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导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1965发布日期:2020-01-10 21:0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导向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经皮椎体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导向器。



背景技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目前对于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中需要反复多次透视定位穿刺点和穿刺外展角,术中透视的次数较多,导致医务人员和病人需要反复与射线进行接触,不利于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导向器,用来解决术中透视的次数较多,导致减少医务人员和病人需要反复与射线进行接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导向器,包括底板和转动安装于底板上的安装板,所述底板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定位板两侧于第一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角度环,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预留槽,所述第一预留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调节轮,所述第一调节轮内径向穿设有第一导向筒,所述第一安装座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固定螺接有第一紧固螺柱,所述第一紧固螺柱上安装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调节轮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于第一固定座内,所述第一定位座上于第一定位柱对应位置螺接有第一紧固栓。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的底板上均为透明材质、且均设置有标尺。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筒外壁轴向安装有第一指针,所述第一指针与第一导向筒的轴线共面。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半圆滑轨,所述半圆滑轨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卡设于半圆滑轨上,所述第二安装座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螺接有第二紧固栓,所述第二紧固栓与半圆滑轨相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二预留槽,所述第二预留槽内铰接有安装有第二调节轮,所述第二调节轮内径向穿设有第二导向筒,所述第二调节轮上套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径向安装有多个第一连杆,多个所述第一连杆上固定安装有与安装环共圆心的角度环,所述角度环上设有角度标刻,所述角度环上安装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安装有水平泡,所述第二调节轮上安装有与第二导向筒相平行的寻位柱,所述第一调节轮上安装有与第一导向筒平行的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寻位柱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寻位柱均为两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位于第一导向筒的两侧,所述寻位柱位于第二导向套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杆上安装有水平座,所述水平泡安装于水平座两侧,所述水平座内螺接有第二紧固螺柱,所述第二紧固螺柱一端安装有第二旋钮,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杆、角度环和安装环与第二调节轮圆周表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杆与任意一个第一连杆相对应,所述第二连杆、角度环、第一连杆和安装环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过孔,所述第二紧固螺柱穿设于过孔内。

进一步,所述底板两端均安装有螺纹柱,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板套设于螺纹柱上,所述螺纹柱穿过通孔螺接有第三调节轮。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角度尺,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指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术前测量椎体外展角,在术中确定穿刺点后,通过根据外展角调节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使第一导向筒和第二导向筒位置对应且角度与外展角相同,即可准确定位穿刺路径,可以减少术中透视的次数,从而减少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射线接触量;

2、定位板两侧均设有第一导向机构,半圆滑轨上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机构,可同时对脊柱两侧进行经皮穿刺手术;

3、通过通过第一角度环对第一导向筒的角度进行调节即可初次确定穿刺角度,然后再通过第二角度环对第二导向筒的角度进行调节对穿刺角度进行再次确定,确保穿刺路径的准确性,同时当穿刺针较长时,通过第二导向筒还可对穿刺针的进行辅助固定,避免插入第一导向筒内的穿刺针在导致第一导向机构发生偏斜。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导向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导向器去除半圆滑轨后的纵截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机构中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安装板11、角度尺111、第二指针112、底板12、第一滑槽121、第二滑槽122、螺纹柱13、第三调节轮14、定位板15、半圆滑轨16、第一安装座21、第一角度环22、第一调节轮23、第一定位柱24、第一导向筒25、第一指针251、红外线发射器26、第一固定座27、第一固定架28、第一旋钮281、第二导向机构3、第二安装座31、第三滑槽32、第二固定座331、第二紧固栓332、第二调节轮34、寻位柱342、安装环351、角度环352、第一连杆353、第二导向筒36、第二连杆37、水平座38、水平泡381、第二紧固螺柱39、第二旋钮39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导向器,包括底板12和转动安装于底板12上的安装板11,其中,为了在术中更好确定穿刺位置,安装板11和底板12均为透明材质、且均设置有标尺。底板12安装有定位板15,底板1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21,第一滑槽121内开设有第二滑槽122,定位板15两侧于第一滑槽121内均滑动安装有第一导向机构2,第一导向机构2包括第一安装座21,第一安装座21上安装有第一角度环22,第一安装座21上开设有第一预留槽,第一预留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调节轮23,第一调节轮23上径向穿设有第一导向筒25,在转动第一导向筒25的过程中,为更好观察第一导向筒25的转动角度,第一导向筒25外壁轴向安装有第一指针251,第一指针251与第一导向筒25的轴线共面。第一安装座21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固定架28,第一固定架28上固定螺接有第一紧固螺柱,第一紧固螺柱上安装有第一旋钮281,第一固定架28上安装有第一固定座27,第一调节轮23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柱24,第一定位柱24穿设于第一固定座27内,第一定位座27上于第一定位柱24对应位置螺接有第一紧固栓271。

