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69797发布日期:2019-11-08 20:0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是保证手术持续进行的关键。体外循环是利用一系列特殊人工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经人工方法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系统的生命支持技术。再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人工装置取代了人体功能,因此也称心肺转流,体外循环机也称为人工心肺机。进行体外循环的目的是在实施心中直视手术时,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体外循环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不仅在心脏、肝、肾、肺等大血管手术中获得应用,在肿瘤治疗、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的生命支持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技术。

常规的心脏手术中需要将患者的手臂和身体呈垂直状态,以便于手术的正常进行,且不会碰到患者的手臂,同时,手臂也不会影响手术操作。但是当需要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时,尤其是对挠动脉或肱动脉术中动态监测血压的时候,需要将病人的手收回到贴近身体旁边,由于手臂上插了许多管子,用于监测血压,因此在医护人员操作时,极容易碰到患者的手臂和管子。当碰到患者的手臂时容易出现患者血管和神经损伤,当碰到管子时,极容易发生脱针、出血等状况,严重影响了手术进程,降低了手术效率,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心脏手术在体外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监测时出现的医护人员易碰到患者的手臂及管子造成的脱针、出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首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首端设置有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卡板,所述基板尾端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中板,所述中板尾端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底板,所述底板尾端设置有可伸缩的、前后摆动的升板,所述升板尾端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支板,所述支板尾端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后端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翻折板,所述翻折板右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后盖板,所述后盖板尾端向下设置有多个可上下移动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抵块;所述翻折板前端顶部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可相对转动的左盖板和右盖板,所述翻折板前端设置有卡管器。

优选的,所述基板首端设置有空心柱状的转筒,所述转筒外圆周向内均匀开有多个贯通的卡孔;所述转板尾端设置有空心柱状的转轴,所述转轴尾部外圆周向内滑动连接有2个可径向移动的锁定柱,所述转轴中部外圆周向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可径向移动的锁定块,两个所述锁定块内端通过锁定弹簧连接;两个所述锁定块内端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和所述锁定柱固定连接,所述锁定柱外端为球状,所述锁定柱外径小于所述卡孔的内径;

所述转板首端顶部可转动地连接有夹紧螺杆,所述夹紧螺杆尾端固定连接有夹紧转轮,所述夹紧螺杆螺纹连接有夹紧滑块,所述夹紧滑块两侧均铰接有夹紧连杆,两个所述夹紧连杆首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卡板尾端;所述转板首端固定连接有两根夹紧滑杆,所述夹紧滑杆均和所述卡板滑动连接;所述卡板内侧均设置有橡胶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底板尾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螺纹连接有升降螺块,所述升降螺杆前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转轮,所述升降螺块升降滑块铰接有升降辅杆,所述底板尾端后侧铰接有升降主杆,所述升降主杆中部和所述升降辅杆尾部铰接,所述升降辅杆尾端铰接有升降折杆,所述升降折杆尾端铰接于所述升板首端后侧,所述升板首端后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和所述升降主杆铰接;

所述升降辅杆尾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蜗轮,所述升降折杆首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升降蜗杆,所述升降蜗杆固定连接有翻折转轮,所述升降蜗轮和所述升降蜗杆啮合连接;所述升降辅杆和升降折杆的铰接轴与所述升降蜗轮的轴线同轴。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后侧首端和所述支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放置板首端固定连接有内齿圈,所述支板首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角度蜗杆,所述角度蜗杆啮合连接有角度蜗轮轴,所述角度蜗杆固定连接有角度转轮,所述角度蜗轮轴和所述支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角度蜗轮轴伸出所述支板并固定连接有角度齿轮,所述角度齿轮和所述内齿圈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板尾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放置板后侧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铰接于所述翻折板首端中部,所述翻折板左侧铰接有翻折连杆,所述翻折连杆首端铰接有翻折楔块,所述翻折楔块和所述放置板滑动连接,所述翻折楔块首端前侧开有倾斜面;

所述翻折楔块尾端前后侧均连接有翻折拉簧,所述翻折拉簧首端均和所述放置板连接,所述翻折楔块和所述顶块在所述放置板上的径向位置相同。

优选的,所述翻折板右侧尾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升盖螺杆,所述升盖螺杆固定连接有升盖转轮,所述升盖螺杆螺纹连接有升盖螺块,所述升盖螺块铰接有升盖连杆,所述升盖连杆铰接有升盖滑块,所述升盖滑块滑动连接有两根升盖滑杆,所述升盖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翻折板右端;

