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1441发布日期:2020-02-14 22:0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病床。



背景技术:

病床又称病号床、医疗床或多功能护理床,是病人在休养康复治疗时使用的床,是医疗邻域中最常用的护理设备之一,对于一些瘫痪的病人来说,在病床上待久了,患者需要进行按摩等康复训练,以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后产生的肌肉萎缩。其次,长时间躺在病床上,后背不通风容易发热和出汗,而出汗如果不处理的话容易产生褥疮,甚至糜烂。第三,病人不能动,护理人员换床垫非常吃力。第四,病人存在着自己无法去卫生间洗澡,解决自己大小便的问题。而在病床上解决患者生活问题的话,又存在着清洗困难,难以收拾,且容易污染环境等问题。护理人员难以对瘫痪病人进行护理,其护理工作量及护理成本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智能病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给患者按摩、洗澡、减少褥疮、换床垫、清洗下体、吹干,收集污水污物的智能病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病床,包括床架,床架上阵列分布有多个床板,所述床板沿床架上下滑动,所述床架上安装有按摩机构、散热干燥机构、自动换床垫机构和清洁机构,所述按摩机构、散热干燥机构和自动换床垫机构均设于床板的两端,所述清洁机构位于床板的下方,所述按摩机构、散热干燥机构和自动换床垫机构均设于清洁机构和床架之间;所述床架的两侧横跨有病床罩和喷水机构。

优选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设在每个床板的下方的两个第一调节组件,且两个第一调节组件分别设于床板的两端,每个床板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一调节组件滚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啮合有按摩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按摩组件均与床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与所述滚轮滚动连接,以带动床板上下滑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按摩组件相啮合,所述连接杆与床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块上插设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以便带动一个床板上下滑动,所述第一丝杠与床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干燥机构包括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块上插设有第二导向杆,所述床板分为a组和b组,且a组中的床板与b组中的床板交错设置,所述第二调节块上设有第二齿条,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以便带动a组床板上下滑动或者b组床板上下滑动,所述第二丝杠与床架转动连接;

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开口对着患者与床板的接触处。

优选的,所述自动换床垫机构包括设于床板的下方的第二调节组件和第三调节组件,所述床板分为三组,其中:床板按自然数依次标号,第一组中的床板的标号为:3*(n-1),第二组中的床板的标号为:3*(m-1)+1,第三组中的床板的标号为:3*(x-1)+2,n、m、x均为自然数,且n、m和x任意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2,n≥m≥x>0;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第一调节组件相啮合,以便带动第一组床板上下滑动或者带动第二组床板上下滑动;所述第三调节组件与第一调节组件相啮合,以便带动第三组床板上下滑动;第二调节组件和第三调节组件均与床架转动连接;

所述床架的两侧设有传递组件,以便将床垫从床架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传递组件包括:传递结构、驱动结构和升降结构,所述传递结构与驱动结构驱动连接,以便将床垫从床架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所述升降结构位于驱动结构的下方,所述升降结构与驱动结构滚动连接,以便带动驱动结构沿床架上下滑动,从而带动传递结构沿床架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喷水机构包括设在床架的两侧的多个第一喷水孔,所述床架的两侧还设有第三丝杠,所述第三丝杠上套设有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横跨在床架的两侧,所述喷水组件与第三丝杠螺纹连接;

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洗浴结构和冲洗结构,所述冲洗结构和洗浴结构并排设置,所述洗浴结构的上端设有多个第二喷水孔,所述冲洗结构用以冲洗患者的下体。

优选的,所述病床罩包括安装在床架的两侧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上端设有横跨床架的伸缩罩体,所述伸缩罩体与导轨滚动连接,所述伸缩罩体位于床架的一端,所述导轨的底部设有牵引组件,用以牵引伸缩罩体向床架的另一端展开,从而使病床罩罩在床架上,所述伸缩罩体的上端设有多个喷气孔。

