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理疗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9979发布日期:2019-12-31 18:49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理疗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康复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理疗按摩床。



背景技术:

日常保健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愈发重要,按摩装置已成为除在常规医院理疗以外的第二大主流理疗方式,但目前按摩装置功能较为单一,即传统理疗按摩床主要靠按摩滚轮在床板上往复运动,躺在床上的人在按摩滚轮的作用下,实施全身按摩达到物理治疗,使治疗者肌肉放松,解除人体肿痛和恢复运动后的疲劳,但是由于按摩滚轮与轴是垂直安装,这样对被按摩者来说,只感到滚动按摩,无挤压、伸展的感觉,因此还不够舒适,同时现有按摩床的链条运行机构比较复杂且不够可靠,另外针对颈椎、腰椎受损的人群来说,现有按摩床理疗效果不佳,无法实现牵引效果,且由于使用者多数存在起身困难的情况,现有按摩床上仅设有扶手,助起力度不够,故急需一款实现多功能理疗、运行可靠、使用感受良好的按摩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理疗按摩床,以提高理疗效果。

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理疗按摩床,包括支撑架和床板,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连接杆和挡板,所述挡板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挡板顶部设有第一连片,所述床板对应第一连片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连片,所述第一连片和第二连片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挡板顶部设有支撑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端部分别与连接杆和床板铰接,且可推动床板与支撑架的铰接点翻转;

所述挡板之间设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端部与床板连接,其底部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床板中部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设有u型槽板,所述槽板的侧壁通过销轴与床板铰接、且通过其外翻边搭设于床板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与槽板底部铰接,可推动槽板绕与床板的铰接点翻转;

所述槽板内设有颈背按摩机构,所述颈背按摩机构包括导轨、按摩架和第三电动推杆,所述导轨对称地设在槽板两侧内壁,所述按摩架设于导轨上方,且按摩架的底部设有滑轮,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一端和床板底部铰接、另一端和按摩架底部铰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可推动按摩架沿导轨水平往复运动;

所述床板顶部设有足部摇摆机构和垫枕,所述足部摇摆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脚部固定座、内部设有由第一电机驱动的转动盘和水平设置的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可沿其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脚部固定座固定,所述滑块上设有条形孔,所述转动盘上设有拨动销,所述拨动销嵌设于条形孔内且带动滑块进行水平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架上设有按摩装置和若干起支撑人体背部作用的固定杆。

进一步地,所述槽板内铺设有若干电磁波理疗仪。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电磁波理疗仪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脚部固定座上设有绑带。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底部设有万向带刹脚轮。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两侧设有扶手、两端设有推手。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轴和第二电机,所述按摩轴和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轴外部包裹有缓冲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按摩架可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同时按摩颈椎和腰椎骨骼,同时配合电磁波理疗仪,实现了颈背的放松和舒缓调理,其次足部摇摆机构可以缓解腰部骨骼压迫问题,加速人体血液循环,另外针对不便起身的人群,本发明设计了对应的助力效果,即槽板沿铰接点翻转过程中,给使用者的背部施加了推力,同时配合扶手,二者共同起到了助力起身的效果,使用感受友好,并且运行稳定。

2.本发明床板还可倾斜至任意角度,使人体头朝下,脚在上,通过重力作用实现自然牵引,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缓解腰部压迫感,牵引的同时可叠加进行颈背按摩理疗和足部摇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健身治疗效果,适合在医院、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同时使用者可以自行操作控制按摩力度和仰俯角度,提高了方便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卸除颈背按摩机构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颈背按摩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颈背按摩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足部摇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床板,3-连接杆,4-挡板,5-第一连片,6-第二连片,7-支撑杆,8-第一电动推杆,9-扶手,10-推手,11-万向带刹脚轮,12-u型架,13-延伸板,14-第二电动推杆,15-槽板,16-颈背按摩机构,161-导轨,162-按摩架,163-第三电动推杆,164-滑轮,165-按摩装置,166-固定杆,167-按摩轴,168-第二电机,17-电磁波理疗仪,18-足部摇摆机构,181-壳体,182-固定座,183-第一电机,184-转动盘,185-滑杆,186-滑块,187-条形孔,188-拨动销,19-垫枕,20-控制模块,21-手持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多功能理疗按摩床,包括支撑架1和床板2,支撑架1包括四根连接杆3和两块挡板4,两块挡板4相对设置,且相邻挡板4之间通过连接杆3连接,挡板4顶部设有第一连片5,床板2对应第一连片5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连片6,第一连片5和第二连片6通过销轴铰接,挡板4顶部设有支撑杆7,连接杆3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8,第一电动推杆8的端部分别与连接杆3和床板2铰接,且可推动床板2与支撑架1的铰接点翻转,另外,床板2中部两侧对称地设有扶手9、两端设有推手10,挡板4底部设有万向带刹脚轮11,当需要移动时,推手10和万向带刹脚轮11配合使用可节省人力,起到快速移动的效果。

