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倒刺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77985发布日期:2019-12-11 00:04阅读:9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治疗倒刺的中药配方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倒刺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倒刺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尤其在秋冬干燥的季节,更易出现。这些“倒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是指从甲皱襞的近端或侧缘开裂而翘起的小长三角形表皮,无意当中碰触时疼痛明显。倒刺只是皮肤浅层损伤,本不足为患,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如:撕拔倒刺时方向错误会越撕越大,越撕越深,造成皮肤深层损伤。一旦感染,可能会引起甲沟炎、甲下脓肿或脓性指头炎。有的需要拔甲,有的需要切开排脓,严重者可能会发生骨髓炎,如果细菌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可能会引起脓毒血症,有的人为此付出截指的代价。

经过在cnki(中国知网)、fs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cscd(中国科学引文)三大权威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我们以皮肤皴裂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17条相关结果,以手指倒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结果减少到6条,以中药贴剂为关键词进行相关检索,未检索到任何信息。

申请人的团队对湾里区部分小学及湾里区区民进行了市场调查(约2000人参与),曾经发生手指倒刺的发生率为98%以上,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经历此困扰。而市场无专门针对手部倒刺的产品,可见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目前市场上所能运用到治疗手部倒刺问题的产品有凡士林、甘油、裂可宁霜、强生、百雀羚等各种护手霜,但此类产品的主要功效是护肤,对于手部皮肤倒刺的疗效与吸收效果并不明显,而市场上针对手指倒刺的产品目前不存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治疗倒刺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倒刺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倒刺的中药配方,

所述中药配包含白及、白芷、紫草素、马油、冰片。

白及,其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白芷,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有美白效果。

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现代研究认为,作为从中药紫草中提取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抗菌及免疫调节、抑菌、止血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压疮、新生儿红臀、皮肤溃疡、皮肤瘙痒、皮炎等常见皮肤病。

马油,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大的渗透力,能让肌肤快速吸收,并与人体脂肪融为一体,经过血液渗透到皮下组织,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这是一般饱和脂肪酸和其他动物脂肪酸无法具有的特征可促生毛发、预防冻伤、雀斑、手脚冻裂等皮肤疾病且渗透力强。

冰片,冰片有消肿止痛、抗炎、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采用上述几种的组合能够起到增加疗效,以中药君、臣、佐、使四个部分为原则,对应具体病症,严谨组方。

对于本申请中,选取名贵药材白及为“君”药,“君”药即主药或主治药,是针对主症或病因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对于手部皮肤倒刺的治疗需要消炎,修复受损组织;

选取白芷和紫草素为“臣”药,“臣”药即辅药或辅助药,就是协助主药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药物,针对主药及滋养手部皮肤的要求。

选取马油为“佐”药,“佐”药,又叫兼制药,是指协助主药治疗兼症,由于全部手部倒刺皴裂现象均由皮肤干燥或缺乏某种微量元素。马油中含有的营养素(维他命e和亚麻酸)能恢复肌体健康和使肌肤柔嫩,高弹力、高保湿、高营养,而且适合所有年龄段使用。

选取冰片为“使”药,“使”药,是指引导各药,起调和作用的药物。近年来,中药复方中各味药之间的药理研究表明,中药之间的配伍组方应用,对于提高疗效、减少毒性,起着重要作用。冰片具有抗细菌、消炎镇痛、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同时冰片可以促进吸收,使毛细血管扩张。

优选的,所述配方还包括蜂蜡、凡士林以及复合维生素。

凡士林,有良好的手部护肤品保湿性能;

蜂蜡具有生肌、止痛以及调理和收涩等功效,并且马油与凡士林、蜂蜡此类赋形剂的结合更为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复合维生素包含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6。

维生素a是一种皮肤“正常化”的调节剂,可提高皮肤深层细胞的更新速度,加强细胞间的连接力,促进发育,使皮肤更有弹性;

维生素e被皮肤吸收以后,不仅能减少细胞膜上脂质和脂蛋白的过氧化,保护细胞的正常功能,而且还能锁住水分,所以又有皮肤深层“保湿剂”的美誉。

一种用于治疗倒刺的中药配方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m1,白及、白芷分别研磨保存;

m2,取紫草素、马油以及m1中制得的白及、白芷粉末混合,搅拌形成均匀膏状半流体;

m3,将冰片、蜂蜡、防腐剂、酒石酸以及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静止脱泡备用;

m4,将m2和m3的制备物混合,真空搅拌至粘稠胶体。

一种用于治疗倒刺的中药配方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白及、白芷分别用乙醇提取;

步骤二,将冰片、紫草素、复合维生素、马油以及步骤一中的提取物与热熔后的蜂蜡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采用白及、白芷、紫草素、马油等中药组合,部分中药可食用,富含营养成分,确保疗效,无毒无害,滋养皮肤,药效透皮吸收功效明显,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白及为君,白芷加紫草为臣,马油为佐,冰片为使,以中药君、臣、佐、使四个部分为原则,对应具体病症,严谨组方能够起到增加疗效,另外配合维生素和凡士林、蜂蜡等使剂型稳定并增加疗效,可用于涂抹在药布上或者以溶液形式浸泡药布方便贴附患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m1,分别取白及、白芷干片,研磨过200目筛备用,

m2,取紫草素25ml,马油100ml,白及粉10g、白芷粉50g混合搅拌至膏状半流体,

m3,将冰片15g、蜂蜡20g、凡士林10g、复合维生素10g以及去离子水200ml混合搅拌溶解后与上一步得到的膏状半流体混合,

m4,在真空条件下搅拌8分钟,至形成粘稠胶体。

所得粘稠胶体可直接用于涂抹在长有倒刺的位置,对于甲根处由于易被剐蹭掉的情况,可将粘稠胶体涂抹在无纺布上,然后将无纺布包扎在患处。

注意为延长保质期以及软化膏剂,可在步骤m3中适量加入防腐剂dmdmh以及酒石酸。

实施例2,

步骤一,对白及、白芷分别用乙醇提取,具体的将白及、白芷分别粉碎成粗粉,并以质量/体积为1:1的形式与乙醇浸润后装桶,浸泡以3ml/min滴速收集漉液,期间续加乙醇,静置,渗漉,浸泡48小时,将渗漉液置55℃以下回收乙醇至20%体积,待取用。

步骤二,取冰片15g、紫草素25ml,复合维生素10g、马油100ml、步骤一中的白及提取液12ml、白芷提取液60ml以及热熔的蜂蜡20g进行搅拌混合制得中药混合物溶液,此混合物溶液在使用时可将无纺布等布料浸泡在其中,然后贴附在患处,用扎带等材料进行包扎即可。

目前利用实施例2的方法对800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其中小学生(7-13岁),200人,试验结果无人有敏反应,治疗效果≥95%;

青少年(14-28岁),200人,试验结果无人有敏反应,治疗效果≥96%;

女性,200人,试验结果无人有敏反应,治疗效果≥98%;

劳动力强度大者,200人,试验结果无人有敏反应,治疗效果≥9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