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式手术缝针方法及其钩针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66201发布日期:2020-02-08 05:20阅读:1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阴式手术缝针方法及其钩针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钩针手术缝针方法,适用于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等病患的阴式手术的缝针。



背景技术:

所谓阴式手术,就是利用阴道这一自然腔道进行手术。

由于剖宫产相对顺产痛苦较少,近年来被大力推崇。

但是子宫切口愈合可能因为切口位置、切口缝合疏密或松紧不当以及感染等原因而长得不平整,而憩室,即为子宫瘢痕憩室。

有研究表明,三次以上的剖腹产患者出现子宫瘢痕憩室的概率为100%。

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主要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继发性不孕、慢性盆腔痛、经期腹痛等;其中异常阴道流血为最主要的症状。

它不仅影响健康,更影响了生活品质。

子宫瘢痕憩室的手术需求逐年大幅增长,其中阴式手术以最小的程度打开身体,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对肠道的干扰最小,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概率要小得多。

(2)避免腹部切口造成的并发症如伤口感染、不适等,患者对腹部没有疤痕感到满意。

(3)老年病人和有内科合并症的患者对阴式手术的耐受性更好。

(4)过度肥胖增加了经腹部手术的难度,但做经阴道的难度会小一些。

但阴式手术的缺点在于手术视野小,对术者的操作技术要求更高。

现在阴式手术的缝线方法还是采用开放式手术一样的方法和器械,造成缝线困难,耗费时间长,增强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延长了手术时间。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操作的缝线方法,并给出该方法所需要使用的专用钩针。这种钩针在补鞋拉线中使用得较为广泛,却没有在手术中使用过。

本发明对补鞋的钩针做了改进,用在狭小空间的手术中,既能够得到像补鞋那样结束的缝针效果,又能在操作空间受限的手术中游刃有余。所谓阴式手术,就是利用阴道这一自然腔道进行手术。

附图说明

图1为钩针的侧面图。

图2为钩针的总体图:1为针尖部分,为三角形;2为钩,用于把线钩回来;3为针眼部分,这部分的截面为矩形,方便持针器夹紧。

图3为第一针。

图4为钩针把线钩回来。

图5为穿入钩回来的缝线中。

图6会打结准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阴式手术缝针方法及其钩针,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

首先,发明了一款手术用钩针,其侧视图为图1。

相比普通的手术针,其头部有一个倒钩,可以用来钩线。

由于子宫壁的肌肉层较厚,所用的手术针也较粗。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为针尖三角形,针体为矩形或圆形,针尾为矩形,带穿线孔。

针尾的结构主要为了让持针器方便。

本发明的阴式手术缝针方法如图3所示:1为待缝合的伤口,2为常规手术针,3为本发明钩针。

2(常规手术针)的尾部在手术前提前穿入一段缝线5。

2(常规手术针)从4(入口)开始经过虚线到达1(伤口)另一侧,并把缝线拉出计算好的一段距离,这是第一针。

3(钩针)从图3所示的位置开始穿过伤口两边到达右边,待到3(钩针)的倒钩出现时,把1(伤口)右边的5(缝线)喂入3(钩针)的倒钩中。

图4示意了钩线时的步骤,此时3(钩针)的尾部还在伤口的左边,被持针器操作着。

3(钩针)钩到5(缝线)后原路返回。此时为了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对3(钩针)稍稍用力提起,避免3(钩针)的倒钩刮到穿针的创口。

图5示意了3(钩针)把右侧的线钩到左侧后,2(常规手术针)穿入钩回来的线圈中。之后拉直被缝合的缝线部分。

接着,3(钩针)与缝线脱钩,再穿过创口去钩下一针,如此反复。

当伤口缝合到最后一针时,如图6所示,3(钩针)把5(缝线)全部拉出,取出3(钩针)不再使用,2(常规手术针)与5(缝线)进行打结。

完成缝针。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最初第一针,5(缝针)的长短和2(常规手术针)分配的伤口两侧的线长,应根据伤口长度选择。

经验取法为:4(入口)侧的缝线长度取伤口的长度多加300mm,另一侧的缝线长度取伤口的长度多加15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