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养肝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2543发布日期:2019-11-20 01:09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酒养肝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肝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最大的腺体,它不仅分泌胆汁参与消化活动,还具有营养物质代谢、贮存糖原、解毒、吞噬防御等重要机能。目前不良的生活习性例如熬夜、酗酒、易怒等都容易造成肝损伤,影响肝脏的解毒能力,其中酒精引起的肝损伤是最常见的。

在中医的说法中,酒属于湿热性质,湿热毒邪侵犯中焦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停,则腹胀痞满;热邪灼伤津液致口干咽燥;湿热中阻,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湿热内灼损伤肝肾则肝肾阴伤,头晕眼花,乏力气促;湿热内蕴则小便色赤,苔黄而腻,脉濡数。

目前在醒酒方面,主要的做法是在醒酒和护肝两方面,但是在醉酒后还有很多其他的身体不适,能在醒酒和护肝的同时缓解身体的不良反应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酒养肝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这种组合物延长醉酒潜伏期,缩短醉酒维持时间,能够降低血清alt,促进adh和aldh活力,提高sod、cat活力,降低mda含量,明显降低血清和肝组织的乙醇含量并且缓解醉酒时身体的不适。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发明提供一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酒养肝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酒养肝的组合物按重量分数包括以下物质:葛花3-8份,姜黄1-5份,灵芝2-6份,枸杞子1-5份,栀子1-7份,砂仁1-8份,佛手1-4份,陈皮1-2份,黄芪1-4份,甘草1-3份。

优选地,所述解酒养肝的组合物按重量分数包括以下物质:葛花4份,姜黄2份,灵芝2份,枸杞子2份,栀子2份,砂仁1份,佛手2份,陈皮1份,黄芪1份,甘草1份。

制备一种含有解酒养肝的组合物的咀嚼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分数称取葛花,姜黄,灵芝,枸杞子,栀子,砂仁,佛手,陈皮,黄芪,甘草研磨,过100目筛后混合,得到组合物粉末;2)取60-80份淀粉,加入纯化水搅拌,得到5~15%(w/v)的淀粉糊;3)将步骤2)得到的淀粉糊加热至60-80℃持续15-20分钟后,静置至常温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组合物粉末,搅拌均匀,得到解酒养肝淀粉糊;4)将步骤3)得到的解酒养肝淀粉糊通过造粒机制粒,得到解酒养肝颗粒,再将得到的解酒养肝颗粒置于热风循环干燥箱中,在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干燥至颗粒的水分小于6.0%得到含有解酒养肝的组合物的咀嚼片。

所述解酒养肝的组合物用于制备内服剂型,优先但不限于以下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及汤剂。

酒精在中医中属于湿热性质,湿热毒邪侵犯中焦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停,则腹胀痞满;热邪灼伤津液致口干咽燥;湿热中阻,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湿热内灼损伤肝肾则肝肾阴伤,头晕眼花,乏力气促;湿热内蕴则小便色赤,苔黄而腻,脉濡数。缓解醉酒不仅仅停留在醒酒和保肝上,而更应该从醉酒者感受出发,解决由于醉酒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解酒养肝组合物组成由葛花,姜黄,灵芝,枸杞子,栀子,砂仁,佛手,陈皮,黄芪,甘草等中药材组成,葛花解酒养肝,姜黄行气活血除痞满为主药;砂仁、佛手、陈皮行气和胃,灵芝、黄芪益气;枸杞子养阴补肾;栀子能利湿,袪上中下三焦湿热;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醒酒养肝,利湿和胃,益气养阴之功。

乙醇绝大部分在肝内代谢,adh和aldh是酒精在体内代谢通路的重要酶类。肝细胞胞浆内的adh、微粒体内的alod系统及过氧化酶体内的触酶,使乙醇氧化为乙醛,后者在线粒aldh作用下变为乙酸,然后乙酸进入血流,在肝外组织参加三羧酸循环,代谢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研究表明adh和aldh的个体差异决定着不同个体对酒精耐受性的不同,决定了乙醇代谢的速度。目前对于醒酒机理研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通过直接加快体内的乙醇氧化代谢来促进醒酒,如增强adh和aldh酶活性;另一方面是通过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促进酒精氧化代谢正方向进行,如增强sod、gst,过氧化氢酶活性等,而本发明解酒养肝的组合物通过葛花,姜黄,灵芝,枸杞子,栀子,砂仁,佛手,陈皮,黄芪,甘草等中药材中药材的配合,达到降低血清alt,促进adh和aldh活力,提高sod、cat活力,降低mda含量,明显降低血清和肝组织的乙醇含量,具有较好的解酒保肝作用。

本发明所制备的解酒养肝的组合物可以用于内服剂型,优先但不限于以下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及汤剂,例如糖片、饼干、胶囊、饮料、茶包等等产品中,均能体现极好的解酒养肝的效果。