所述升盖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右端设置有两根减震柱,所述减震柱和所述后盖板滑动连接,所述后盖板两侧的减震柱均套装有减震弹簧;所述调节螺杆均和所述后盖板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尾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杆中部套装有按压弹簧,所述按压弹簧位于所述后盖板和所述抵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左盖板尾部为弧形板,所述左盖板首端向内折弯并固定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轴线和所述弧形板轴线同轴;所述右盖板尾部为弧形板,所述右盖板首端向内折弯并固定连接有空心轴;所述主动轴位于所述空心轴内,所述空心轴中部开有空槽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主动轴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换向锥齿轮轴,所述换向锥齿轮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放置板首端,所述换向锥齿轮轴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主动轴前部固定连接有槽轮,所述槽轮配合有销轴轮,所述销轴轮和所述槽轮构成槽轮机构,所述销轴轮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放置板首端,所述驱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轮;所述槽轮远离所述左盖板的方向开有两个槽孔,两个所述槽孔间的夹角为90°,两个所述槽孔间开有弧形的第一弧槽,所述第一弧槽的轴线和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共线;所述销轴轮外圆周开有第二弧槽,所述第二弧槽的轴线和所述槽轮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弧槽内固定连接有拨动销,所述拨动销的回转半径小于所述槽孔的宽度。

优选的,主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前端面非圆心位置可转动地连接有开合连杆,所述开合连杆尾端铰接有开合滑块,所述开合滑块和所述放置板滑动连接;

所述卡管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板尾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尾端自左向右开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管槽,所述固定块尾端滑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倒l形的开合板,所述开合板和所述开合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开合板尾端自左向右开有和所述管槽间距相同的三个贯通的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开合板尾部的放置槽间隙内均滑动连接有棱柱形的压管滑杆,所述压管滑杆首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管块,所述压管块首端均自前向后开有弧形压管槽;所述压管滑杆尾端均铰接有压管连杆,所述压管连杆尾端均铰接有压管摆杆,所述压管摆杆中部均铰接有压管支杆,所述压管支杆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合板尾端,所述压管摆杆后侧通过压管拉簧和所述开合板连接;所述压管摆杆前端铰接有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前端均铰接有驱动滑杆,所述驱动滑杆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开合板前侧,所述驱动滑杆左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均啮合连接有小齿轮轴,所述小齿轮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开合板前侧,所述小齿轮轴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锥齿轮,所述连接锥齿轮均啮合连接有传动锥齿轮,三个所述传动锥齿轮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开合板前侧。

优选的,所述基板和中板间、所述中板和底板间、所述升板和支板间均连接有可伸缩的张紧螺杆,所述张紧螺杆均包括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旋向相反的两根螺纹杆。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能根据不同的手术床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且能根据需要进行各种角度和位置的调节:基板和中板通过两者夹角的调节、基板和转板通过转动可以调节两个卡板的转角,便于安装在手术床的不同位置。本装置通过升板的伸缩和前后摆动、升板和支板的角度变换来实现对放置板的高度位置调节和前后左右倾斜角的变化。通过角度和高度位置的变换,可以将本装置调节至最适合的状态,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

2、本装置具有联动性,可以通过放置板的左右转动来将后盖板抬起或放下:通过放置板的通过翻折板可以将后盖板翻折至放置板的上方,将患者的胳膊盖住。通过后盖板的上下移动、后盖板上的地块的上下移动来实现对患者的胳膊的稳定定位,且不会由于过度压迫造成伤害。在医护人员扎完针之后通过转动所述放置板即可将后盖板盖住患者的胳膊,节约了操作时间。

3、本装置在打开左盖板和右盖板时卡管器也会随之打开,可以方便地将患者的胳膊及管子拿出;而通过关闭左盖板和右盖板可以将患者的整个胳膊和手盖住,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胳膊和手,同时也将管子夹住,有效地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效率。

4、通过卡管器可以将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管子稳定定位,不易滑脱,有效地防止了脱针、出血状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第一状态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第一状态的第二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第二状态的第一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第二状态的第二轴测图。

图5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第二状态的第三轴测图。

图6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基板和转板的第一轴测图。

图7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基板和转板的第二轴测图。

图8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基板和转板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底板和升板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支板和放置板的第一爆炸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支板和放置板的第二爆炸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翻折板和后盖板的第一轴测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翻折板和后盖板的第二轴测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放置板和后盖板的轴测图。