挡板4之间设有u型架12,u型架12的端部与床板2底部固定连接,其底部设有延伸板13,延伸板13上设有第二电动推杆14,床板2中部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设有u型槽板15,槽板15的侧壁通过销轴与床板2铰接、且通过其外翻边搭设于床板2上,第二电动推杆14与槽板15底部相铰接,可推动槽板15绕与床板2的铰接点翻转。

如图4和5所示,槽板15内设有颈背按摩机构16,颈背按摩机构16包括导轨161、按摩架162和第三电动推杆163,导轨161对称地设在槽板15两侧内壁处,按摩架162设于导轨161上方,且按摩架162的底部设有滑轮164,第三电动推杆163的一端和床板2底部铰接、另一端和按摩架162底部铰接,第三电动推杆163可推动按摩架162沿导轨161水平往复运动;按摩架162上设有按摩装置165和若干起支撑人体背部作用的固定杆166,按摩装置135包括按摩轴167和第二电机168,按摩轴167和第二电机168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且按摩轴167外部包裹有用于增加舒适度的缓冲垫。另外,槽板15内、颈背按摩机构16下方铺设有若干电磁波理疗仪17,优选地,电磁波理疗仪17采用紫薇星超长电磁波理疗器(型号为zwx-b01c),其主要用于产生具有不同波长和不同能量的综合电磁波,通过照射渗入皮下组织层,起到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作用。

床板2顶部设有足部摇摆机构18和垫枕19,如图6所示,足部摇摆机构18包括壳体181,壳体181顶部设有脚部固定座182、内部设有由第一电机183驱动的转动盘184和水平设置的滑杆185,滑杆185上设有可沿其滑动的滑块186,滑块186的顶部与脚部固定座182固定,滑块186上设有条形孔187,转动盘184上设有拨动销188,拨动销18嵌设于条形孔187内且带动滑块186进行水平往复运动,另外,脚部固定座182顶部设有两个凹槽,使用时可将足部搭放至凹槽内,且每个凹槽上均设有起固定脚踝作用的绑带。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包括控制模块20和手持遥控器21(图中均未示出),第一电动推杆8、第二电动推杆14、电磁波理疗仪17、第一电机183和第二电机168分别与控制模块20电连接,优选地,控制模块20采用单片机(型号为stc12c5a60s2),且控制模块20和手持遥控器21信号连接,使用者可通过手持遥控器21无线控制单片机,根据自身健康需求自行选择启动不同的按摩机构进行保健理疗。

若需要舒缓颈背部时,通过遥控器21同时启动第三电动推杆163、第二电机168和电磁波理疗仪17,并将电磁波理疗仪17调整至适合自身健康状况的强度,此时按摩轴167开始转动,第三电动推杆163将推动按摩架162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同时配合电磁波理疗仪17持续发出的电磁波,不仅对颈椎和腰椎骨骼进行按摩,实现了颈背部肌肉的放松和调理,同时加速血液循环,止痛效果突出,也可单独启动按摩轴167或电磁波理疗仪17,分别接受颈部按摩和电磁波放射理疗。

若需要背部牵引时,启动第二电动推杆14,第二电动推杆14将推动床板2以铰接点为支点沿时针方向转动至任意角度,此时使用者足部被固定于脚部固定座182,头部并无绑固,故通过重力作用实现自然牵引,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缓解腰部压迫感,进一步地,可继续启动第一电机183,通过足部摇摆机构18带动来回摆动双足,进而带动整个身体运动,让全身筋骨肌肉得到放松。

当理疗结束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8,第一电动推杆8将推动槽板15缓慢翻转,再配合扶手9,二者配合起到助力起身的效果,有效帮助针对不便起身的人群。本发明不仅理疗效果突出,且理疗方式多样,适合在医院、办公室和家庭使用,使用者可通过遥控器21自行操作控制按摩力度和仰俯角度,实用性强,运行稳定,适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