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酒养肝的组合物由葛花,姜黄,灵芝,枸杞子,栀子,砂仁,佛手,陈皮,黄芪,甘草等中药材组成,葛花解酒养肝,姜黄行气活血除痞满为主药;砂仁、佛手、陈皮行气和胃,灵芝、黄芪益气;枸杞子养阴补肾;栀子能利湿,袪上中下三焦湿热;甘草调和诸药使得解酒效果最佳,达到尽快醒酒、解决呕吐等胃部不适、缓解头晕少气、防止肝脏损害的效果,从四个方面缓解醉酒的不适,达到最好的解酒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骤阐述:

实施例1

解酒养肝的组合物按重量分数包括以下物质:葛花3份,姜黄1份,灵芝2份,枸杞子1份,栀子1份,砂仁1份,佛手1份,陈皮1份,黄芪1份,甘草1份。

制备一种含有解酒养肝的组合物的咀嚼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分数称取葛花,姜黄,灵芝,枸杞子,栀子,砂仁,佛手,陈皮,黄芪,甘草研磨,过100目筛后混合,得到组合物粉末;2)取60-80份淀粉,加入纯化水搅拌,得到5~15%(w/v)的淀粉糊;3)将步骤2)得到的淀粉糊加热至60-80℃持续15-20分钟后,静置至常温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组合物粉末,搅拌均匀,得到解酒养肝淀粉糊;4)将步骤3)得到的解酒养肝淀粉糊通过造粒机制粒,得到解酒养肝颗粒,再将得到的解酒养肝颗粒置于热风循环干燥箱中,在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干燥至颗粒的水分小于6.0%得到含有解酒养肝的组合物的咀嚼片。

实施例2

解酒养肝的组合物按重量分数包括以下物质:葛花8份,姜黄5份,灵芝6份,枸杞子5份,栀子7份,砂仁8份,佛手4份,陈皮2份,黄芪4份,甘草3份。

制备一种含有解酒养肝的组合物的咀嚼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分数称取葛花,姜黄,灵芝,枸杞子,栀子,砂仁,佛手,陈皮,黄芪,甘草研磨,过100目筛后混合,得到组合物粉末;2)取60-80份淀粉,加入纯化水搅拌,得到5~15%(w/v)的淀粉糊;3)将步骤2)得到的淀粉糊加热至60-80℃持续15-20分钟后,静置至常温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组合物粉末,搅拌均匀,得到解酒养肝淀粉糊;4)将步骤3)得到的解酒养肝淀粉糊通过造粒机制粒,得到解酒养肝颗粒,再将得到的解酒养肝颗粒置于热风循环干燥箱中,在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干燥至颗粒的水分小于6.0%得到含有解酒养肝的组合物的咀嚼片。

实施例3

解酒养肝的组合物按重量分数包括以下物质:葛花4份,姜黄2份,灵芝2份,枸杞子2份,栀子2份,砂仁1份,佛手2份,陈皮1份,黄芪1份,甘草1份。

制备一种含有解酒养肝的组合物的咀嚼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分数称取葛花,姜黄,灵芝,枸杞子,栀子,砂仁,佛手,陈皮,黄芪,甘草研磨,过100目筛后混合,得到组合物粉末;2)取60-80份淀粉,加入纯化水搅拌,得到5~15%(w/v)的淀粉糊;3)将步骤2)得到的淀粉糊加热至60-80℃持续15-20分钟后,静置至常温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组合物粉末,搅拌均匀,得到解酒养肝淀粉糊;4)将步骤3)得到的解酒养肝淀粉糊通过造粒机制粒,得到解酒养肝颗粒,再将得到的解酒养肝颗粒置于热风循环干燥箱中,在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干燥至颗粒的水分小于6.0%得到含有解酒养肝的组合物的咀嚼片。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解酒养肝的组合物未添加葛花,其他制备方法与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解酒养肝的组合物未添加甘草,其他制备方法与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

醒酒药效学实验:

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制备的咀嚼片碾碎,加入纯化水得到5mg/ml咀嚼片溶液,取60只小白鼠分为6组,实施例1-3组、对比例1-2组及蒸馏水组,每组10只,喂服对应的咀嚼片溶液或蒸馏水。

醒酒药效学实验结果见下表1

表1醒酒药效学实验结果(n=10)

注:与同期模型蒸馏水比较*p<0.05、**p<0.01、***p<0.001;

与同期模型蒸馏水比较*p<0.05、**p<0.01。

醒酒机理及保肝实验结果

采用实施例3进行醒酒机理以及保肝实验,以蒸馏水组及对比例1组经行对比,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见表2;肝匀浆液的adh和aldh结果表3;肝匀浆液的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见表4。

表2不同时间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n=6)

注:与同期蒸馏水组比较**p<0.01。

表3不同时间段小鼠肝组织匀浆的adh和aldh结果(n=6)

注:与同期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4不同时间段小鼠肝组织匀浆液的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n=6)

注:与同期正常组比较*p<0.05、*p<0.01、***p<0.00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