图15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左盖板的轴测图。

图16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右盖板的轴测图。

图17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销轴轮的轴测图。

图18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凸轮及卡管器的轴测图。

图19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开合板的轴测图。

图20为本发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的压管块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0所示,本发明提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保护装置,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首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转板2,所述转板2首端设置有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卡板3,所述基板1尾端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中板4,所述中板4尾端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底板6,所述底板6尾端设置有可伸缩的、前后摆动的升板7,所述升板7尾端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支板8,所述支板8尾端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放置板9;所述放置板9后端设置有可左右摆动的翻折板10,所述翻折板10右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后盖板11,所述后盖板11尾端向下设置有多个可上下移动的调节螺杆12,所述调节螺杆12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抵块13;所述翻折板10前端顶部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可相对转动的左盖板15和右盖板14,所述翻折板10前端设置有卡管器16。

所述基板1和中板4间、所述中板4和底板6间、所述升板7和支板8间均为铰接。

基板1和中板4通过两者夹角的调节、基板1和转板2通过转动可以调节两个卡板3的转角,便于安装在手术床的不同位置。卡板3通过相对位置移动来将本装置固定在目标位置。通过基板1、中板4、底板6间的角度调节来将所述放置板9移动至合适的角度和位置。通过升板7的伸缩和前后摆动、升板7和支板8的角度变换来实现对放置板9的高度位置调节和前后左右倾斜角的变化。通过翻折板10可以将后盖板11翻折至放置板9的上方,将患者的胳膊盖住。通过后盖板11的上下移动、后盖板11上的地块13的上下移动来实现对患者的胳膊的稳定定位,且不会由于过度压迫造成伤害。通过左盖板15和右盖板14可以将患者的整个胳膊和手盖住,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胳膊和手。通过卡管器16可以将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管子稳定定位,不易滑脱,有效地防止了脱针、出血状况的发生。

所述基板1首端设置有空心柱状的转筒17,所述转筒17外圆周向内均匀开有多个贯通的卡孔18;所述转板2尾端设置有空心柱状的转轴20,所述转轴20尾部外圆周向内滑动连接有2个可径向移动的锁定柱26,所述转轴20中部外圆周向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可径向移动的锁定块19,两个所述锁定块19内端通过锁定弹簧28连接;两个所述锁定块19内端均设置有连接块27,所述连接块27分别和所述锁定柱26固定连接,所述锁定柱26外端为球状,所述锁定柱26外径小于所述卡孔18的内径;

所述转板2首端顶部可转动地连接有夹紧螺杆21,所述夹紧螺杆21尾端固定连接有夹紧转轮24,所述夹紧螺杆21螺纹连接有夹紧滑块23,所述夹紧滑块23两侧均铰接有夹紧连杆22,两个所述夹紧连杆22首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卡板3尾端;所述转板2首端固定连接有两根夹紧滑杆25,所述夹紧滑杆25均和所述卡板3滑动连接;所述卡板3内侧均设置有橡胶防滑垫。

所述基板1和转板2间的转动原理为:通过按压所述锁定块19,使得锁定弹簧28被压缩,随之,两个锁定柱26也被推至转轴20内,转动所述转筒17或转轴20至所需角度后,松开所述锁定块19,锁定弹簧28恢复原状,锁定柱26也随之被推出至对应位置的卡孔18内,实现新的位置处的位置锁定。

两个卡板3的相对位置移动即为夹紧或放松的过程,其原理为:通过转动所述夹紧转轮24,使得所述夹紧螺杆21转动,夹紧螺杆21便会使得与之螺纹连接的夹紧滑块23沿着夹紧螺杆21的轴向移动,夹紧滑块23带着与之铰接的两个夹紧连杆22摆动,夹紧连杆22带着与之铰接的卡板3沿着夹紧滑杆25相向或相反方向移动,实现夹紧。

所述底板6尾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升降螺杆29,所述升降螺杆29螺纹连接有升降螺块31,所述升降螺杆29前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转轮30,所述升降螺块31升降滑块34铰接有升降辅杆32,所述底板6尾端后侧铰接有升降主杆33,所述升降主杆33中部和所述升降辅杆32尾部铰接,所述升降辅杆32尾端铰接有升降折杆35,所述升降折杆35尾端铰接于所述升板7首端后侧,所述升板7首端后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滑块34,所述升降滑块34和所述升降主杆33铰接;

