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母香艾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9409发布日期:2020-04-07 15:0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母香艾散,属于中医药品领域。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育龄夫妇生育力呈下降趋势,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率高达15%~20%,不孕不育已经成为继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外的世界第三大疾病,并且,妇女一些妇科病如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子宫肌瘤、胎前产后百病等发病情况也逐年增高。本申请根据多年从医经验总结了部分引发上述妇科疾病的因素:

1、作息不规律。由于生活或工作的影响,经常熬夜,或者作息时间颠倒,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很容易导致内分泌失常,引发月经不调。

2、过度减肥。无节制地减肥或过量运动会导致身体没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从而影响体内的雌激素的正常合成,出现月经量过少或闭经的情况。

3、情绪因素。如果长期处于抑郁、焦虑或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中,下丘脑功能会受损,卵巢无法分泌荷尔蒙和排卵,容易导致月经不调。

4、人流手术。多次人流手术会导致子宫内膜薄,子宫损伤难以修复,甚至造成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的情况出现。

5、子宫肌瘤。有子宫肌瘤的女性通常会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超长等,症状的严重性取决于子宫肌瘤的病变情况。

6、甲状腺问题。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也会影响卵巢功能,使月经变得不规律。

7、节育环影响。节育环属于体外异物,会刺激女性子宫内膜,从而导致月经不调、闭经等发生。因而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改善月经不调、闭经、月经量多、经期超长等,症状的严重性取决于子宫肌瘤的病变和不孕症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益母香艾散。该一种益母香艾散临床上对妇女不孕不育、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下血、尿血、妇女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子宫肌瘤、胎前产后其他常见妇科疾病等具有显著的改善和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益母香艾散,其特征在于:药物组份按重量比包括:香附子2—6份、童便3—9份、艾叶1—3份、益母草2—6份。

其中,所述药物组份还包括占总重量40%—60%的陈醋。

其中,所述陈醋占总重量的50%。

一种益母香艾散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①:将艾叶加水煎成艾叶水;

步骤②:将香附子在童便和艾叶水的混合溶液中浸泡36-60小时取出放锅里文火炒干燥后打成粉末;

步骤③:将益母草同样打成粉末,再将香附子粉和益母草粉加陈醋调均匀干燥后制成益母香艾散。

其中,所述步骤②中的浸泡时间为48小时。

一种益母香艾散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①:将益母草和香附子磨成粉末;

步骤②:将益母草粉末、香附子粉末、童便与艾叶加水煎;

步骤③:添加陈醋搅拌均匀并干燥,制作成益母香艾散。

一种益母香艾散在治疗妇女不孕不育和/或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和/或小腹胀痛和/或下血和/或尿血和/或妇女崩漏带下和/或月经不调和/或子宫肌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益母香艾散临床上对妇女不孕不育、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下血、尿血、妇女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子宫肌瘤、胎前产后其他常见妇科疾病等具有显著的改善和治疗效果,同时具有见效快、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生产过程简单,制成散,丸剂时更具有易于服用,保存和携带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益母香艾散,其特征在于:药物组份按重量比包括:香附子2—6份、童便3—9份、艾叶1—3份、益母草2—6份。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组份还包括占总重量40%—60%的陈醋。

进一步的,所述陈醋占总重量的50%。

一种益母香艾散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①:将艾叶加水煎成艾叶水;

步骤②:将香附子在童便和艾叶水的混合溶液中浸泡36-60小时取出放锅里文火炒干燥后打成粉末;

步骤③:将益母草同样打成粉末,再将香附子粉和益母草粉加陈醋调均匀干燥后制成益母香艾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②中的浸泡时间为48小时。

一种益母香艾散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①:将益母草和香附子磨成粉末;

步骤②:将益母草粉末、香附子粉末、童便与艾叶加水煎;

步骤③:添加陈醋搅拌均匀并干燥,制作成益母香艾散。

一种益母香艾散在治疗妇女不孕不育和/或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和/或小腹胀痛和/或下血和/或尿血和/或妇女崩漏带下和/或月经不调和/或子宫肌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益母香艾散药剂之所以有以上功效,首先是原于所取药材本身具有的功效,配方主要药材的功效包括:

香附子

香附子: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香附的作用

香附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钾,能促进身体内钠盐的代谢,而且它能提高肾上腺功能,可以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可以让人们的血压处于正常状态,能让过高的血压降下来。相府中还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以及酚类成分,这些物质都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脏,可以提高心脏功能,也能调节心率。香附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腹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而醋香附是香附醋制而成,不仅理气止痛的作用加强,在治疗肝郁气结所致的月经不调、胸腹胀痛方面也是有奇效。