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设于床板下方的污水收集机构和污物收集机构,所述污水收集机构与床架固定连接,以便收集从床板间落下的污水;所述床板上开有通污孔,所述污物收集机构的位置与通污孔的位置相对应,以便收集从通污孔落下的污物和污水;所述污物收集机构设于污水收集机构与床板之间,所述污物收集机构固定连接于污水收集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能自动对患者全身进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防止生褥疮,帮助患者康复。能自动对患者与床板接触处的皮肤通风散热,使患者的身体相对干燥,防止发热出汗而生疮。能自动更换床垫,能自动对患者洗澡。患者能方便地在床上大小便,能自动对大小便进行收集,排泄完后,能自动冲洗干净患者的下体,能对洗澡后和冲洗下体的污水和污物分开收集,防止污染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能实现多种功能,能极大的减少护理工作量,减少护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散热干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动换床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喷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病床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g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密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h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床架,2.床板,3.按摩机构,4.散热干燥机构,5.自动换床垫机构,6.喷水机构,7.病床罩,8.清洁机构,11.通风孔,12.第一喷水孔,21.滚轮,22.通污孔,31.第一调节组件,32.按摩组件,311.连接杆,312.偏心轮,313.第一齿轮,314.第二齿轮,315.第三齿轮,316.第四齿轮,317.第五齿轮,321.第一丝杠,322.第一调节块,323.第一齿条,41.第二丝杠,42.第二调节块,43.第二齿条,51.第二调节组件,511.第四丝杠,512.第四调节块,513.第四齿条,52.第三调节组件,521.第五丝杠,522.第五调节块,523.第五齿条,53.传递组件,531.传递结构,5311.第一传递轮,5312.第二传递轮,532.驱动结构,5321.第一传递杆,5322.第二传递杆,5323.连接块,533.升降结构,61.第三丝杠,62.喷水组件,621.洗浴结构,6211.第二喷水孔,622.冲洗结构,6221.固定块,6222.莲蓬头,6223.第七丝杠,6224.第三喷水孔,63.高度调节组件,71.导轨,711.第一导向槽,712.第二导向槽,72.伸缩罩体,721.门框,722.连接架,723.行走结构,724.密封罩,73.牵引组件,74.牵引框,81.污水收集机构,811.污水漏斗,812.污水桶,813.第一排污孔,82.污物收集机构,821.污物漏斗,822.污物桶,823.第二排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附图1-18,本实施例包括床架1,床架1上阵列分布有多个床板2,床板2沿床架1上下滑动,床架1上安装有按摩机构3、散热干燥机构4、自动换床垫机构5和清洁机构8,按摩机构3、散热干燥机构4和自动换床垫机构5均设于床板2的两端,清洁机构8位于床板2的下方,按摩机构3、散热干燥机构4和自动换床垫机构5均设于清洁机构8和床架1之间;床架1的两侧横跨有病床罩7和喷水机构6。

按摩机构3包括设在每个床板2的下方的两个第一调节组件31,且两个第一调节组件31分别设于床板2的两端,每个床板2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滚轮21,滚轮21与第一调节组件31滚动连接;第一调节组件31啮合有按摩组件32,第一调节组件31和按摩组件32均与床架1转动连接。

第一调节组件31包括连接杆311,连接杆311上固接有偏心轮312,偏心轮312与滚轮21滚动连接,以带动床板2上下滑动,连接杆311上设有第一齿轮313,第一齿轮313与按摩组件32相啮合,连接杆311与床架1转动连接。

按摩组件32包括第一丝杠321,第一丝杠321上设有第一调节块322,第一调节块322与第一丝杠321螺纹连接,第一调节块322上插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一调节块322上设有第一齿条323,第一齿轮313与第一齿条323相啮合,以便带动一个床板2上下滑动,第一丝杠321与床架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和第一电机,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旋转,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杠321驱动连接,从而使第一齿条323与第一齿轮313相啮合,使偏心轮312旋转带动一个床板2上下滑动。

第一齿条323的长度等于第一齿轮313的截面周长。该设置能使第一齿条323与第一齿轮313啮合时,第一齿轮313能旋转一圈,使床板2完成一次上下起伏。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条323的长度也可以大于第一齿轮313的截面周长的一半,且小于第一齿轮313的截面周长,该设计也可以使床板2完成一次上下起伏。

床架1上开有导向孔,床板2的两端设有导杆,导杆插设于导向孔中,且沿导向孔滑动。

导杆和导向孔均为两个。通过设置两个可以使床板2更平稳地沿床架1滑动。

当患者需要按摩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旋转,带动第一丝杠321旋转,第一调节块322沿第一丝杠321不断往返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一调节块322上的第一齿条323依次与每个第一齿轮313啮合,从而依次带动每个连接杆311旋转一周,连接杆311旋转一周,即偏心轮312旋转一周。当偏心轮312旋转时,能使与连接杆311相对应的床板2沿着床架1上下滑动。当床板2向上移动时,床板2会轻轻按压患者身体,可以帮助患者加快该处血液循环,防止患者肌肉出现萎缩,起到按摩效果。同时,在对患者身体按压时,患者的身体按压处是被抬高的,形成了通风通道,使患者与床板2的接触处通风散热,能减少褥疮的发生。由于第一调节块322是做往返运动,因此床板2随着第一调节块322的移动而依次上下起伏,该设置使患者全身每个地方都能得到充分按摩,康复效果好。

散热干燥机构4包括第二丝杠41,第二丝杠41上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块42,第二调节块42与第二丝杠41螺纹连接,第二调节块42上插设有第二导向杆,床板2分为a组和b组,且a组中的床板2与b组中的床板2交错设置,相对应的,第一调节组件也分为a组和b组,第二调节块42上设有第二齿条43,连接杆311上设有第二齿轮314,第二齿条43与a组第二齿轮314相啮合,以便带动a组床板2上下滑动,或第二齿条43与b组第二齿轮314相啮合,以便b组床板2上下滑动,第二丝杠41与床架1转动连接;