所述升降辅杆32尾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蜗轮36,所述升降折杆35首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升降蜗杆37,所述升降蜗杆37固定连接有翻折转轮38,所述升降蜗轮36和所述升降蜗杆37啮合连接;所述升降辅杆32和升降折杆35的铰接轴与所述升降蜗轮36的轴线同轴。

所述升板7的升降原理为:通过转动所述升降转轮30,使得升降螺杆29转动,升降螺杆29会使得带着升降螺块31前后移动。由于升降辅杆32和升降折杆35间除了铰接还通过蜗轮蜗杆组连接,故在蜗杆不转动时,升降辅杆32和升降折杆35为一个整体。那么升降螺块31前后移动的同时会带着与之铰接的升降辅杆32、升降折杆35摆动,而升降辅杆32和升降主杆33实际上是交叉式的铰接,那么由于升降主杆33的首端位置不变,升降主杆33的尾端也前后移动,升降主杆33的尾端会带着与之铰接的升降滑块34沿着滑轨前后滑动。这样,通过升降辅杆32和升降主杆33间的夹角变化实现了升板7的升降。

当升板7升至合适位置后,通过转动所述翻折转轮38来驱动所述升降蜗杆37转动,使得升降辅杆32和升降折杆35间的夹角变化,变相的改变了升板7的前后倾角,由此使得升板7的前后倾斜角度发生变化。

所述放置板9后侧首端和所述支板8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放置板9首端固定连接有内齿圈39,所述支板8首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角度蜗杆41,所述角度蜗杆41啮合连接有角度蜗轮轴42,所述角度蜗杆41固定连接有角度转轮40,所述角度蜗轮轴42和所述支板8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角度蜗轮轴42伸出所述支板8并固定连接有角度齿轮55,所述角度齿轮55和所述内齿圈39啮合连接。

所述放置板9的左右转动原理为:通过转动所述角度转轮40,使得角度蜗杆41带着角度蜗轮轴42转动,所述角度蜗轮轴42带着其上固定连接的角度齿轮55转动,角度齿轮55便会带着与之啮合连接的内齿圈39转动,这样,内齿圈39便会带着与之固定连接的放置板9转动一定的角度,且具有自锁性。

所述支板8尾端固定连接有顶块54,所述放置板9后侧固定连接有铰接座70,所述铰接座70铰接于所述翻折板10首端中部,所述翻折板10左侧铰接有翻折连杆67,所述翻折连杆67首端铰接有翻折楔块68,所述翻折楔块68和所述放置板9滑动连接,所述翻折楔块68首端前侧开有倾斜面;

所述翻折楔块68尾端前后侧均连接有翻折拉簧69,所述翻折拉簧69首端均和所述放置板9连接,所述翻折楔块68和所述顶块54在所述放置板9上的径向位置相同。

当所述放置板9的长度方向的朝向为前后向时,所述顶块54位于所述翻折楔块68首端下侧,即,所述顶块54将所述翻折楔块68顶起,则所述翻折楔块68带着所述翻折连杆67摆动,所述翻折连杆67带着所述翻折板10绕着其与铰接座70的铰接轴转动至和放置板9平行的状态。此时,翻折板10上的后盖板11也处于和放置板9平行的状态,可以将患者的胳膊盖住。

而当放置板9的长度方向的朝向不是前后向时,所述翻折楔块68在翻折拉簧69的作用下滑动至最低端。翻折楔块68通过翻折连杆67拉着所述翻折板10翻转至和放置板9垂直的状态,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所述翻折板10右侧尾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升盖螺杆65,所述升盖螺杆65固定连接有升盖转轮66,所述升盖螺杆65螺纹连接有升盖螺块64,所述升盖螺块64铰接有升盖连杆63,所述升盖连杆63铰接有升盖滑块62,所述升盖滑块62滑动连接有两根升盖滑杆61,所述升盖滑杆61固定连接于所述翻折板10右端;

所述升盖滑块62右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块60,所述减震块60右端设置有两根减震柱58,所述减震柱58和所述后盖板11滑动连接,所述后盖板11两侧的减震柱58均套装有减震弹簧59;所述调节螺杆12均和所述后盖板11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12尾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57,所述调节螺杆12中部套装有按压弹簧56,所述按压弹簧56位于所述后盖板11和所述抵块13之间。

所述后盖板11的上下位置调节原理为:通过转动所述升盖转轮66带着所述升盖螺杆65转动,所述升盖螺杆65使得与其螺纹连接的升盖螺块64前后移动,所述升盖螺块64带着与之铰接的升盖连杆63摆动,所述升盖连杆63带着与之铰接的升盖滑块62沿着所述升盖滑杆61的轴向移动,完成所述后盖板11的上下移动。

