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12092发布日期:2019-11-26 01:21阅读:1473来源:国知局
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结肠造口术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的大肠癌治疗方法,肠癌术后造口可以挽救大肠癌患者的生命并解决患者的排泄问题。但是,肠癌手术患者一旦造口就需要长期使用结肠造口产品(人造肛门),而目前现有的结肠造口产品并不能很好的帮助使用者按需求分别进行排泄和排气作业,难以满足使用者的日常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能够便于使用者选择性的进行排气和排泄。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包括外筒及至少一个内筒,外筒的外壁设有可膨胀和收缩的环形的外气囊,外筒还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排泄通道,内筒的一端滑动穿过排泄通道并连接有内气囊,内气囊被配置成可膨胀或收缩以封闭或打开排泄通道,外筒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向外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外部通道,内筒远离内气囊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向内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内部通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内筒连接有内气囊的一端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具有空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内筒的中部凹陷形成与空隙连通的储气腔,内筒远离内气囊的一端开设有与储气腔连通的排气通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外筒的一端还开设有与外部通道连通的第一分通道,外部通道连接可沿其移动以连通或截断第一分通道和外部通道的第一调节塞。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内筒远离内气囊的一端开设有与内部通道连通的第二分通道,内部通道连接可沿其移动以连通或截断第二分通道和内部通道的第二调节塞。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外筒的内壁和内筒的外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包括外筒及至少一个内筒,外筒的外壁设有可膨胀和收缩的环形的外气囊,外筒还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排泄通道,内筒的一端滑动穿过排泄通道并连接有内气囊,内气囊被配置成可膨胀或收缩以封闭或打开排泄通道,外筒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向外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外部通道,内筒远离内气囊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向内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内部通道。本申请提供的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能够便于使用者选择性的进行排气和排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3中b-b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6为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外筒;110、外气囊;111、外腔体;120、排泄通道;130、外部通道;140、第一分通道;150、第一调节塞;200、内筒;210、内气囊;211、内腔体;220、内部通道;230、空隙;240、储气腔;250、排气通道;270、第二分通道;280、第二调节塞;300、充气管;310、密封塞;40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其包括外筒100及一个内筒200,外筒100的外壁设有可膨胀和收缩的环形的外气囊110,外气囊110和外筒100的外壁之间围合形成外腔体111,外筒100还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排泄通道120,内筒200的一端滑动穿过排泄通道120并连接有内气囊210,内气囊210和内筒200的一端围合形成内腔体211,内气囊210膨胀或收缩时封闭或打开排泄通道120,外筒100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向外腔体111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外部通道130,内筒200远离内气囊210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向内腔体211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内部通道220,内筒200连接有内气囊210的一端外壁与外筒100内壁之间具有空隙230,内筒200的中部凹陷形成与空隙230连通的储气腔240,内筒200远离内气囊210的一端开设有与储气腔240连通的排气通道250,外筒100开设有外部通道130的一端还开设有与外部通道130连通的第一分通道140,外部通道130连接可沿其移动以连通或截断第一分通道140和外部通道130的第一调节塞150,内筒200远离内气囊210的一端开设有与内部通道220连通的第二分通道270,内部通道220连接可沿轴向移动以连通或截断第二分通道270和内部通道220的第二调节塞280,外筒100的内壁和内筒200的外壁之间设有一个密封圈400,外气囊110和内气囊210均由硅胶材料制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能够方便使用者按需求分别进行排气和排泄作业,其具体的工作原理是:

安装该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时,首先将外筒100插入使用者的结肠造口,随后沿外部通道130移动第一调节塞150,使第一分通道140和外部通道130连通,利用注射器将气体经第一分通道140、外部通道130通入外气囊110和外筒100外壁之间的外腔体111,使外气囊110膨胀将外筒100固定于结肠造口处,随后沿外部通道130反向移动第一调节塞150,使第一调节塞150重新密封第一分通道140和外部通道130,将内筒200连接有内气囊210的一端插入并穿过外筒100的排泄通道120,并沿内部通道220移动第二调节塞280,使第二分通道270和内部通道220连通,利用注射器将气体经第二分通道270和内部通道220通入内气囊210和内筒200围合的内腔体211,使内气囊210膨胀并抵压外筒100内壁以封闭排泄通道120,沿内部通道220反向移动第二调节塞280,使第二调节塞280重新密封第二分通道270和内部通道220,此时内气囊210膨胀并与外筒100的内壁紧密贴合,空隙230和储气腔240呈密封状态,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安装完毕。

使用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排气时,使用者只需要沿轴向推动内筒200,使内筒200带动内气囊210相对于外筒100移动,使内气囊210外壁和外筒100内壁之间不贴合,此时内气囊210仍然起到阻挡肠道内粪便流动的效果,但是肠腔内的气体能够经过内气囊210外壁和外筒100内壁之间进入空隙230及储气腔240并进一步通过排气通道250排出,随后使用者可以反向移动内筒200和内气囊210,使内气囊210外壁重新贴合外筒100内壁封闭排泄通道120和储气腔240,即完成排气作业。

使用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排便时,将垃圾袋套设于外筒100上,随后沿内部通道220移动第二调节塞280,使内腔体211内气体经内部通道220和第二分通道270全部排出,此时内气囊210完全收缩停止阻挡肠道内的粪便,使用者将内筒200和内气囊210抽出排泄通道120,使内筒200和粪便一起进入垃圾袋中,随后处理垃圾袋内的粪便,并清洗外筒100内壁和内筒200,将内筒200连接有内气囊210的一端重新插入并穿过外筒100的排泄通道120后与外筒100固定即可完成排便作业。

此外,在外筒100的内壁和内筒200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圈400,密封圈400能够提高外筒100和内筒200之间的气密性,避免肠道内的气体从外筒100和内筒200之间泄露,保证使用者只能够主动的排出肠道内的气体,避免使用者随时随地排气造成尴尬局面。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可将内筒200设置为不同直径以满足排泄时的具体需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时还可以包括一个外筒100及两个以上的内筒200,每个外筒100可以对应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五个以上的内筒200;当排便时使内筒200和粪便一起进入垃圾袋后,可以清洗外筒100内壁后将另一个连接有内气囊210的内筒200插入和穿过外筒100并固定,从而快速的更换内筒200结束排便作业,便于使用者从容的清洗随粪便排出的污染内筒200;当然,也可以将内筒200作为一次性使用用具,每次排便后更换内筒200,从而免去从排出粪便中回收内筒200清理使用的工作。

如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还可以不设置第一分通道140和第二分通道270,而是将外部通道130和内部通道220分别连接有充气管300及用于开闭对应的充气管300的密封塞310,通过使用对应的充气管300连接外部通道130和内部通道220,并利用两个密封塞310分别控制充气管300的开闭,能够方便使用者将气体通入或引出外腔体111和内腔体211,从而避免了可按需开放的结肠造口封堵装置安装于使用者的结肠造口处不便于操作的缺陷。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