床架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通风孔11,通风孔11的开口对着患者与床板2的接触处。

第二齿条43的长度等于第二齿轮314的截面周长。该设置能使第二齿条43与第二齿轮314啮合时,第二齿轮314能旋转一圈,使床板2完成一次上下起伏。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齿条43的长度也可以大于第二齿轮314的截面周长的半,且小于第二齿轮314的截面周长,该设计也可以使床板2完成一次上下起伏。

第二齿条43为多个,且间隔设置。

通风孔11分为两组,且分别与两组床板2一一对应,两组通风孔11依次喷气。

多个通风孔11分别设于床架1的两侧,相对于床架1的一侧设置通风孔11,两侧设置通风孔11,散热干燥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还包括:风扇,电热丝和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的一端设有风扇,通风管道与通风孔11相连通,电热丝设于通风孔11与风扇之间。通过设置电热丝,使通风孔11吹出来的风是热风,热风降低了散热效果,但是有利于加快患者与床板2接触的皮肤干燥,而湿热的皮肤容易产生褥疮。

通风管道为两组,且与两组通风孔11一一对应。当需要哪组通风孔11吹风时,控制器就开启对应的通风管道,该设置可以减少浪费,能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电机,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丝杠41正转或者反转。第二丝杠41正转和反转使a组床板2和b组床板2依次上下起伏,能充分地使患者与床板2接触的皮肤散热和干燥,控制器控制电热丝加热。

当患者长时间卧床后,后背发热出汗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旋转,带动第二丝杠41旋转,第二调节块42上的多个第二齿条43与多个第二齿轮314相啮合,a组床板2向上抬起,a组床板2与患者的接触处形成缝隙,第二电机停止工作。此时,与a组床板2相对应的通风孔11开始吹热风到缝隙处,带走患者皮肤上的水分和热量。

通风孔11吹风一段时间后停止,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反方向旋转,第二调节块42上的多个第二齿条43与多个第二齿轮314相啮合,b组床板2向上抬起,b组床板2与患者的接触处形成缝隙,第二电机停止工作。此时,与b组床板2相对应的通风孔11开始吹热风到缝隙处,带走患者皮肤上的水分和热量。至此完成一个散热干燥循环,该循环中,能使患者与床板2接触的皮肤散热和干燥,如果一个循环不能使患者的皮肤完全干燥,则多进行几次循环。该结构能快速使患者身上的皮肤通风散热,避免褥疮的发生,自动化程度高,能减少护理难度和成本。

自动换床垫机构5包括设于床板2的下方的第二调节组件51和第三调节组件52,床板2分为三组,其中:床板2按自然数依次标号,第一组中的床板2的标号为:3*(n-1),第二组中的床板2的标号为:3*(m-2)+1,第三组中的床板2的标号为:3*(x-3)+2,n、m、x均为自然数,且n、m和x任意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2,n≥m≥x>0;第二调节组件51与第一调节组件31相啮合,以便带动第一组床板2上下滑动或者带动第二组床板2上下滑动;第三调节组件52与第一调节组件31相啮合,以便带动第三组床板2上下滑动;第二调节组件51和第三调节组件52均与床架1转动连接;

床架1的两侧设有传递组件53,以便将床垫从床架1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

第二调节组件51包括第四丝杠511,第四丝杠511上设有第四调节块512,第四调节块512与第四丝杠511螺纹连接,第四调节块512插设有第四导向杆,第四调节块512上设有第四齿条513,第一调节组件31分为三组,且分别与三组床板2一一对应,第一组连接杆311和第二组连接杆311上均设有第四齿轮316,第四齿轮316与第四齿条513啮合,以便带动第一组连接杆311旋转从而使第一组床板2上下滑动,或带动第二组连接杆311旋转从而带动第二组床板2上下滑动,第四丝杠511与床架1转动连接。

第三调节组件52包括第五丝杠521,第五丝杠521上设有第五调节块522,第五调节块522与第五丝杠521螺纹连接,第五调节块522上插设有第五导向杆,第五调节块522上设有第五齿条523,第三组连接杆311上设有第五齿轮317,第五齿轮317与第五齿条523啮合,以便带动第三组连接杆311旋转,从而带动第三组床板2上下滑动,第五丝杠521与床架1转动连接。第五齿轮317的数量与第三组中的第一调节组件31的数量相等,第五丝杠521正向或者反向旋转时,第五齿轮317与第三组第一调节组件31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三组床板2上下滑动。

第四齿条513的长度等于第四齿轮316的截面周长,该设置能使第四齿条513与第四齿轮316啮合时,第四齿轮316能旋转一圈,使所对应的床板2完成一次上下起伏。第四齿条513的长度等于第四齿轮316的截面周长,该设置能使第四齿条513与第四齿轮316啮合时,第四齿轮316能旋转一圈,使所对应的床板2完成一次上下起伏。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齿条513的长度也可以大于第四齿轮316的截面周长的一半,且小于第四齿轮316的截面周长,该设计也可以使相对应的床板2完成一次上下起伏。第四齿条513的长度也可以大于第四齿轮316的截面周长的一半,且小于第四齿轮316的截面周长,该设计也可以使相对应的床板2完成一次上下起伏。

