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及液体取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28437发布日期:2020-02-04 12:0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及液体取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血液成分分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及液体取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通过从全血提取自体血清生物修复治疗中到重症眼干症的治疗方法。自体血清含有自体丰富的活性多肽小分子修复因子和粘连蛋白,可有效激活泪腺的再分泌,修复泪腺的功能,大大缓解眼干症的症状-眼红,眼异物感,眼干感,达到缓解和治愈眼干症的目的。同时因应用自体血清,无排斥、无过敏反应,无毒副作用,100%安全,是治疗发病率在20%以上眼干症的生物新疗法。

自体血清在生产出来时,是封装在细小的分段的血袋管导内,管道内的自体血清是一次的使用量,使用时须将管道内自体血清取出。

但由于试剂本身较细,传统所采用的方法是将血袋管道的一端剪开,但存在以下问题:1、剪开后容易出现自体血清溢出,造成自体血清的浪费;2、一般用户在剪开血袋管道的时候都不会特别注意剪刀的消毒处理,导致在剪开血袋管道时,会造成自体血清的污染3,管道内的血清因缺乏定位而不能精准滴入眼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一次性的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及使用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的液体取出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包括:主体、刺破排液部、针筒部及血袋管道承载部,所述主体内部中空,所述刺破排液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上且相对所述主体可滑动,所述针筒部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上,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活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所述刺破排液部设有第一刺破针,所述针筒部设有第二刺破针,所述刺破排液部沿所述主体动到某一状态时,所述刺破排液部与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一端抵接,并推动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另一端与所述针筒部抵接,所述刺破排液部、所述针筒部分别刺破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上承载的血袋管道的两端,所述针筒部可向所述血袋管道鼓入空气,将血袋管道内的液体从刺破排液部排出。

一种基于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的液体取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装有待取出液体的血液管道,

s2、刺破血液管道的两端,

s3、从血液管道的一端向血袋管道内鼓入空气,

s4、待取出液体从血液管道的另一端流出。

本发明的效果是:该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设有刺破排液部、针筒部及血袋管道承载部,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用于承载装有待取出液体的血液管道,刺破排液部、针筒部可分别将装有待取出液体的血袋管道的两端刺破,所述针筒部向所述血液管道鼓入空气,使液体从刺破排液部排出,整个取出过程不会有液体溢出,造成浪费;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也十分简便;一次性使用也不会有过重的经济负担;从而避免从复使用使用导致液体出现污染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的某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的某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中血袋管道承载部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

如图1-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其包括:主体1、刺破排液部2、针筒部3及血袋管道承载部4,所述主体1内部中空,所述刺破排液部2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一端上且相对所述主体1可滑动,所述针筒部3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另一端上,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活动设置在所述主体1内部,所述刺破排液部2沿所述主体1滑动到某一状态时,所述刺破排液部2与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一端抵接,并推动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另一端与所述针筒部3抵接,所述刺破排液部2、所述针筒部3分别刺破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上承载的血袋管道的两端,所述针筒部3可向所述血袋管道鼓入空气,将血袋管道内的液体从刺破排液部2排出。

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用于承载装有待取出液体的血液管道。

所述刺破排液部2用于推动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与所述针筒部3抵接,并刺破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上承载的血袋管道的一端。

所述针筒部3用于刺破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上承载的血袋管道的另一端,并向所述血液管道鼓入空气。

所述主体1为两端开口的筒体,为方便描述,所述主体1与所述刺破排液部2接触的为第一端部11,所述主体1与所述针筒部3固定的为第二端部12。

所述第一端部11上设有向所述主体1内部凸起的抵接环111。

所述刺破排液部2包括管体21、固定盘22及第一刺破针23,所述管体21为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固定盘22固定在所述管体21内部,所述第一刺破针23固定在所述固定盘22上,所述第一刺破针23较细的一端突出于所述管体21并朝向所述针筒部3。

所述第一刺破针23的两端设有通孔且相互导通。

所述管体21的外径与所述抵接环111的内径相同,所述管体21的两端分别设有可与所述抵接环111形成抵接的第一抵接端211及第二抵接端212。

当所述管体21伸入所述主体1内部到最深状态时,所述第一抵接端211与所述抵接环111抵接,当所述管体21处于所述主体1外部的部分达到最大状态时,所述二抵接端212与所述抵接环111抵接。

所述针筒部3包括针筒管31、第二刺破针32及活塞部33,所述针筒管31为两端封闭内部中空的管体,所述针筒管31与所述第二端部12固定,所述第二刺破针32设置在所述针筒管31靠近所述刺破排液部2的一端上且与所述针筒管31内部导通,所述活塞部33穿设于所述针筒管31远离所述刺破排液部2的一端,且相对所述针筒管31做活塞运动。

所述第二刺破针32的两端设有通孔且相互导通。

所述活塞部33包括推杆331及橡胶塞332,所述推杆331穿设于所述针筒管31远离所述刺破排液部2的一端,且相对所述针筒管31可滑动,所述橡胶塞332设置在所述推杆331位于所述针筒管31内部的一端上,所述橡胶塞332与所述针筒管31内壁抵接。

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活动设在所述主体1内且位于所述刺破排液部2、所述针筒部3之间,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为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的侧壁上设有卡入口41,所述卡入口41用于卡入装有待取出液体的血袋管道。

于本实施例中,再生产制造该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时,就将血袋管道装配在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上,生产完成时,所述主体1无法与所述刺破排液部2、所述针筒部3分离,再取出液体完成后,用户打开该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自行换装内部的血袋管道;从而实现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使用导致液体出现污染的情况。

使用该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时,将装有待取出液体的血袋管道通过所述卡入口41卡入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内,血袋管道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刺破排液部2及所述针筒部3,拉动所述推杆331使所述推杆331位于所述针筒管31外的部分达到最大状态,使所述针筒管31填充满空气(如图1所示的状态),推动所述刺破排液部2,使所述管体21伸入所述主体1内部到最深状态,所述管体21推动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4与所述针筒部3抵接,所述第一刺破针23、所述第二刺破针32刺破血袋管道(如图2所示的状态),推动所述推杆331,使所述针筒管31内的空气输入血袋管道,将血袋管道内的液体排向所述第一刺破针23,最终从管体21的一端流出(如图3所示的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使用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的液体取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刺破血袋管道的两端,

s2、从血袋管道的一端向血袋管道内鼓入空气,

s3、待取出液体从血袋管道的另一端流出。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拉动所述推杆使所述推杆位于所述针筒管外的部分达到最大状态,使所述针筒管填充满空气;

s12、推动所述刺破排液部,使所述管体伸入所述主体内部到最深状态,所述管体推动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与所述针筒部抵接;

s13、所述第一刺破针、所述第二刺破针刺破血袋管道。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具体为:推动所述推杆,使所述针筒管内的空气输入血袋管道。

有益效果

该直筒型管道液体取出器设有刺破排液部、针筒部及血袋管道承载部,所述血袋管道承载部用于承载装有待取出液体的血袋管道,刺破排液部、针筒部可分别将装有待取出液体的血袋管道的两端刺破,所述针筒部向所述血袋管道鼓入空气,使液体从刺破排液部排出,整个取出过程不会有液体溢出,造成浪费;该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也十分简便;一次性使用也不会有过重的经济负担;从而避免从复使用使用导致液体出现污染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