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种果蔬为原料的通便组方增强胃肠动力、促进消化的新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4810发布日期:2020-05-29 13:22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以五种果蔬为原料的通便组方增强胃肠动力、促进消化的新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便组方“变通天天胶囊组合物”的新用途,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胃脘饱胀烧心、嗳气,可归属于中医“痞满”范畴,临床颇为多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排除胃溃疡,肝、胆等疾病所致的消化不良,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其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明确,研究发现与精神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国人患病率为1%,且有递增趋势。现代医学多以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为主疗效欠理想。本病可归属于“痞满”范畴,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主纳谷运化。如果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每致饮食停滞,出现各种消化功能障碍的病症。

消食药功能消食化积,有的药物还有健脾开胃作用,可以达到消除宿食积滞及其所引起的各种症候的目的,促使脾胃功能恢复故临床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消食药,主要适用于食积停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泛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本类药物的使用,常根据不同病情而配伍其它药物同用。消食药大都性味甘平或甘温,归脾胃经。

食积停滞有上中下之分,病在上脘恶心欲吐,可用涌吐药以吐之;停积在下大便秘结,可用泻下药以导之,惟在中焦,脘腹胀闷,嗳气吞酸,不思饮食者则以消导药治之。消食药均能消食化积,然性能又有不同,应跟据不同症状和原因,选择恰当药物治疗。一般食积停滞,常用山楂、六曲;症情较重者宜用鸡内金,轻者多用麦芽、谷芽等。又如油腻肉积宜用山楂;米面食积宜用麦芽。至于食积腹泻,又当用焦山楂;兼见气滞,当用莱菔子等。食积停滞,如兼脾胃虚弱,纳呆泄泻,可配健脾药同用;气滞胀闷,可配理气药同用;恶心呕吐,可配和胃降逆药同用;便秘,可配泻下药同用。

消食剂包括消食化滞与健脾消食两类。其中消食化滞剂主要适用于食积内停之证。临床上常见胸脘痞闷、嗳腐吞酸、恶食呕逆,腹痛泄泻等。方剂组成主要以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等为主。由于食积易阻气机,又容易生痰化热,故常配伍理气、化湿、清热之品。代表方剂主要有保和丸和枳实导滞丸。

二、胃肠激素主要是由胃肠黏膜的化学信使细胞分泌的激素,与神经系统共同调节消化器官的功能。研究表明胃动素(mtl)刺激胃蛋白酶的产生并增加胃肠动力的迁移性运动复合体(mmc)。生长抑素(ss)可以通过抑制胃肠平滑肌运送,延长通过肠道的时间。大剂量的ss可破坏消化期间的移行复合运动,而低剂量的ss抑制结肠远端纵行括约肌。内皮素(et-1)的升高可代偿性的引起血清中抑制性神经递质no的升高。

三、胃动力指的是胃部肌肉的收缩蠕动力,是人体开始消化的起始动力,包括胃部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胃部肌肉收缩的频率。当胃部肌肉的收缩力和胃部肌肉收缩的频率只一出现障碍时,会发上腹饱胀、易饱、饭后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呕吐后症状可以暂时缓解。急性患者可致脱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慢性患者则可有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因而对于患者来说,保证其良好的胃肠动力,在其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1、胃动力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脾胃虚弱。胃动力不足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进食后胃内食物排空延缓、上腹部胀满、易饱、没有食欲、饭后腹胀、嗳气、打嗝、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宜降、脾气直升,脾胃的升降功能主宰了胃肠动力的平衡。但脾胃活动还要依赖肝气的疏泄、胆的通降、肾的温煦、肠腑的传导,才能维持胃肠动力的正常活动。临床所见有肝木横逆脾土,出现腹痛、腹泻,治宜抑肝扶脾:肝气犯胃,见两胁胀痛、嗳气频作,治当疏肝理气和胃:脾胃阳虚,火不暖土,五更泄泻,见腹冷肠鸣,应治以温补脾肾。以上治法也都能达到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当人体遭受外部侵袭,也能引起胃肠动力方面的疾病。这时,只要采取祛除外邪的治疗方法,就能恢复胃肠功能。西药的胃复安、吗丁啉、普瑞博思是促胃肠动力药,其实很多中药与方剂通过调节胃肠运动,也能使胃肠功能恢复而治愈疾病。临床实践表明,大部分理气药都具有促胃肠动力作用,具体表现在分经归类对某些脏腑有特殊的功能。如入肝胆经的中药有香附、青皮、橘皮、橘核、郁金等:入脾经的有苏梗、木香、柿蒂等;入大肠小肠经的有枳实、枳壳、大腹皮、厚朴等。这些理气药通过疏肝、利胆、和胃,皆能促进胃肠动力。也有一部分中药是针对某些疾病性质起到促胃肠动力作用。如温中散寒的高良姜、广木香;清热的黄连、炒山栀、蒲公英、川楝子;芳香化湿的蓄香、佩兰、白豆蔻;养阴生津的石斛、麦冬等。