传递组件53包括:传递结构531、驱动结构532和升降结构533,传递结构531与驱动结构532驱动连接,以便将床垫从床架1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升降结构533位于驱动结构532的下方,升降结构533与驱动结构532滚动连接,以便带动驱动结构532沿床架1上下滑动,从而带动传递结构531沿床架1上下滑动。

传递结构531包括多个第一传递轮5311和多个第二传递轮5312,第一传递轮5311和第二传递轮5312的自转方向相反,第一传递轮5311和第二传递轮5312之间设有供床垫穿过的空隙,以便将床垫从床架1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第一传递轮5311、第二传递轮5312和床板2相互之间一一对应。床垫位于第一传递轮5311和第二传递轮5312之间,且稍微夹紧床垫,当第一传递轮5311和第二传递轮5312旋转时,床垫向前移动,该设置可以使每一块床板2上的床垫有一个向前输送的力,使每一块床板2上的床垫都能向前移动。当患者身体压紧床垫时,床垫不能向前输送,由于第一传递轮5311和第二传递轮5312是稍微夹紧床垫,第一传递轮5311或者第二传递轮5312中的一个在床垫上打滑,另一个不旋转。

驱动结构532包括多个第一传递杆5321和多个第二传递杆5322,第一传递杆5321和第二传递杆5322均沿床架1上下滑动,第一传递杆5321和第二传递杆532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传递轮5311和第二传递轮5312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有连接块5323,且与连接块5323转动连接;第一传递杆5321或者第二传递杆5322上设有链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分为三组,分别与三组床板2一一对应。当第一组床板2向上滑动时,第三组链传动机构开始工作,使第三组床板2上的床垫能向前移动,当第二组床板2向上滑动时,第一组链传动机构开始工作,使第一组床板2上的床垫能向前移动,当第三组床板2向上滑动时,第二组链传动机构工作,使第二组床板2上的床垫能向前移动,通过该循环,可以使床垫不断的向前移动,最终得以更换完成。连接块5323的下方设有升降结构533,升降结构533与连接块5323滚动连接,以便带动传递结构531沿床架1上下滑动。

升降结构533包括连接棒,连接棒上固接有偏心圆轮,连接块5323的底部设有滑轮,偏心圆轮与滑轮滚动连接,连接棒与床架1转动连接。升降结构533还包括第六丝杠,第六丝杠上设有第六调节块,第六调节块与第六丝杠螺纹连接,第六调节块插设有第六导向杆,第六调节块上设有第六齿条,连接棒上设有第六齿轮,第六齿轮与第六齿条啮合,以便带动连接棒旋转,从而带动传递结构531上下滑动,第六丝杠与床架1转动连接。

滑轮为滚轮21,偏心圆轮为偏心轮312。

自动换床垫机构5还包括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第十一电机、第十二电机和第十三电机,控制器分别与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第十一电机、第十二电机和第十三电机电连接,第四电机驱动第四丝杠511正转或者反转,从而带动第一组床板2或者第二组床板2上下滑动,第五电机驱动第五丝杠521正转或者反转,从而带动第三组床板2上下滑动,第六电机驱动第六丝杠正转或者反转,从而带动传递结构531上下滑动,第十一电机驱动第一组链传动机构旋转,第十一电机驱动第二组链传动机构旋转,第十一电机驱动第三组链传动机构旋转。通过控制器控制,便于将三组床板2、三组驱动结构532和三组升降结构533三者之间能一一对应,保证床垫能迅速地被更换掉。

当病床上的床垫需要更换时,在床尾处或在床头将干净的床垫与脏的床垫连接好,本实施例选择在床尾处将干净床垫与脏床垫连接好,控制器控制第四电机旋转以及第六电机旋转,第二组床板2和传递结构531同时升起,第一组第一传递轮5311旋转将床尾处的一段床垫传递到第一组床板2处,第二组床板2和传递结构531落下,该步骤中,床尾处的一段床垫被送到第一组床板2处。控制器控制第五电机旋转以及第六电机旋转,第三组床板2和传递结构531同时升起,第二组第一传递轮5311旋转将床垫从第一组床板2的位置传递到第二组床板2的位置,第三组床板2和传递结构531落下,该步骤中,第一组床板2处的床垫被送到第二组床板2处。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反向旋转以及第六电机旋转,第一组床板2和传递结构531同时升起,第三组第一传递轮5311将床垫从第二组床板2的位置向前传递到第三组床板2的位置,第一组床板2和传递结构531落下,该步骤中,第二组床板2处的床垫被送到第三组床板2处。上述步骤完成一次循环,该循环中,床尾处的一段床垫传递到第三组床板2的位置,即该循环中床垫完成块板的传递,继续一次上述循环,床尾处的一段床垫完成块板的传递,床尾处的另一段床垫传递到第三组床板2的位置。重复上述循环,使床垫从床尾一直传递到床头,当脏的床垫完全传递完时,干净的床垫也已经铺到床板2上。本发明通过控制床板2的起伏和第一传递轮5311的旋转,将床垫一点一点地从床架1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取下脏床垫的同时,也铺上了干净床垫。更换效率高,整个过程全部由机器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护理工作量,降低了护理费用。在更换床垫的整个过程中,不需要移动和翻动患者,避免了对患者造成伤害。