益母草

益母草是一种活血的中草药,它可以活血调经、祛瘀止痛,还可以消肿利水,对于痛经的女性以及月经期有生理性浮肿的女性,都是很适合用的并且益母草对于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月经期的生理性水肿都是有治疗作用的并且由于它有散瘀止痛的作用,对于治疗跌打损伤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对于产后的医治,引起这个恶露不尽,也是有辅助治疗作用的。

童便

童便的药理作用

1.据化学分析尿中主要成分有尿素及氯化钾、磷等。

2.据药理研究从男性尿中提取的一种叫“尿激酶”的蛋白水解酶,具有降低血压、抗癌防癌等作用。

3.据现代临床主治各种出血,急性损伤血肿,银屑病,腮腺炎等。

艾叶

艾草的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陈醋

醋的作用

1、醋可以开胃,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吸收,使食欲旺盛,消食化积;

2、醋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能有效预防肠道疾病、流行性感冒和呼吸疾病;

3、醋可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是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人的一剂良方;

4、醋对皮肤、头发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中国古代医学就有用醋入药的记载,认为它有生发、美容、降压、减肥的功效;

5、醋可以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并能减轻晕车、晕船的不适症状;

6、醋还能减少胃肠道和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起到醒酒的作用;

7、醋还有使鸡骨、鱼翅软化,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此外,醋还可以散瘀,止血,解毒,杀虫。治产后血晕,痃癖症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阴部瘙痒,痈疽疮肿。解鱼肉菜毒。

本发明益母香艾散药剂之所以有以上功效,首先是原于所取药材本身具有的功效,配方主要药材的功效包括:香附子:解热、镇静、镇痛、消炎,月候不调,腹中急痛;子宫肌瘤的病变和不孕症的情况:童子尿,中医称“童便”,子宫出血、继发性闭经、不育等疾病。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艾叶: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散寒止痛,养血调经。陈醋:对健康有补益。醋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一种保健养生食品。醋除了含有大量的醋酸外,还含有钙、铁、葡萄酸、乳酸、甘油、脂肪酸和盐类,在食用方面,醋可以溶解食物中的钙和铁,使人体容易吸收,还能保护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被破坏。其次本益母香艾散药的效果也得益于如上述的加工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益母香艾散,其组份按重量比下列表中给出三个施例主要中药配方:

实施例1:将上表实施例:中的组份药物除益母草、用艾叶50克加水200克煎剩50克,童便50煎开,把香附子200克浸泡童便和艾叶水中浸泡48小时取出放锅里文火炒干燥打成粉末,益母草200克同样打成粉末,再将香附子粉和益母草粉加合适醋调均匀干燥后制成益母香艾散。

实施例2:将上表实施例:中的组份药物(除益母草、醋以外)用艾叶100克加水400克煎剩200克,童便100煎开,把香附子200克浸泡童便和艾叶水中浸泡48小时取出放锅里文火炒干燥打成粉末,益母草200克同样打成粉末,再将香附子粉和益母草粉加合适醋调均匀干燥后制成益母香艾散。

实施例3:将上表实施例:中的组份药物(除益母草、醋以外)用艾叶150克加水600克煎剩300克,童便150煎开,把香附子300克浸泡童便和艾叶水中浸泡48小时取出放锅里文火炒干燥打成粉末,益母草300克同样打成粉末,再将香附子粉和益母草粉加合适醋调均匀干燥后制成益母香艾散。

【临床病例疗效情况】

【真实医案举例】

【案例一】:痛经

张某,女,30岁。初诊:2005年5月22日。

主诉:痛经2年半。

病史:2002年10月份月经刚净,即去温泉馆游泳,由于水温比较低,约半小时上岸,当时未有异常感觉。至11月份月经来潮前感觉小腹部针刺样疼痛,月经来潮两天后疼痛消失,未有重视。此后每次月经来潮前即出现小腹部疼痛,延至2003年3月份疼痛加重,即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痛经,给予口服乙烯雌酚.田七痛经胶囊等,此后月经来潮时疼痛稍有减轻,又叶1%普鲁卡因穴位封闭,同时去中医院配合口服中药汤剂(具体用药不详).针灸,持续1个月,病情进一步好转,但疼痛始终未能完全消失。现月经来潮前觉小腹部针刺样疼痛,经后隐隐空痛,月经量少色暗,周身乏力,肢体酸软,面色比较苍白。舌质暗,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弱涩。