2胃动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2.1精神情绪因素精神紧张,忧虑和情绪悲观会造成胃肌肉收缩频率缓慢,胃中食物不能及时排到肠道中,形成胃内食物和气体滞留,产生腹胀、嗳气、恶心,如: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及社会问题困扰,退休后角色的变化等都会导致胃动力障碍。

2.2疾病所致胃动力障碍常见原因有急性胃肠炎、胃溃疡、胃癌及胃临近器官病变所致胃分泌功能紊乱,当胃壁分泌细胞功能下降时,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反射性抑制,肌收缩频率减少止35-40秒次。从而产生明显的腹部饱胀症状。

2.3胃部或其他腹部手术引起的胃动力障碍手术对人体及胃是一种刺激,应激性引起胃部肌肉收缩和蠕动的减弱,导致胃动力障碍。

以上原因都会使迷走神经神动减弱,胃动素、胃泌素、蛙皮素等其中一种或多种分泌减少;而使交感神经兴奋,胆囊收缩素、胰泌素、胰高糖素、血管活肠肽、前列腺素e1、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a2等其中一种或多种分泌增加,这些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使胃的基本电节律和动作电位出现的频率减少,使胃部肌肉收缩和蠕动的频率和强度减弱,导致胃动力障碍。

2.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引起胃动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引起传出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胃部肌肉收缩力下降、胃动力障碍。

2.5各种原发性疾病导致尿毒症、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全身或腹腔内感染、剧烈疼痛、严重贫血等导致胃肌肉收缩力降低,胃动力障碍。

2.6细菌感染导致胃动力障碍一般细菌很难在胃中生存。然而,胃幽门螺杆菌却可长期在其中生存。胃粘膜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以引发粘膜溃疡,从而影响到胃部肌肉的收缩和蠕动,引起胃动力障碍。

2.7糖尿病导致胃动力障碍病情重的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神经病变致胃动力障碍症状,称之为糖尿病性胃轻瘫。胃电图可显示出胃蠕动紊乱、胃收缩无力等特征性表现。

2.8药物导致胃动力障碍抗胆碱能药、神经节阻滞药及抗抑郁药能阻断m胆碱受体,使胃肌肉松弛,收缩力减弱导致胃动力障碍。

以上原因均可导致胃收缩力减弱,进而导致胃动力障碍。

3胃动力障碍的治疗

胃肠动力药根据消化道运动失调的原因而消除诱因。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下降,食管清除减慢;胃排空延迟是由于胃张力下降、胃蠕动减弱;胃十二指肠反流是由于胃窦十二指肠协调下降;潴留是由于肠推进作用减弱,直肠张力下降造成的。胃肠动力药针对这些诱因,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及作用途径,提高胃肠道的张力,协调器官之间的运动,从而达到改善和减轻肠运动障碍的目的。药物作用主要增强上部胃肠动力的有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主要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及糖尿病胃轻瘫,可缓解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及烧心感等症状。

3.1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有明显原因的胃动力障碍(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糖尿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排除引起胃动力障碍的直接原因。

3.2心理治疗对于精神、情绪因素造成的胃动力障碍,应作适当的解释工作和进行心理治疗。对抑郁、忧虑、疑虑者,要启发诱导、疏导情志、消除其对生活及事件的顾虑,诚轻精神负担、提高其生活的信心和战胜胃动力障碍的决心。