喷水机构6包括设在床架1的两侧的多个第一喷水孔12,床架1的两侧还设有第三丝杠61,第三丝杠61上套设有喷水组件62,喷水组件62横跨在床架1的两侧,喷水组件62与第三丝杠61螺纹连接;

喷水组件62包括洗浴结构621和冲洗结构622,冲洗结构622和洗浴结构621并排设置,洗浴结构621的上端设有多个第二喷水孔6211,通过设置第二喷水孔6211,可以冲洗患者暴露在外面的身体;冲洗结构622用以冲洗患者的下体。更为具体的,洗浴结构621包括与第三丝杠61螺纹连接的两个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淋浴板,淋浴板的下端设有多个第二喷水孔6211。

第三丝杠61的一端设有固定件,且两者之间为转动连接;固定件上设有高度调节组件63,且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高度调节组件63安装在床架1上,且与床架1转动连接;固定件上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丝杠61为两个,两个第三丝杠61之间设有链传动机构,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驱动其中一个第三丝杠61旋转,从而使两个第三丝杠61同时旋转,利于喷水组件62稳定地沿着第三丝杠61移动。

冲洗结构622包括:两个固定块6221、莲蓬头6222、第七丝杠6223和第七电机,莲蓬头6222与第七丝杠6223螺纹连接,莲蓬头6222插设有第七导向杆,第七丝杠6223分别与两个固定块6221转动连接,两个固定块6221分别与两个第三丝杠61螺纹连接,第七电机安装在固定块6221上,驱动第七丝杠6223旋转,从而使莲蓬头6222沿着床架1的宽度方向反复移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莲蓬头6222的移动距离为患者下体区域的宽度,患者下体区域的宽度方向与床架1的宽度方向相同。莲蓬头6222的下端设有多个第三喷水孔6224,多个第三喷水孔6224呈圆周阵列分布。莲蓬头6222的下端面相对床板2倾斜设置,多个第三喷水孔6224的孔口方向呈放射状,可以使多个第三喷水孔6224的喷水呈放射状。控制器控制第七电机旋转使得莲蓬头6222沿着床架1的宽度方向反复移动,在左右方向上完成对患者下体的清洗,以及床板2的清洗,喷水组件62沿床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可以使莲蓬头6222完成对患者下体的清洗,以及完成对床板2的清洗。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喷水组件62的移动距离为患者下体区域的长度,患者下体区域的长度方向与床架1的长度方向相同。倾斜设置和放射状设置使第三喷水孔6224能冲洗到患者大腿与床板2之间的皮肤和下体与床板2之间的皮肤,能保证患者的下体冲洗干净,以及患者下体下的床板2清洗干净。

第三喷水孔6224沿床架1的宽度方向排列的长度小与第二喷水孔12沿床架1的宽度方向排列的长度。即第三喷水孔6224的喷水面积小于第二喷水孔6211的喷水面积。该设置能保证冲洗干净的同时,尽量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高度调节组件63包括第八丝杠,第八丝杠插设在固定件上,且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第八丝杠设有链轮,链轮位于第三丝杠61的下方,第三丝杠61为两个,第八丝杠为四个,每一个第三丝杠61的两端设有两个第八丝杠。四个链轮上啮合有链条,高度调节组件63还包括第八电机,控制器控制第八电机驱动其中一个第八丝杠旋转,从而使两个第三丝杠61同步上下移动。第八电机通过链传动机构或者带传动机构或者齿轮传动驱动一个第八丝杠旋转,链条带动四个第八丝杠旋转,从而驱使两个第三丝杠61同时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第八电机和第八丝杠均安装在床架1上,第八丝杠与床架1转动连接。通过设置链轮可以使四个第八丝杠同时旋转,使两个第三丝杠61能平稳的上升或者下降。

第二喷水孔6211分为第一组喷水孔和两个第二组喷水孔,两个第二组喷水孔分别位于第一组喷水孔的两侧,第一组喷水孔的孔口朝向床板2的两端,通过该设置,可以冲洗患者双腿内侧,孔口倾斜角度的设置不要过大,使得第一组喷水孔喷出去的水均落在床板2的上方,而不会喷到床板2外。两个第二组喷水孔的孔口朝向床板2的中间位置,通过该设置,可以冲洗患者身体两侧的皮肤。