调节后盖板11至合适的位置后,根据患者的身形情况,将各个调节螺母57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从而将调节螺杆12首端的抵块13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所述减震柱58和减震弹簧59使得整个后盖板11能根据压力上下移动,将患者的刚性压力转变为可以上下微调的柔性的压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减少了医源性损伤的发生。

所述左盖板15尾部为弧形板,所述左盖板15首端向内折弯并固定连接有主动轴47,所述主动轴47轴线和所述弧形板轴线同轴;所述右盖板14尾部为弧形板,所述右盖板14首端向内折弯并固定连接有空心轴46;所述主动轴47位于所述空心轴46内,所述空心轴46中部开有空槽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5,所述主动轴47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4,所述第一锥齿轮44啮合连接有换向锥齿轮轴43,所述换向锥齿轮轴43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放置板9首端,所述换向锥齿轮轴43和所述第二锥齿轮45啮合连接;

所述主动轴47前部固定连接有槽轮50,所述槽轮50配合有销轴轮51,所述销轴轮51和所述槽轮50构成槽轮机构,所述销轴轮51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2,所述驱动轴5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放置板9首端,所述驱动轴52前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轮53;所述槽轮50远离所述左盖板15的方向开有两个槽孔71,两个所述槽孔71间的夹角为90°,两个所述槽孔71间开有弧形的第一弧槽72,所述第一弧槽72的轴线和所述驱动轴52的轴线共线;所述销轴轮51外圆周开有第二弧槽74,所述第二弧槽74的轴线和所述槽轮50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弧槽74内固定连接有拨动销73,所述拨动销73的回转半径小于所述槽孔71的宽度。

所述左盖板15作为主动件转动,由第一锥齿轮44带着换向锥齿轮轴43转动,换向锥齿轮轴43再带着所述第二锥齿轮45转动,则所述右盖板14便会和所述左盖板15做相反方向的转动,实现两者的闭合和打开。

左盖板15和右盖板14的尾部的弧形板的圆心角均为90°,使得左盖板15和右盖板14在闭合时能无缝。

所述左盖板15通过槽轮机构实现角度的变化:转动所述驱动转轮53,使得所述驱动轴52带着所述销轴轮51转动,所述销轴轮51上的拨动销73通过转动后插入所述槽孔71内,从而所述拨动销73拨动所述槽轮50转动,当拨动销73转动90°后,所述左盖板15翻折90°,同时,所述销轴轮51的外圆周位于所述第一弧槽72内,形成自锁,完成所述左盖板15的位置锁定。

主动轴47前端固定连接有凸轮48,所述凸轮48前端面非圆心位置可转动地连接有开合连杆49,所述开合连杆49尾端铰接有开合滑块75,所述开合滑块75和所述放置板9滑动连接;

所述卡管器16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板9尾端的固定块76,所述固定块76尾端自左向右开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管槽,所述固定块76尾端滑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倒l形的开合板77,所述开合板77和所述开合滑块75固定连接,所述开合板77尾端自左向右开有和所述管槽间距相同的三个贯通的放置槽78。

当所述左盖板15和右盖板14转动时,也会带着卡管器16同时工作,即当左盖板15和右盖板14均位于放置板9首端下侧时,开合板77上的放置槽78和管槽重合,便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管子的拿取和安装。

所述卡管器16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所述主动轴47的转动,带着所述凸轮48转动,所述凸轮48端面连接的开合连杆49摆动,所述开合连杆49带着所述开合滑块75左右滑动。所述开合滑块75便会带着与之固定连接的开合板77左右移动,将管槽和放置槽78重合或不重合。

所述开合板77尾部的放置槽78间隙内均滑动连接有棱柱形的压管滑杆79,所述压管滑杆79首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管块91,所述压管块91首端均自前向后开有弧形压管槽;所述压管滑杆79尾端均铰接有压管连杆80,所述压管连杆80尾端均铰接有压管摆杆81,所述压管摆杆81中部均铰接有压管支杆82,所述压管支杆8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合板77尾端,所述压管摆杆81后侧通过压管拉簧83和所述开合板77连接;所述压管摆杆81前端铰接有驱动连杆84,所述驱动连杆84前端均铰接有驱动滑杆85,所述驱动滑杆85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开合板77前侧,所述驱动滑杆85左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86,所述齿条86均啮合连接有小齿轮轴87,所述小齿轮轴87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开合板77前侧,所述小齿轮轴87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锥齿轮88,所述连接锥齿轮88均啮合连接有传动锥齿轮89,三个所述传动锥齿轮89通过传动轴90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9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开合板77前侧。