3.3药物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中的一种:(1)胃复安:可促进胃蠕动,加快胃内容物排空,改善胃功能。3-4次/日,10-20mg/次,餐前15分钟服用。(2)吗丁啉。

3.4中药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并不表现在一药一方之中,而是根据临证的病因病机,确立治则,再遣方用药,既能清除病邪,调整脏腑阴阳气机,又能调节胃肠动力功能,才能使病人顺利康复。如寒邪阻遏胃阳,胃失和降而引起纳呆、腹冷,可用温中散寒法使寒邪去而胃气和;热邪壅滞胃肠,见嘈杂善饥、口臭便难,用清热降气通腑法可使热邪去而胃气恢复正常:寒湿困脾或湿热蕴阻均可导致脾失健运,肮腹痞满,纳呆便溏,可用苦温燥湿法,或理气健脾法,或辛开苦降法,使寒湿、湿热之邪得以祛除而脾胃健运得和:若胃、胆、肠等腑出现有形或无形结滞,影响胃肠气机通畅,用通下法,使“腑以通为用”,结滞除而胃、胆、肠功能得以恢复。

四、便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及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便秘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或每周<3次)。食物被消化吸收后,食物残渣留在大肠内,其中一部分水分被大肠粘膜吸收,同时经过细菌的发酵和腐败变为粪便,再通过肠道的蠕动讲粪便排出体外。一旦肠道健康出了问题,肠道无法正常工作,就容易出现便秘。

肠道就是人体系统中最大、最主要的排毒器官。人体90%以上的毒素经由肠道排出体外,肠道排毒最关键、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排便。人体内每天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多达1000多种,人体只有不断将这些危害健康的毒素排出体外,才能保持身体各种机能的正常运行。如果人不能做到每天排便,人体内脂肪、糖、蛋白质等物质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肠道内的食物残渣,就会积存在肠道内,形成腐败的陈便,我们将之称为宿便。中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人,最容易患直肠癌。由于胃肠蠕动减慢,消化能力减弱,干燥的粪便可在肠道内滞留较长时间,这样以来,加重了粪便内致癌物对肠道黏膜的刺激,诱发直肠癌。

1、以单纯通便为目的,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调节肠道健康,并没有彻底的解决产生便秘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出现“用就通,不用就不通”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很多长期便秘的患者,单纯的追求通便的速度快,从而选择一些含有番泻叶、大黄、决明子等泻药成分的刺激性导泻药。这些导泻药在我们肠道内的作用就像是高压水枪一样,虽然能够带走宿便,但是同时也会将肠道内的益生菌一同带走破坏了肠道内的菌群结构,一旦停用,便秘会更加严重,而且长期服用,还会引发更多的肠道疾病。

3、而以中药为组方的产品,由于中药材使用人群的局限性,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便秘。

本发明通便组方是金建文教授研制发明的果蔬通便组方,针对便秘的发病机理,首创运用“通调养”理论,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国食健字g20040762):组方中的芦荟起到通的作用,因为芦荟中中含有丰富的芦荟甙,芦荟甙被称为肠道清道夫,帮助排出肠道内毒素,净化肠道血液,促进肠道蠕动,快速排出肠道内的宿便。南瓜、茯苓、银耳,均富含粗多糖,可以润滑肠道,软化干硬的宿便,同时修复受损的肠黏膜,恢复肠道的自主排便能力。其中南瓜独有的保健功能因子,还可以能改善肠道微循环,血液循环旺盛了,肠蠕动就正常了。茯苓和银耳具有滋阴、健脾、扶正固本、保护大肠的作用。低聚木糖可以大量增殖肠道内的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同时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使肠道内菌群结构更加合理。大量的有益菌可以形成健康的肠道内环境,使肠道始终处于健康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通便组方的几种新临床用途。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内容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我们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本发明通便组方具有以下的临床新用途,并最终通过科学试验得到证明,从而完成本发明,其具体的新用途包括以下几种:

1、本发明通便组方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胃肠神经递质紊乱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2、本发明通便组方在制备增强胃肠动力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3、本发明通便组方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ttc对lop诱导的便秘型大鼠的粪便参数的影响;*p<0.05,**p<0.01和***p<0.001代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和###p<0.001代表与模型组组比较。

