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疫苗识别及连续自动注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62082发布日期:2020-01-10 21:08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草鱼疫苗识别及连续自动注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鱼疫苗识别及连续自动注射方法及装置,属于草鱼疫苗注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草鱼养殖过程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成活率低等问题一直存在,影响草鱼上市数量,造成草鱼价格波动,影响到养殖户的利益。草鱼注射疫苗可有效防控草鱼病毒性出血、赤皮、肠炎和烂鳃等几种常见的流行病。疫苗的注射能保证鱼塘养殖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如何自动注射过程中自动如何识别鱼的头尾和鱼腹、背鳍,是决定鱼用疫苗注射成败的关键。目前对鱼用疫苗注射大部分采用人工注射,其人工量大,劳动强度高,需要很高人工成本。

机器视觉技术主要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机器视觉用于疫苗注射成本较高,后期维护对操作人员带来不便,如何将机器视觉用到草鱼疫苗识别及连续自动注射上来,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草鱼疫苗识别及连续自动注射方法及装置,对草鱼鱼头、鱼尾及鱼腹、背鳍进行识别,获取草鱼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并根据获取的信息对草鱼实施拨动,以及自动对准相应的正确部位进行疫苗注射,为鱼用疫苗注射的研究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草鱼疫苗识别及连续自动注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运用至少三组测量光栅和至少一组颜色传感器,获取草鱼在有序输送过程中的鱼长、鱼宽、色度信息,所述色度信息用于判断鱼腹和背鳍的位置;s2、控制中心将预设值与获取的上述信息进行对比,判断鱼长、鱼宽、鱼腹和背鳍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并获取注射位置信息;s3、不符合要求的草鱼沿输送装置返回鱼池,符合要求的通过拨杆将鱼从传输带上拨入打针通道;s4、打针通道根据注射位置信息,调节注射位置,进行注射,注射完成,释放至养殖水域。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三组测量光栅包括安装在传输带两侧的水平光栅2,安装在传输带两侧并垂直于传输带的垂直光栅4,水平安装在传输带正上方,并垂直于传输方向的正向光栅5。

进一步的,对草鱼长度的测量方法为:通过水平光栅2测量整个鱼体遮挡的光源点数×光源间距,或者,通过正向光栅5测量,符合的鱼经过一定速度v的传输带向前移,从碰到正向测量光栅开始计时,到离开时,通过中央处理器编程可得到时间为t,则得到鱼的长度s=v×t。

更进一步的,步骤s4中,计算给定多通道对应注射电机对应不同鱼打针的部位,移动对应的距离进行注射。

更进一步的,步骤s4中,一组打针通道对应一组待打针的草鱼,其中每一个打针通道有具有一对应的设定编号,当鱼进入测量光栅时,开始计数,每条鱼对应一打针通道,当输送中的鱼不满足注射要求时,下条鱼接着上面的计数继续累加,等到一组打针通道中最后一个打针通道打针结束后,继续下一组鱼重新编号,按组依次循环操作。

优选的,步骤s4中,疫苗注射时,鱼的方向是鱼头在前,鱼腹朝下,平躺在传输带上,注射角度是在背鳍偏点位置,向鱼头部方向进针,针管与鱼体呈30~40°的夹角,鱼体入针深度约为0.3厘米。

优选的,步骤s1之前,还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鱼体麻醉;吸捕输送;对草鱼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调头、翻身、回转、淋水步骤,保证鱼体在识别前处于平整有序的状态。

优选的,步骤s4中,还包括:判断鱼体到位后,实施夹紧操作,夹紧动作以鱼头触碰到打针通道内壁自动停止;根据鱼长调整注射位置;气缸或电机驱动注射;释放被注射的鱼至养殖水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对草鱼鱼头、鱼尾及鱼腹、背鳍进行识别,获取草鱼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并根据获取的信息对草鱼实施拨动,以及自动对准相应的正确部位进行疫苗注射,为鱼用疫苗注射的研究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为鱼疫苗注射中识别鱼头及背脊提供一个很好的方法,实现机器化识别,注射过程也采用自动化连续注射,减轻人工负担。

3)通过多个信息采集,以及输送通道、打针通道的设计实现了草鱼疫苗识别和连续自动化注射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草鱼疫苗识别及连续自动注射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图2是草鱼疫苗识别和信息采集的示意图。

图3是草鱼疫苗从输送通道进入打针通道的示意图。

图中,1.传输带,2.水平光栅,3.颜色传感器,4.垂直光栅,5.正向光栅,6.草鱼,7.拨杆,8.打针通道,9.注射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针对草鱼疫苗识别及连续自动注射,具体参见图1:

1)鱼体麻醉;

2)吸捕输送

3)对所述草鱼进行预处理包括调头、翻身、回转、淋水等步骤,保证鱼体在识别前处于平整有序的状态;

4)运用三组测量光幕和颜色传感器,提取草鱼的特征信息,如鱼长,鱼宽,色度信息等。将三组光栅分别安装在传输带的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正上方,颜色传感器安装在传输带水平方向。测量鱼信息分为四组(鱼尾,腹部)、(鱼尾,背脊)、(鱼头,腹部)、(鱼头,背脊),最后根据草鱼打针的位置要求,识别(鱼头,背脊)为正确的。同时在测量过程中如果出现的鱼头尾相接的也判定为不满足要求。

5)将采集的特征信息值,送入中央处理器单元,对数据分析,进行编程,对所述各特征信息进行处理,最后验证鱼头、鱼尾和鱼腹、背鳍是否符合要求。

6)不符合要求重新返回,符合要求鱼则通过拨杆将鱼从传输带上摆入打针通道内打针,(根据鱼体长度特征,以调节好注射位置,进行注射)注射完鱼则释放,放入水塘。

7)对于草鱼长度测量有两种方法。1.通过水平光栅测量整个鱼体遮挡的光源点数×光源间距可得到鱼体长度。2.通过正方向光栅测量,符合的鱼经过一定速度v的传输带向前移,从碰到正向测量光栅开始计时,到离开时,通过中央处理器编程可得到时间为t,则可得到鱼的长度s=v×t。然后在通过计算给定多通道对应注射电机(步进电机)对应不同鱼打针的部位,移动对应的距离进行注射。

疫苗注射时,鱼的方向是鱼头在前,鱼腹朝下,平躺在传输带上,注射角度是在背鳍偏点位置,向鱼头部方向进针,针管与鱼体呈30~40°的夹角,鱼体入针深度约为0.3厘米。

8)连续自动多通道注射。是采用多通道的方式,可保证疫苗注射效率。编程过程中,设定每一个通道有对应的编号,当鱼进入测量光栅时,开始计数,每条鱼对应每个打针通道,如果当鱼不满足注射要求时,下条鱼接着上面的计数继续累加,等到最后一个通道结束后。继续下一组鱼重新编号。依次循环打针。(第一条鱼对应第一个通道,第二条鱼对应第二个通道,第三条鱼对应第三条通道,依次累推,并列运行,速度快,提高效率)

本发明实现了对草鱼鱼头、鱼尾及鱼腹、背鳍进行识别,获取草鱼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并根据获取的信息对草鱼实施拨动,以及自动对准相应的正确部位进行疫苗注射,为鱼用疫苗注射的研究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