所述压管块91的作用是,将血流动力学监测用的管子更加稳定的固定,使其不易脱落,且不会被压扁。压管块91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按压任意一个压管摆杆81的前侧,便会通过与之铰接的驱动连杆84带着所述驱动滑杆85向下移动,驱动滑杆85通过齿条86带着小齿轮轴87转动,小齿轮轴87通过连接锥齿轮88和传动锥齿轮89带着传动轴90转动,传动轴90便会带着另外两个压管摆杆81的前侧向下摆动。而压管摆杆81的前侧向下摆动时,所述压管摆杆81的后侧便会通过压管连杆80带着压管滑杆79向上移动,将压管块91收起来,便于开合板77的左右移动。而当管槽和放置槽78重合时,且压管摆杆81的前侧未被按压时,由于压管拉簧83的存在,便会将压管摆杆81的后侧向下拉,使得压管滑杆79向下移动,进而压管块91将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管子卡住。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压管滑杆79的首端和所述压管块91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这样,当三个压管块91可以分别压着不同管径的管子。另外,压管块91的首端设置有橡胶垫,用于增加压管块91和管子间的摩擦力,使得管子更加不容易被拉掉。

所述基板1和中板4间、所述中板4和底板6间、所述升板7和支板8间均连接有可伸缩的张紧螺杆5,所述张紧螺杆5均包括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旋向相反的两根螺纹杆。通过旋转所述转动套即可实现所述张紧螺杆5的长度变化,进而调节基板1和中板4间、所述中板4和底板6间、所述升板7和支板8间的角度。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调节基板1和转板2间的角度,然后将卡板3卡在合适的位置,并转动所述夹紧转轮24,将本装置定位在合适的位置。第二步调节各个张紧螺杆5的长度,使得各个部件间的角度合适,并转动所述升降转轮30和翻折转轮38调节高度位置和前后倾斜的角度。之后将左盖板15和右盖板14转动至放置板9下方,转动所述角度转轮40将放置板9转动至和患者的身体垂直,将患者的胳膊放置至放置板9尾端后,扎针插管。将管子放置到所述管槽内,然后转动所述驱动转轮53将左盖板15和右盖板14翻折至所述放置板9上方,将患者的胳膊遮住,同时,所述开合板77也会移动,并且所述开合板77上的压管块91也会将管子压住。之后,转动所述角度转轮40,将所述放置板9转动至和患者的身体平行,此时后盖板11会随之翻折至和所述放置板9平行,之后,转动所述升盖转轮66将后盖板11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并调节各个调节螺母57的位置,将各个地块13的位置调节至和患者的手臂贴合,即可继续手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基板1、转板2、卡板3、中板4、张紧螺杆5、底板6、升板7、支板8、放置板9、翻折板10、后盖板11、调节螺杆12、抵块13、右盖板14、左盖板15、卡管器16、转筒17、卡孔18、锁定块19、转轴20、夹紧螺杆21、夹紧连杆22、夹紧滑块23、夹紧转轮24、夹紧滑杆25、锁定柱26、连接块27、锁定弹簧28、升降螺杆29、升降转轮30、升降螺块31、升降辅杆32、升降主杆33、升降滑块34、升降折杆35、升降蜗轮36、升降蜗杆37、翻折转轮38、内齿圈39、角度转轮40、角度蜗杆41、角度蜗轮轴42、换向锥齿轮轴43、第一锥齿轮44、第二锥齿轮45、空心轴46、主动轴47、凸轮48、开合连杆49、槽轮50、销轴轮51、驱动轴52、驱动转轮53、顶块54、角度齿轮55、按压弹簧56、调节螺母57、减震柱58、减震弹簧59、减震块60、升盖滑杆61、升盖滑块62、升盖连杆63、升盖螺块64、升盖螺杆65、升盖转轮66、翻折连杆67、翻折楔块68、翻折拉簧69、铰接座70、槽孔71、第一弧槽72、拨动销73、第二弧槽74、开合滑块75、固定块76、开合板77、放置槽78、压管滑杆79、压管连杆80、压管摆杆81、压管支杆82、压管拉簧83、驱动连杆84、驱动滑杆85、齿条86、小齿轮轴87、连接锥齿轮88、传动锥齿轮89、传动轴90、压管块9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