第一喷水孔12设于床板2的上方,第一喷水孔12分为两组,且两组中的第一喷水孔12相互交错设置,床板2分为两组,且分别与两组第一喷水孔12一一对应,两组第一喷水孔12依次喷水。两组床板2分别为第一组床板2和第二组床板2,则两组第一喷水孔12相对应的分为第一组第一喷水孔12和第二组第一喷水孔12,当第一组床板2向上升起时,第二组床板2与患者的身体形成空隙,此时,第二组第一喷水孔12向空隙处喷水冲洗患者身体;而当第二组床板2向上升起时,第一组第一喷水孔12喷水冲洗患者身体。上述步骤形成一个循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循环可以洗干净患者与床板2相接触的部位。通过将第一喷水孔12分为两组,并依次喷水,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两组第一喷水孔12对应两个水管,通过控制两个水管分别控制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喷水孔12喷水。

每一个床板2上方的第一喷水孔12为多个。每个床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喷水孔12,可以加快清洗患者身体的速度。

病床罩7包括安装在床架1的两侧的导轨71,导轨71的上端设有横跨床架1的伸缩罩体72,伸缩罩体72与导轨71滚动连接,伸缩罩体72位于床架1的一端,导轨71的底部设有牵引组件73,用以牵引伸缩罩体72向床架1的另一端展开,从而使病床罩7罩在床架1上,伸缩罩体72的上端设有多个喷气孔。更为具体的是,门框721之间设有导气管,门框721的上端设有喷气管,喷气管与导气管相连通,喷气管的向下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喷气孔。控制器控制电热丝加热以便使喷气孔中喷出的为热风,从而迅速吹干患者身体。

伸缩罩体72包括沿导轨71分布的多个门框721,相邻两个门框721之间设有连接架722,连接架722与门框721铰接,以便于相邻两个门框721展开或折叠,门框721的底部设有行走结构723,行走结构723为两个,且分别与床架1的两侧的导轨71滚动连接。一个门框721沿导轨71滚动时,在连接架722作用下,会带动其后的一个或多个门框721沿导轨71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门框721之间会保持位置不变或者折叠或者展开。门框721的上端设有多个喷气孔,多个门框721上的多个喷气孔可以使患者的身体快速干燥。门框721上设有密封罩724,用以将多个门框721的两侧及首尾两端密封起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多个门框721沿床架1的宽度方向为两侧,沿床架1的长度方向为首尾两端。

连接架722包括两个连接支杆和连接柱,连接柱设于两个连接支杆之间,且分别与两个连接支杆的一端铰接,两个连接支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门框721铰接。该设置便于相邻两个门框721展开和折叠。

相邻两个门框721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架722,且分别位于床架1的两侧。通过该设置,可以使相邻两个门框721之间地展开或折叠更为平稳。

导轨71上端开有第一导向槽711,导轨71的侧部开有第二导向槽712,行走结构723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第一行走轮沿第一导向槽711滚动,第二行走轮沿第二导向槽712滚动,第二导向槽712的槽宽与第二行走轮的直径相等。第二行走轮为一个以上。第一导向槽711和第二导向槽712相配合,可以防止门框721前后倾倒,通过该结构,可以使门框721沿导轨71滚动的同时,门框721前后不倾倒。

牵引组件73包括:牵引绳、第九丝杠和移动块,牵引绳与移动块固定连接,移动块与第九丝杠螺纹连接,移动块上插设有第九导向杆,且与第九导向杆滑动连接,当第九丝杠旋转时,移动块可以沿导杆移动,即沿第九丝杠移动。第九丝杠与床架1转动连接,门框721位于床架1的一端,最靠近床架1的另一端的门框721为牵引框74,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牵引框74上,另一端穿过剩余门框721然后固定在牵引框74上,牵引绳贴紧在导轨71上或者病床的其它结构上,使牵引绳形成一个环。门框721位于床架1的一端,移动块位于床架1的另一端,当移动块向门框721移动时,牵引框74向移动块移动,其移动方向与移动块的移动方向相反。

第九丝杠为两个,两个第九丝杠通过链传动机构连接,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九电机,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九电机驱动一个第九丝杠旋转从而使两个第九丝杠同步旋转。该设置能使牵引框74稳定地沿导轨71滚动。

导轨71的两端设有辅助轮,辅助轮上贴设有牵引绳。辅助轮的外表面上开有定位槽,牵引绳嵌入在定位槽中,防止牵引绳左右摆动,辅助轮为自转,辅助轮的旋转利于牵引绳移动。辅助轮为多个,进一步有助于牵引绳移动。