图2ttc对lop诱导的便秘型大鼠血清参数的作用。

图3实验造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药理和临床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新用途予以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药理实验

1、大鼠的分组、饲养及给药

将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称重,按体重将其随机分配为5组(n=10)。模型组和给药组经皮下注射给予洛哌丁胺(lop)2周,诱导大鼠便秘模型;从第2周起,分别将给药组灌胃给予阳性药麻仁胶囊(mrc)和变通牌天天胶囊(ttc),为期1周。ttc和mrc混悬于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中。具体的造模及治疗方式(见图3):

第1组:正常组(nc),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ml/kg),给与0.3%cmc-na(10ml/kg/d)。

第2组:模型组(cp),lop(10ml/kg),给与0.3%cmc-na(10ml/kg/d)。

第3组:阳性药组(mrc),皮下注射lop(10ml/kg),给与mrc(126mg/kg/d)。

第4组:ttc低剂量组(ttcl),皮下注射lop(10ml/kg),给与ttc(36mg/kg/d)。

第5组:ttc高剂量组(ttch),皮下注射lop(10ml/kg),给与ttc(72mg/kg/d)。

2、生理状况、摄食量和体重

实验期间,每日观察并记录大鼠的饮食量、日常活动情况、精神状态、毛发颜色等。每周称量大鼠的体重并记录。

3、胃肠传输检测

大鼠在实验期间自由饮食饮水。先灌胃给予大鼠6粒钢珠,然后给予15%的钡餐2ml,30min后用异氟烷麻醉,并通过x线观察钢珠在胃肠道的位置。根据胃排空、小肠传输、大肠传输的时间,分别追踪钢珠在胃肠道内4h、9h和12h的位置。具体的检测指标如下:

胃排空:检测在4h,9h和12h离开胃的钢珠的粒数,并计算离开胃的钢珠与灌胃给予的总钢珠粒数的比例。

胃肠传输的指标:根据6粒钢珠和其所在胃肠道内的位置评定分值(胃=0;近端小肠=1;远端小肠=2;盲肠=3;结肠=4;直肠=5;排出胃肠道=6。全部排出=36。)。

4、变通牌天天胶囊对大鼠体重、摄食量以及粪便参数的影响

如图1a所示,与正常组相比,药物干预组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的体重显著降低(p<0.05)。而各组大鼠的摄食量并没有显著差异(图1,b)。上述数据提示,摄食量并不是造成大鼠体重差异的因素。

如(图1c、d)所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大鼠的粪便粒数和粪便含水量显著降低(p<0.001);表明便秘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变通牌天天胶囊低、高剂量组中大鼠的排便粒数和粪便含水量显著提高,且变通牌天天胶囊两个剂量治疗组中大鼠的粪便含水量与正常比无统计学差异。上述数据表明:ttc能够改善洛哌丁胺诱导的便秘型大鼠的排便状况。

5、胃肠激素主要是由胃肠黏膜的化学信使细胞分泌的激素,与神经系统共同调节消化器官的功能。研究表明胃动素(mtl)刺激胃蛋白酶的产生并增加胃肠动力的迁移性运动复合体(mmc)。生长抑素(ss)可以通过抑制胃肠平滑肌运送,延长通过肠道的时间。大剂量的ss可破坏消化期间的移行复合运动,而低剂量的ss抑制结肠远端纵行括约肌。内皮素(et-1)的升高可代偿性的引起血清中抑制性神经递质no的升高。

如(图2,a),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血清的mtl的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变通牌天天胶囊高剂量中血清的mtl水平呈增长趋势,但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变通牌天天胶囊低剂量组的mtl水平显著提高。如(图2,b),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血清的ss水平显著提高;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变通牌天天胶囊低、高剂量组中血清的ss水平显著降低。如(图2,c),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各给药组中血清的et-1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模型组相比,变通牌天天胶囊低、高剂量组中血清的et-1水平显著降低,而阳性药组的et-1水平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由上述数据表明:变通牌天天胶囊可以通过调节胃肠激素的水平增强胃肠动力的迁移性运动。

