一计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计时模块用于设置开启所述驱动模块的间隔时间;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所述间隔时间到达时,带动所述针灸针进行正反向交替转动。

虽然解决人工行针费时费力的问题,但是上述该针灸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装置不能很好的与皮肤之间进行固定,容易导致装置移动,进而损伤患者皮肤,严重时可能导致银针折断,留置在皮肤内,造成严重的后果;2、上述装置采用多个针头,由于人体穴位的无特定规律性,且不同体型患者的穴位不尽相同,造成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难以找准穴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3、上述装置只能进行正反向交替转动,难以进行针灸疗法的“补泻”手法,即在交替转动针头的同时进行上下提拉,做到一补一还原,一泻一还原,使针始终保持捻转的自如,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捻针针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捻针针灸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外罐体和内罐体,所述外罐体上固定安装有抽气阀,所述抽气阀内活动安装有泄气阀,所述壳体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活动套设有毫针套筒,所述毫针套筒上开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所述毫针套筒上还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微型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毫针套筒为中空结构,所述毫针套筒内活动安装有毫针,所述毫针套筒的顶部开设有固定螺纹孔,所述固定螺纹孔内配合安装有固定旋钮。

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动力室内,所述毫针套筒远离主动齿轮一端与配合齿轮啮合,所述配合齿轮活动安装在齿轮座上,所述齿轮座固定安装在动力室内。

优选的,所述外罐体与内罐体的之间的间距大于2cm,所述外罐体与内罐体为透明有机玻璃罐。

优选的,所述动力室内还固定安装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与微型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上还固定开设有充电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抽气使皮肤与内外罐体之间的夹层间形成负压而将装置紧密固定在皮肤上,进行捻针操作时更加稳定,有效放置皮肤和毫针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损伤人体皮肤;

2、本发明采用独立的罐体,通过多个罐体的使用,从而准确定位,有效保证每个针头都能作用在穴位处,保证治疗效果;

3、本发明能够在针头交替转动的同时进行上下提拉,有效做到一补一还原,一泻一还原,使针始终保持捻转的自如,具有较好的行气、催气作用。

本发明采用独立的罐体的独立设置,能紧密吸附在皮肤上,在针头交替转动的同时进行上下提拉,有效保护了患者的安全,保证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行气、催气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毫针套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外罐体、3内罐体、4抽气阀、5泄气阀、6螺纹孔、7毫针套筒、8齿槽、9主动齿轮、10微型电机、101毫针、11固定螺纹孔、12固定旋钮、13动力室、14配合齿轮、15齿轮座、16可充电电池、17充电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捻针针灸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作为各零部件的承载机构,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外罐体2和内罐体3,外罐体2上固定安装有抽气阀4,通过抽气装置与抽气阀4的配合从而将外罐体2和内罐体3之间的空气抽出,从而使装置与皮肤紧密连接,抽气阀4内活动安装有泄气阀5,通过提拉泄气阀5从而使空气进入外罐体2和内罐体3内,使装置脱离皮肤,壳体1内开设有螺纹孔6,螺纹孔6内活动套设有毫针套筒7,毫针套筒7可以在螺纹孔6内上下移动,毫针套筒7上开设有与螺纹孔6配合的螺纹,毫针套筒7上还开设有齿槽8,齿槽8与主动齿轮9啮合,主动齿轮9转动带动齿槽8转动,齿槽8转动使毫针套筒7转动,毫针套筒7转动使其在螺纹孔6内上下移动,主动齿轮9与微型电机10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微型电机10作为该装置的动力装置,通过设置在壳体1上的开关控制其启闭,通过安装在动力室13内部的单片机控制微型电机10交替来回转动,毫针套筒7为中空结构,内部的空心区域用于安装毫针101,毫针套筒7内活动安装有毫针101,毫针套筒7的顶部开设有固定螺纹孔11,固定螺纹孔11内配合安装有固定旋钮12,通过旋转固定旋钮12,使固定旋钮12在固定螺纹孔11内进退,从而将内部的毫针101固定,使其与毫针套筒7一起转动。

作为一个优选,微型电机10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动力室13内,毫针套筒7远离主动齿轮9一端与配合齿轮14啮合,配合齿轮14用于辅助毫针套筒7转动,防止长期的使用使毫针套筒7发生弯曲,从而影响使用,配合齿轮14活动安装在齿轮座15上,齿轮座15用于固定配合齿轮14,齿轮座15固定安装在动力室13内。

作为一个优选,外罐体2与内罐体3的之间的间距大于2cm,太小的间距容易导致外罐体2与内罐体3之间与皮肤的接触距离过小,影响固定效果,外罐体2与内罐体3为透明有机玻璃罐,透过外罐体2与内罐体3可以观察到内部的毫针101运动情况。

作为一个优选,动力室13内还固定安装有可充电电池16,可充电电池16与微型电机10电性连接,可充电电池16作为该装置的动力源,壳体1上还固定开设有充电孔17,通过充电孔17为可充电电池16补充电量,保证其反复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该装置贴在需要捻针的皮肤处,通过抽气装置与抽气阀4的配合将外罐体2和内罐体3之间的空气抽出,从而使装置与皮肤紧密连接,然后医护人员将毫针101插入毫针套筒7内,通过毫针套筒7进入内罐体3内部,快速行针,使毫针101进入皮肤内部,到底合适深度后拧动固定旋钮12,使毫针101固定在毫针套筒7内,打开微型电机10的开关,此时,微型电机10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做交替往复转动,微型电机10转动带动主动齿轮9转动,主动齿轮9转动带动齿槽8转动,齿槽8转动使毫针套筒7转动,毫针套筒7转动带动毫针101转动,从而使毫针101进行捻针,同时,毫针套筒7往复转动使其在螺纹孔6内上下移动,毫针套筒7上下移动带动毫针101上下移动,从而进行“补泻”动作,医护人员可以在患者的多个部位进行捻针操作,结束时只需移出毫针101,提拉泄气阀5,使空气进入外罐体2和内罐体3内从而使装置脱离皮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