伸缩罩体72的展开长度小于床架1的长度。患者躺在床上时,该设置可以使伸缩罩体72展开时避免罩住患者头部,从而避免影响患者呼吸或者使患者不适。

多个门框721中最远离牵引框74的门框721上的密封罩724的下端的水平位置低于床架1的水平位置。多个门框721依次排列时,假如牵引框74为第一个门框721,则最后一个门框721上的密封罩724的下端的水平位置低于床架1的水平位置。牵引框74带动着其它门框721向前展开和滚动,当最后一个门框721向前滚动时,其上的密封罩724会被床架1挡住从而使该密封罩724贴紧在床架1上。最后一个门框721上的两侧设有挡片,在支撑和固定密封罩724的同时,也能将最后一个门框721阻挡在床架1前。该结构会使伸缩罩体72的密封效果更好,其次,也能减少门框721的使用数量,减少其成本。

清洁机构8包括设于床板2下方的污水收集机构81和污物收集机构82,污水收集机构81与床架1固定连接,以便收集从床板2间落下的污水;床板2上开有通污孔22,污物收集机构82的位置与通污孔22的位置相对应,以便收集从通污孔22落下的污物和污水;污物收集机构82设于污水收集机构81与床板2之间,污物收集机构82固定连接于污水收集机构81。

污水收集机构81包括污水漏斗811和污水桶812,污水漏斗811与床架1固定连接,污水漏斗811位于床板2的下方,污水收集机构81的上端开口大于床板2的大小,在收集床板2之间缝隙落下的污水的同时能防止污水落入地面上,污水漏斗811的下部出口为第一排污孔813,污水桶812位于污水漏斗811的下方,且与第一排污孔813的位置相对应。污水桶812的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通过设置万向轮,便于移动污水桶812,方便护理人员处理污水和污物。通过设置污水漏斗811和污水桶812能将洗澡后的污水或者其它污水集中起来,防止对环境污染。

污物收集机构82包括污物漏斗821和污物桶822,污物漏斗821与污水漏斗811固定连接,污物漏斗821设于污水漏斗811与床板2之间,污物漏斗821的位置与通污孔22的位置相对应,污物漏斗821的下部出口为第二排污孔823,污物桶822位于污物漏斗821的下方,且与第二排污孔823的位置相对应,污物桶822设于污水桶812内部。污物桶822与污水桶812分开设置,可以使污水和污物分别收集,便于后期处理,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污物漏斗821的形状呈倒立的圆台状,污物漏斗821与通污孔22同轴设置,且污物漏斗821上端的直径远大于通污孔22的直径。患者排泄时,可能会污染通污孔22周边,因此清洗时,通污孔22周边也需要清洗。该设置能保证冲洗患者下体的污水污物顺利落入污物桶822,从而避免落入污水桶812。

污水桶812的底部开有与污物桶822的下端相适配的限位槽,以便污物桶822嵌入在污水桶812中。通过设置限位槽,能使污物桶822的位置定位准确,避免第二排污孔823落下的污水污物掉落在污物桶822外。

污水桶812的外侧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为两个,且沿床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限位板沿床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安装在污水漏斗811上。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形成三点定位,护理人员移动污水桶812时,能迅速将污水桶812对准第二排污孔823,避免污水流出污水桶812外。

第二限位板的形状与污水桶812的形状相适配,方便限定污水桶812的位置,第二限位板的形状为弧形结构,能与污水桶812紧紧贴合在一起,且贴合的面积大,该结构能更好地对污水桶812的位置进行限定,使污水桶812能迅速地与第一排污孔813对齐。

第一限位板的形状为矩形结构,当污水桶812进入两个第一限位板之间时,使污水桶812呈直线移动,能很好地防止污水桶812左右移动。

污水桶812的外壁上设有把手,把手与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床架1的两侧。通过设置把手,方便护理人员在床底下将污物桶822推出或推进。

污物桶822的开口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一排污孔813的水平位置。污水从第一排污孔813落入到污水桶812中时,能避免落入到污物桶822中。

污物桶822的桶内设有收纳袋,收纳袋的袋口设有收束绳,收束绳捆绑在污物桶822的桶口上,污物桶822的桶口位置设有限位件,当收纳袋落入污物污水时,能阻止收束绳被扯入污物桶822内,从而影响收纳袋收纳功能,使污水污物直接与污水桶812接触。通过设置收纳袋,方便收集污水污物同时,防止污染清洁机构8,使清洁机构8能迅速地被再次使用。

当患者需要洗澡的时候,控制器控制第八电机旋转,喷水组件62升起,第八电机停止工作。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正转或者反转,喷水组件62沿床架1的长度方向反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喷水组件62移动时不会超越患者头部,以免引起患者不适。喷水组件62移动的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喷水孔6211喷水,直至患者身体露在外面的皮肤被冲洗干净,同时,床板2被清洗干净,控制器控制喷水组件62回到最初位置。然后第一组床板2向上升起,控制器控制第二组第一喷水孔12向患者与第二组床板2形成的空隙处喷水,冲洗患者身体以及床板2,冲洗完后,第二组床板2向上升起,控制器控制第一组第一喷水孔12向患者与第一组床板2形成的空隙处喷水,冲洗患者身体以及床板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喷水孔12仅仅对患者头部以下的身体进行喷水。反复进行上述步骤,使患者与床板2的接触部位被冲洗干净,同时,使床板2也被冲洗干净,从而完成对患者全身的清洗。该清洗是对患者头部以下躯体的彻底清洗,在清洗的当中,床板2也被清洗干净,清洗效果好。