胃肠神经递质通过动作电位被释放,其作用于神经末端,特异性的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是联系神经元和神经元、神经元和效应细胞的桥梁。肠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类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包括p物质(sp)、5-羟色胺(5-ht)等,其中sp通过增加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激活壁内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胃肠纵行肌和环行肌有双重的收缩效应。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包括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等,其中vip参与调节肠平滑肌和血管平滑肌的舒张,增强结肠的非推进型运动,破坏自发和胃动素移行的复合运动。

如(图2,d)所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兴奋性神经递质(sp)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变通牌天天胶囊低、高剂量组中sp的水平显著性提高。如(图2,e)所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给药组中抑制性神经递质(vip)显著性升高;但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变通牌天天胶囊低、高剂量组中vip的水平显著性降低。上述数据表明:变通牌天天胶囊可以通过增加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水平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的水平来增强胃肠动力。

由上述数据表明:变通牌天天胶囊通过调控胃肠激素和胃肠神经递质的水平,协同性的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增强胃肠动力。

实施例2临床试验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胃脘饱胀烧心、嗳气,可归属于中医“痞满”范畴,临床颇为多见。

1.中医诊断符合痞满证气滞型诊断标准

(1)自觉胃部饱胀胀满或胀痛不适;

(2)反复发作在2个月以上;

(3)证见:胃腔胞胀疼痛、攻窜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舌苔白,脉弦等。

2.排除病例标准

(1)辨证不明确或有过多兼证;

(2)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

(3)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

(4)不符合纳人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3.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公司客户,共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9.6±6.6)岁;病程1~12个月,平均(3.5士2.0)个月。

4治疗方法

给予变通牌天天胶囊,每日1次,每次2粒。两组均以7d为1疗程观察14d。观察期间停用对胃蠕动有影响的中西医物。

5疗效观察

5.1证侯疗效标准参考卫生部《新药(中药)治疗痞满证临床指导原则》:

临床治愈:痞满症状消失,其它有关检查基本上达到正常;

显效:痞满症状减轻++(如由+++减为+),其它有关检查明显好转;

有效:痞满症状减轻(如由++减为+),其它有关检查有好转;

无效:痞满症状减轻不及+,其它检查无好转。

5.2证侯疗效(见表1)

表1证侯疗效[例(%)]

总有效率达到95.0%。

5.3胃排空率比较

表2胃排空率比较(x±s)

治疗前后自身前后比较,ap<0.01

6.结论将胃脘饱满,胀痛,嗳气、烧心、纳差等常见症状量化计分,治疗前后积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例3临床试验2

本研究入选共80例,男29例,女51例;年龄22-64岁.平均(44.82士8.14)岁;病程6-30个月,平均20个月。

1.实验步骤

询问受试者症状并予评分(评分标准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拟定)。所有受试者当天晚餐正常进食,但须避免食用高纤维和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晚上9时加服杜秘克1包(含乳果糖l0g)。之后禁食12h,次日晨9时测试氢呼气浓度(fbh≥20ppm提示为胃排空障碍:fbh<2oqm提示无胃排空障碍)。然后口服天天胶囊4周后,询问受试者症状并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氢呼气试验中有胃排空障碍的受试者复测氢呼气浓度。观察其胃排空障碍的改善情况

2.疗效评价标准

2.1症状积分

(1临床治愈:疗效指数>85

(2)显效:疗效指数51%-85%

(3)进步:疗效指数25%-50%

(4)无效:疗效指数<25%。

疗效指数=(治疗前症候总分-治疗后症候总分)/治疗前症候总分×100%

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2.2氢呼气检测

fbh≥20ppm为胃排空障碍;

fbh<20ppm为无胃排空障碍

2.3统计方法

临床疗效用ridit分析方法:胃动力改善情况用x2检验方法;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12.0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比较。

3结果

3.1治疗结果比较

表1疗效

3.2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表2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4周治疗后,症状积分由(32.14±10.22)降低到了(7.68±38),说明变通牌天天胶囊能很好的改善胃排空障碍的症状。

3.3治疗前后空腹氢呼气数值比较

表3治疗前后空腹氢呼气数值比较

4周治疗后,空腹氢呼气浓度由(29.14±7.32)降低到了(13.24±10.13),说明变通牌天天胶囊能很好的改善胃动力不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