安装板11上安装有半圆滑轨16,半圆滑轨16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机构3,第二导向机构3包括第二安装座31,第二安装座31上开设有第三滑槽32,第三滑槽32卡设于半圆滑轨16上,第二安装座31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座331,第二固定座331上螺接有第二紧固栓332,第二紧固栓332与半圆滑轨16相对应,在第二固定座31在半圆滑轨16滑动过程中当位置确定后通过转动第二紧固栓332,通过第二紧固栓332压住半圆滑轨16,即可对第二固定座31进行固定。第二安装座31上开设有第二预留槽310,第二预留槽310内铰接有安装有第二调节轮34,第二调节轮34内径向穿设有第二导向筒36,第二调节轮34上套设有安装环351,安装环351上径向安装有多个第一连杆353,多个第一连杆353上固定安装有与安装环351共圆心的角度环352,角度环352上设有角度标刻,角度环352上安装有第二连杆37,第二连杆37上安装有水平泡381,当第一导向机构2调节完毕后对第二导向机构3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其与第一导向机构2相对应,在移动第二导向机构3位置时,通过第二角度环352确定第二导向筒36的角度与第一导向筒25的角度保持一致,然后保持水平泡381水平、第二导向筒36和第二角度环352相对静止移动第二导向机构3,直至第一导向筒25和第二导向筒36相对应。第二调节轮34上安装有与第二导向筒36相平行的寻位柱342,第一调节轮23上安装有与第一导向筒25平行的红外线发射器26,红外线发射器26与寻位柱342相对应。在将第一导向筒25和第二导向筒36位置进行对时,通过红外线发射器26发射红外线光束,在移动第二导向机构3的过程中,当红外线光束照射寻位柱342端面圆心时,即表明第一导向筒25和第二导向筒36位置对应。其中,为提高位置精度,红外线发射器26与寻位柱342均为两个,红外线发射器26位于第一导向筒25的两侧,寻位柱342位于第二导向套36的两侧,当两个红外线发射器26发出的红外线光束同时照射两个寻位柱342时,停止对第二导向机构3的移动。

具体地,第二连杆37上安装有水平座38,水平泡381安装于水平座38两侧,水平座38内螺接有第二紧固螺柱39,第二紧固螺柱39一端安装有第二旋钮391,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杆37、角度环352和安装环351与第二调节轮34圆周表面接触,通过转动第二紧固螺柱39从而使第二角度环352与第二调节轮34固定,即使第二角度环352与第二导向筒36相对固定,第二连杆37与任意一个第一连杆353相对应,第二连杆37、角度环352、第一连杆353和安装环351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过孔,第二紧固螺柱39穿设于过孔内,避免第二紧固螺柱39露出,可对第二紧固螺柱39进行保护,避免弯曲、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底板12两端均安装有螺纹柱13,安装板11上开设有通孔,安装板11套设于螺纹柱13上,螺纹柱13穿过通孔螺接有第三调节轮14,这样的结构设计,可通过转动安装板11对半圆滑轨16与水面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以满足更多穿刺角度的需求。

进一步,安装板11上安装有角度尺111,底板12上设有第二指针112。通过第二指针112和角度尺111可在对半圆滑轨16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对调节角度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在穿刺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测,确定穿刺点和穿刺外展角。在进行手术时,首先通过将底板12置于患者背部,且使底板12与穿刺点对应,然后根据术前确定的外展角转动第一导向筒25对角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转动第一紧固栓271锁住第一定位柱24避免第一导向筒25继续转动,然后滑动第一安装座21,当第一导向筒25的底端移动到穿刺点位置后停止,并转动第一第一旋钮281将第一安装座21固定于底板12上;然后转动第二角度环352使水平泡381保持水平对第二导向筒36的角度进行调节,当第二导向筒36的角度与外展角一致后转动第二旋钮391锁定第二角度环352,然后保持水平泡381水平沿半圆滑轨16移动第二安装座31,通过红外线发射器26发射红外线光束,在移动第二导向机构3的过程中,当两个红外线发射器26发出的红外线光束同时照射两个寻位柱342时,停止对第二导向机构3的移动,并转动第二紧固栓332固定第二安装座31;当需要调节半圆滑轨16的角度时,转动第三调节轮14使安装板11松动,然后根据需要转动半圆滑轨16,改变半圆滑轨16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调节完毕后转动第三调节轮14锁紧安装板11。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导向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