患者排泄时,患者的大便从通污孔22中落入到污物桶822中,患者的小便或从通污孔22中落入到污物桶822中,或从床板2间落入到污物桶822中。当患者排泄完成后,需要清洗下体时,控制器控制第八电机旋转,喷水组件62升起,第八电机停止工作。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正转或者反转,喷水组件62沿床架1的长度方向反复移动,喷水组件62移动的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七电机旋转从而使第三喷水孔6224沿床架1的宽度方向喷水,直至患者下体以及床板2被冲洗干净,控制器控制喷水组件62回到最初位置。然后第一组床板2向上升起,控制器控制第二组第一喷水孔12向患者与第二组床板2形成的空隙处喷水,冲洗患者身体以及床板2,冲洗完后,第二组床板2向上升起,控制器控制第一组第一喷水孔12向患者与第一组床板2形成的空隙处喷水,冲洗患者的下体以及床板2。反复进行上述步骤,使患者与床板2的接触部位被冲洗干净,同时,使床板2也被冲洗干净,从而完后患者下体的清洗。

洗澡后或者冲洗完下体后,落入到污物漏斗821后的污水和污物再通过第二排污孔823进入到污物桶822中,落入到污水漏斗811后的污水再通过第一排污孔813进入到污水桶812中,护理人员对污物桶822中的污水和污物,以及污水桶812中的污水进行处理。污物和污水的分别收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水污物分别收集后,也便于护理人员后续处理,提高清洁机构8的再利用率。清洁机构8能自动收集洗澡和冲洗下体的污水污物,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降低了护理费用。本发明可以自动地完成对患者的洗澡,且清洗效果好,患者可以方便地在病床上进行排泄,智能病床可以自动地对排泄后的患者下体进行清洗。且能对清洗后的污水和污物分别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同时,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减少了护理量,降低了护理成本。

患者洗完澡后或者清洗完下体后,控制器控制第九电机旋转,从而使第九丝杠旋转,移动块沿第九丝杠移动的同时,牵引绳牵引着牵引框74从床架1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移动块与牵引框74的移动方向相反。牵引框74移动的同时,带动着其它门框721向床架1的另一端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多个门框721展开,从而完成伸缩罩体72的展开,密封罩724罩住患者头部以下的躯体,控制器控制喷气孔喷气吹干患者暴露在空气中的身体以及暴露在空气中的床板2。

吹干患者保留在空气中的身体后,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旋转,带动第二丝杠41旋转,第二调节块42上的多个第二齿条43与a组第二齿轮314相啮合,a组床板2向上抬起,b组床板2与患者的接触处形成缝隙,第二电机停止工作。此时,与b组床板2相对应的通风孔11向缝隙处吹热风,吹干患者身体表面的水分和患者身体下面的床板2。通风孔11吹风一段时间后停止,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反方向旋转,第二调节块42上的多个第二齿条43与b组第二齿轮314相啮合,b组床板2向上抬起,a组床板2与患者的接触处形成缝隙,第二电机停止工作。此时,与a组床板2相对应的通风孔11向缝隙处吹热风,吹干患者身体表面的水分和患者身体下面的床板2。至此完成一个干燥循环,该循环中,能使患者与床板2接触的皮肤变得干燥点,同时也能使患者身体下的床板2干燥点,如果一个循环不能使患者的身体和床板2完全变干,则多进行几次循环。

患者身体和床板2完全变干后,控制器控制第九电机反向旋转,牵引框74沿床架1的长度方向反向移动,其它门框721在牵引框74的带动下也开始反向移动,反向移动过程中,多个门框721开始进行折叠,从而完成伸缩罩体72的折叠,伸缩罩体72返回到起点。使用时,病床罩7自动展开,完成吹干后,病床罩7自动折叠,不占用病床空间。本发明能自动吹干患者头部以下躯体,同时还吹干了床板2,整体干燥效果好。避免了患者处于湿润的环境中生病或其他不适,减少了护理难度和护理量,降低了护理费用。

病床罩7还能防止病人受冷生病,在寒冷时候,病床罩7展开时能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喷气孔喷热气,使该封闭环境能有一个舒适的温度,避免患者因受冷而生病。

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能自动对患者全身进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防止生褥疮,帮助患者康复。能自动对患者与床板2接触处的皮肤通风散热,使患者的身体相对干燥,防止发热出汗而生疮。能自动更换床垫,能自动对患者洗澡。患者能方便地在床上大小便,能自动对大小便进行收集,排泄完后,能自动冲洗干净患者的下体,能对洗澡后和冲洗下体的污水和污物分开收集,防止污染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能实现多种功能,能极大的减少护理工作量,减少护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