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经颅磁刺激靶点和重复频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68038发布日期:2020-02-08 05:32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立经颅磁刺激靶点和重复频率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靶点和重复频率的建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根据主成分分析建立经颅磁刺激靶点、根据靶点处神经节律的主频建立经颅磁刺激重复频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是一种脑刺激技术,广泛应用于脑功能、脑网络及脑回路等研究。

rtms靶点和重复频率是rtms脑研究的重要参数。在rtms靶点选择方面,通常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进行确定,然而一个脑功能区通常面积较大,并不能给出rtms靶点的准确位置。在rtms重复频率方面,通常认为,高频rtms用于易化皮层兴奋性,低频rtms用于抑制皮层兴奋性。对于更具体的重复频率选择,尚无明确依据。目前,在已有rtms研究中,大多通过观察rtms的作用来确定所选靶点和重复频率是否恰当,并不能将功能区内所有靶点和所有重复频率进行对比,也不能确定所选靶点和所选重复频率是否为最优。因此,对于同样刺激目的的不同研究,可能得到的rtms靶点和重复频率并不一致,这使得后续研究者难以根据已有研究选择合适的靶点和重复频率,也给多个研究之间的对比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立经颅磁刺激靶点和重复频率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立经颅磁刺激靶点和重复频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记录脑功能靶区多个位置处的神经电信号,对所有位置处的神经电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占主导作用的神经电信号,该神经电信号所在位置即为rtms靶点;

s2、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靶点处的神经电信号的主频;

s3、依据该主频结合刺激目的建立rtms重复频率。

进一步的,所述s1具体包括:

s1.1利用脑电采集设备记录脑功能靶区多个导联的神经电信号,并进行初步的预处理,预处理之后的神经电信号表示为x={x1,x2,……,xn},其中,n是神经电信号导联数,根据导联间隔和具体的脑功能靶区面积将进行确定,导联间隔为5mm,每个导联的数据长度为n,第i个导联的第j个数据点表示为xij,i=1,2......,n,j=,2......,n;

s1.2对所有导联的神经电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rtms靶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对所有导联的神经电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y=a·x,y={y1,y2,……,ym},m为主成分个数,m≤n,y1为第一主成分,a为主成分系数矩阵,a={a1,a2,……,am},a1为第一主成分对应的系数序列,共包含n个系数值,表示n个导联的神经电信号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

2)在n个第一主成分系数中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对应的导联是在脑功能靶区中占主导作用的神经电信号,将该导联所在位置确定为rtms靶点。

进一步的,所述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rtms靶点处的神经电信号记为x(k),k=1,2,......,n,n为数据点数,通过傅里叶变换将x(k)变换至频域,记为f(w);

s2.2计算功率谱密度,记为p(w),p(w)=|f(w)|2/n;

s2.3计算功率谱密度最大值,记为p,p=max(p(w));功率谱密度最大值对应的频率值记为w,满足p(w)=p;w是该神经电信号的主频,1hz<w<40hz。

进一步的,所述s3具体包括:

s3.1当刺激目的为易化皮层兴奋性时,采用100%w-120%w作为rtms重复频率,记为hf;

s3.2当刺激目的为抑制皮层兴奋性时,可采用80%w-100%w作为rtms重复频率,或根据rtms靶点处的神经电信号主频范围确定rtms重复频率,记为lf。

进一步的,当刺激目的为抑制皮层兴奋性时根据rtms靶点处的神经电信号主频范围确定rtms重复频率,具体是将rtms靶点处的神经电信号主频范围划分为{1hz-5hz,5hz-10hz,10hz-15hz,15hz-20hz,20hz-25hz,25hz-30hz,35hz-40hz},建立对应的rtms重复频率,分别为{1hz,0.9hz,0.8hz,0.7hz,0.6hz,0.5hz,0.4hz}。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根据主成分分析确定rtms靶点,并根据靶点神经电信号的主频建立rtms重复频率,为rtms的靶点和重复频率选择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立经颅磁刺激靶点和重复频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建立经颅磁刺激靶点和重复频率的方法,一种建立经颅磁刺激靶点和重复频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记录脑功能靶区多个位置处的神经电信号,对所有位置处的神经电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占主导作用的神经电信号,该神经电信号所在位置即为rtms靶点;

s1.1利用脑电采集设备记录脑功能靶区多个导联的神经电信号,并进行初步的预处理,预处理之后的神经电信号表示为x={x1,x2,……,xn},其中,n是神经电信号导联数,根据导联间隔和具体的脑功能靶区面积将进行确定,导联间隔为5mm,每个导联的数据长度为n,第i个导联的第j个数据点表示为xij,i=1,2......,n,j=,2......,n;

s1.2对所有导联的神经电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rtms靶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对所有导联的神经电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y=a·x,y={y1,y2,……,ym},m为主成分个数,m≤n,y1为第一主成分,a为主成分系数矩阵,a={a1,a2,……,am},a1为第一主成分对应的系数序列,共包含n个系数值,表示n个导联的神经电信号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

2)在n个第一主成分系数中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对应的导联是在脑功能靶区中占主导作用的神经电信号,将该导联所在位置确定为rtms靶点。

s2、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靶点处的神经电信号的主频;

s2.1将rtms靶点处的神经电信号记为x(k),k=1,2,......,n,n为数据点数,通过傅里叶变换将x(k)变换至频域,记为f(w);

s2.2计算功率谱密度,记为p(w),p(w)=|f(w)|2/n;

s2.3计算功率谱密度最大值,记为p,p=max(p(w));功率谱密度最大值对应的频率值记为w,满足p(w)=p;w是该神经电信号的主频,1hz<w<40hz。

s3、依据该主频结合刺激目的建立rtms重复频率

s3.1当刺激目的为易化皮层兴奋性时,采用100%w-120%w作为rtms重复频率,记为hf;

s3.2当刺激目的为抑制皮层兴奋性时,可采用80%w-100%w作为rtms重复频率,或根据rtms靶点处的神经电信号主频范围确定rtms重复频率,记为lf。

其中当刺激目的为抑制皮层兴奋性时根据rtms靶点处的神经电信号主频范围确定rtms重复频率,具体是将rtms靶点处的神经电信号主频范围划分为{1hz-5hz,5hz-10hz,10hz-15hz,15hz-20hz,20hz-25hz,25hz-30hz,35hz-40hz},建立对应的rtms重复频率,分别为{1hz,0.9hz,0.8hz,0.7hz,0.6hz,0.5hz,0.4hz}。

实施案例:在枕叶脑功能靶区,神经节律主频大概在10hz左右,因此,对于易化该脑功能区的刺激目的,则选择10hzrtms进行刺激,对于抑制该脑功能区的刺激目的,则选择0.9hz或0.8hzrtms进行刺激;而在前额叶脑功能靶区,神经节律主频在15hz左右,因此,对于易化该脑功能区的刺激目的,则选择15hzrtms进行刺激,对于抑制该脑功能区的刺激目的,则选择0.8hz或0.7hzrtms进行刺激。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