中医诊断:寒滞胞官。

治法:理气活瘀。

处方:益母香艾散。15天,每天两袋,早晚各一袋(10克),温开水送服。

二诊:2005年6月7日。本次月经于5月31日来潮,经前小腹疼痛及经后空痛均有所减轻,经量较前稍多,经色稍泛红色,但周身乏力.肢体酸软感无改善。舌质暗,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弱涩。上方续服25天。

三诊:2005年7月5日。本次月经于6月28日来潮,述病情大有好转,经前小腹有轻微疼痛,闷胀感及经后空痛消失,经量明显增多,经色转红,周身较前有力,但仍有下肢酸痛感。舌质暗,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上方续服30天。痛经等症消失。2005年11月21日患者告知,服完益母香艾散后,经量血色如常,现月经来潮疼痛,周身乏力,肢体酸软全部消失。

【案例二】:月经不调

马某某,女,35岁。初诊:1993年4月27日。

主诉:此次月经淋漓不尽15天,本人结婚6年未能生育。

病史:1992年3月始,每次月经经期延长12天以上。此次月经于本月12日来潮至今未净,数次去多家医院就诊,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服用西药(药物不详)及本单位职工门诊治疗,效果不佳。现月经淋漓不断,小腹空坠隐痛,伴有自汗,周身倦怠乏力,腰困酸痛,睡眠欠佳。

中医检查:舌质淡,体胖大,苔白腻,脉缓弱。

诊断:月经不调

治法:养血调经

处方:益母香艾散。五天,每天二袋,早晚各一袋(10克),温开水送服。

二诊:1993年5月4日。月经已净,唯腰稍有酸困隐痛。舌质谈红,体胖大,苔白薄腻,脉缓弱。

处方:益母香艾散。十天,每天二袋,早晚各一袋(10克),温开水送服。

二诊辩证论治:出血已止,月经已净,为气血渐充,已能行使统血之职。

三诊:1993年5月9日。腰酸困痛消失,无不适感。舌质淡红,体胖大,苔薄白,脉缓。

处方:益母香艾散。十天,每天二袋,早晚各一袋(10克),温开水送服。

三诊:辩证论治:腰酸困痛消失,患者要求继续服用益母香艾散巩固效果一个月,月经正常而痊愈。8个月后追访,谓其现月经按时而至,经量.色正常,经期为4--5天,服完益母香艾散月余后于怀孕。

【案例三】:子宫肌瘤

许某某,女,38岁。初诊:1990年3月14日。

主诉: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

病史:1988年2月始,痛无定处,气滞侧血行不畅,故小腹胀满;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口干不欲饮胸脘满闷,下腹部包块,时有作痛,按之柔软,带下较多。偏寒则带下色白质粘腻,小便多。

中医检查: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伴有面色晦暗,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边有瘀点,脉象沉涩。

分析:血瘀不行,气机受阻,气血积结而成症,故胞中积块坚硬不移,痛而拒按;脉络欠通畅,血运失常,不能上荣于面,外不养肌肤,故见面色晦黯,肌肤不润。瘀血内阻,冲任失调,经行量多,久之血海不充,则月经延后;津血同源,血瘀津液不上承,故口干不欲饮。舌边有瘀点,脉涩,均为瘀血内阻之征。

治法:养血调经,活血化瘀

处方:益母香艾散。二十天,每天二袋,早晚各一袋(10克)温开水送服。

二诊:1990年4月4日。痛无定处,气滞侧血行不畅,故小腹胀满消失;月经量多或经期正常,口干不欲饮胸脘满闷得有好转,下腹部包块,时有作痛,按之柔软,带下无。偏寒则带下色白质粘腻,小便正常。

处方:益母香艾散。二十天,每天二袋,早晚各一袋(10克),温开水送服。

三诊:1993年4月24日。腰酸困痛消失,无不适感。舌质淡红,体胖大,苔薄白,脉缓。

处方:益母香艾散。二十天,每天二袋,早晚各一袋(10克),温开水送服。

三诊:辩证论治:痛无定处小时,气滞侧血行顺畅,故小腹胀满消失;月经量多或经期正常,口干不欲饮胸脘满闷得有好转,下腹部包块无疼痛,按之柔软,带下无。偏寒则带下色白质无粘腻,小便正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